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体重特点

新生儿体重特点

婴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是3.2公斤整,正常男婴要比女婴重一些,身高体胖的父母,婴儿也比较重一些。若婴儿的体重在平均体重之下,但不少于2.5公斤,则属于是体重正常的婴儿,我们常遇到这样大小的小婴儿,这些新生儿一般喂养与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只是有个别孩子由于小,吸吮能力相对比较差,有时吃奶很少就累了。 那么对这样的小婴儿,新妈妈更要耐心,仔细,吃母奶时,应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使孩子的总喂奶量不减少,并且有利于他的消化与吸收。

此外,对于出生体重相对较轻的新生儿,可采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如新生儿抚触、新生儿体操,这些方法可以增加新生儿胃泌素的分泌,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与吸收。同时,这种皮肤接触,还可以加强母子交流,感情沟通,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发育很有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抚触必须有专业的指导,否则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体重是反映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是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计算药量、补充液体的重要依据。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范围为2500~4000克。

一般说,小儿体重的增长是随年龄的长大而增加,年龄越小,体重增加越快。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地方。

新生儿出生后2~3天,由于胎粪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丧失水分较多,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以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时的体重还低,临床上称“生理性体重下降”。到出生第3~4天,体重减轻可达出生体重的6~9%。如:出生时体重3700克,到第3~4天可以减轻222~333克,此后,随着孩子吃奶量的增多,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逐步调整,体重会逐渐增加,恢复到出生时体重。若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生后第10天仍未回升到出生时水平,那就不是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了,应该找找原因,是否喂养不当、奶量不足,还是小孩生病了。

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 新生儿体重增长规律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宝宝出生5斤多正常吗 如何正确测量宝宝的体重

用柔软的小毛巾将新生儿包住,称体重,然后减去小毛巾、新生儿衣物(包括尿布)的重量,就是新生儿体重。

家长抱着新生儿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以及新生儿衣服(包括尿布)重量,就是新生儿体重。

提醒

婴儿1岁以内,建议每个月测量一次体重。每次测量体重时,应该先让宝宝空腹,并且排去大小便,否则宝宝的净重体重容易出现偏差。

什么是低体重儿

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称为低体重儿。在妈妈怀孕的阶段,也就是孕后的8~38周里,妈妈的营养不良或疾病因素都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在出生时体重过低甚至超低。

低体重儿还包括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27周的活产婴儿;足月小样儿是胎龄在37周以上,但是出生体重低于同龄胎儿。

胎儿体重过低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体重过低的新生儿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呼吸机能和代谢机能都比较弱,特别容易感染疾病,死亡率比体重正常的新生儿要高得多。低体重儿出生后可能会发育不良,其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婴儿吃奶量标准

· 婴儿胃容量影响吃奶量

新生儿胃容量与喂奶量相关,而胃容量与宝宝体重也有关。何谓胃容量,通俗来说,就是胃的大小,能够承受多少食物。一般情况下,一位新生儿奶量以30—60毫升为佳,一日需要哺乳6—8次。当然,随着消化能力的完善,需逐渐增加奶量,3个月以后,新生儿胃容量明显增长,约为100ml,建议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奶,但喂的次数要相应减少。宝宝除了要喝奶,还需要喝水,两次哺乳的间隔可以喂一次,每天喂水量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到正常哺乳。

· 根据婴儿体重计算吃奶量

归根到底,奶量如何控制?据调查,奶量可以根据新生儿体重加以计算。例如,因牛奶不易消化,新生儿食用需要兑水,如果新生儿每日吃奶量为100~200毫升,可以按照4:1、3:1、3:2、2:1、1:1的比例兑水。简单点说,如二份奶300毫升勾兑一份水150毫升,可分7—8次喂食。消化功能正常的婴儿出生满15天才可喝纯奶,奶量参照婴儿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喂食100~150毫升纯奶,每顿需摄入60~100毫升。

空气污染地区更易产下轻身宝宝

空气污染或致出生宝宝体重偏低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呼吸病学》15日在线刊登的这篇研究报告称,这项研究共涉及欧洲12个国家近7.5万名女性,她们在1994年~2011年有过分娩经历。由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分析了这些女性受访者的生活环境、怀孕时长,以及新生儿性别、体重等状况。

结果发现,空气污染程度与新生儿体重偏低风险之间有关联。如果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微粒的含量增加5微克,这一风险会升高18%。研究还显示,孕妇如果生活在交通密集地区也会增加新生儿体重偏低的风险。这项研究把足月出生的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定义为体重偏低。

研究人员说,虽然这一研究结果并不能将新生儿体重偏低直接归咎于空气污染,但至少显示出这一联系相当紧密,从而再次证实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因此治理空气污染尤其是限制可吸入微粒排放十分必要。

新生儿体重不增加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

体重是观察小儿营养状态的临床指标。正常足月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可增长1~1.5kg,生后三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根据孩子发育的一般规律,孩子月增体重值的最低值限是:0~6月正常增长值≥600克/月;6~12月正常增长值≥300克/月。如果连续两个月中,每月增长值不足这个标准,医生便认为孩子的体重增长不足。

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

新生儿体重增长规律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婴儿体重的计算标准

1~6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kg)=8+年龄×2

影响小儿体重低下的因素

产妇年龄和生产性质

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第二胎、第五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第一胎相比,呈递增现象,多胎新生儿体重一般都较低。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孕4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孕妇健康和营养状况

孕妇患、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体重低。气喘孕妇怀孕期内并无发病现象,但其胎儿在出生体重上也普遍存在着明显偏轻的非健康迹象。另外,孕妇本人或丈夫吸烟也会使胎盘的血流供应减少,使得营养物质不能顺利地到达胎儿,进而影响新生儿体重。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孕妇节制肉食,造成妊娠贫血,这样不仅导致孕妇、头晕等,还会造成胎儿慢性缺氧,而[1] 影响胎儿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胎儿出生后若体重过低,不仅体力差,智力也差且反应迟钝。

表皮生长因子(EGF)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对上皮及间质细胞的增生具有刺激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妊娠妇女血清、羊水及胎儿脐血中都存在高浓度的EGF,而且在蜕膜、羊膜、绒毛膜及胎盘上EGF受体(EGFR)的浓度也较高。因此,EGF可能与妊娠期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关。

新生儿哺乳的标准

婴儿胃容量影响吃奶量

新生儿胃容量与喂奶量相关,而胃容量与宝宝体重也有关。何谓胃容量,通俗来说,就是胃的大小,能够承受多少食物。一般情况下,一位新生儿奶量以30—60毫升为佳,一日需要哺乳6—8次。当然,随着消化能力的完善,需逐渐增加奶量,3个月以后,新生儿胃容量明显增长,约为100ml,建议每次可以喂食90— 120毫升奶,但喂的次数要相应减少。宝宝除了要喝奶,还需要喝水,两次哺乳的间隔可以喂一次,每天喂水量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到正常哺乳。

根据婴儿体重计算吃奶量

归根到底,奶量如何控制?据调查,奶量可以根据新生儿体重加以计算。例如,因牛奶不易消化,新生儿食用需要兑水,如果新生儿每日吃奶量为100~200毫升,可以按照4:1、3:1、3:2、2:1、1:1的比例兑水。简单点说,如二份奶300毫升勾兑一份水150毫升,可分7—8次喂食。消化功能正常的婴儿出生满15天才可喝纯奶,奶量参照婴儿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喂食100~150毫升纯奶,每顿需摄入60~100毫升。

新生儿体重有什么特点

体重是反映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是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计算药量、补充液体的重要依据。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范围为2500~4000克。

一般说,小儿体重的增长是随年龄的长大而增加,年龄越小,体重增加越快。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地方。

新生儿出生后2~3天,由于胎粪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丧失水分较多,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以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时的体重还低,临床上称“生理性体重下降”。到出生第3~4天,体重减轻可达出生体重的6~9%。如:出生时体重3700克,到第3~4天可以减轻222~333克,此后,随着孩子吃奶量的增多,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逐步调整,体重会逐渐增加,恢复到出生时体重。若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生后第10天仍未回升到出生时水平,那就不是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了,应该找找原因,是否喂养不当、奶量不足,还是小孩生病了。

影响早产儿体重的因素

1 、初产年龄: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2、孕妇健康状况:孕妇患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体重低。如感染病毒或其它微生物,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3、孕妇嗜好:孕妇吸烟会导致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体重。

4、孕周: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 周增加而明显增加:孕4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5、胎次及多胎:第二胎第五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第一胎相比,呈递增现象,多胎新生儿体重一般都较低。

6、营养状况: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

相关推荐

婴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怎么回事?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界于克汀病和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之间。发病越早越象克汀病,发病越晚越像成人型甲状腺功能低下。因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给患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造成严重的危害,故应在怀孕期间就应进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 新生儿(婴儿)甲亢临床上极少见,系指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婴儿),出生后所发生而言,发病率不足新生儿的2%。本症主要发生于妊娠期患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妇女所生婴儿,缘于母亲未得到妥善治疗,母体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致。其特点是患儿出生时就的表现,如多汗、心率快、

该如何给宝宝测量体重是否正常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的正常范围为2500~4000克,低于2500克为低体重儿,大于4000克为巨大儿。新生儿出生3~5天,体重会暂时性的下降,但一般不超过300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新生儿要排泄粪便和小便,还会呕出一些出生过程中吸入的羊水,经肺呼吸和皮肤也会散发一些水分,食量又小,母乳量往往也不足,因此就造成了体重下降。 一般的只要哺乳得当,4天左右体重就开始回升,7~1O天后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测量新生儿体重最好选用杠杆式秤,如钩秤、磅秤等。新生儿体重的测量方法可有: 1.用婴儿磅秤测量这种婴

新生儿如何保持体温

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认为,新生儿健康应具有十个方面的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摄氏度

体重儿怎么引起的

体重儿跟妈妈的怀孕年龄有关。妈妈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妈妈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孕4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妈妈的健康和营养状况会影响宝宝。孕妇患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会体重低。气喘孕妇怀孕期内并无发病现象,但其胎儿在出生体重上也普遍存在着明显偏轻的非健康迹象。 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孕

为何要避免早产

在我国规定妊娠满28周至36周前(即少于259天)出生的婴儿为早产,如新生儿体重不足2500克者称低体重儿(未成熟儿)。而在37周以上的婴儿体重仍低于2500克者,则称小于胎龄儿(成熟不良儿),也属宫内发育迟缓儿。 早产儿不仅只是体重小,且生存能力差,体温调节功能不良,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及免疫功能均差,故很易发生感染。还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等。早产约占分娩总数的5~15%,比例相当可观。早产儿中5~15%死于新生儿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儿存活儿中易发生新生儿脑室内出血,(

巨大儿有什么危害

对母体的影响 1、容易造成铲刀撕裂。胎儿过大,在分娩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产道撕裂,严重者还会造成子宫和膀胱破裂,可以说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2、产后出血。胎儿过大会导致产妇在生产过后手工收缩不良,进而导致产后出血,严重时会发生死亡的情况。 对新生儿的影响 1、生产时间过长。一般情况下,胎儿体重越大,越不利于生产。当胎儿体重在3500克以内时,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的。但是如果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会导致整个生产时间都会延长,更有可能不得不借助一些医疗器具助产。 2、肩难产。肩难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胎头出来了但是肩

宝宝第一个月体重标准表,谁有?需要参考

新生儿体重,一般在出生后7~10天开始会明显增加,以每天大约30克的速度增长,这说明新生儿的发育步入正常的轨道。 第一周: 男婴:体重2.26-3.73kg;身高45.2-52.2cm;头围30.9-35.7cm。 女婴:体重2.26-3.63kg;身高44.7-51.4cm;头围30.4-35.2cm。 第二周: 男婴:体重2.58-4.18kg;身高46.9-54.0cm;头围32.1-36.8cm。 女婴:体重2.54-4.10kg;身高46.4-53.2cm;头围31.6-36.4cm。 第三周:

新生儿检测体温的意义

新生儿体温检测能够及时知道新生儿身体状况,预防新生儿发热或体温过低。 1、儿体温检测:新生儿体温高于基础体温1度以上,则判定为新生儿发热(即新生儿体温在正常情况下测量时高于37.5度时,宝宝可能出现发热情况); 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家长可以根据新生儿体温检测结果针对新生儿进行诊断治疗,预防新生儿体温过高或者发烧情况。 2、儿体温检测:新生儿体温低于36度,那么新生儿体温过低,家长们需要注意给新生儿做好保暖防寒措施,预防新生儿感冒;严重的

两个月宝宝是新生儿

1、两个月宝宝是新生儿吗 对于两个月宝宝是新生儿吗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新生儿的定义。专家介绍,从娩出到诞生后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诞生至28天这段时间,称新生儿期。所以,两个月宝宝就不属于新生儿了。 2、新生儿有哪些分类 2.1、根据分娩时的孕龄,可把新生儿分为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早产儿(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以上)。 2.2、根据体重值,可把新生儿分为正常体重儿(2500克体重

新生儿体重不增加的原因

(1)疾病因素:婴儿4个月以后,从母体中带来的各种免疫物质及营养素(铁、锌等)已基本耗尽。因此,6个月以后的孩子容易患病。腹泻及呼吸道反复感染是影响6个月以后孩子体重增长不足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减少孩子半岁后患病的几率,需要增加孩子的户外锻炼及营养的摄入。 (2)喂养因素:喂养不当是半岁以后孩子体重增长不足的主要原因。孩子半岁以后,辅食添加不及时、不足可以造成孩子喂养困难,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体重增长缓慢。辅食添加方法不当,如:过早地添加某一食物种类、初次添加辅食的量过大,也可使孩子胃肠道难以适应,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