养生健康

小儿呼吸道有什么特点

小儿呼吸道有什么特点

1、 鼻:

小儿的鼻道狭长,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没有鼻毛。因此发炎时更易表现出鼻塞、流涕、吃奶困难等症状,甚至出现张口呼吸。

2、 鼻窦:

在新生儿和婴儿尚未发育,上颌窦到6岁时才发育较好,而额窦到12岁才发育完善,因此,比之成人,婴幼儿期较少发生鼻窦炎。

3、 咽:

咽部淋巴组织丰富,还有鼻咽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前者6个月前即已发育,后者则要在1岁后逐渐增大,4-10岁达发育高峰,因此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很容易患扁桃体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淋巴组织将逐渐萎缩。

4、 耳咽管:

是介于中耳、咽部之间一条管道,比起成人相对宽短,呈水平位。咽炎时,病原菌很容易沿此途径侵犯中耳引起中耳炎。

5、 喉:

相对狭长,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纤嫩,血管丰富,发炎时易充血水肿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梗阻,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6、 气管、支气管:

管腔狭窄,软骨更软,缺乏弹性组织,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因此易发生感染,且分泌物不易排出。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一)病原体

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

2.细菌: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乘机侵入。少数为原发感染,亦可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二)诱发因素

1.解剖、生理特点,表明防卫能力差。

2.处于长发育价段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疾病影响

(1)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3)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4.环境因素

(1)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理不周以及呼儿平日缺乏锻烁防御功能更低下。

(2)气候骤变,如寒冷易引起鼻部粘膜舒缩功能紊乱,有利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二、临床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其基本症状为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而其症状表现轻重与年龄及感染程度有关。

(一)不同年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

1.三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塞及鼻塞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2. 婴幼患儿表现:(1)全身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2)一般鼻塞、流涕、咳嗽或 咽痛等症状较重;(3)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4)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征。

3.三岁以上患儿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部分患儿可合并脐周及右下腹疼痛,这种腹痛可能与肠蠕动增强、肠系膜淋巴结炎及肠蛔虫骚动等有关。

(二)两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1. 咽结合膜热:为腺病毒感染。多在春夏季发病,可在托儿所及幼儿园造成流行,其临床特点,以2-3岁幼儿多见。常有高热,热型不定,咽痛,单侧或双侧眼睑红 肿及眼结合膜充血,两侧轻重不等(无化脓)。耳后,双侧颈及颌下淋以结肿大,咽充血,偶有腹泻。病程3-5天,亦有长达7天,偶有延至2-3周者。

2.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A族病毒。临床特点:多见于婴幼儿,高热、婴儿流涎增多,吞咽不适,表现为拒奶、烦躁、爱哭闹。幼儿可诉咽痛,咽部有特 征性病变,初为散在性红疹、旋即变为疱疹,直径约2-4mm,破溃后成为黄白色浅溃疡,周围有红晕,数目多少不定,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软腭、扁桃体及悬雍 垂上。发热在2-4天后下降,溃疡一般持续4-10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偏低,早期中性粒细胞稍增高。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

儿童提高免疫力的药有哪些

小儿呼吸道疾病作为小儿的常见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小儿死亡。 针对不同病因、不同体质和个性特征的小儿,治疗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总体上讲,细菌性的小儿呼吸道疾病一般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静脉点滴来治疗;而病毒性的小儿呼吸道疾病则可以用抗病毒制剂结合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小儿呼吸道疾病在预防和家庭护理方面应注意的事项有

一、 在气候变化剧烈、疾病流行的时节少带小儿到公共场所,以避免病菌侵入和感染;

二、 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

三、 平时注意加强小儿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四、 提倡用冷水洗面,洗浴尽可能用凉水,以达到刺激皮肤、增强小儿的适应力;

五、 患儿饮食上注意多清淡、少油腻;

六、 建议易患病儿童使用肺炎疫苗,增强肌体的抵抗力;七、 药物防治有特制的口服中药--呼吸道易感儿制剂。

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

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因为: ①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 ②伴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时; ③环境因素: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被动吸烟; ④缺乏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形成恶性循环; ⑤某些免疫缺陷。

小儿总是感冒的病因有哪些

小儿感冒的定义:小儿感冒是婴幼儿常见病,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病。小儿感冒是现代医学所称的小儿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统称。

小儿感冒的临床表现:普通小儿感冒初起的症状有: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发热头痛和嗓子肿痛。如果兼有感受风寒,还会出现怕冷、全身骨节痛等症状。

小儿感冒的病因: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小儿感冒发生的频率与婴幼儿的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有关。由于小儿脏腑之气未充,抗病能力较差,当气候急骤变化,衣被增减不及时,或洗澡受凉,坐卧当风,或护理不当时,外邪便乘虚侵入而致病。小儿患感冒后,应及时治疗,否则病程迁延,病情加重,还会引起许多疾病。 中医将小儿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等类型。

(1)鼻病毒(rhino virus):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2)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还可以引起婴儿、新生儿急性肠胃炎

(3)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高热、喉炎、咽炎,还可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但对年长儿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4)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该病毒主要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5)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1、2、3、4四种血清型。1型称为“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为“哮吼类病毒”ⅰ型(ha1)。这两种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其中1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3型经常导致肺炎和细支气管炎。4型称为m-25,似较少见,难以检出,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咳嗽用药几大误区

1、小儿一咳嗽就用镇咳药

与成人不同,小儿咳嗽中有70%-80%都是有痰咳嗽,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咳嗽抑制后就使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

2、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

小儿咳嗽时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家长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选择小儿咳嗽药时,含有减充血剂伪麻黄碱成分的复方制剂不仅能减轻鼻塞、流涕,也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

3、小儿咳嗽要先用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就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孩子咳嗽时就一定要用消炎药,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

什么原因孩子呼吸道反复感染

呼吸道疾病感染并不等同于感冒。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疾病感染,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包括鼻、鼻咽、咽、喉部炎症,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也就是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等,也可系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疾病感染是指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开始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干咳,2-3天后转为湿性咳嗽,咳嗽时喉中有痰或发烧,孩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孩子呼吸道反复感染有原因

孩子反复呼吸道疾病感染,家长烦不胜烦,平时护理已很过细,为何还频频患病。黄主任解释,小儿呼吸道解剖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小儿鼻腔短小,没有鼻毛,鼻黏膜柔嫩,容易受感染。感染时鼻黏膜充血肿胀常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呼吸困难。

其次,小儿呼吸道疾病免疫功能的发育不健全。婴儿在初生时,免疫功能相对成熟,但免疫球蛋白的生成较晚,气管分泌物中缺乏病毒抗体,病原体在呼吸道内容易感染,因此婴幼儿期呼吸道炎症较多。

再次,营养不良。婴幼儿在母乳不足又没有及时添加必要的辅食时,免疫功能降低,抗病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发生感染。

最后,过敏体质。经常出现湿疹、皮疹的小孩,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群体。需要检测过敏原,如明确过敏原,预防上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小儿感冒由什么病毒引起

(1)鼻病毒(rhino virus):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2)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还可以引起婴儿、新生儿急性肠胃炎

(3)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高热、喉炎、咽炎,还可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但对年长儿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4)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该病毒主要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相关推荐

小儿咳嗽慎用镇咳药物

滥用镇咳药令小儿痰液难咳出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指出,在我国呼吸专业门诊,每天就诊的儿童中70%~80%是以发热伴咳嗽或单纯咳嗽为主。针对小儿咳嗽,各种治疗方法常常难以奏效,最终导致12%的小儿会发生并发症,24%的小儿需要复诊。在小儿严重并发症中,70%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尽管会40%至70%的小儿咳嗽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近来的数据显示,抗生素并未减少并发症。这给儿童健康造成了伤害,也给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 据钟南山介绍,小儿咳嗽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是治疗手段长期存在误区。儿童急性呼吸道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多发病吗

这是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决定的。如气管、支气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纤毛,主要起着清除呼吸道异物的作用,而小儿支气管纤毛的运动功能欠佳;再加上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肺泡数量少,肺含气量少,易为粘液阻塞。同时5岁以前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缺乏防御功能等原因,造成小儿容易罹患肺炎。在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方面发展中国家以细菌病原感染为主,而发达国家以病毒感染为主。 小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起病可急可缓,一般前驱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数日,如不规则发热,拒食,呕吐,烦

如何预防小儿呼吸道疾病

1.勤增减衣服 合理的穿衣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环节。衣服对宝宝来说是起到保暖的作用,但并非穿得越多越好。不宜太多,而且衣服不能穿得太紧,要宽松、适当的厚度,以便于宝宝活动。同时要根据环境的温度变化,比如由室内到户外、从户外到室内或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来避免宝宝受凉。要勤换洗衣被。 2.注意饮食卫生 给宝宝的食物最好新鲜,尽量不要给宝宝吃隔日剩下的食物、或外卖的熟食。另外,请注意冰箱不是保险(放心保)箱,长期放在冰箱中的食物也不宜给宝宝吃。宝宝要勤洗手。宝宝的手喜欢到处触摸,因此接触到的细菌和寄生虫

春季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居首位。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喷嚏、咽痛、咽痒、咽哑、头痛、头晕;可伴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等。医生会根据查体所见诊断为:鼻炎、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特别是较严重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常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尤其高。 通常医生会为患儿检查血常规,这是临床最常用、最简单、也最容易让家长及患儿所接受的检查;必要时拍胸片检查看看发生肺部感染。根据血常规结果,医生会大概的将疾病分为细

新生儿呼吸哪些特点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开始第一次呼吸,并建立起节奏的呼吸。由于新生儿的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均还没发育好,较狭小,胸部的肌肉还不够发达,呼吸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因此,新生儿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看起来胸廓运动比较浅,呼吸时肚子一鼓一瘪,看起来好象是用肚子在呼吸。所爸爸妈妈可以通过看宝宝腹部的起伏来数呼吸次数。 新生儿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较少,但他们机体所需要的氧气量并不少,所以只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摄取足够的氧气。正常新生儿出后生后1小时,每分钟呼吸60次左右,2-6小时内每分钟50次左右,

新生儿的呼吸特点

我们把小于两个月的婴儿都称为新生儿,关于新生儿健康的标准很多。下面来了解一下新生儿的呼吸特点。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开始呼吸 由于新生儿的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均较狭小,胸部的肌肉尚不够发达,肺部弹力组织发育也不完全,因此,新生儿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以腹式呼吸为主而胸廓运动较浅,呼吸时肚子一鼓一瘪,看起来好像用肚子在呼吸。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通过看小儿腹部运动来数呼吸次数。新生儿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较少,但他们机体所需的氧气量并不少,所以只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弥补每次吸入气量的不足。 正常新生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偏方

1。青龙白虎汤 青橄榄10枚、白(圆)萝卜150克去皮切片,加水同煮,待熟后,加少许冰糖即成。喝汤,吃橄榄和萝卜,每日一剂,可分两次服完,连服10天为一疗程。对咳频多痰者效佳。 2。竹叶子鸡汤 鲜竹叶60克洗净,童子鸡一只弄净去内脏,加入竹叶煮汤,熟后去竹叶,加盐及少许料酒、葱姜等稍煮即成。喝汤吃鸡肉。能清热消炎、养阴润肺,对咳频而久者效。 3。苏子杏仁粥 苏子6克、杏仁9克,陈皮6克,上三物加水煎汁备用,粳米60克淘净,加上汁及适量水煮粥服用,每日一剂。对咳频、痰多可作辅治。 4。柚子炖鸽 鸽一只去内

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医解决方法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于冬春季节发生较多,平时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平素缺乏锻炼的小儿更易患上感。中医称之为“伤风”、“感冒”。 上感轻症: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发热轻,年长的儿童可述肢体疼痛或头痛。 对策: 小儿感冒口服液(冲剂)、至保元丸、银翘散。上述药可任选一种,另用大葱一根、生姜三片煎水送服。 上感重症:发热较高,还会出现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痛、烦躁、口渴等现象。 对策: ①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柴胡冲剂。 ②如因高热而引起抽风即为高热惊厥,可以用指甲按压孩子的“人中”穴

怎样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

首先应该找到无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或者鼻子和咽喉部位些什么不舒服,多吃富含维生素、铁、锌、钙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肝、血、肉类等。 指导意见: 要合理的吃东西,让小儿进行适当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清新的空气,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千万不要以为冬天一到就穿个四件五件,那样相反会让小孩子的抵抗能力减弱。 不易消化的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的食物也要尽量不吃,因为上火会引起咽部发炎从而促使呼吸道反复感染。稍威一点感冒小症状的,比如流一点青鼻涕,可以锻炼一下小孩的抵抗力,

为什么孩子会反复感冒呢

专家指出,小儿之所以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生理特点及先天因素:由于小儿身体各系统功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育完善的,在此过程中最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侵害而患病。小儿呼吸系统的各器官因其生理特点而易受侵害。如小儿的鼻腔相对短小,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充血水肿而鼻塞流涕。咽喉部淋巴组织丰富易形成慢性感染灶。肺组织的弹性分泌物不易排除,痰液阻塞气道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免疫功能低下:患急性传染病(麻疹、风疹、百日咳、猩红热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慢性腹泻、恶性肿瘤)、营养缺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