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正常范围内,但偶尔亦可升高。25%患者白细胞超过10.0×109/L,少数可达(25.0~56.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或嗜酸粒细胞稍增多。血小板减少。直接库姆斯试验可阳性。血沉在发病初期阶段可增快。

2.培养法

因肺炎支原体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需观察10~30天或更长时间,对临床诊断帮助不大。

3.血清学方法

(1)补体结合试验 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广泛使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2)间接血凝试验 主要检测IgM抗体。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用于检测IgM和IgG抗体。方法敏感、特异性高、快速、经济,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实用可靠的手段。现已有ELISA试剂盒出售。

(4)冷凝集试验 是一种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试验。

4.核酸杂交试验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125I等)标记的核酸探针技术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此法虽灵敏度高且特异性较强,但要求条件也较高,需要使用同位素,故难于在临床推广。

5.聚合酶链反应(PCR)

自1992年该法用以检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标本。从综合结果看,PCR法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法(灵敏度比普通培养法高10~100倍),也明显高于血清学和探针杂交法。其特异性也较强,与其他支原体无交叉反应,且不受口腔其他菌污染的干扰。所需时间较短,因而采用PCR法可争取早日确诊,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症状时,快速可靠的诊断更为必要。由于此法相当敏感,故实验操作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污染。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引起肺炎的病因很多,而支原体肺炎则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只有了解到了支原体肺炎症状,就能在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得到正确的治疗。也就能避免出现由于误诊而耽误了病情的现象。

大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临床显性感染而非隐性感染。大多数感染者仅累及上呼吸道。在经过2-3周,病情加重,表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和咳嗽。咳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在随后的1-2天,咳嗽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可能会使患者衰弱。肺炎支原体感染这种症状逐渐加重的特点与流感和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急性发病有着明显的差别。5%-10%的患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气管支气管炎或肺炎,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原先的临床表现仍然存在,咳嗽更加严重,痰白色较少,偶尔痰中带血。患者体温通常在37.8-38.5℃并伴有胃寒,但真正寒战(如肺炎双球菌肺炎患者)很少见。与流感(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不同的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很少见。与腺病毒肺炎区别是后者有时伴随有腹泻,但肺炎支原体很少有腹泻。

支原体肺炎症状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它与其它感染引起的支原体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大家一定要区分清楚。支原体肺炎是能够治疗好的,大家只要是找到了好的治疗医院,找到了好的治疗方法。支原体感染容易复发,平时我们一定要防止其复发。

支气管肺炎的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确诊。

1、细菌性肺炎的发热日数可受治疗影响。

2、流感病毒肺炎临床所见腺病毒肺炎,但较轻。

3、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常利用冷凝集试验阳性和血清抗体检测。

鉴别诊断:

在婴儿时期,常须与肺结核及其它呼吸困难的病症作鉴别:

1、肺结核:鉴别时应重视家庭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肺结核X线大多见肺部病变明显而临床症状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比例。

2、发生呼吸困难的其它病症:喉部梗阻的疾病一般有嘶哑及哮吼等症状,如患儿呼吸加深,应考虑是否有酸中毒,哮喘病的呼吸困难以呼气时为重,婴儿阵发性心动过速虽有气促,发绀等症状,但有心动过速发作性的特点,还可借助于心电图检查。

警惕儿童支原体感染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婴幼儿表现为喘憋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支原体肺炎。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3%~10%。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家长要确认孩子是否是支原体感染,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医生对孩子的痰液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或取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抗原等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儿童得了支原体肺炎应及早治疗,在生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休息,卧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来说,最佳的室温是18℃~20℃并保持约60%的湿度,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营养,鼓励孩子多饮水,给孩子做一些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由于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且易复发,因此治疗要彻底,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主要靠增强体质。多带孩子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教育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使痰飞沫勿向周围喷射,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而传染他人。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

军团菌肺炎能与哪些病鉴别

非军团菌细菌性肺炎:军团菌肺炎的肺部及肺外表现,在其他细菌性肺炎中亦很常见,而细菌性肺炎的种类很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老年人肺炎更不典型,更为复杂,相互间误诊就不足为奇。临床上可以凭经验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要确诊就必须采用特殊的检测方法。

支原体肺炎:某些轻症军团菌肺炎,全身中毒症状轻,以干咳为突出表现,加上肺部X线表现亦与支原体肺炎很近似,易误诊为支原体肺炎。好在这两种肺炎治疗措施相同,都是以红霉素作首选,疗效均显著,一旦有了疗效,医生往往也不在探究病因的诊断,易互相误诊。

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上典型的肺结核诊断一般不难,少数病例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与军团菌肺炎不易鉴别。有胸腔积液的军团菌肺炎,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相似。近几年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军团菌感染亦很普遍,互相误诊的概率增大。

以神经、心脏、消化系统为突出表现的军团菌肺炎,注意与脑部感染、心肌梗死、心肌炎、消化系统感染等疾病相鉴别,只有做一些相应的专科检查可区别出来,而当这些疾病并发了肺部感染或其他损害时,给诊断造成很大困难,易相互误诊。

病毒、霉菌、立克次体性肺炎:这些肺炎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并发症也错综复杂,有时与军团菌肺炎很相似,都可以有呼吸系统及肺外的一系列表现,单靠经验判断很难鉴别,必须靠病原学检查确诊。

肺炎支原体抗体怎么检查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全年可发病,以冬秋季较多,是社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约每隔3~7年发生1次地区性流行。

学龄前儿童包括婴幼儿都可以感染支原体肺炎,但以学龄儿童较多。支原体肺炎占儿童全部肺炎病例的10%~20%,在流行期可占30%左右。小儿患支原体肺炎后的免疫力,并不牢固,有时仍可重覆感染。有些患者,肺炎症状虽已消失,血清中亦出现抗体,但仍能继续排出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易被误为普通感冒

l.咳嗽、咳痰,似气管炎、支气管炎征象。频繁、剧烈、顽固性干咳常为本病特征,早期为干咳,后期可咳痰。

2.发生肺炎时多有发热,甚至高达39℃,热程短者1周~2周,长者可达1个月左右。

3.一般情况良好,重症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发绀。检查时患儿肺部湿啰音等体征常不明显。

4.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C-反应蛋白常可增高。

5.要确诊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抗体滴定度>1:40~160(+)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客观证据,有诊断价值。大多数病例需在发病后1周左右才能出现增高,患病早期如3天~5天内化验阴性,不能除外诊断。抗体出现后,因短期不会消失,故一般临床症状好转期复查抗体滴定度可以下降,并不一定消失。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查阳性提示近期感染,出现早,消失也早,即使治疗后阳性对于是否治愈并无实际意义。

6.当疑似肺炎时,应该拍胸部正侧位X片,可显示肺纹理增强、增多,肺门影增大。病变以单侧右肺受累为主,大部分表现为大片状阴影。

支原体肺炎部分病例可出现肺外表现或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中耳炎、心包炎、脑膜脑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等。

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大环内酯类

能够阻止细胞核蛋白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抗生素,尤其是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用药方便。而且这些药物对衣原体感染也很有效,同时可用于治疗大多数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必须强调的是,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抗菌原理为阻止细胞壁合成。而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这两类药不适用于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血液浓度高,为首选。红霉素25~30mg/(kg·d),静脉点滴,用药7~10天(重症患者可至3周),然后使用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既能控制支原体血症又能减少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对红霉素胃肠道副反应显著者,可以改用阿奇霉素。阿奇霉素肺组织浓度高,目前临床用得最多。阿奇霉素用量为10mg/(kg·d),静脉点滴3~5天(重症患者7~10天),停用4~5天后.再改用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一般疗程2~4周,有时可长达4~6周。成人重症感染可联合应用氨基甙类或喹诺酮类药物以增强疗效。但因为氨基甙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损害,对骨骼发育有影响;所以儿童患者不宜选用。

其他罗红霉素10mg/(kg·d),分2次口服。或者选克拉霉素10~20mg/(kg·d),分2次口服。疗程一般2~4周。利福平能影响DNA、RNA的合成,对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联合应用。用利福平剂量为10mg/(kg·d),疗程1~2周。

另外在方便的同时,一定要及时地给予退热处理,重症的病症一定要加强知识和治疗,如果高了长时间的不退,就很容易会变成其他的疾病,所以一定要及时的改善胃肠道症状。

支原体肺炎发病早期类似普通感冒

“咳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随病情进展,咳嗽频率和程度会有所增加。”解放军第458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伍伟玲介绍,今年9~10月因“发热、咳嗽、咳痰”来院就诊的病人中,有30%以上存在支原体感染,且大部分为幼儿和年轻力壮的青年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把肺炎支原体感染当成感冒,未能对症治疗,导致疾病在发病早期未得到良好控制,最终发展成为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在5~2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病人多由于受寒或曾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人接触过而发病。大多数感染者最初仅累及上呼吸道,但如果没有及时控制,2~3周后,病情可加重,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和咳嗽。

目前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抗体检查,但急性期具有诊断意义的IgM抗体变化快,容易出现假阴性的现象,此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做出正确判断。“即使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也不要紧张,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可防可治的疾病,目前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能对肺炎支原体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伍伟玲说,支原体肺炎病人一般需要住院治疗,疗程常为7~14天。

宝宝晚上干咳的原因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的微小微生物,其大小和生物学特点介乎于病毒与细菌之间。肺炎支原体所致肺炎称为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发热为首发症状,热度通常波动在38℃—39℃之间,热型不定,热程常在1周以上,3周以内。咳嗽是其主要症状,初期为刺激性干咳,进而有粘稠痰,量少,持续时间长,通常在2周以上,易被误诊为百日咳,需要做好鉴别诊断。除发热及干咳外,患儿常伴呼吸急促,呼吸费力,这是区别于感冒、支气管炎和百日咳的重要临床依据之一。

因此,当患儿出现长的热程,持续性干咳和/或有呼吸急促等临床表现时,应当警惕是否为支原体肺炎,需要进一步通过肺部x线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假如肺部x线显示肺门有浓密阴影,或肺叶中有网状结节样及小片状阴影,同时血清学检查有冷凝素滴度明显升高的表现,就应首先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是以抗感染为主要措施,辅以祛痰、化痰,以减轻咳嗽症状。患儿需要住院监护与治疗,以防发生窒息及严重呼吸困难。抗感染是以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为首选药物,用药疗程不应少于2周,以有效杀灭微生物,防止病情反复。

冬天是儿童肺炎的高发季节,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是儿童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儿童肺炎多为细菌性,部分为病毒性,还有少数为肺炎支原体所致。据临床报道,近年在冬季中的儿童支原体肺炎病例呈现增加趋势,最高时可占到儿童肺炎住院病例的30%。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人们要关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与发展。

相关推荐

儿童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回事

致病支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起肺炎,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可有小流行。支原体脑炎是学龄前儿童及青年人常见的一种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支原体肺炎虽然病程较长,肺部病变较重,炎症吸收较慢,但绝大多数预后都是良好的,合并症亦少。 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是近年新明确的一种性接触传播疾病。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则由母亲生殖道分娩时感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粘膜,女性感染部位

小儿支气管炎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支气管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孩子出现了相关症状后,要积极的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 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它是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但又具有某些细菌的特性。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有一种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2003年新出现的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其实是因为一开始病因不明,才使用了“非典型肺炎”这一名称。真正的非典型肺炎是支原体肺炎的旧称,其发生率占小儿肺炎的15%~20%。 今年是支原体肺炎流行高峰年 支原体肺炎

幼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怎么办

支原体肺炎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易被误为普通感冒 l.咳嗽、咳痰,似气管炎、支气管炎征象。频繁、剧烈、顽固性干咳常为本病特征,早期为干咳,后期可咳痰。 2.发生肺炎时多有发热,甚至高达39℃,热程短者1周~2周,长者可达1个月左右。 3.一般情况良好,重症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发绀。检查时患儿肺部湿啰音等体征常不明显。 4.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C-反应蛋白常可增高。 5.要确诊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抗体滴定度>1:40~160(+)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客观证据,有诊断价值

小儿肺炎与小儿肺结核的鉴别

小儿肺炎和小儿肺结核,同属肺部疾患。而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病证。当患儿发热、咳嗽、胸部透视有阴影时,就应慎重考虑是肺炎还是肺结核,如果不认真仔细分析,可致误诊而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两者怎样进行鉴别,现分述如下: (1)支气管肺炎在x线显示肺门纹理增重时,应与肺门淋巴结结核进行鉴别。 先从症状上鉴别:支气管肺炎大部分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咳痰、喘促。肺门淋巴结核一般无症状,当淋巴结肿大到一定程度压迫支气管时才发生咳嗽症状。支气管肺炎的重要体征是两肺有干湿性音,而肺门淋巴结核则缺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原因

致病支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起肺炎,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 1、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致病微生物,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常年皆可发病,秋冬季多见。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可有小流行。支原体脑炎是学龄前儿童及青年人常见的一种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健康儿童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支原体肺炎虽然病程较长,肺部病变较重,炎症吸收较慢,但绝大多数预

早春当心孩子得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小于细菌又比病毒大的病原微生物,也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在小儿肺炎总发病率中约占20%,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些年来,支原体肺炎不仅侵犯青少年和儿童,婴幼儿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支原体肺炎约4年流行一次,在流行期间发病率比平时可增高3—5倍,去冬今春是我国支原体肺炎流行的高峰年,应引起家庭、幼儿园对孩子的关注。多数患有支原体肺炎的病儿,起病缓慢,先出现干咳,三四天后咳嗽加剧,异常顽固,酷似百日咳,可持续2—4周,尤以夜间咳嗽剧烈而影响孩子睡眠。患儿随一阵咳嗽后,咯出较黏稠

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回事

致病支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起肺炎,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可有小流行。支原体脑炎是学龄前儿童及青年人常见的一种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支原体肺炎虽然病程较长,肺部病变较重,炎症吸收较慢,但绝大多数预后都是良好的,合并症亦少。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是近年新明确的一种性接触传播疾病。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则由母亲生殖道分娩时感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粘膜,女性感染部位在

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致病支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起肺炎,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可有小流行。支原体脑炎是学龄前儿童及青年人常见的一种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 支原体肺炎虽然病程较长,肺部病变较重,炎症吸收较慢,但绝大多数预后都是良好的,合并症亦少。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是近年新明确的一种性接触传播疾病。 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则由母亲生殖道分娩时感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粘膜,女性感染部

老年人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老年人支原体肺炎属于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是有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是这种老年人支原体肺炎一般是比普通的肺炎要严重的,所以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尽快治好老年人支原体肺炎。那么,下面就先来说说老年人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肺炎支原体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生长,无细胞壁,含有RNA和DNA,经代谢产生能量,常与细菌的L型相混淆,两者的菌落相似。支原体为动物多种疾病的致病体,目前已知人支原体有8种,只有肺炎支原体能引起

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支原体肺炎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易被误为普通感冒。 l.咳嗽、咳痰,似气管炎、支气管炎征象。频繁、剧烈、顽固性干咳常为本病特征,早期为干咳,后期可咳痰。 2.发生肺炎时多有发热,甚至高达39℃,热程短者1周~2周,长者可达1个月左右。 3.一般情况良好,重症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发绀。 4.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C-反应蛋白常可增高。 5.要确诊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抗体滴定度>1:40~160(+)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客观证据,有诊断价值。 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菌药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