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升高性腺激素降低该怎么办
孕酮升高性腺激素降低该怎么办
概 述闺蜜怀孕已经三个月了,今天陪她一起去做产检,检查结果显示,闺蜜的孕酮升高,可性腺激素却偏低;于是找医生问其原因和解决方法,整体效果还不错,一个月后恢复了正常,现在我把我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下。
步骤/方法:1检查完后医生对闺蜜说在早孕时期,血中的性腺激素会迅速增加在60~80天达到最高峰,随后会逐渐下降,但闺蜜的性腺激素有点偏低;而随着怀孕时间的增长孕酮水平而越来越高。
2医生告诉闺蜜出现这种情况要多吃一些蛋白类丰富的食品,如鸡蛋、乳制品,这两类食物里面的蛋白质容易被吸收和利用,能够使孕酮和性腺激素恢复正常。
3医生还对闺密说要多吃玉米,大米等营养高的食品;还要多摄入钙,补充自身的能量消耗,能使性腺激素值恢复正常
4最后医生提醒闺密不用过于担心,如果感到不舒服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着凉和过于疲惫,这样会使性腺激素值更低。
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如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治疗
不排卵的原因
(1)特纳综合征与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赠送的卵子通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获得妊娠。
(2)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约占原发闭经的20%~28%左右,继发闭经的4%~20%。原发性闭经或30岁以前继发性闭经的妇女,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对大剂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者,称为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或卵巢对抗性综合征。二者的病因尚不清楚,均表现为闭经、无排卵。
(3)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4)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正常月经周期或药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发育成优势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卯泡不消失或维持生长,维持存在数天,颗粒细胞已发生黄素化而卵泡未破裂。LUFS的基础体温(BBT)、宫颈粘度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等均与正常排卵相似,给人以排卵假象,是不孕症的原因之一,也是克罗米酚促排卵妊娠率低的原因之一。文献报告LUFS的发生率在31.8%~2.9%,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的 10%。B超监测卵泡不破裂或增大,卵泡内出现光点,多在下次月经前消失。如果行腹腔镜检查则看不到排卵孔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
一、激素测定
(一)促性腺激素:约75%患者LH升高,FSH正常或降低,LH/FSH≥3。
(二)甾体激素
1、雄激素,包括睾酮、双氢睾酮、雄稀二酮和17酮类固醇升高。由于SHBG降低使游离态雄激素升高。
2、雌激素总量可达140pg/ml,雄二醇相当于卵泡早期水平约60pg/ml,性腺外雌酮生成增加使E1/E2≥1。
3、肾上腺DHEAS生成增加,血浆浓度≥3.3μg/ml,17羟孕酮也增高(正常<200ng/dL),然若≥800ng/dl应考虑为迟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1羟化酶或11β羟化酶缺陷。若处200~800ng/dl者,应作ACTH试验(Cotrosyn0.25mg iv)注药后60分钟17羟孕酮升高者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三)催乳素(PRL):约25~40%患者≥25ng/ml。
(四)胰岛素(insulin);空腹胰岛素升高≥14mu/L,IGF-I升高(正常120mmol/L),血浆IGF-I结合蛋白质降低(正常<300ng/mL)。
(五)阿黑皮素元(proopiomelancortin,POMC)及其衍生物:β-促脂素、β-内啡肽和β-MSH升高,ACTH正常或升高。TSH和GH正常。
激素改变
雄激素过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尚可有以下激素的明显升高,包括睾丸酮,游离睾丸酮,雄稀二酮,LH,LH/FSH比值,游离雌二醇,雌酮及空腹胰岛素。)激素改变雄激素过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尚可有以下激素的明显升高,包括睾丸酮,游离睾丸酮,雄稀二酮,LH,LH/FSH比值,游离雌二醇,雌酮及空腹胰岛素。
二、超声检查
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被膜增厚回声强。被膜下可见数目较多,直径2~9mm囊状卵泡一侧或者两侧各有10各以上。围绕卵巢边缘,呈车轮状排列,称为项链征。卵巢间质回声不均,子宫内膜肥厚,应注意排除子宫和卵巢肿瘤及肾上腺病变。
三、后腹膜充气造影及子宫输卵管造影
目的观察卵巢和肾上腺形态、大小,以鉴别再高雄激素血症原因。
四、诊刮和子宫内膜病检
凡≥35岁患者,应作常规诊刮和内膜病检,以了解内膜组织学变化(腺囊型/腺瘤型/不典型增生过长),并排除内膜癌。
五、内窥镜
包括陷窝镜和腹腔镜,以直接观察卵巢形态学或施以活检、穿刺、楔切和电烙等治疗。
六、CT和磁共振
以鉴定和除外盆腔肿瘤。
七、剖腹探查
以拟诊卵巢肿瘤或欲行卵巢楔切时施行。
女性卵泡期孕酮值多少为正常
其生理理作用主要为:①在月经周期后期使子宫粘膜内腺体生长,子宫充血,内膜增厚,为受精卵植入作好准备。受精卵植入后则使之产生胎盘,并减少妊娠子宫的兴奋性,抑制其活动,使胎儿安全生长。②在与雌激素共同作用下,促使乳房充分发育,为产乳作准备。③使子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使精子不易穿透。如果孕酮值偏高的话,可以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产生抑制排卵作用。建议你到医院检查一下卵泡发育的情况明确。
卵泡期孕酮值多少为正常
女性各个时期孕酮的正常值
女:卵泡期 0.6~1.0nmol/L
排卵期 1.0~11.2nmol/L
排卵后20.8~103.0nmol/L
不同医院用的检查设备不一样,孕酮的参考范围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检查结果后面都有不同时期的参考值的。
卵泡期孕酮偏高怎么回事
孕酮是一种保证女性身体和生育能力正常的激素,其偏高或者偏低对于身体都有影响。女性孕酮偏高可能是由疾病所致,如黄体囊肿、葡萄胎等。另外,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体内孕酮升高。女性孕酮偏高,会影响正常生育,怀孕期间孕酮过高可能会造成胎儿的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畸形。因此,建议您好去正规医院就诊。
女性不排卵的原因
(1)特纳综合征与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赠送的卵子通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获得妊娠。
(2)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约占原发闭经的20%~28%左右,继发闭经的4%~20%。原发性闭经或30 岁以前继发性闭经的妇女,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对大剂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者,称为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或卵巢对抗性综合征。二者的病因尚不清楚,均表现为闭经、无排卵。
(3)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4)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正常月经周期或药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发育成优势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卯泡不消失或维持生长,维持存在数天,颗粒细胞已发生黄素化而卵泡未破裂。LUFS的基础体温(BBT)、宫颈粘度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等均与正常排卵相似,给人以排卵假象,是不孕症的原因之一,也是克罗米酚促排卵妊娠率低的原因之一。文献报告LUFS的发生率在31.8%~2.9%,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的10%。B超监测卵泡不破裂或增大,卵泡内出现光点,多在下次月经前消失。如果行腹腔镜检查则看不到排卵孔。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用药物治疗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用药物治疗,使异位的病灶缩小,症状减轻或消失。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依靠抑制卵巢功能以诱发异位子宫内膜萎缩。药物治疗方法有:
(1)假孕疗法:20世纪50年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采用假孕疗法,使异位内膜转化为蜕膜,间质水肿,内膜坏死萎缩,常用的药物为孕酮。
(2)假“绝经”疗法: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假绝经疗法,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抑制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萎缩,造成绝经。常用药物为丹那陛、内美通等。
(3)药物“切除卵巢”: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获得良好效果,作用机制是用GnRH-A后占据脑垂体大部分GnRH受体,造成垂体促性腺激素降调节及垂体脱敏作用,结果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及LH分泌降低,最终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减少,可降到绝经期水平,使种植内膜萎缩。
(4)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是抗雌激素药物,是继孕酮、丹那唑之后供选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5)米非司酮(RU486 息隐):米非司酮具有抑制排卵、诱发黄体溶解、抗增殖作用,在临床上较广泛使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闭经,腹痛缓解,病灶缩小。停药后3~6周月经恢复正常。
(6)中药:常用桂枝茯芩胶囊,每日3次,每次口服3片。
不排卵的原因有哪些
什么是不排卵?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每月都有一次排卵,排卵的时间通常在下次来月经前的两周左右。主宰排卵的主要器官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女性不排卵的原因有垂体性不排卵、下丘脑性不排卵、中枢神经不排卵、大脑内病变、免疫性或精神因素,不排卵的妇女只要合理治疗,正常排卵受孕的机会十分高。但要先查明病因,再针对您的具体情况制定诊疗方案。
(1)特纳综合征与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赠送的卵子通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获得妊娠。
(2)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约占原发闭经的20%~28%左右,继发闭经的4%~20%。原发性闭经或30岁以前继发性闭经的妇女,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对大剂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者,称为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或卵巢对抗性综合征。二者的病因尚不清楚,均表现为闭经、无排卵。
(3)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卵巢性不孕的症状
1、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正常月经周期或药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发育成优势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卵泡不消失或维持生长,维持存在数天,颗粒细胞已发生黄素化而卵泡未破裂。
2、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3、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通常表现为闭经、无排卵。
4、特纳综合征与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赠送的卵子通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获得妊娠。
检查性早熟的方法哪种比较好
第一、实验室检查:
1.血浆LH和FSH的测定血浆LH和FSH的测定有助于鉴别真性或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者FSH、LH脉冲分泌峰多以LH为主。FSH、LH减少多提示雄性激素肿瘤。
2.雌(雄)激素水平测定真性性早熟分泌雌(雄)激素肿瘤及外源性假性性早熟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单纯乳房提前发育者雌激素水平不高或稍高。
3.GnRH刺激试验中枢性性早熟对GnRH反应敏感,周围性性早熟无反应或不敏感。
4.尿17-酮测定肾上腺癌者17-酮升高,不被地塞米松所抑制。
5.甲状腺素功能测定判定性早熟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6.性腺增大
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lml,并可见多个直径>4mm的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7.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青春期水平。
(1)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如果第二性征已达青春中期程度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可作为初筛,如>5.0IU/L,即可确定其性腺轴已发动,不必再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2)GnRH激发试验本试验对性腺轴功能已启动而促性腺激素基础值不升高者是重要的诊断手段,GnRH可使促性腺激素分泌释放增加,其激发峰值即可作为诊断依据。
诊断CPP的LH激发峰值的切割(cut-poit)值:LH峰值>5.0IU/L、LH峰/FSH峰>O.6可诊断CPP;如LH蜂/FSH峰>O.3,但<0.6时,应结合临床密切随访,必要时重复试验,以免漏诊。
第二、其他辅助检查:
头颅X线摄片或CT和MRI检查,子宫、卵巢及睾丸B超或X线骨龄检查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已取代手术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主要与患者的生育要求相关。
1、降低高雄激素血症的药物治疗
(1)口服避孕药(OCP):已作为PCOS妇女的一种传统的可长期应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保护子宫内膜、调整月经周期,通过降低卵巢产生的雄激素改善多毛和/或痤疮。OCP可以降低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其中应用最多的降低高雄激素血症的OCP是醋酸环丙孕酮,其具有孕激素活性并可与乙炔雌二醇结合发挥抗雄激素作用,它还可与毛囊细胞浆中的双氢睾酮受体结合,阻断雄激素效应向细胞核的传导,通过抑制此受体活性抑制5α还原酶活性,使DHT生成减少、促性腺激素合成减少,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使类固醇合成减少,增加SHBG水平并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故醋酸环丙孕酮在过去20年中一直被作为PCOS多毛治疗的首选方法,连续6个周期以上的治疗对60%~80%的多毛患者有效。OCP对于无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治疗方法,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其可能降低PCOS妇女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耐量,另外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体重增加、情绪改变、性欲下降、胃肠道反应和乳腺疼痛,应给予注意。
(2)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肾上腺合成雄激素过多的高雄激素血症,以地塞米松和强的松的疗效较好,因为它们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大,可抑制垂体ACTH分泌,使依赖ACTH的肾上腺雄激素分泌减少。长期应用注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的可能性。
(3)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是一种醛固酮类似物,其对酶抑制作用的有效性与醋酸环丙孕酮相似,故两种治疗效果亦相似。同时其具有对抗雄激素作用,其治疗高雄激素血症的作用机理为竞争性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在末梢组织与双氢睾酮(DHT)竞争性结合受体,抑制17α羟化酶,使T、A减少。
(4)氟化酰胺(Flutamide):是一种类固醇复合物,有强效高特异性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没有内在激素或抗促性腺激素作用,不能减少类固醇的合成,但通过受体结合抑制雄激素效应。与醋酸环丙孕酮相比,其治疗后血清雄激素(包括总睾酮和游离睾酮)水平升高,但由于雄激素靶器官效应被拮抗,尽管血清雄激素水平升高,临床表现没有加重。长期大量服用有肝损害可能,另外是否造成胎儿畸形尚无定论,故服药期间应避孕。
女性卵巢性不孕的症状
(1)特纳综合症: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赠送的卵子通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获得妊娠。
(2)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症: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约占原发闭经的20%~28%左右,继发闭经的4%~20%。原发性闭经或30岁以前继发性闭经的妇女,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对大剂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者,称为卵巢不敏感综合症或卵巢对抗性综合症。
(3)多囊卵巢综合症: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4)未破裂黄素化综合症:正常月经周期或药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发育成优势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卯泡不消失或维持生长,维持存在数天,颗粒细胞已发生黄素化而卵泡未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