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是怎样的
拔火罐是怎样的
真空拔罐
真空拔罐是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穴位或病灶点),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起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的一种非药物疗法。
真空拔罐是中医非药物疗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拔罐施术的部位是人体的体表,属经络中的皮部。皮部是经络在体表的反映,皮部与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内在的病变也可通过皮部表现出来,医生可以通过对皮部细微变化的诊察来判断病人内生疾病的状况。拔罐疗法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预防保健,二是治疗。其治病作用主要表现在散邪解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等方面。
拔火罐的不足之处
传统玻璃火罐的不足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口径较为单一(导致使用的部位相对有限),负压不易调节,易碎,质量较重不易携带,投火、闪火手段可能烫伤、烧伤患者皮肤等。这些原因都制约了拔罐疗法的发展。
哪些患者适宜拔火罐呢?
按照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道理,火罐只能对寒证有用才对。但实际上,寒证、热证的患者都可用火罐进行治疗。所以火罐中火热起了很大作用的说法,是不太确切的。事实上,火罐中使用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
拔火罐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其实,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老百姓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拔火罐疗法又称“角法”,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当然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着的《肘后方》。
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证。
这就是我们拔火罐的历史由来,以及拔火罐在现代医学界的应用。其实拔火罐是可以被每个人所熟知的,我们可以在生病的时候去体验一下,这种传统的治疗手段的魅力所在。
肩周炎可以拔火罐吗 什么是拔火罐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拔罐是随便拔吗
传统的中医疗法里的拔火罐,是用杯罐吸附在人体穴位或某个疼痛的局部,达到治疗目的。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讲究部位是否正确,拔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拔火罐,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拔火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很多人并不了解人体的穴位情况等,因此最好在拔火罐前咨询正规的中医,了解自己的疼痛情况需要在哪些部位拔火罐。
祛湿拔火罐预防哪些误区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
对于中医来说,治疗像风湿关节炎这种湿气较重的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拔火罐,将湿气“拔”出来。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因此可以起到调整身体状态、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许多疾病也可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中年的筋骨疼痛,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医用拔火罐的治疗风湿是有效的,但是要特别注意的,并不是所有的风湿患者都适合用拔火罐来治疗,在病人还有其他疾病或者处在特殊时期的时候,最好是让专业医生进行诊查后再进行,千万不要盲目的进行拔火罐!
以上就是祛湿拔火罐的误区,有的人觉得拔火罐时间越长效果更好,真的是如此吗,其实拔火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拔火罐的器械的大小,还有材质等要素进行一些操作,而且在拔火罐之后要注意千万不要洗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就是拔火罐之后洗澡,这样很容易造成皮肤感染的。
拔罐的小知识
这些人不宜拔火罐
有心脏病、皮肤病、血液病、结核病、各种传染病患者不宜拔罐。
体质特别虚弱的老年人。
血压低的人是不能刺血拔罐,以免加重原来的疾病。
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刺血拔罐,否则皮肤不容易愈合,容易并发其他炎症。
孕妇、月经期女性不应轻易拔火罐,以免引发孕妇流产。
拔罐小知识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同时,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
拔罐的好处
拔火罐是一种温热性的治疗方法,能达到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
拔火罐也能够通经活络,所以对有风湿寒症以及风湿、内风湿的人有一定的治疗成效。可以打通气血。
为什么不能够随便拔火罐
拔火罐是一种利用罐子,让罐子里面的气压跟身体外面的气压形成反差,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的医疗方法,但是这是不能够随便乱拔的。
1拔火罐之后是不能够洗澡的,不管用冷水还是热水都是不行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皮肤非常的脆弱,如果盲目的去洗澡的话就会导致我们的皮肤受到损伤导致发炎,或者感冒。
2火罐是不能够长时间做的,如果长时间拔火罐的话,我们的皮肤是很容易被细菌感染的,这这样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还会让我们换上不必要的皮肤病。
3要根据自己皮肤的适合程度来选用罐子,不是所有的罐子都适合每一个人,在拔火罐的时候遵守医生的嘱咐,防止因为随便拔而导致我们遇到不必要的疾病。
注意事项:拔火罐不能经常的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够自己盲目的进行拔罐。
拔火罐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拔罐时间越长越好
很多人认为拔罐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这样才有效果。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认为拔罐时间越唱越好。然而实际上拔火罐根据拔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拔罐时长为5~10分钟,一般一周一次,若是情况严重,最多连续做1~2次。
误区二:拔罐之后洗个澡
有人说:“火罐和洗澡,一个都少不了。”然而实际上在拔罐之后,不应该立即洗澡。因为身体的皮肤在拔火罐之后异常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特别是有的人偏爱冷水澡,更容易在皮肤毛孔张开的状态受凉。
误区三:同一位置反复拔
有的人再拔完火罐之后就会觉得身体轻松了,过一会又不舒服,就会选择再次拔火罐。然而实际上拔火罐是不能一直重复拔的,在原先的紫红色印子上再次拔火罐,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破损等。相比起治疗的本意,反而是又得不偿失了。
误区四:火罐人人都可拔
虽然拔火罐是一种广为人知的传统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其与皮肤接触紧密,所以如果是本身皮肤比较脆弱、有破损或是过敏反应的市民,实际上是不适宜拔火罐的。应该等到皮肤的不良情况消除之后再进行尝试,若是又造成了皮肤过敏等,则应当立即停止。
孕妇可以拔火罐吗 孕妇为什么不能拔火罐
孕妇不宜拔火罐,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严重的影响后果,拔火罐可促进血液的加快运行,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对孕妇来说,风险较大,如果拔火罐不好,或是穴位掌握不好,很可能刺激宫缩,诱发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