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前护理
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做好术前宣教,多数患者得知患了肺癌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得知病情后产生恐惧、悲观的心理,担心手术效果,患者情绪波动大、厌世心理,此期心理护理的重点是采取防范措施,为了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我们开展了术前护理宣教,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同情、安慰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语言要亲切,态度和蔼可亲,讲解手术方式、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对应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及时完成术前相应检查,胸部ct、胸片、b超、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交叉配血、药物过敏试验,抽血做血常规、血型、电解质、输血前五项等,手术前1天常规手术野备皮、术晨,更衣、禁食、禁水。
3.术前指导呼吸系统训练
向家属和患者讲解呼吸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深呼吸训练2~3次/日,10~15分钟/次,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和咳痰,反复练习深呼吸和屏气,胸及腹部突然用力,使胸内压升高咳嗽后使气体或痰快速咳出,或练习吹气球,吹气球也是促进肺复张的一种方法。鼓励患者吹气球促使肺部膨胀,方法是先要深深地吸气,然后缩唇缓慢用力吹气,如此反复进行深呼吸锻炼,有利于将痰液排除。
肺癌手术选择
手术切除的原则为: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胸腔内有可能转移的淋巴结,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组织,全肺切除术宜慎重。
(1)肺楔形及局部切除术 是指楔形癌块切除及部分肺段切除。主要适合于体积较小、年老体弱、肺功能差或癌分化好恶性度较低的早期肺癌;
(2)肺段切除术 是解剖肺段的切除术。主要适合于老年、心肺功能较差的周围型孤立性早期肺癌,或病变局限的位于肺癌根部的部分中心型肺癌;
(3)肺叶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适合于肺癌局限于一个肺叶内的周围型和部分中心型肺癌,中心型肺癌必须保证支气管残端无癌残留。如果肺癌累及两叶或中间支气管可行上中叶或下中叶两叶肺切除术;
(4)支气管袖状成型肺叶切除术 这种术式主要适合于肺癌位于肺叶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开口的中心型肺癌。该术式的好处是即到达了肺癌的完全切除,又保留了健康的肺组织;
(5)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型肺叶切除术 种术式主要适合于肺癌位于肺叶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开口、肺癌同时侵犯肺动脉干的中心型肺癌。手术除需要进行支气管切除重建外,还需要同时进行肺动脉干的切除重建。该术式的好处是即到达了肺癌的完全切除,又保留了健康的肺组织;
(6)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 肺瘤超过主支气管累及隆突或气管侧壁但未超过2cm时,可作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或袖式全肺切除,若还保留一叶肺叶时,应力争保留肺叶的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
(7)全肺切除术 全肺切除术是指一侧全肺,即右侧或左侧全肺切除术,主要适合于心肺功能良好、病变较为广泛、年龄较轻,不适合于肺叶或袖式肺叶切除术的肺癌。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不如肺叶切除术,故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复发性肺癌的外科治疗
复发性肺癌包括外科手术后局部残留癌的复发和肺部新发生的第二个原发性肺癌。对于支气管残端残留癌复发,应争取再手术,施行支气管袖状成型切除残留癌。
对于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发生的第二个原发性肺癌,只要肺癌适合于外科治疗,病人内脏功能能耐受再手术治疗,同时也不存在外科技术上的问题,就应该考虑再施行开胸手术切除复发性肺癌。
手术是怎样治疗肺癌的
一、手术治疗肺癌的目的:
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部分Ⅲb及Ⅳ期外,都应以手术治疗或争取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切除到目前为止是唯一有可能使肺癌病人获得临床治愈的治疗手段。即使是局部晚期肺癌,也可先通过其他治疗手段使癌灶缩小,然后争取手术切除。如病变范围较小,术后合理安排综合治疗,绝大多数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早期肺癌病人,如早Ia期肺癌通过外科手术即可达到临床治愈。在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多的肺癌病例可以采取微创治疗,即胸腔镜或不切断肌肉的小切口方法,同样可以起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也提高了患者对美容的要求。
二、手术治疗肺癌的方式:
1、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连同受累上一级支气管一起切除并行相应气道重建的手术,操作较复杂,有一定危险,仅限于在有经验的大医疗中心开展。
2、肺叶/双肺叶切除术:肺叶/双肺叶切除术是标准的肺癌切除术,疗效可靠,并发病少,既符合外科原则也符合肿瘤原则。
3、肺部分切除术:切除一小部分肺组织,适用于外周型和非常早期的肺癌病人,或病变较早且合并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者,也常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肺癌。
4、全肺切除术:一般尽可能避免行右全肺切除术,但当肿瘤位于中心部位,且累及到大血管或主支气管时全肺切除术依旧是最佳选择。因为切除人体一半的肺组织,手术后对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
肺叶切除术方法
1.选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因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对该菌所致的肺炎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对耐药肺炎链球菌可使用对呼吸道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2.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选用氟哇诺酮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厄他培南,可联合大环内醋类。
3.医院获得性肺炎
选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
4.重症肺炎
首选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足量、联合用药。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高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选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醋类或氟喹诺酮类;青霉素过敏者用氟喹诺酮类和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多多了解以上的方法,当我们出现肺疼的情况就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减少病痛的折磨,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尽早摆脱重症肺炎带来的苦恼。
肺腺癌外科手术治疗
1. 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治愈肺癌的唯一方法。肺癌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与姑息性手术,应当力争根治性切除。以期达到最佳、彻底的切除肿瘤,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并且进行最终的病理 TNM 分期,指导术后综合治疗。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肺癌应当遵守下列外科原则:
( 1 )全面的治疗计划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检查)均应当在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完成。充分评估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制订手术方案。
( 2 )尽可能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 健康肺 组织。
( 3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 VATS )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微创手术技术,主要适用于 I 期肺癌患者。
( 4 )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当行解剖性肺切除术(肺叶切除、 支气管袖状肺叶 切除或全肺切除术)。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则行局限性切除:肺段切除(首选)或楔形切除,亦可选择 VATS 术式。
( 5 )完全性切除手术( R0 手术)除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外,应当常规进行肺门和 纵隔 各组淋巴结( N1 和 N2 淋巴结)切除并标明位置送病理学检查。最少对 3 个 纵隔 引流区( N2 站)的淋巴结进行取样或行淋巴结清除,尽量保证淋巴结整块切除。建议右胸清除范围为: 2R 、 3a ,3p 、 4R 、 7-9 组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左胸清除范围为: 4L 、 5-9 组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
( 6 )术中依次处理肺静脉、肺动脉,最后处理支气管。
( 7 ) 袖状肺叶切除术 在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保证切缘(包括支气管、肺动脉或静脉断端)阴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行保留更多肺功能(包括支气管或肺血管),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全肺切除术患者。
( 8 )肺癌完全性切除术后 6 个月复发或孤立性肺转移者,在排除肺外远处转移情况下,可行复发 侧余肺 切除或肺转移病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措施
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措施是什么?肺癌以咳嗽、血痰、胸痛、体重减轻为主要症状。传统治疗方法采用肺癌常规根治术。但效果并不假,目前肺癌根治术是公认的治疗非消息报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肺癌根治术是当前世界公认的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的目标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肿瘤病灶,清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最常用的术式是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称之为肺癌根治术。其中,全肺切除术后会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并发症高,死亡率高,应尽量避免。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术式,如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和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肺叶切除术,以及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自体肺叶重植术可以减少一部分全肺切除术,对高龄、心肺功能欠佳的病人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更好地保留健康肺组织,被称之为保肺性肺癌根治术。胸外(锁骨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脏器(肾上腺、骨、脑、肝、对侧肺等)转移,或全身状况差,是手术疗法的禁忌证。
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措施是什么?想必每个人看了上述介绍,都知道了非小细胞肺癌,首选肺癌根证书。直径小于1厘米的肺内微小肺癌,手术切除后5年存活率可达75%以上。所以,早期发现肺癌很重要。应该尽量不要吸烟。
得了胰腺癌怎么办
1、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治愈腺癌的唯一方法。腺癌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与姑息性手术,应当力争根治性切除。以期达到最佳、彻底的切除肿瘤,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并且进行最终的病理TNM分期,指导术后综合治疗。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肺癌应当遵守下列外科原则:
1全面的治疗计划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检查均应当在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完成。充分评估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制订手术方案。
2尽可能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组织。
3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微创手术技术,主要适用于I期肺腺癌患者。
4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当行解剖性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则行局限性切除:肺段切除首选或楔形切除,亦可选择VATS术式。
5完全性切除手术R0手术除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外,应当常规进行肺门和纵隔各组淋巴结N1和N2淋巴结切除并标明位置送病理学检查。最少对3个纵隔引流区N2站的淋巴结进行取样或行淋巴结清除,尽量保证淋巴结整块切除。建议右胸清除范围为:2R、3a,3p、4R、7-9组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左胸清除范围为:4L、5-9组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
6术中依次处理肺静脉、肺动脉,最后处理支气管。
7袖状肺叶切除术在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保证切缘包括支气管、肺动脉或静脉断端阴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行保留更多肺功能包括支气管或肺血管,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全肺切除术患者。
8肺癌完全性切除术后6个月复发或孤立性肺转移者,在排除肺外远处转移情况下,可行复发侧余肺切除或肺转移病灶切除。
9心肺功能等机体状况经评估无法接受手术的I期和II期的患者,可改行根治性放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胃腺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治愈腺癌的唯一方法。腺癌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与姑息性手术,应当力争根治性切除。以期达到最佳、彻底的切除肿瘤,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并且进行最终的病理TNM分期,指导术后综合治疗。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肺癌应当遵守下列外科原则:
(1)全面的治疗计划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检查)均应当在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完成。充分评估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制订手术方案。
(2)尽可能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组织。
(3)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微创手术技术,主要适用于I期肺腺癌患者。
(4)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当行解剖性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则行局限性切除:肺段切除(首选)或楔形切除,亦可选择VATS术式。
(5)完全性切除手术(R0手术)除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外,应当常规进行肺门和纵隔各组淋巴结(N1和N2淋巴结)切除并标明位置送病理学检查。最少对3个纵隔引流区(N2站)的淋巴结进行取样或行淋巴结清除,尽量保证淋巴结整块切除。建议右胸清除范围为:2R、3a,3p、4R、7-9组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左胸清除范围为:4L、5-9组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
(6)术中依次处理肺静脉、肺动脉,最后处理支气管。
(7)袖状肺叶切除术在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保证切缘(包括支气管、肺动脉或静脉断端)阴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行保留更多肺功能(包括支气管或肺血管),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全肺切除术患者。
肺癌的物理疗法
一、外科治疗:对肺癌的治疗目前大多主张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和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近年来更多的主张是肺叶切除及手术与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A)常用的肺切除方式有:1)全肺切除;2)肺叶切除;3)袖形肺叶切除术4)肺段切除;5)瘤块切除。
B)规范性肺叶切除。
C)冷冻外科治疗。
二、放射治疗:
1)小细胞肺癌(SCLC)的放疗常配合化疗应用。
2)非小细胞(NSCLC)肺癌的放疗有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根治性放疗及腔近距离后装放疗和间质放疗。
放疗并发症主要有:食管损伤、肺损伤、心脏伤害及脊髓炎等。
三、化学治疗:
近年来,化疗在肺癌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对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应区别对待。
1)化疗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单药化疗、联合化疗和交替化疗等。
2)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远不如对小细胞肺癌,主要有:单药和联合疗、放射治疗中的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