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宝宝便秘的常识有哪些
有关宝宝便秘的常识有哪些
宝宝得了便秘尤其让父母头疼,便秘不仅对孩子带来了痛苦,还威胁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时候还会造成肛裂,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平时家长要做到合理膳食,多加强预防,只要家长对孩子做到合理有效的预防,孩子才不容易得便秘。
便秘是指宝宝大便的次数减少:间隔的时间延长。3~5天才排便;便便干燥,硬结;排便时比较困难,疼痛甚至肛裂出血。有一些噶纯母乳的宝宝也是3~5天排一次便,只要便便性状良好,排便不闻难,就是正常的,不算便秘。
因为母乳非常容易被宝宝的肠胃所吸收。可供形成大便的残渣很少、便秘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宝宝的便秘都属于功能性的急性便秘。是因为饮食因素――喂养不当和环境突然改变造成的;而慢性便秘则属于器质性病变,有家族遗传史。
添加辅食不合理、喂养不当是造成宝宝便秘的一大原因。很多妈妈给予宝宝的食物太过精细,导致摄八的膳食纤维非常缺乏,就是粗粮、蔬菜、水果宝宝吃得太少,而蛋白质摄八太多,肉啊、鱼0阿或者奶吃太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便秘。
4月龄时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菜泥、果泥,而不要再给宝宝吃果汁。给月龄小的宝宝喝果汁是为了补充水分,让他尝试不同的味觉,但果汁中缺乏利于排便的纤维素,所以到5月龄时,妈妈可以用勺子刮一些新鲜水果的果泥给宝宝吃;到7~8月龄,可以给宝宝吃些碎菜和小颗粒的食物;再大一些,妈妈可以把水果削成小条让宝宝自己拿着吃;对那些不爱吃蔬菜的9~10月龄宝宝,可以把蔬菜当馅做成饺子和包子给宝宝吃。南瓜粥、玉米粥、小米粥都可以搭配着给宝宝吃。
纤维素虽然不能给宝宝提供热能,但它就相当于是人体里的一把扫帚,可以把人体肠子中的有害有毒的物质清扫出来。纤维性食物能锻炼咀嚼肌,增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能促进肠蠕动,从而防止小宝宝便秘;减少糖、点心等细腻食品列牙齿及牙周的黏着,从而防止龋齿的发生;还能增加粪便量。
纤维含量最丰富的食品主要来自蔬菜、水果以及全麦五谷,另外,赤小豆等就含有很多纤维素。不过,两岁以下宝宝不适合大量食用粗纤维。因为宝宝的胃容量有限,而粗纤维又很容易让人产生饱胀感,这样势必影响宝宝对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小儿便秘的危害
第一,长期便秘还容易引发小儿心脑血管疾病。这主要是因为在排便过于用力的时候,会导致孩子本身的血压不断升高,长期下去会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
第二,小儿长期便秘、排便困难会导致肛门出血的症状,长期下去容易引发肛门破裂。
第三,小儿便秘容易使身体内部的毒素渗入到孩子的血液当中,容易引发孩子皮肤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引起皮肤方面的疾病。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已变的十分重要,希望家长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孩子便秘的工作。小儿便秘变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小儿便秘变是很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宝宝便秘是什么症状 宝宝便秘的症状有哪些
当宝宝超过3天不解大便、或大便比平时干硬、排便十分困难时,一定是发生便秘了。
宝宝便秘常见症状为:排便的次数少(每周排便在2次以下),大便量少,大便坚硬、干燥,大便干硬丸状,难以解出,排便异常困难,排便哭闹,腹部胀满,疼痛,排便时有痛感,食欲减退。
三招解除宝宝便秘
1、对宝宝便秘首先要寻找原因,若系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
2、3岁的孩子一般已经断奶了,一般改为喝奶粉,喝奶粉的宝宝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
3、平时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
宝宝便秘常见几个问题
一、宝宝排便正常情况
在宝宝排便的问题上,很多宝妈觉得一定要按照某个频率才是正常的,一旦这个频率被打乱就会很担忧。
➤ 一周才1次是正常吗?
刚出生的小宝宝,每天会排便4次以上,这是正常现象;3个月以后,有的宝宝每天排便2次以上,而有的却一周才1次,这也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如果宝宝隔几天才排一次,但大便质地软和,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二、宝宝排便异常情况
➤ 什么情况下才是便秘?
便秘包括:① 排便次数减少;② 排便时费力、疼痛,伴随大便干、硬、粗这样的情况。
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时间长短为标准,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便秘不同于排便间隔时间长的“攒肚”。
1、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因此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2、精神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
3、发生时间
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
便秘:在哪个阶段都可能发生。
宝宝便秘常常是吃惹的祸
正常便便
正常宝宝每日排便次数可有较大差别,有的可一天几次大便,有的则可每3日一次大便,只要大便有一定数量,不十分干燥又不稀,同时又无不适症状,就均属正常。即使大便次数较少,但大便质和量无不正常情况,又无症状,也属正常。如果大便干燥,量少又较难排出,虽然一天可有2~3次,但总量可能比平时一次还少应视为便秘。如果平时排便较规则,突然2天以上不解大便,尤其是伴有腹痛或腹胀,即应视为便秘,要及时寻找原因。
中医认为,最常见的便秘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造成胃肠燥热,大便干结,所谓老百姓常说的“内火”,而造成“内火”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宝宝吃引起的。
查找宝宝便秘原因
宝宝由吃奶过渡到吃成人食物,其中引起便秘的原因也是不相同的。
0~6个月宝宝
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母亲的饮食情况,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母亲顿顿喝猪蹄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婴儿吃后,大便偏碱性,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
对策: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饮食不要太过油腻。
奶粉不易消化喂配方奶粉的宝宝,特别容易出现便秘,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钙盐含量也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结成块,不易消化。
对策:配方奶粉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冲调过浓;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
宝宝肠胃不适应配方奶粉是由牛奶为原料制作而成,其中添加了各种营养素,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应某种奶粉,以至于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后就便秘。这一般与宝宝的肠胃有关,每个宝宝的体质是不一样的。
对策:试着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此外,添加双歧杆菌的奶粉有助于防止宝宝便秘。
宝宝便秘吃什么
科学喂养宝宝,正确增加宝宝辅食。是避免宝宝身体发生便秘的好办法,但是,宝宝便秘吃什么,还是要在宝宝们接受新食品的时候,多做一些食物检测,才能避免宝宝发生严重的便秘现象,因此,家长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的原则。以婴儿营养米粉为例,对于3—4个月的宝宝来说。刚开始时喂1—2汤匙即可,2周以后再增加至4—5匙。另外冲调米粉时还要注意米粉和水的比例,避免宝宝大便干燥。4、5个月的宝宝,适当喂哺蔬菜泥及果泥等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较大的宝宝可加服些滑肠的食物,如桔子汁,蜂蜜糖水等另外要多吃些水果,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及粥类食物。
若是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
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
对于宝宝便秘吃什么,我们在上面的介绍之中,已经意识到饮食对宝宝健康的重要性,但是,除了在宝宝出现便秘之后保证科学的饮食,还要谨记不要给宝宝随便使用药物,即便是用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去合理使用才可以。
宝宝便秘常见原因
过量补钙
春天,人的生长速度较快,为了宝宝能长大高个,有家长在给宝宝吃奶粉时额外补钙,使得过多的钙和蛋白质里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称为“钙皂”的硬块,大量形成导致宝宝大便干燥甚至便秘。
憋便
宝宝外出游玩时,人为地抑制便意或玩耍时精神高度集中而不能感觉到便意,致使大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另外,有些宝宝平时没有清晨大便的习惯,在学校时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憋住大便,从而造成便秘。
药物副作用
阳春三月,细菌和病毒也会复苏滋长,宝宝免不了会生病,在给宝宝服用某些药物时,其中的某些成分会使肠蠕动减少而导致便秘。
频繁使用消毒剂
宝宝常生病,有些家长认为是生活环境不够“干净”所致,因此经常使用消毒剂,这就不利于甚至是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菌群失调,影响肠道内纤维素的败解。
宝宝拉屎拉的很少,经常便秘怎么办
宝宝便秘很多时候跟饮食有关系,可以看看孩子平常吃的东西,是不是经常喜欢吃辛辣、上火的食物,比如饼干、油炸、麻辣这些,这些食物吃了都会造成便秘的。
为了宝宝的健康,可以多让宝宝吃水果,并适当的补充纤维素,比如猕猴桃、香蕉、苹果、火龙果、芹菜这些,早上起来的时候帮宝宝按摩腹部,以促进宝宝肠道蠕动,按摩后给宝宝喝一杯水,坚持一个月宝宝便秘的情况肯定会有所好转的。
宝宝便秘常见几个问题妈妈们一定要清楚
宝宝便秘常见哪些问题?
一、宝宝排便正常情况
在宝宝排便的问题上,很多宝妈觉得一定要按照某个频率才是正常的,一旦这个频率被打乱就会很担忧。
➤ 一周才1次是正常吗?
刚出生的小宝宝,每天会排便4次以上,这是正常现象;3个月以后,有的宝宝每天排便2次以上,而有的却一周才1次,这也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如果宝宝隔几天才排一次,但大便质地软和,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二、宝宝排便异常情况
➤ 什么情况下才是便秘?
便秘包括:① 排便次数减少;② 排便时费力、疼痛,伴随大便干、硬、粗这样的情况。
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时间长短为标准,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便秘不同于排便间隔时间长的“攒肚”。
1、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因此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2、精神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
3、发生时间
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
便秘:在哪个阶段都可能发生。
三、这些常识让便秘远离宝宝!
➤ 便秘与配方奶有关
奶粉兑水时相对过稠或配方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可引起便秘症状。
解决办法:调整配方奶的浓度,或者更换配方奶的品牌。一定要先加水后加粉,按照配方奶粉包装上说明的去冲调。
➤ 便秘与辅食添加有关
很多宝宝在添加辅食后经常便秘,家长可以从以下两点查找原因:
① 是否对某些食物过敏。
② 膳食纤维是否充足。
解决办法:宝宝辅食添加了牛奶、鸡蛋、鱼虾等易致敏食物后而便秘,尽量避开过敏原即可;新鲜蔬菜,薯类、瓜类、菌类以及新鲜水果都富含膳食纤维。
➤ 便秘与补充过量钙有关
补充过量的钙,会造成肠道内不能被吸收的钙等矿物质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钙皂,引起便秘。
解决办法:发育正常的宝宝,每日从饮食中摄取的钙量就足够了,只需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宝宝便秘怎么办?
父母要注意调整宝宝饮食;训练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也可以经常给宝宝做顺时针腹部按摩;如果长时间没有排便,可用开塞露通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调整宝宝的饮食。
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
人工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因此要注意奶粉冲调的方法和比例,两次喂奶之间要给宝宝喝一些水,如果天气热流汗比较多,要额外增加喂水量。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
2、训练排便的习惯不容忽视。
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按摩腹部和肛门口。
妈妈可以经常帮宝宝做一下腹部的按摩,可以促进消化和肠道蠕动。适当地按摩宝宝肛门口,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宝宝排便。
4、开塞露通便。
婴儿便秘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见效,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使用时要注意,开塞露注入肛门内以后,父母应用手将两侧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效果很好,但此方法不宜常用。
5、切忌滥用药物治疗。
可以吃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适当应用。
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尤其注意切忌滥用导泻药,常服这类药,会使肠壁活动依赖于药物,导致功能失调便秘反而更加严重。
宝宝便秘吃什么辅食呢
食材:苹果1个、米粉2大匙。
做法:
1、将新鲜苹果洗净。
2、把苹果切开,放在蒸锅里蒸熟。将蒸熟的苹果去核,放进搅拌机里面捣成泥。
3、加少量白开水与米糊一起搅拌均匀即可。
生菜粥
食材:大米200g、生菜100g、葱末10g、油小半勺、清水适量。
做法:
1、淘洗大米,提前泡半个小时,这样煮出的粥更香稠可口。
2、加足清水煮到沸,加少量的油,转中火再煮10分钟。
3、半个时候后,煮到米醇粥香时,加入加入切好的生菜,略煮2分钟,美味的生菜粥就做好了。
胡萝卜山药粥
食材:排骨适量、山药30克、胡萝卜30克、稀饭30克、姜适量。
做法:
1、排骨过水,去味去血水,烧好热水入生姜备用,放入已过水的排骨,加入食盐,大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炖30分钟左右。
2、加入山药,胡萝卜。
3、炖煮15分钟。取山药胡萝卜捣烂。
4、备好白米稀饭一小碗。加入稀饭,视情况加入些排骨汤,煮开。搅拌均匀即可。
防治宝宝便秘的饮食原则
不论是要预防宝宝便秘,还是要治疗宝宝便秘,饮食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更要通过饮食来调理肠道,防治便秘。
奶水喂养分情况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由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
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尤其是蔬菜类辅食。
保证水分摄入
半岁以前母乳喂养和配方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喂水,只要按照包装指示正确冲调奶粉,即可满足宝宝每日水的需要。在宝宝6个月之后,在开始添加辅食之余,还要注意水分的摄入。
宝宝便秘是困扰爸爸妈妈的一个问题,由于宝宝年龄小,不会述说,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所以爸爸妈妈们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排便习惯,如果出现便秘的症状,要及时通过饮食来进行干预,以免危害到宝宝健康。
宝宝便秘与辅食添加有关
体重不应成为判断生长迟缓的唯一指标
对婴幼儿来说,体重可以算是衡量孩子生长好坏的重要指标,因为太小的他们,甚至用不上“身高”一词。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就自然而然成了对等关系。
然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顾问陈春明研究员却指出,低体重和生长迟缓所反映的问题有很大差别。且生长迟缓的出现早于低体重,如仅以低体重作为衡量指标,就很可能遗漏生长迟缓的问题,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因此,身高需要作为衡量孩子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陈春明说,身高的发育主要取决于辅食的质量,所以正确添加辅食应该成为家长们重视的问题。
辅食与母乳同等重要
必须承认,不论是在营养素的种类,或是营养素的配比上,母乳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强调母乳喂养并不意味着忽视辅食添加。
陈春明指出,事实上,辅食与母乳同等重要。孩子从6个月大开始,母乳提供的营养就已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因此及时给婴幼儿添加辅食,才是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根本所在。
添加辅食别太复杂
添加辅食虽有学问,但却没必要搞得太复杂。陈春明认为,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多喝牛奶,多吃鸡蛋和动物性食品,以补充他们最缺乏的蛋白质,最好能保证每天至少一个鸡蛋。此外,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也需要从孩子6个月大时开始吃,菜末、小叶子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为了避免孩子对某种口味厌倦,家长需要常常变换辅食做法,或在其中混上一些其他调味剂,以便于孩子接受。
那么,辅食到底喂多少合适?陈春明说,孩子一开始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只要孩子吃饱了,需要的能量也就够了。并且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发胖,因为只要是坚持母乳喂养的孩子,都有自动调节食欲的本能,不会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