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该怎样治疗
脑脓肿该怎样治疗
(一)内科冶疗
对于多发性小脓肿、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脓肿,或病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后均可用内科冶疗,包括应用抗生素及降颅内压药物。应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毒联合用药,对严重感染看可同时行鞘内给药。内科治疗期间必须作CT随访。
(二)手术治疗
1.穿刺抽脓术:适用于单房单发大的脐脓肿。年幼或年老体弱者额顶颞叶的脑脓肿,如患儿囟门尚未闭合,可经前囟侧角对准脓腔穿刺抽脓。年龄较大的儿童,在局麻或全麻下,颅骨钻孔,插入脑针穿刺抽脓。插入脑针后,要用无菌纱布或棉片盖住切口,以防脓液外溢污染伤口。脑针以血管钳暂时固定在最适宜深度的位置上,要防止脱出脓腔或刺破对侧脓腔壁。直到冲洗液中无明显脓液为止。抽后注入抗生素,待15分钟后抽出多余的液体,再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多余气体排出后拔出脑针,缝合切口。在无CT检查条件时,可摄取头颅正、侧位X线平片,可在平片上看清脓腔的位置及大小,为下次手术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穿刺可隔一周进行一次,共进行2~3次,到治愈为止。只允许同一术者进行,中途不得换第二个术者。
2.导管引流:适用于小脑幕上表浅的脓肿。一般引流6~7天,脓液减少或不再有脓液流出时可拔管。
3.脓肿切除术:适用于多房或肉芽肿样的脑脓肿,经穿刺不能治愈的脑脓肿亦可手术切除。如遇脓肿较大,可先插入脑针将脓液大部抽出,小的脓肿也可以不抽脓直接将脓肿切除。要避免脓肿破裂和脓液外溢,否则术后脓肿将复发。
肺脓肿治疗
肺脓肿的治疗原则:
(一)抗生素治疗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包括绝大多数的厌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疗效较佳,故最常用。剂量根据病情,严重者静脉滴注240万~1000万u/d,一般可用160万~240万u,每日分2~3次肌内注射。
(二)痰液引流,祛痰药如氯化铵0.3g、沐舒痰30mg、化痰片500mg、祛痰药10ml,每日3次口服,可使痰液易咳出。痰浓稠者,可用气道湿化如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以利痰液的引流。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发热不高者,体位引流可助脓液的排出。使脓肿部位处于高位,在患部轻拍,2~3次/d,每次10~15分钟。有明显痰液阻塞征象,可经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并吸引。
(三)外科治疗支气管阻塞疑为支气管癌者;慢性肺脓肿经内科治疗3个月,脓腔仍不缩小,感染不能控制;或并发支气管扩张、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有危及生命之虞时,需作外科治疗。
综上所述,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抗炎和引流,专家指出治病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疾病的治疗,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肺脓肿。
皮下脓肿治疗
根据最新统计结果表示,肛肠疾病已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一些精准的手术也更加完善,同时参与手术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多。为此我们有幸走进青岛肛泰肛肠医院的肛肠外科,由专家为大家解析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具体情况。
适应证: 位于表浅的脓肿,容易出现波动。直肠粘膜下脓肿,通过肛门指诊或直肠镜也易发现。但在肛提肌以上的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如未穿入浅层,则不可能发现波动,病侧臀部仅可见皮肤变红、水肿、具有硬结,必须依靠穿刺,抽得脓液,才能确诊。直肠肛门周围脓肿一经形成,不易自行吸收,即使自行破溃,引流也不通畅。故一旦确诊,即应切开引流,切勿等待波动出现后才作切开,使更多组织受到不必要的感染后坏死。
术前准备
1.不需特殊准备。
2.全麻病人术前6小时禁食。
3.皮肤准备可于麻醉后进行,以减少疼痛。 麻醉:根据脓肿部位和范围,可选用局麻、鞍麻(或腰麻);小儿或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可用全麻。
手术步骤
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截石位或侧卧位。在肛周脓肿处作放射形切口,长度与脓腔大小相当。切开皮肤后,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排出脓液。然后,用手指伸入脓腔探测大小,并将脓腔中纤维间隔分开(如肛门外括约肌皮下组有碍引流时,可将其切断,但勿损伤其深层)。按需要扩大切口后,将切口边缘皮肤剪去少许,使引流通畅。最后清除腔内坏死组织,脓腔内置凡士林纱布引流。
为了避免日后形成瘘管,切开脓肿后,应寻找发炎的隐窝(即内口),将其与切口之间的组织切开,通畅引流。如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以上者,则不切开,以分期手术为宜,可用丝线穿过内口待2~3周后瘘管形成时再行切开。
术中注意事项
1.波动不明显的深部脓肿切开前,必须再次穿刺抽脓,以便了解脓腔方位和深度。必要时穿刺针可不拔出,直接沿针头刺入部位切开,并用止血钳顺针头方向及深度插入脓肿。
2.手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腔内纤维间隔时,不能使用暴力,以免误将神经、血管当作纤维间隔撕断,发生出血,引起感染扩散,甚至发生败血症等并发症。
术后处理
1.卧床休息,并用抗生素,至全身症状消退后为止。
2.宜进低渣饮食,并服用液体石蜡或其他缓泻药,保持大便通畅。
3.引流条于术后2~3日开始逐步取出;如脓腔深而大,引流脓液又多时,放置时间可稍长。通常可于术后1周左右完全取出。拔除引流后,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日2~3次(包括大便后的1次)。
4.换药时,注意避免桥形愈合,务必使伤口内肉芽从底部向外逐渐填满,以免形成瘘管。
脑脓肿术后要注意什么
在脓肿尚未完全局限以前,处理起来还是很简单的,进行积极的抗炎症和控制脑水肿治疗就好了。但脓肿形成后,手术则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最有效的就是脓肿切除术了。手术完成后,术后的护理和调养尤为重要,要时刻注意潜在并发症脑疝和感染所带来的危险,防止患者体温过高,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要是有瞳孔异常等方面的变化应及时的通知医生前来观察治疗。
脑脓肿是颅内化脓性感染疾病,术后应住在单独的房间,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听从医生的嘱咐每天定时记录体温还有给予适量的抗生素。由于手术后病人体质衰弱,这时候饮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给予患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流质食品或者半流质食品,如果患者术后几天都没胃口,必要时可以考虑静脉输入高营养液来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患者应多休息,保证环境的安静。
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让手术效果显著提高,同时也能让患者恢复的更快。所以非常清楚脑脓肿术后的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同时,要与医生积极沟通,每天像医生汇报患者的情况看是否有好转。
脑膜炎怎么治疗
1、脑膜炎西医治疗方法
采用透过血脑屏障较好的抗生不经如青霉素600万~800万U、磺胺嘧啶钠4~6g静脉静脉滴注。进行乳突根治性探查,要清除胆脂瘤、肉芽及腐骨,刮除封闭侵入颅内的瘘管和先天性裂隙。目前很少采用椎管注药,因给药浓度很低,用之常有药物反应。一般青霉素一次量不应超过10000U。脑膜炎期内常并发脑脓肿,发生率达2%~7%。因此脑膜炎症状消失之后反又出现占位体征,故脑膜炎是否真正治愈,必须严格检查。
可用脑脊液复查和CT脑扫描等以排除脑脓肿存在的可能,出院后还应密切随访。抗生素问世前耳源性脑膜死亡率很高。自磺胺药物及抗生素问世之后,死亡率已由90%下降到5%以下。现今死者多因误诊误治或并发了脑脓肿所致。
2、对症及支持疗法
有高热者可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剧烈头痛可用镇痛药;颅压高者可用脱水剂;有剧烈呕吐者应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有癫痫发作者及时用抗癫痫药物。
3、病因治疗
根据引起的病菌,选择抗生素或是抗病毒治疗。
4、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1)限制水入量:水入量过大可加重脑水肿,故在最初几日,应保持轻度脱水状态,使水出量略多于水入量。一般情况下水入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计算。
(2)控制血压:脑水肿时,血压高会加重脑水肿,血压低会加重脑血液灌注不良。因此,对高血压及低血压均应纠止。
(3)控制体温:体温控制在32—37℃。动物实验证明40℃连续2小时可使冷冻性脑水肿动物脑水肿增加40%。所以利用冬眠合剂配合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2~37℃之间,对脑水肿治疗是有益的。
(4)保持酸碱平衡: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紊乱。
(5)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20—30分钟滴完。降压作用可推持4—6小时,每8 g甘露醇可携出水分100 ml。甘露醇每6~8小时1次。
脑脓肿的手术治疗探讨
脑脓肿经历炎症期、化脓期后即进入脓肿壁形成期。脓肿形成前,以药物抗菌治疗为主,当脓肿局限、脓肿壁形成后则采用手术治疗。如果患者颅内压增高已出现脑疝迹象时,则不论脓肿是否已局限, 均需采取适当手术措施,以解除脑疝危象。脑脓肿较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药物治疗中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对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厌氧菌感染占相当比例。脑脓肿亦常见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故对细菌培养阴性者,选用对厌氧菌敏感并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对于抗生素的选择,经验治疗多数首选以甲硝唑、第3代头孢菌素、磺胺嘧啶和氯霉素等联合用药。抗生素应用应联合、足量,并且疗程要够长,至少应用1个月以上方能达到根治效果。
根据病程及CT表现,对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脑脓肿选用不同手术方法。在本组中使用的手术方式有:
①脓肿穿刺切除术。该术式优点为切除病灶彻底,适用于脓肿包膜形成好、位置不深且在非功能区者及外伤性脓肿含有异物或碎骨片者,对脑疝患者或多次抽脓未能治愈的脑脓肿也应作脓肿切除术。该术式的缺点是脑组织创伤较大,损伤功能区则易产生后遗症。
②CT定位下锥颅穿刺双腔套式引流管持续冲洗引流术:本组34 例,全部治愈。该术式简单快捷、安全、创伤小,适合儿童、老人及难以承受较大手术者。深部脑脓肿大多数体积小、多囊,邻近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域,立体定向技术穿刺治疗此类疾病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在CT定位下行脓肿穿刺引流,不但适用于包膜形成期脑脓肿,更适用于包膜未完全形成的脑脓肿,均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持续引流可避免反复穿刺引起损伤、出血及感染扩散,同时可利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冲洗脓腔,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对于多房性脓肿,也有较好疗效,单侧半球2个脓肿如相临近,可采用穿珠法穿刺引流,具体方法为穿刺点的选择要尽量使2个脓肿腔在一条直线上,按预定方法向前先穿刺引流近端脓肿,反复冲洗至引流液清亮,再向前穿刺远端脓肿腔,同法冲洗引流并保留固定双腔管于远端脓肿腔内。双腔套式引流管较单管引流更有如下优点:手术创伤更小且治愈率高;抗生素稀释液与脓肿液分开,使抗生素在脓肿腔局部有效浓度更高;双腔套式引流管头端形成负压,使引流液更通畅,不易堵管;可一次引流多个脓肿腔。近年来我科均首选此方法治疗脑脓肿,手术切除仅用于脓肿与脑表粘连或脓肿位于非重要功能区经穿刺引流后脓肿体积缩小不明显病例。
术后拔管指征有:①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减轻,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消失,体温、血象接近正常,引流液清亮;②眼底水肿消退,偏瘫肢体肌力明显恢复;③头颅CT复查脓肿壁缩小或消失,脓腔内少量积液或积气,中线结构复位。同时术后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确保引流管通畅,每天冲洗时须注意注入量应小于引流量,而且要观察引流物的颜色;②抗生素稀释液必须确保24小时持续均匀滴入;③全身支持治疗和辅以抗癫痫药物治疗。
总之,脑脓肿的治疗应根据脑脓肿具体情况,并按照个体化的原则,及时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
脑脓肿的手术治疗
1首先治疗脑脓肿还是需要选择药物,因为经过研究现在已经发现脑脓肿其实是因为各种致病菌感染而导致的,而且这些能够导致脑脓肿的病菌非常之多,所以发病后需检查分析出是哪种病菌导致的脑脓肿,然后选择对此病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
2脑脓肿发病后由于人的颅内骨骼结构的限制使得大脑的压力会迅速增高,这个时候积极降低颅内压力就显得很重要了。而且脑脓肿往往会使得患者出现脑水肿,所以使用一些甘露醇类的药物来缓解脑水肿很有必要。
3脑脓肿的最终解决办法还是手术,而且手术的类别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很有必要。比如说可以是穿刺抽脓手术,也可以是导管持续引流手术,有的人通过切开引流术来治愈了脑脓肿。
结核性脑脓肿怎么办
在化脓性脑炎的脓肿尚未完全局限以前,应进行抗炎和控制脑水肿治疗。脓肿形成后,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种类脑脓肿的致病菌,选择相对应的细菌敏感抗生素。原发灶细菌培养尚未检出或培养阴性者,则依据病情选用抗菌谱较广又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氯霉素及庆大霉素等。
因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常采用甘露醇等高渗溶液快速、静脉滴注。急速应慎用,以免削弱机体免疫能力。
目前CT立体定向下穿刺抽脓或致导管引流更有其优越性。穿刺抽脓术:此法简单易行,损伤小。适用于脓肿较大、壁越薄、脓肿深或位于脑重要功能区,婴儿、年老体衰及病情危急者,穿刺抽弄作为紧急救治措施。
治疗脑脓肿需要多少钱
对于治疗脑脓肿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对脑脓肿做一个简单的初步的认识。或许有人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病,不知道这种病严不严重,那么现在就为大家慢慢地介绍这种疾病。所谓的脑脓肿指的是由于细菌感染,而这种细菌具有化脓性,从而引起的化脓性脑炎,主要表现为发烧、畏寒等症状。
可以从以上的介绍中了解到引起脑脓肿的主要原因是与化脓性细菌有关,那么脑脓肿的传播途径又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途径:1、临近组织传播,当面部受到一些创伤,如烧伤、电触等,导致颅骨外露,从而使得颅骨被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进而慢慢感染而发展成脑脓肿;2、血行传播,很多人受到重伤后自身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使得细菌感染容易扩散,致病菌入侵经血行播散,传播到全身使得脑脓肿的形成;3、颅脑外伤,这个与面部受创基本上是一样的,在开颅后细菌被植入,长期在大脑中就会慢慢形成脑脓肿。
当一个疾病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不仅要关心这个病是否能治疗,还要关心这种病的治疗费用,因为就算有治疗的方案,要是治疗费用是天价的,对于一般的家庭是负担不起的。那么就会有人问治疗脑脓肿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回答,因为治疗费用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医院的选择、地域的划分、治疗的方案等都会影响治疗的收费标准,当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治疗脑脓肿最少需要的费用也大概在2-3万之间。
脑脓肿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在进行手术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伤口,一定不要使得伤口受到感染。在手术后伤口处都会有疼痛感,患者可以用冰块轻敷来减轻疼痛感;在术后也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复诊,检查伤口的恢复程度和伤口是否有发炎的趋向。
脑脓肿术后抗感染多久
失,所以需要至少两周以上,在选择静滴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先使用甘露醇静滴,能够开放脑部组织出现的屏障,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MRI来进行检测。
脑脓肿的治疗主要是选择抗感染的治疗,针对于不同类型的脑脓肿,我们所选择的方法也会不同,因为脑脓肿主要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所以我们主要是使用青霉素或者是氯霉素,就有着抗菌的作用。在治疗脑脓肿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盲目,以免会给自己的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有些患者希望能够通过药物去治疗脑脓肿,脑脓肿——最好还是不建议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因为这种疾病主要是针对于我们脑部组织造成侵犯单靠药物治疗,还不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的效果,所以还是需要通过手术去进行治疗。手术在治疗之后,避免患者受到感染,所以就需要去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的过程。
脑脓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脑脓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在抗生素应用前,死亡率高达60~80%,40~70年代由于抗生素应用和诊治方法提高,死亡率降为25~40%。CT应用后,死亡率降低不显著,仍为15~30%,这与本病(特别血源性)早期难被发现,当病人来诊时,脓肿已属晚期,一般手术死亡率与术前病人意识有关,清醒者为10~20%,昏迷者为60~80%。各种疗法都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如偏瘫、癫痫、视野缺损、失语,精神意识改变,脑积水等。因此,脑脓肿的处理应防重于治,并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例如重视对中耳炎,肺部感染及其它原发病灶的根治,以期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