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白蛋白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5g白蛋白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人血白蛋白可以医治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而人血白蛋白注意事项主要与人血白蛋白的用法用量、使用事项和禁忌相关!具体而言分别是:
第一:注意人血白蛋白的用法用量: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滴注速度应以每分钟不超过2ml为宜,但在开始15分钟内,应特别注意速度缓慢,逐渐加速至上述速度。
用量:使用剂量由医师酌情考虑,一般因严重烧伤或失血等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本品5~10g,隔4~6小时重复注射1次。在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时,可每日注射本品5~10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第二:注意人血白蛋白的使用事项:
1.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3.输注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用。
4.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5.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第三:注意人血白蛋白的禁忌:1.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2.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3.严重贫血患者。4.肾功能不全者。
胶原蛋白使用手册
胶原蛋白使用手册
胶原美肌,功效连连看
提高肌肤视觉质感→提升触摸时的光滑触感→让脸色均匀→轮廓饱满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胶原蛋白由氨基酸组成,在肌肤真皮层占有约40%的高比例,决定了基底膜的健康与肌肤结构的稳固密实。如果这样说还是有点玄,换作保养精熟悉的美肌关键字就明了啦。
“水润度”:胶原蛋白大量存在于真皮层,肌肤80%~90%的水分正积存在这一区,然后向上供给表皮与角质层,所以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含量越充足,皮层蓄水能力就越强,肌肤看起来就会很水嫩。
“透明度”:新生健康的胶原蛋白细胞偏透明,就像光照下的果冻般润泽明亮,带出的肌肤质感可参照小baby,看起来膨润透光,摸上去细致顺滑。
“Q弹度”: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好比弹簧床垫的填充物与弹簧,联袂达成张力平衡结构;由于两者都会流失,所以越早“定存”胶原本钱,就越能夯实紧致饱满、不易起皱的肤质。
谁动了我的胶原蛋白?
以往的说法是:过了25岁,胶原蛋白就会开始迅速流失——No,No,No,根据美容权威的最新研究,胶原崩塌的速度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夸张,25岁后,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平均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20岁到60岁,其实消逝幅度只有近10%。之所以肌肤呈现胶原失守的早衰迹象,在于“老化速度>>流失速度”,即胶原蛋白“折损率>>产出率”才是关键。
人体自身是一部运转周密的机器,按理说会自主合成并分解胶原蛋白;然而踏过轻熟门槛,增龄及荷尔蒙因素、日常生活中不当饮食(不均衡、吃辣、吃太甜)与不良作息(熬夜、烟酒)等加乘作用,导致制造胶原蛋白的纤维芽母细胞活力降低,而分解胶原蛋白分解酶与自由基增加,胶原蛋白的合成速度跟不上分解速度,新细胞长不出来,老细胞霸占空间,胶原蛋白发生醣化、脆化,最终悲催呈现蜡黄、黯沉、干瘪的老态。
协同合作,美肌效率up
维生素C是辅助胶原蛋白合成的重要酵素,“早上吃维生素C,晚上补胶原蛋白”是美肌铁则。除了服用维生素片剂,牛尔老师自创的“双色奇异果”法美味易行:每天早上吃两颗奇异果,绿色富含膳食纤维帮助代谢,黄色富含左旋C帮助抗氧化和美白,“双色齐下”配合胶原补充,一个月后肌肤好到发亮。除此之外,由于自由基的增生会导致胶原蛋白被分解的速度增加,因此可多补充抗氧化力优异的维生素B群、维生素E、花青素、硫酸锌及类黄酮等物质。在进补的过程中,切记水溶性成分(维生素B群与C、花青素等)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需要每天补充1~2次;脂溶性成分(维生素A、D、E、Q10、硫辛酸等)溶解在脂肪里,会存留在体内,因此摄取时要避免过量。对于35+年龄组,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身体会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于是可进阶补充异黄酮素来提升雌激素,连带刺激胶原蛋白的增生。
权威专家告诉你,如何挑选最好的胶原蛋白?
Q:什么类型的胶原蛋白最好?
A: 现在市面上的胶原蛋白饮料不光含有高浓度的胶原蛋白成分,还会有很多辅助的美容成分,如Q10、多种维生素、大豆等,就是为了让你看到一瓶多效的效果。在购买时,我们看到很多产品上会写着8000mg或是10000mg,这个mg代表的并不是胶原蛋白的分子量,而是含量,跟胶原蛋白的吸收并没有实质性的关系,只有分子量在3000道尔顿(kDa) 以下的产品才会被肠胃所吸收,分子量越低说明越容易吸收。
Q:鱼胶原和猪胶原的区别到底在哪?
A:鱼胶原与猪、牛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种类相差不大,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其中,羟脯氨酸(Hyp)作为胶原蛋白特有的氨基酸之一,猪和牛胶原蛋白中Hyp的含量明显高于鱼类。Hyp的含量越高,胶原蛋白维持三股螺旋结构的能力越强,所以Hyp含量的高低可作为胶原蛋白鉴别的指标之一,即服用相同量的这两类胶原蛋白,效果是有差异的。但是猪、牛胶原蛋白含有较多脂肪,提取成本较高,因此鱼类胶原蛋白的使用更为频繁。
Q:不同形态的胶原蛋白吸收性和效果有何区别?
A:依成分来决定。粉剂型的精纯胶原蛋白最为稳定,无需添加防腐成分,安全性好;若是含有胶原蛋白与Q10这两种成分,则液状较易吸收、转换率也较高。但因美肌饮携带较不方便,且有些需要冷藏,因此白天出门可以用锭状或是胶原粉末代替。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胶原蛋白饮品多富含蛋白质和糖分,痛风、糖尿病、肾脏有问题的人最好参考医生建议再饮用,避免蛋白质与糖分摄入过量,对于胶原危机尚不明显的女性,可将胶原蛋白作为入门款,一汤匙冲泡一杯,能与牛奶或豆浆混搭,加倍补充优质蛋白,作为早餐或宵夜都不错。
Q:胶原蛋白安全吗?
A:如果产品中的胶原蛋白是从高品质的原料中提取,用生物酶解低温萃取的方法经过严格的过滤工艺环节,最后生产得到的产品是绝对安全的,不管服用多少量或多长时间都不会对人体引发副作用。如果服用了胶原蛋白之后出现小叶增生的情况,那么这里面很可能添加了激素类物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检测出到底是哪种成分出了问题绝非易事,因此,要选择品牌与口碑佳的胶原蛋白产品!
Q:怎么排定我的胶原保养时间表?
A:夜间11点到次日清晨2点是肌肤的黄金修护期,也是全身细胞进行代谢修护的高速时段,所以请在12点前务必躺平,并在睡前补充胶原蛋白养分,牢记专家们的众口一词:早睡才能救胶原!对于习惯在日间分三餐补充胶原蛋白锭的人而言,请注意空腹吃最有效:如果想保证胶原切实作为美肌之用,最好在饭后2小时,或是饭前半小时服用,避免美肌胶原与其他类型的蛋白质(鱼、蛋、肉、奶类)同时吃,以免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蛋白质。平均来说,正确的胶原补充一周就会有明显效果,一个月效果最佳(搭配肌肤循环周期)。评估效果就看:眼下细纹改善、肤触弹性增加。
胶原蛋白一直是女性公认的护肤佳品,那么如何挑选胶原蛋白就成了如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看了上文,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使用白蛋白的经济性
因为白蛋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缩短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保护凝血功能等,所以整个疗程价格反而是更加经济的。一项美国的研究,统计了5156名脓毒症患者,发现使用白蛋白每个生命可以节约6037欧元,而每年每人可以节约617欧元。对美国较大医院的数据库的出院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19,578个冠脉搭桥术患者在操作中应用了胶体,使用白蛋白组死亡率为2.47%,低于非蛋白胶体组的3.03%,应用白蛋白,每个生命可节省52,000-54,000美元
莴笋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材料:莴笋 约500g 、香葱 2根、盐 5g 、糖 3g 、鸡精 3g 、油 15ml。
做法:
1、莴笋削去外皮,切掉老硬的根部,切成细丝,撒上盐腌 20分钟,把析出的汤汁沥干后装在盘子里,撒上白糖和鸡精拌均匀。
2、香葱洗净切成葱花,撒在莴笋丝上。
3、中火烧热锅中的油至7成热,将烧热的油迅速浇在莴笋丝上就可以了。
白蛋白不能当作营养品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品的需求档次也在不断的升级。鱼翅、海参、燕窝、蛋白粉、大蒜精、脑白金等高级补品已步入百姓生活中,而今又有人把医疗常用的白蛋白制剂当作营养品来使用。一些人认为白蛋白制剂营养丰富,可以防病治病,能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疫力,稍觉得自己体质虚弱,精神不振或有其他不适时,便要求输注白蛋白,一时社会上滥用现象较为严重。为此药学专家说,其实这是人们对白蛋白的一种误解。
■白蛋白是营养药,不是营养品
据药学专家、天坛医院主任药剂师赵志刚介绍,白蛋白制剂是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经低温乙醇法分离提取,经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的液体制剂。
白蛋白制剂通常有两类:一种是高纯度95%以上的白蛋白低盐溶液,蛋白浓度分为25%、20%或5%。其中浓度为20%~25%的具有脱水作用;临床常用的5%溶液,除能提高血浆蛋白外,还可补充血容量。第二类主要用途是补充血容量的含白蛋白并含少量球蛋白的5%溶液。白蛋白制剂是医疗上针对某种疾病所需的一种补充制剂,是营养药不是营养品。若从营养角度来看,白蛋白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它所含的氨基酸组织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较多,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异亮氨基酸等含量并不高。
■白蛋白在临床上有药用价值
尽管白蛋白不是营养品,但它在临床血液中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是血液总渗透压的主要调节物质,具有维持血液正常渗透压的功能,具有运输作用、解毒作用和抗休克作用。含量20%~25%的白蛋白液体是高渗液体,能调节因胶体渗透压紊乱而引起的机能障碍,如浮肿、腹水等。每5克白蛋白在维持机体内的胶体渗透压方面,约相当于100毫升全血的功能。
■使用白蛋白有严格的适应症
其实临床上白蛋白使用是有严格适应症的,主要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肝功能严重受损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还可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一般健康人群是不宜作为营养补充的。单纯维持血浆白蛋白的浓度以及作为代替全血,与红细胞缩液合并使用也是不妥当的;更不宜与血管收缩药、蛋白水解酶或含酒精溶剂的注射液混合使用。因为本品有高渗作用,过量注射时,可造成脱水、机体循环负荷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特别是对于白蛋白有严重过敏史、高血压患者、急性
心脏病患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者、严重贫血患者、肾功能不全者都是禁用的。同时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也应当慎用。若需治疗,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
■怎样科学合理使用白蛋白
为防止大量注射时肌体组织脱水,专家建议上述适应症患者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做静脉滴注。滴注速度应以每分钟不超过2毫升为宜。但在开始15分钟内,应特别注意速度缓慢,逐渐加速至上述速度。使用剂量应严格遵照医嘱,一般因严重烧伤或失血等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本品5~10克,隔4~6小时重复注射1次。在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时,可每日注射本品5~10克,直到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但在使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白蛋白制剂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输给第二人使用;
二、输注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用;
三、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总之,虽然目前生成的白蛋白制剂,是经过严格加热消毒处理的,一般来说比较安全,但白蛋白制剂不是什么人都能使用的。应用不当弊大于益,还可能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也不能完全避免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在大剂量输注时,白蛋白经过人体分解后,重新组合成蛋白质的再利用率相当低,不仅不会增强体质,反而还会加速自身白蛋白的分解。
白蛋白制剂中的若干生理活性物质,如微量内毒素、血管舒缓素可能发生作用,使人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循环紊乱,甚至有可能引起免疫力功能下降。偶尔可出现小寒战、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及过敏反应。
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证明,对于大多数危重病人输入白蛋白制剂并不能改善病人原发病的治疗效果,且费用很高。因此,赵志刚主任提醒消费者,白蛋白的使用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能盲目输入,更不能当作营养品来补充。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使用方法
我们可能对自身的球蛋白正常值还不太了解吧,这是反映我们正常身体机能的一项指标,通过对球蛋白正常值的了解,我们可以及时有效的对我们的身体做出调整,补充身体没缺乏的营养物质,如果有疾病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那么球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以及如何才能平衡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使用方法:
1、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2、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3、如果反复注射丙种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对抗丙种球蛋白的抗体,即抗抗体,一旦再注射丙种球蛋白,就会被抗体中和,不能发挥其抗病作用。
4、人体自身能够合成丙种球蛋白,如经常使用外来药品,就会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5、由于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情况,通过以上内容,当我们自身再出现球蛋白不正常的情况,就可以运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治疗,就可以免去四处求医问诊的困难,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区别在哪
1.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过膜内速度较慢,使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管的静力压抗衡,以此维持正常与恒定的血容量;同时在血循环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2.运输及解毒:
白蛋白能结合阴离子也能结合阳离子,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器官。
3.营养供给:
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主要用于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球蛋白的种类球蛋白有两种
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又称抗体,是健康人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胎盘球蛋白是从健康产妇的胎盘中提取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丙种球蛋白.球蛋白可以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属于人工被动免疫制剂.球蛋白不能代替预防接种有些家长迷信球蛋白,把它看成是万能预防针,常常要求医生给孩子打球蛋白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球蛋白虽然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但绝不是万能药.通常人体在注射球蛋白后3-4周,体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抗体,可以预防有关的疾病,以后抗体含量逐渐减少以致消失,就没有防病作用了.而且它只能对麻疹、脊髓灰质炎、肝炎等有一定效果.由此可见,球蛋白的抗病时间是比较短的,适用的疾病范围也是有限的,它不能长时间对各种传染病都有效,不能代替预防接种.
人血白蛋白认识存在误区
寒冷的冬季,有人为预防感冒,远离甲流,到医院要求医生给自己打一针人血白蛋白,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对此,医院药剂部副主任说,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治疗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癌症、抵抗力低下等危重病人,对健康人群来说,并不是进补良药。相反,由于人血白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随意使用有可能带来风险。她强调很多人把人血白蛋白看做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补药,其实是对人血白蛋白的认识存在误区,随便使用人血白蛋白不仅没有必要,还造成宝贵的医药资源的浪费。
副主任介绍,目前,白蛋白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不少误区,应引起重视。首先,白蛋白不是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的强身剂,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分属不同种类的蛋白,球蛋白与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息息相关,而白蛋白并不参与抗体的形成。并且在大剂量输注时,白蛋白制剂中的若干生理活性物质(如微量α-1酸性糖蛋白)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此外,给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其次把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用于手术后患者、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的低蛋白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量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专家指出,临床医生只会在遇到危重病人时才会选择使用人血白蛋白,因为危重病人血液中白蛋白含量很低,只有及时补充才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医生给患者用药,都很慎重地使用人血白蛋白,一般只开给失血性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患者治疗。
打白蛋白和球蛋白对人体有什么不同的功效
白蛋白的作用为 :
1.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过膜内速度较慢,使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管的静力压抗衡,以此维持正常与恒定的血容量;同时在血循环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2.运输及解毒:白蛋白能结合阴离子也能结合阳离子,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器官。 3.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主要用于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血液透析等的辅助治疗等。
球蛋白的种类 球蛋白有两种: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又称抗体,是健康人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 胎盘球蛋白是从健康产妇的胎盘中提取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丙种球蛋白。球蛋白可以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属于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球蛋白不能代替预防接种 有些家长迷信球蛋白,把它看成是万能预防针,常常要求医生给孩子打球蛋白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球蛋白虽然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但绝不是万能药。通常人体在注射球蛋白后3-4周,体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抗体,可以预防有关的疾病,以后抗体含量逐渐减少以致消失,就没有防病作用了。而且它只能对麻疹、脊髓灰质炎、肝炎等有一定效果。由此可见,球蛋白的抗病时间是比较短的,适用的疾病范围也是有限的,它不能长时间对各种传染病都有效,不能代替预防接种。为了预防传染病还是应该按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 使用球蛋白的时间要恰当 使用球蛋白制剂,应选择恰当的时间,过早过晚都不起作用。如孩子接触了麻疹病人,应在一周内注射球蛋白制剂才有保护作用,注射晚了仍然可能发病;如在接触病人前2个月注射的球蛋白,因为抗体已经消失,则不可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专家提醒家长: 1、由于生病过程实际上也是身体主动免疫的过程,因此,对一般的早期病毒性感染,最好尽量不用素药物。如果需要使用的话,也应在医生指导下。 2、丙种球蛋白只是作用有限的辅助药物,而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要滥用,更不能代替预防针。 3、各种预防针各有其相应的预防效果,但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