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炒乌冬面怎么做
丁丁炒乌冬面怎么做
本菜谱的营养成分
铜0.13毫克硒2.94微克锌0.84毫克铁2.4毫克镁12毫克钠57.5毫克钾162毫克磷130毫克钙11毫克胆固醇69毫克碳水化合物1.1克脂肪30.8克蛋白质14.6克热量395卡2制作方法
1:猪里脊肉切丁,用一勺水淀粉抓匀腌15分钟。
2:番茄、洋葱都切成半厘米见方的小丁;熟乌冬面(或者粗面条)煮得略硬一些,切成半厘米长短的小面段。
3:锅中倒入一些油烧至6成热,下肉丁炒变色后,放入青尖椒小丁略微翻炒后即盛出备用。
4:锅中再倒入一些油,放入洋葱炒香后,倒入番茄丁以小火慢慢翻炒至比较粘稠。
5:把炒好的肉丁和青尖椒丁放入,加入盐和生抽酱油、番茄沙司调味。
6:将切成小段的乌冬面倒入炒匀即可。3制作提示
因为乌冬面有轻微的酸味,所以用开水先焯一道口感会更好。4推荐食用时间
早餐、晚餐5营养解析
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番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B2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营养价值 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气。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6食物相克
西红柿+虾:产生砒霜会中毒
西红柿+鱼干:同食易产生致癌物
西红柿+石榴: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西红柿+冰棍:一起吃会中毒
西红柿+海蟹:腹泻
猪肉+甘草:一起吃会引起中毒,可以用绿豆治疗
猪肉+雪花梨:伤肾脏
猪肉+杏:腹痛
猪肉+杏仁:一起吃会引起肚子痛
猪肉+何首乌:身体不适
牛肉炒乌冬面做法
1本菜谱的营养成分
热量125千卡蛋白质17.8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0.2克胆固醇122毫克钙6毫克磷150毫克钾270毫克钠48.6毫克镁17毫克铁2.2毫克锌1.77毫克硒6.26微克2制作方法
1.牛肉洗干净后切成丝
2.放入淀粉和生抽,用手抓匀后腌制15分钟
3.将洋葱、香菇和红椒分别切丝
4.葱切长段、姜切丝、蒜切片备用;乌冬面取出弄散备用
5.锅热油(油温不能太高),放入姜、蒜和洋葱爆香
6.再放入香菇一同翻炒;放入腌制好的牛肉丝翻炒均匀
7.牛肉炒变色后,加入酱油、盐后继续翻炒均匀
8.加入乌冬面翻炒均匀;放入红椒丝
9.加入蚝油翻炒均匀;出锅前加入葱段即可3制作提示
乌冬面灼水的时候只需过一下即可,切勿停留过久,否则导致乌冬面失去弹性而影响口感。4推荐食用时间
午餐,晚餐5营养解析
1.牛肉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含有全部种类的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其中所含的肌氨酸比任何食物都高。 2.牛肉的脂肪含量很低,但它却是低脂的亚油酸的来源,还是潜在的抗氧化剂。 3.牛肉含有矿物质和维他命B群,包括烟酸,维生素B1和核黄素。牛肉还是每天所需要的铁质的最佳来源。 4.牛肉还含肉毒碱。
乌冬面的类型
简单来说作为平民主食、大米主食的代用食物,在喜庆时则作为“热”食物,在古代的日本各处都非常受欢迎。以消费量来说讃岐乌龙面在四国的香川县排第一,在干乌龙面的产地群马县排第二。烹调方法和配料强烈反映了地区差别,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类型存在。
日本各地乌冬面
秋田的稻庭乌冬面
群马的水泽乌冬面
埼玉的加须乌冬面
山梨的馎饦(ほうとう)
名古屋的棊子面(きしめん,“棊”同“棋”)、味噌乌冬面
三重的伊势乌冬面
大坂的狐乌冬面(加上油豆腐的)
福冈的丸天乌冬面
大分及熊本的丸子汤
富山的冰见乌冬面
代表地区面品
香川县的高松乌冬面比一般面条要粗不少,第二觉得很白(日本多用美国进口的面粉),第三觉得滋味也就是淡淡的酱油汤。今天人们的吃法,更多的是在吃牛肉火锅或是其他什么火锅的最后,那时锅内的汤汁已经相当鲜美,放入原本煮熟的乌冬面,煮热后捞起来盛入小碗内,撒上一点葱花(日本往往都是切细的大葱)。最早在都市的街头出现的乌冬面面馆或是食摊,不是在江户,而是在大坂,而它更出名的地方是在更西面的四国岛上的讃岐(今香川县)。在讃岐这个地方有一家103年历史的专门制作各种乌冬面(拉面,荞麦面,意大利面)的面机公司,公司名叫讃岐面机株式会社,他们在上海静安区有中国分公司(上海福多味贸易有限公司),花丸乌冬面,丸龟乌冬面,濑户乌冬面(全盛餐饮)为最有名,而这些大型连锁店里用的就是讃岐面机株式会社,和上海福多味贸易有限公司共通提供的制面机以及技术支持的。
乌冬面的食用方法
乌冬面是用小麦粉制成的粗面条,既可做汤面,又可做炒面,而且因为乌冬面水煮不会软烂,口感极佳。在煮制酱汤时注意用小火,否则容易糊底。
1、炒乌冬面
材料:
乌冬面400克、红萝卜50克、洋葱半个、青椒1个、鸡蛋2个,XO酱、蚝油、酱油、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
(1)先把乌冬面用水泡5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鸡蛋打到碗里,搅成蛋液,胡萝卜擦丝,青椒、洋葱切丝备用;
(2)锅里热油,把鸡蛋液倒入油锅煎熟,打碎装碗;
(3)趁锅里炒鸡蛋留下的油把洋葱,胡萝卜,青椒丝放进锅里翻炒至熟,然后放鸡蛋碎和乌冬面炒两分钟,加入XO酱、耗油,少许酱油搅拌均匀关火就可以装盘了。
2、咖喱乌冬面
材料:
乌冬面1人份、香菇少量、胡萝卜半根、香干1块、西红柿1个、小油菜2颗,咖喱粉、食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
(1)所有蔬菜洗净,香菇去蒂切片,胡萝卜切片,香干切片,西红柿切块待用;
(2)锅烧热下少许油,下咖喱粉小火略微炒出香味即可,然后下西红柿炒化;
(3)加两碗水到锅中煮开,下胡萝卜、香菇、香干、乌冬面同煮五分钟左右;
(4)下油菜,加盐和糖调味同煮片刻即可。
乌冬面热量高不高
乌冬面的热量属于中等偏上,100克的乌冬面含有143大卡的热量,比我们吃100克的米饭所摄入的热量要稍微高一些。不过要知道的是,这里的100克的乌冬面指的是生的乌冬面的热量,如果煮熟了的乌冬面,没有添加任何的调味料的话,那么其热量在100大卡左右。乌冬面的热量并不是很高原因就在于乌冬面所含有的淀粉含量是比较少的,大部分还是水分。
但是一碗做好的乌冬面热量其实不是很低的。因为一般乌冬面里面还会添加很多的配菜,比如说虾、香菇、豆腐、青菜等。而且乌冬面还有汤汁,这些都会使得乌冬面成品的热量有所增加。
乌冬面的营养价值 瘦身减肥
乌冬面含热量低,乌冬面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乌冬面煮熟后变成400克。而且乌冬面有抑制食欲的特点,因为乌冬面在胃中的消化比较慢,使人长时间有饱胀感,不易饥饿,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瘦身减肥的作用。
乌冬面热量
乌冬面热量:
别名:乌冬面
热量:143 大卡(100克)
熟的乌冬面,不加佐料,每250克,256大卡。热量不算高。
100克=65卡。
熟的乌冬面,不加佐料,乌冬面热量相对是很低,100G大概100K吧。热量不算高。
100克=65卡,但是100G乌冬面吃起来很少啊~虽然100G干面条有200多K,但是煮出来就有300~400G了,相对来讲我觉得还是吃面条比较超值。
其实乌冬热量低的原因是其淀粉含量低,主要是水分居多的原因。换句话说,就是你很快会饿~
乌冬面是什么
简要介绍
乌冬面乌龙面(日文:うどん;英文:udon,在日文汉字中写为:饂饨),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也被称为乌冬面
乌冬面是最具日本特色的面条之一,与日本的荞麦面、绿茶面并称日本三大面条,是日本料理店不可或缺的主角。乌冬面是用盐水来和的面,促使面团内快速形成面筋,然后擀成一张大饼,再把大饼迭起来用刀切成面条。其口感介于切面和米粉之间,口感偏软,再配上精心调制的汤料,就成了一道可口的面食。是将盐和水混入面粉中制作成的白色较粗(直径4毫米~6毫米)的面条。冬天加入热汤、夏天则放凉食用。凉乌冬面可以蘸被叫做“面佐料汁”的浓料汁食用。
最经典的日本乌冬面做法,离不了牛肉和高汤,面条滑软,酱汤浓郁,所以去日本,一定要尝一碗香川县的牛肉乌冬面。
乌冬面本身几乎不含脂肪、反式脂肪酸为零、并且含有很多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配合不同的佐料、汤料、调味料可以尝到各种不同的口味。有的时候也会在面上加上裙带菜、蔬菜天妇罗、小葱一起食用。在日本老少咸宜,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吃饭,乌冬都是一种很常见的食品。
编辑本段名字来历
乌冬(udonn) undonn的发音是由unn-donn转变而来的,「乌冬」在日本也经常写成“うどん”,但是在比较有名一点的老字号,则经常写成另外两个汉字:馄饨。而汉语的馄饨则是用外来语表示的“ワンタン”。
乌冬面
编辑本段行业规定
现行的日本农业规格(JAS)中,圆面的截面直径要在1.7毫米以上,角面的宽度在1.7毫米以上的作为“乌龙面”,以下的则为“日式凉面”(宽度1.2~1.7毫米,厚度为1.0~2.0毫米),以此区分。除此以外,社会上通用的观念里,还有细面的“细乌龙面”和“日式凉面”的明确区别。
编辑本段美食起源
* 真伪不明,但是根据香川县的口头传说,乌冬由弘法大师空海从唐朝带回去的,因为濑户内海雨水稀少,很难种米而传授给讃岐人。一般认为,这就是现在的讃岐乌冬的原型。
* 另一种认为是因为伊势生产的米不足,但在很长时间里这个被认为是乌冬的起源。
乌冬面
编辑本段美食历史
* 一般认为是中世纪时从中国传到日本。
* 一种说法认为,最初并不是被面,而是包着蜜的一种甜品。“饂饨”是日本人自己造的字,最初写作“混沌”。最早出现在平安末期的《江家次第》一书上,但18世纪江户时代的伊势贞丈在《贞丈杂记》中认为当时应该是一种面粉做的有馅的团子状食品,其卷六云:“馄饨又云温饨,用小麦粉作如团子也,中裹馅儿,煮物也。云混沌者,言团团翻转而无边无端之谓也。因圆形无端之故,以混沌之词名也。因是食物,故改三水旁为食字旁。因热煮而食,故加温字而云饂饨也……今世云饂饨者,切面也,非古之馄饨。”
乌冬面江户时代相距当年的平安时代末期,也有600多年的阻隔,他的推断也许言之有据,也许只是一家之言。伊势贞丈认为饂饨就是“切麦”,也就是“切面”,它的源头在中国南北朝(或者更早的汉朝)的“水引饼”。饂饨大概是在室町时代末期的16世纪定型,当初与索面(或写作素面)一起构成了日本面条的两大基本形式:“饂饨”也就是现在翻译为“乌冬面”的,是一种较粗的面条,与索面(素面)主要用作冷食不同,它通常用作热汤面,开始大概多由僧人自中国传来,范围也多在寺院,以后逐渐走向一般社会。根据香川县的口头传说,乌冬面由弘法大师空海从唐朝带回去的,因为濑户内海雨水稀少,很难种米而传授给讃岐人。
乌冬面在日本的普及大概是在江户时代中期以后。有两个原因:一是都市饮食业的发达,另外是酱油的普及。江户时代各种食摊的繁荣,大大推进了乌冬面的普及,以后又从都市推广到乡村,成了日本人的日常饮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