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治疗垂体瘤

如何治疗垂体瘤

肿瘤科专家解释说,目前比较受患者青睐的主要是手术治疗垂体瘤,因为垂体瘤涉及脑神经,稍有不慎就为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在选择医生的时候需要谨慎,需要选择更专业医生来做垂体瘤手术。

专家介绍说,手术治疗垂体瘤主要分为经颅手术和经蝶手术两大类:经颅手术入路主要有经额下、经额颞(翼点)和经颞下入路,其中以前两种入路最为常用;经蝶手术入路经口鼻蝶窦、经鼻蝶、经筛蝶等术式,使其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垂体瘤手术方法。对于开颅手术方式来说,其手术治疗流程先要行颞部开颅术然后切断颅低海绵窦的交通静脉,到达前床突附近分开蛛网膜,到达视神经和颅内动脉旁,可探查视交叉前和视交叉旁,经视交叉和颈内动脉之间向视交叉下方后方探查。这就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开颅流程。对于经蝶方式来讲,主要是从鼻孔位置进入,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它是在手术视野较开阔条件下对肿瘤进行选择性摘除。经蝶窦途径手术安全,应用广泛,手术视野暴露更充分,手术损伤较少,术后并发症较传统经蝶窦术式减少,对于病员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也是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

垂体瘤的最佳治疗方法?专家提醒,垂体瘤手术后,建议术后最好是一年复查1-2次,若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异常,复查次数可逐渐减少直到停止复查,复发是指原来的肿瘤经彻底切除后,在颅内又出现新的肿瘤;再生长则是指肿瘤部分切除后,残余肿瘤继续生长。这需要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复查。

中医治疗垂体瘤

脑垂体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其临床表现多样,按功能分类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功能性垂体腺瘤包括泌乳素型、生长素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促甲状腺素型、促性腺激素型和多分泌功能型,皆通过垂体腺分泌过量的激素,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则大多通过压迫垂体或垂体周围组织、神经等,引起垂体功能和激素水平低下,视野障碍等。目前西医对于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及溴隐亭、生长抑素类似物、替代激素药物等。由于手术治疗可伴随各类并发症,复发率高,而放疗和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副作用,且部分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再加之本病势缠绵难愈的特点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传统中医学虽无垂体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现代中医可将其归于祖国医学“闭经”、“乳泣”“头痛”、“头风”、“眩晕”、“中风”、“积聚”、“虚劳”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垂体瘤的研究日益增多,现根据垂体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辨治思路,以及临床疗效研究中的个案经验、专病专方、传统方剂化裁、针灸等治疗手段,综述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思路和方法。

1现代中医对垂体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张氏[1]认为垂体瘤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脑髓失养,后天脾胃失调,气血不足,痰浊内生,日久痰瘀互结,因果交错,虚实夹杂而变生。其中肾精亏虚,脑髓失养为本,痰瘀互结,邪毒积聚为标。

潘氏[2]强调鞍部肿瘤的形成主要责于痰瘀凝聚,结成瘤块,位于鞍部,阻塞脉络,引动肝风,伤阴损阳所致。

颜氏[3]总结本病多因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血行受阻,久而为积;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脑络,痰瘀互结;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气血亏虚,血行不畅,气虚血结,而成积块。

胡氏[4]认为脑肿瘤的病因病机属寒湿之邪,致通达头部手三阳、足三阳六条经络之中,营血气滞留凝,血气内乱,痰饮上泛侵扰于脑部,邪毒癖积蕴结成瘤。

周氏[5]提出脑瘤病位虽然在脑,但与肝、肾、脾等脏腑有关,肝脾肾功能失调,影响及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敷布,因而湿、痰、瘀邪内生,日久化热,积久酿毒,痰瘀毒邪互结,挟风上窜,格阻脑内,引发瘤患。

彭氏[6]归纳本病病机为“木热则脂流”,即内热久蕴,耗伤阴血,使肝失所养,肝火烁津为痰,痰热阻中, 风阳上僭。

许氏[7]指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从整体而言是本虚(脏气虚),包括肾虚(阴、阳、精、气)、脾虚、阴虚、气血虚,构成发病的病理基础。从局部而言,无论是血清PRL异常升高,还是存在垂体病灶,均说明机体内环境发生了病理改变,例如细胞免疫活跃、相关的细胞因子或神经递质功能增强等,是一种生物学的亢奋状态,属于局部标实证。

综上所述,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肾、脾关系密切;病因可概括为寒湿外邪人侵,禀赋不足,年迈体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其基本病机以气滞、痰凝、血瘀、毒聚为标,肝阴亏虚、肾精不足、脾胃失调为本。

2中医辨治垂体瘤的思路

诸专家以中医治疗垂体瘤,其辨治思路各有千秋,经验体会各有侧重,遣方用药各具特色,现通过文献复习将专家治疗本病的共性认识归纳如下:

2.1病证结合,分型论治

垂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归属于传统中医学“青盲”、“头痛”、“头风”、“闭经”、“不孕”、“乳泣”等诸多范畴。然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诊治须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前提上方可进行。换而言之,当辨病为先,以病为纲,病证结合,避免误诊。而对于垂体瘤的中医辨证分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张氏[8]-[9]主张辨病-辨证-辨体质相结合,将垂体瘤辨证分为4型,并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发现,PRL型多气虚体质,属气血亏虚证;GH型、TSH型多为痰湿体质,属痰湿内阻证;ACTH型多归为阳虚体质,属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型治以补肝益肾,滋阴潜阳;痰湿内阻型治以化痰祛湿,开窍醒脑;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壮阳补脑;气血亏虚型治以……,自拟垂体瘤协定方(天南星、姜半夏、三棱、莪术、海藻、昆布、生牡蛎、瓦楞子等)为基础分型加减,并随兼症调整用药。

许氏[7]将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分为5型,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解郁,柔肝缓急,常用柴胡、麦芽、夏枯草、郁金、绿萼梅、芍药、甘草等;肝郁化火证治宜清肝泻火,潜镇降逆,常用栀子、牡丹皮、枳壳、钩藤、黄芩、龙骨、牡蛎等;肾精亏损证治宜补肾益精、培育下元、荣通脑络,常用桑寄生、续断、女贞子、菟丝子、杜仲、山萸肉、补骨脂等平补而不过滋腻之品;气血两虚兼瘀滞证治宜补气养血,佐以活血化瘀,常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当归、鸡血藤、三七粉、制鳖甲;脾虚痰湿证治宜健脾除湿,化痰散结,常用生薏苡仁、冬瓜皮、半夏、莱菔子、天竺黄、夏枯草、鸡内金等。

潘氏[10]辨治垂体瘤以辨病为纲,辨证为目,先以内分泌功能亢进之有无,划分无功能性与功能性之垂体瘤。无功能性垂体瘤又据其痰瘀轻重分为两型,痰浊内蕴型多见于垂体微腺瘤,治以化痰涤浊、软坚消瘤,常投昆藻二陈汤合莪贝软坚汤;瘀血阻脑型常见于垂体瘤伴颅内高压征象,或蝶鞍已有病理损害、肿瘤较大者,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四物汤为主,气滞者予血府逐瘀汤,气虚予补阳还五汤。功能性垂体瘤据其虚实及阴阳偏颇,分为三型,肾精壅盛型,治以泻肾汤合大承气汤化裁;肝肾阴虚型,主用月蓉生精汤;脾肾阳虚型,基于精不足之潜因,采用补肾填精与温阳益气并举,以金匮肾气与月蓉生精汤合参。

张氏[11]就垂体瘤伴发症状进行辨证论治,本病并发头痛头晕者属痰瘀互结之范畴,治拟活血祛瘀、散结消痰,采用血府逐瘀汤;垂体瘤动眼神经麻痹及溢乳,治宜益气活血,健脾散结,方用黄芪、太子参、麦冬、升麻、五味子、草决明、白术、生牡蛎、浙贝母、夏枯草、川芎、防风、黄精、半边莲、茯苓、甘草;垂体囊肿术后水肿者属阳虚水泛之范畴,以温阳利水化气为治则,方予真武汤加减。

2.2参合检验,对症辨治

脑垂体瘤的根本病变在垂体本身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传统医学的诊断手段无法诊察上述内容,借助CT、MR等现代检测手段结果,可扩大中医药的感知范围,据此作为中医四诊的阳性指标,制定消积化癥的治疗原则进行中医辨治[11]。

潘氏[12]强调治疗本病当重视参照检验结果,对症下药。影像学显示瘤体过大或有压迫症状者,嘱其先行手术,再用中药善后;视神经受压者予青箱子、谷精草、密蒙花等明目之剂;对于蝶鞍骨质破坏者,先软坚散结阻止损害,再行骨质修复,常用淫羊藿为补肾之剂,辅以鹿角霜、龟板、鳖甲等含钙中药。生化检验中,PRL增高者,选用补骨脂扶持,菟丝子收敛,其他内分泌激素增高者,从肾精壅盛论治,予以泻肾。

2.3谨守病机,痰瘀同治

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肿瘤已成,或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其症候病机之核心不外乎痰、瘀、毒三者[13]。故痰、瘀、毒统领垂体瘤病机,痰瘀互结,邪毒积聚为本病之主要病理基础,已成诸多专家之共识,并在治疗上主张从痰瘀立论。

张氏[9]认为生理上的“津血同源”必然导致病理上的“痰瘀互结”,拟化痰、软坚、活血、化瘀之总治则,治疗上重用制南星、姜半夏、海藻、昆布、生牡蛎、瓦楞子等化痰祛浊,软坚散结之品,并在此基础上配伍大量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之药。潘氏[2]临床用药以全蝎、蜈蚣、僵蚕、地龙为鞍部肿瘤之首选要药,盖其具有活血祛瘀,化痰散结,祛风止痉,通络止痛之效。颜氏[3]治疗本病祛痰与化瘀并重,化痰多用半夏、夏枯草、牡蛎、象贝母、海藻等药;祛瘀则常用水蛭行搜剔之功、川芎透过血脑屏障,增强药效。周氏[5]认为风痰瘀毒为脑病之主要病理因素,故化痰软坚散结常用制天南星、白附子、夏枯草、法半夏、海藻、牡蛎等,或配以远志、石菖蒲化痰开窍;瘀阻脑络常用药物有泽兰、土鳖虫、川芎、制大黄、炮穿山甲、失笑散、桃仁等活血消瘕;热毒内盛常用药物有龙胆草、山慈菇、漏芦、白毛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猫爪草等以清热解毒。

2.4扶正祛邪,主次兼治

扶正祛邪为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扶正和祛邪的主次轻重上当与本病分期及病证相结合。

颜氏[3]指出本病早期应以祛邪为主,如化痰消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等;中后期应以扶正为主,固本清源,扶正达邪,如大补元气之人参、黄芪等。潘氏[12]认为垂体肿瘤的治疗主要有纠偏匡正与消瘤化痰两大法则,纠偏匡正乃调整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为补虚扶正之策;消瘤化痰包括化痰散结与活血化瘀,为祛邪攻瘤之举;两法随其内分泌紊乱与占位性病变之主次,予以配伍择用。彭氏[14]治疗肢端肥大症从病程长短着手,病程短者,正气不伤,辨证为痰热阻气,血络瘀阻,肝阳偏亢,以宣气涤痰,活血通络,凉肝清热为治法,予自拟宣气涤痰汤(旋复花、菖蒲、茯苓、半夏、胆星、竹沥、黄连、瓜蒌仁、生姜),参以活血通络平肝之品;病程长者,复兼手术放疗之损伤,见气血两虚,痰凝瘀阻等本虚标实,先拟温化痰饮,通利血脉,方用桂枝茯苓丸合蠲饮六神汤,后痰饮渐化,改用痰瘀兼治,气血两补,予上方再参补阳还五汤。沈氏[15]强调本病日久则体虚,应以滋补扶正,肝肾阴虚者可予六味地黄丸加何首乌、菟丝子,枸杞子等;脾虚者,间服异功散加味,以达攻实不伤正,补虚不碍邪之效。

2.5调摄情志,心身共治

郁怒伤肝,情志不遂,气机逆乱,痰浊随上逆之气血阻滞脑窍为垂体瘤的重要病机之一,张氏[16]、罗氏[17]、许氏[7]等均认为情志疏导对本病的治疗尤为关键,临证除加用柴胡、香附等疏肝调畅情志之药外,还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其精神负担,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培养心胸开阔、积极乐观的性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杜氏[18]具体指出,垂体瘤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医生应加以区分并积极给予指导和治疗。首先,当患者被确诊时,可表现出悲观、失望、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医生在告知患者病情的同时,应详细介绍垂体瘤的基本情况,使患者增强信心并配合治疗。其次,在诊疗中,患者的心理状态会随着疾病的病情变化而发生改变,此时医生当细致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状况,并积极给予干预。再次,垂体瘤疾病本身造成的压迫症状,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亦会引起患者的心理变化,因此医生在用药的同时,更应关注患者的心理改变,巧妙地运用关怀性沟通,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忧虑和恐惧,了解患者尚未表达的需要。

3中医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3.1专家个案荟萃

在垂体瘤的临床治疗中荟萃了众多名老中医的经验,在遣方用药时或擅于自拟处方,或善以传统方剂辨证加减,或长于针灸综合诊治。

3.1.1专方专药

以辨病为主所产生的专方专药是中医治疗垂体瘤的重要内容,众多专家在归纳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肝、从肾、从脾或从肝脾肾综合立方。现总结文献报道如下:

张氏[19]指出脑垂体瘤所表现出的月经不调、闭经、溢乳、性功能低下等证候,均与中医肾主发育生殖有关,故治疗当从肾而论,注重补肾培元,于临床反复验证,屡起沉疴。张氏针对一例生长激素腺瘤术后患者,辨证为肾阳亏虚,以温补肾阳、逐瘀通络、涤痰散结为治则,方用垂体瘤协定方加熟地,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蜈蚣,全蝎,藿香,佩兰,皂角刺,服药1年后,患者除原有“典型面貌”与肢端肥大外,诸症皆减,血清生长激素处于正常水平。

彭氏[20]针对泌乳素腺瘤引起的闭经,从肝论治,以冲任为重心,调畅气血,兼顾脾肾。彭氏中药辨治肝郁肾虚、冲任失调型泌乳素腺瘤一例,立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之法;方用柴胡、黄芩、川楝子、生黄芪、生杜仲等药,四诊后患者月经恢复如常,PRL回归正常范围。

许氏[7]主张本病当从肝脾肾立论,以调畅气机,培育下元,促进运化,最终达到恢复月经和提高生殖能力之目的。许氏临证治疗垂体瘤溢乳闭经患者一例,证属脾肾气亏,血虚肝热,兼有血瘀,治宜补肾健脾,清肝养血,佐以化瘀,投以疏肝补肾,健脾祛瘀之剂,药用桑寄生,续断,太子参,冬瓜皮,生龙骨,生牡蛎,栀子,牡丹皮,杜仲,当归,川芎,茯苓,绿萼梅,钩藤,首乌藤,珍珠母;服药3周后,患者即恢复排卵、正常行经并成功受孕。

叶氏[21]指出手术治疗损伤气血,放疗损阴伤津,故垂体瘤术后放疗者气阴两虚证候极为明显。叶氏自拟通络地黄汤(生地黄、云苓、山萸肉、丹皮、泽泻、淮山药、蕤仁肉、女贞子、旱莲草、白芍、 丹参、田七末),治疗肝肾两虚,脉络瘀阻型垂体瘤术后患者,全方旨在养肝明目,滋肾通络,服药1年后,患者视力提高,自觉症状消失,2年后MRI复查示瘤体完全消失。

颜氏[3]治疗垂体瘤擅用荸荠之苗、灶心土等引经药,并提倡本病若无垂体危象及垂体卒中等严重临床表现者,可采用纯中医中药治疗。文献报道颜氏治疗垂体巨腺瘤致失明者一例,辨证为痰热与瘀血交阻脑络型,治拟清热化痰、祛瘀止痛,选用黄连、枳实、紫苏叶、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生大黄、水蛭、海藻、煅牡蛎、夏枯草、羚羊角粉、泽兰、泽泻、猪苓、茯苓、川芎、通天草等药,三诊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瘤体缩小。

陈氏[22]据多年经验总结认为,垂体瘤出现内分泌异常的种种证候,中医辨证主要归之于肾,治疗以温阳补肾为第一要务。陈氏中药辨治一例肾阳衰微型垂体瘤患者,为达温补肾阳、益气固本、散结消肿之效,方用仙茅、淫羊藿、淡附片、生黄芪、海藻、昆布、僵蚕、三棱、莪术、川芎、红花、丹参、当归、全蝎、蜈蚣等药,患者单纯服中药汤剂3年,瘤体病灶完全消失,多年顽疾告愈。

3.1.2传统方剂化裁

部分专家根据垂体瘤的特点,采用辨病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部分传统方剂随证加减,提高了本病的疗效。

倪氏[23]诊治一例肾阳虚衰型垂体巨腺瘤,以温阳化气为先,方用肾气丸加减,患者服用2周后极度畏寒、下肢水肿等诸症好转,守方续进2月,MR示瘤体略有缩小,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改善。

罗氏[17]从肝、脑、肾、脾论治垂体瘤,倡导柔肝疏肝解郁,活血豁痰调经为其根本治法,主方在逍遥散基础上重用麦芽,并斟酌加入少量开窍豁痰镇静之药。罗氏采用溴隐亭配合中药治疗垂体微腺瘤致月经不调一例, 以活血通经为法,方用当归,赤芍 ,丹参 ,桃仁,鸡血藤,皂角刺,泽兰,益母草,牛膝,十诊后患者月经周期规则,BBT 双向,PRL 维持正常。

赵氏[24]报道中药辨治一例肝郁血虚型垂体微腺瘤致闭经不孕者,本着“坚者削(消)之”、“虚者补之” 和“热者清之”之大法,嘱患者早服加味逍遥散加减,晚服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三月后,患者垂体微腺瘤消失并顺利妊娠。

沈氏[15]以活血祛瘀、清上蠲痛为本病之基本治法,临证治疗垂体瘤术后复发伴头痛患者一例,辨证为气滞血瘀 清窍不通;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方以血府逐瘀汤合清上蠲痛汤加减,治疗半年后,患者视力转佳,头痛已除,CT复查显示垂体瘤缩小。

3.1.3针灸治疗

针灸总体而言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目前以针灸治疗垂体瘤仅限于少数个案报道。刘氏[25]应用针刺结合足疗辨证干预垂体瘤 ,取神庭,攒竹,太阳,外关,中院,悬钟,太冲为主穴;结合足疗基本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经治1年后,患者各项激素指标显著改善,头目胀痛明显好转。李氏[26]以针刺治疗垂体瘤卒中术后失明一例,予风府辅以上星、印堂、水沟、风池、完骨、翳风捻转补泻;局部取穴攒竹、睛明、承泣平补平泻,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光明、太溪平补平泻;头维、太阳、合谷、中渚、太冲、足临泣泻法,治疗半年后,患者视力有所恢复。冯氏[27]采用神庭、百会、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配以中脘、合谷、关元、子宫、血海等穴,联合中药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枳壳、香附、蔓荆子等,治疗脑垂体催乳素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3.2临床疗效实验研究

张氏[8]随机选取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患者62例,经中医辨证分型,予垂体瘤协定方辨证加减,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PRL水平及垂体MRI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2% 。

尚氏[28]观察复方垂体瘤自拟方(酒柴胡、葛根、酒当归、酒白芍、炒白术、土茯苓、生麦芽、炒麦芽、牡丹皮、山栀子、薄荷、烧生姜、炙甘草)对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疗效,将33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垂体瘤自拟方),中药西药结合组(垂体瘤自拟方加溴隐亭)及西药组(溴隐亭),结果提示该中药复方结合溴隐亭应用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清泌乳素水平;降低溴隐亭的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反跳;并可有效抑制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增长、抑制肿瘤复发。

常氏[29]以益气活血、温阳固摄法治疗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患者,方用固泉汤(黄芪、桂枝、茯苓、白术、枣皮、山药、菟丝子、金樱子、生地、桑螵蛸、覆盆子、苏木、鸡内金、乌药、知母、升麻)辨证加减,所治12例患者均有效,其中治愈4例,显效6例,好转2例;患者治疗后尿量、尿渗透压、尿比重、血渗透压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

张氏[30]采用中药抑乳胶囊(由鹿角胶、肉苁蓉、庶虫、威灵仙、郁金等药制成腔囊)治疗垂体微腺瘤患者20例,以溴隐亭治疗20例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清激素变化、用药不良反应、停药1年后的复发率、PRL水平回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4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垂体瘤在辨证分型论治研究中已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但由于垂体瘤的中医证候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因此造成了辨证分型的不统一,证名不规范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对证型的规范化研究,制定统一的证型标准,在辨病的基础上,根据证型确立固定基础方随证加减。

垂体瘤在临床治疗方面汇集了大量专家的经验总结,然而这类经验总结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上述引用的文献中多为专家治疗经验的理论阐述和病案举隅类的个案报道,缺乏大样本的经验总结。以往中医的发展依赖经验医学,专家的经验总结并非“金科玉律”,当然循证医学亦不能替代经验治疗,故今后应平衡循证研究与经验总结的关系,推崇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掘整理老中医的经验。

目前垂体瘤临床疗效的文献报道也集中于个案、专病专方、验方等方面,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且均为短期疗效的观察。今后应引入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通过系统设计和前瞻性对照研究等,采用大样本调查,获得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可重复性的结果,为中医治疗垂体瘤的疗效评定提供临床依据。

在疗效领域的另一问题是缺乏统一的垂体瘤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标准,未来应尽快完善评价标准的规范化制订。其中生存质量的评价应受到重视,因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治疗不应该仅停留在对疾病的生物学治疗,更应该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无论垂体瘤本身引起的各类症状,还是手术、放疗、溴隐亭等治疗副作用,都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症状,故改善生存质量是临床治疗中必需重视的问题,目前生存质量评价在垂体瘤治疗领域仅被极少数学者所关注,而今后可将其作为中医药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的评价中。

怎么治疗垂体瘤

每天我们都可以从一些广告之中,看到有些治疗垂体瘤的办法,有些患者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办法,非常的盲目,不知道哪一种治疗办法更适合自己,下面就是文章就是,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手术治疗

除催乳素瘤一般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外,所有垂体瘤尤其大腺瘤和功能性肿瘤,尤其压迫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神经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均宜考虑手术治疗。除非大腺瘤已向鞍上和鞍旁伸展,要考虑开颅经额途径切除肿瘤,鞍内肿瘤一般均采取经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微腺瘤,手术治愈率为70%~80%,复发率5%~15%,术后并发症如暂时性尿崩症、脑脊液鼻漏、局部血肿、脓肿,感染发生率较低,死亡率很低(1%)。

大腺瘤尤其是向鞍上或鞍旁发展的肿瘤,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较多发生尿崩症和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死亡率也相对增加,可达10%。

二、放射治疗

垂体肿瘤采用常规放射治疗,外照射如高能离子照射、直线加速器治疗,在缩小肿瘤、减少激素分泌作用方面的疗效不等,对于需要迅速解除对邻近组织结构的压迫方面并不满意。放疗后随着时间的迁延,腺垂体的功能减退在所难免(50%~70%),依次有GH、GN、ACTH、TSH缺乏。放疗常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待定。副作用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需要长期随访并予激素替代治疗)、视神经炎和视力减退以及脑萎缩、认知减退。

三、药物治疗

随着药物治疗的长期深入研究,现已知道催乳素瘤首先考虑溴隐亭(BROMOCRIPTINE),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降至正常,肿瘤缩小,疗效优于手术,但停药后可以再现高催乳素血症和肿瘤增大,故需长期服用。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PERGOLIDE)和卡麦角林(CABERGOLINE)也有效。溴隐亭应用迄今未发现胎儿畸形,故对妊娠影响较小,但为安全考虑,妊娠期仍宜停止应用。

生长激素分泌瘤可应用奥曲肽,可使半数患者的血浆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恢复正常。奥曲肽亦适用于TSH分泌瘤,可降低血清TSH水平并缩小肿瘤。伴有腺垂体功能减退者可用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通过专家讲解了一系列有关,垂体瘤的治疗方法的相关知识以后。我们知道了这种疾病的主要治疗办法,有三大类,一旦发生这种疾病,可以多参考医生的建议,采取采取科学的治疗,以便能够有效的恢复。

脑垂体瘤需要如何治疗呢

1、药物治疗:适合于肿瘤较小,对视力视野未造成影响的病人,口服溴隐亭就可以抑制垂体瘤的生长,一般对泌乳素型垂体瘤效果较好,但不能根治肿瘤。(药物治疗仅对一部分的病例有一定的疗效。如溴隐亭治疗PRL腺瘤、GH腺瘤,ACTH腺瘤,生长抑制素或雌激素治疗GH腺瘤,赛庚啶,甲吡酮治疗ACTH 腺瘤,无功能腺瘤及垂体功能低下者,采用各种激素替代治疗,均为姑息性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本治愈,停药后症状复发,瘤体继续增大。)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指征是:视力视野严重障碍者、视力视野急剧恶化者、放射治疗中或治疗后视力视野仍然继续恶化者以及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良好率为60-90%,但复发率较高,国外资料在7%-35%,单纯切除者复发率可达50%。其复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组织残瘤②肿瘤侵蚀性生长,累及硬膜,海绵窦或骨组织③多发性垂体微腺瘤,④垂体细胞增生。)

3、放射治疗:尚未出现视力视野障碍者、或已出现视力视野障碍但不严重或视力视野障碍进展缓慢者,以及手术未能将垂体瘤全切和手术后肿瘤复发,病人身体情况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放射治疗。(运用于手术不彻底或可能复发的垂体微腺瘤及垂体癌X-刀、R-刀运用于小于3厘米的瘤体,尽管放射治疗垂体腺瘤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上对其剂量、疗效,以及对垂体功能低下,视交叉视神经、周围血管神经结构等的损害尚待进一步研究。)

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方法大致有几种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显微镜下经颅入路和经蝶入路这两种入路方式是目前治疗垂体瘤较为主流的手术方式。对于治疗垂体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一般要根据肿瘤的体积、鞍区以外侵犯程度以及术者对各种入路的熟练程度来综合决定。

开颅手术切除垂体瘤很早就应用于临床,由于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手术操作空间大,现已是非常成熟的术式,但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慢,术后常有不同程度垂体功能影响(如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等)。目前开颅治疗的垂体瘤一般都是较为复杂和难度的肿瘤。治疗垂体瘤适应证有以下几个方面:肿瘤明显向额颞叶甚至后颅窝侵犯的巨大垂体瘤;肿瘤向鞍上发展部分与鞍内部分连接处显著狭窄的垂体瘤;肿瘤已纤维化、质地坚硬,经蝶窦无法切除的垂体瘤。

经蝶入路治疗垂体瘤主要包含显微镜下经蝶入路、内镜下经蝶入路和显微镜联合内镜经蝶入路,这三种方式均已很成熟,随着微创和精准手术理念的提倡,经蝶手术是目前治疗垂体瘤最常用的手术入路,手术时间较短、恢复快、微创和头面部无手术疤痕是经蝶手术的优势。另外,以往认为有经蝶手术禁忌的甲介型或鞍前型蝶窦的病例,随着精准的术中神经导航定位的应用也已不再是禁忌。经蝶入路的适应症也有一定的扩大,目前临床治疗垂体瘤适应证有以下两点:肿瘤突向蝶窦及局限于鞍内;肿瘤向鞍上垂直性生长。

脑垂体瘤能治好吗

脑垂体瘤能治好吗?

专家称一般情况下脑垂体瘤都是可以治好的。如果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脑垂体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过有效的治疗一般都是可以治愈的。若采取手术治疗是要看肿瘤的大小、病人的全身状况,如病人的年龄、心肺功能等等,如果肿瘤小,病人身体状况不佳,或者病人年龄较大,就不适合做手术。

根据目前临床上的症状,脑垂体瘤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是可以治好的。目前治疗脑垂体瘤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以下就详细的介绍治疗方法的利弊等 :

1、药物治疗:适合于肿瘤较小,对视力视野未造成影响的病人,口服溴隐亭就可以抑制垂体瘤的生长,一般对泌乳素型垂体瘤效果较好,但不能根治肿瘤。

2、放射治疗:尚未出现视力视野障碍者、或已出现视力视野障碍但不严重或视力视野障碍进展缓慢者,以及手术未能将垂体瘤全切和手术后肿瘤复 发,病人身体情况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放射治疗。运用于手术不彻底或可能复发的垂体微腺瘤及垂体癌X-刀、R-刀运用于小于3厘米的瘤体,尽管放射治疗垂体腺瘤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上对其剂量、疗效,以及对垂体功能低下,视交叉视神经、周围血管神经结构等的损害尚待进一步研究。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指征是:视力视野严重障碍者、视力视野急剧恶化者、放射治疗中或治疗后视力视野仍然继续恶化者以及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良好率为60-90%,但复发率较高,国外资料在7%-35%,单纯切除者复发率可达50%。

友情提示:患了脑垂体瘤一定要尽早治疗,避免脑垂体瘤带来的危害。

垂体瘤会长不高

1、药物治疗:适合于较小肿瘤,未对视力视野造成影响的病人,口服药物就可以抑制垂体瘤的生长,一般对泌乳素型垂体瘤效果不错,但是不能根治疾病。药物治疗仅对少数病例有一定的疗效。无功能腺瘤及垂体功能低下者,采用各种激素可替代治疗,都是姑息性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本治愈,停用药物后疾病会再次复发,瘤体不断增大。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指征是视力视野出现严重障碍者、视力视野持续急剧恶化者、放射治疗中或治疗后视力视野仍然继续恶化者以及颅内压出现增高的病人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良好率过半,但复发率普遍偏高。复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手术切除肿瘤不彻底,遗留残瘤。2肿瘤侵蚀性生长,累及硬膜,海绵窦或骨组织。3垂体微腺瘤为多发性。4垂体细胞出现增生。

3、放射治疗:还没有出现视力视野障碍者、或已出现视力视野障碍但不严重或视力视野障碍发展缓慢者,以及手术未能将垂体瘤全切和手术后症状复发,由于身体情况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运用于手术不彻底或可复发的垂体瘤及垂体癌X-刀、R-刀运用于小于3厘米的垂体瘤体,尽管放射治疗垂体腺瘤很有疗效,但临床上对其使用的剂量、疗效,以及对垂体功能低下,视交叉视神经、周围血管神经结构等的损害有待考究。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详细了解了脑垂体瘤的症状以及治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垂体瘤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值得一提的是,脑垂体瘤手术不需要开颅,可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脑垂体瘤能治好吗

专家称一般情况下脑垂体瘤都是可以治好的。如果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脑垂体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过有效的治疗一般都是可以治愈的。若采取手术治疗是要看肿瘤的大小、病人的全身状况,如病人的年龄、心肺功能等等,如果肿瘤小,病人身体状况不佳,或者病人年龄较大,就不适合做手术。

根据目前临床上的症状,脑垂体瘤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是可以治好的。目前治疗脑垂体瘤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以下就详细的介绍治疗方法的利弊等 :

1、药物治疗:适合于肿瘤较小,对视力视野未造成影响的病人,口服溴隐亭就可以抑制垂体瘤的生长,一般对泌乳素型垂体瘤效果较好,但不能根治肿瘤。

2、放射治疗:尚未出现视力视野障碍者、或已出现视力视野障碍但不严重或视力视野障碍进展缓慢者,以及手术未能将垂体瘤全切和手术后肿瘤复 发,病人身体情况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放射治疗。运用于手术不彻底或可能复发的垂体微腺瘤及垂体癌X-刀、R-刀运用于小于3厘米的瘤体,尽管放射治疗垂体腺瘤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上对其剂量、疗效,以及对垂体功能低下,视交叉视神经、周围血管神经结构等的损害尚待进一步研究。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指征是:视力视野严重障碍者、视力视野急剧恶化者、放射治疗中或治疗后视力视野仍然继续恶化者以及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良好率为60-90%,但复发率较高,国外资料在7%-35%,单纯切除者复发率可达50%。

相关推荐

中医治脑垂体瘤有哪些饮食偏方

中医治疗垂体瘤的方略 [组成] 华虎内攻汤(含人参、大枣、三七、陈皮、熟地黄、当归、黄芪、延胡索、华蟾、蜈蚣、白术、泽漆和壁虎等30余味)。亦可随症加减。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每日1剂。并用中药袋热敷病灶体表部位,有腹水、胸腔积液及出血倾向、体表破溃者,不宜应用。酌情配合其他辅助药。 [疗效] 运用华虎内攻汤辩证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包括脑癌、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腹腔肿瘤、肝癌、肺癌)352例,临床治愈77例,显效103例,有效118例,无效54例,总有效率为85%。 脑

放疗治疗垂体瘤有哪些注意事项

垂体瘤是常见的头部良性肿瘤,对于垂体微腺瘤和相对较小的大腺瘤,伽玛刀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治疗手段。这是因为,放射治疗可阻止肿瘤进一步生长并最终使分泌增多的激素水平下降,特别是在控制瘤体生长方面,效果明确。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达80%—90%。 垂体瘤放疗技术长足进步 据专家介绍,垂体瘤的放射治疗技术上需要注意如何提高肿瘤治疗剂量,而使周边正常垂体组织、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下丘脑及颞叶脑组织受到最小的辐射剂量。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伽玛刀技术的普及、调强技术的发展,垂体瘤

莫名肥胖可能患上脑垂体瘤

垂体瘤可能与内分泌异常有关系:有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分泌激素亢进,造成患者一些激素的增高,从而引起月经失调、泌乳、易流产、不孕、性功能减退、肥胖、面形丑陋、巨人症、手脚增大、毛发增多、皮肤粗糙等;垂体功能减低者则表现为乏力、怕冷等。 莫名肥胖可能患上脑垂体瘤。专家介绍:体重突然莫名增加,经过多次减肥治疗效果差或没有效果,并出现“满月脸”、“水牛背”以及经期不规律等的现象,可能患上脑垂体瘤。这种由于腺垂体某种激素功能亢进所引起的肥胖称为垂体性肥胖症,常见于垂体瘤引起的柯兴氏综合征及肢端肥大症,垂体瘤是促使肾上腺

垂体瘤催乳素偏高怎么治疗

一种最常见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占此类垂体瘤的30~40%。过去诊断为无分泌功能的垂体嫌色细胞大腺瘤中的70%是催乳素(PRL)瘤,而微腺瘤中40%为PRL瘤。女性患者比男性多5倍。2/3女性患者是微腺瘤,多在20~40岁间,以高PRL血症的溢乳-闭经-不育三联症就诊。男性患者90%以上是大腺瘤,多在40~55岁间因肿瘤压迫鞍区组织就诊,也有性功能低减及不育。 药物治疗折叠 对不同的腺瘤治疗方法不同。 ① 微腺瘤的治疗。主张用溴隐亭疗法,先从小剂量开始,于进餐中或睡前口服,以减少恶心、呕吐、无力、鼻塞、位置

女性长期闭经要考虑脑垂体瘤

30出头的陈小姐闭经已经有一年了,情绪烦躁,因为一点小事儿都可能迁怒别人,容貌变化大,在妇科进行检查:经CT检查确定为垂体瘤。陈小姐很困惑,闭经怎么会和垂体瘤扯上关系呢?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可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或肿瘤压迫症状。 医生告诉陈小姐,当垂体瘤增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受破坏时,以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闭经、不育或阳痿常常最早发生而多见,她的垂体瘤是以激素分泌过少为主要症状的。因此,年轻的妇女提前闭经,或者无原因的溢乳,不一定为妇科疾病或生理

垂体瘤能活多久

1、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相对较大,所以容易患上垂体瘤,一般患上垂体瘤,有以下几种症状:1、视力下降视野缺损2、形体和面容发生改变3、女性闭经,性功能低下4、头痛 2、垂体瘤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因素。比较常见的是内分泌紊乱,另外,垂体细胞自身缺陷、甲状腺功能低下、下丘脑调节功能失常都会导致垂体瘤的发生。垂体瘤对患者身体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是十分危险的。 3、脑垂体瘤属脑内良性肿瘤,可药物治疗也可手术治疗,具体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控制的好的话没有生命危险,痊愈后可正常工作

垂体瘤能治好吗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意味着死亡,在肿瘤的种类中,只要肿瘤属于良性肿瘤,那么就没有恐慌的必要,因为良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垂体瘤是脑瘤当中绝大部分为良性的肿瘤,垂体瘤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药物(仅对于有功能性的),目前治疗垂体瘤最先进的放疗设备是“射波刀”。 射波刀是什么? 射波刀是将交互式机器人技术、肿瘤的实时追踪技术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放射外科治疗新技术。射波刀则能从1200多条射线中选择150-250条,然后从不同方向聚焦照射肿瘤,对肿瘤产生强大的杀伤力。 射波刀

垂体瘤治疗

一、手术治疗 除催乳素瘤一般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外,所有垂体瘤尤其大腺瘤和功能性肿瘤,尤其压迫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神经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均宜考虑手术治疗。除非大腺瘤已向鞍上和鞍旁伸展,要考虑开颅经额途径切除肿瘤,鞍内肿瘤一般均采取经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微腺瘤,手术治愈率为70%~80%,复发率5%~15%,术后并发症如暂时性尿崩症、脑脊液鼻漏、局部血肿、脓肿,感染发生率较低,死亡率很低(1%)。 大腺瘤尤其是向鞍上或鞍旁发展的肿瘤,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较多发生尿崩症和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死亡率也

得了垂体瘤怎么办

垂体瘤是很常见的脑肿瘤疾病,脑垂体瘤是生长在脑垂体上的良性肿瘤,虽然是良性但不及时治疗会危机到生命。 脑垂体周围神经组织受压。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精神异常,严重的病人还会出现脑积水,直接威胁生命。 脑垂体瘤患者到了晚期,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脑垂体瘤并发症的出现,就表示脑垂体瘤的病情在加重,如不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就会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 1、药物治疗:此方法只对一小部分脑垂体瘤患者有效果,当停药后症状又会反复,而肿瘤也会继续增大,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 2、手术治疗:在垂

中医能治垂体瘤

垂体瘤的发病系从垂体前叶生长出来的肿瘤,多为良性,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垂体瘤的直径不到1cm,生长限于鞍内者称为微腺瘤。 随着垂体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垂体瘤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中国缺乏垂体瘤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发病率是7.5-15/10万。在正常死亡病人尸检过程当中,垂体腺瘤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从9%到65%不等。 根据225例手术切除的标本,将垂体前叶肿瘤分类:催乳素细胞腺瘤占32%,临床症状多见溢乳症和性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占21%,症见肢端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