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妊娠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妊娠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1、心力衰竭:心脏病患者若原来心功能已受损或勉强代偿,可因妊娠而进一步心功能代偿不全。在风心病孕妇,心功能不全表现为: ①肺弃血: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患者气急、劳累后更甚,两肺基底部有细湿罗音。X线检查示间质水肿。②急性肺水肿:多见于重度二尖瓣狭窄,由于高血容量使肺动脉压增高所致。患者突然气急,不能平卧,咳嗽,咯泡沫样痰或血,两肺散在哮鸣音或湿罗音。③右心衰竭:常见于年龄较大、心脏扩大较显著、有心房颤动者,平时即有劳动力减退,或曾有心务衰竭史。在先心病孕妇,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常导致右心衰竭;肺动脉瓣狭窄和法洛四联症,由于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也多表现为右心衰竭;主动脉瓣狭窄则可因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而表来左心衰竭。

2、感染性心内膜炎:无论风心病或先心病均可因菌血症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及时控制可促发心力衰竭而致死。

3、缺氧及发绀:在发绀型先心病,平时即有缺氧及发绀,妊娠期外周阻力低,发绀加重。非发绀型、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孕妇,若因失血等原因而血压下降,可致暂时性逆向分流,即右至左分流,从而引起发绀及缺氧。

4、栓塞: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心脏病伴有的静脉压增高及静脉血液郁滞,易于并发栓塞症。血栓可能来自盆腔,引起肺栓塞,使肺循环压力增高,从而激发肺水肿,或使左至右分流逆转为右至左分流。若为左右心腔交通的先心病,则血栓可能通过缺损而造成周围动脉栓塞。

妊娠合并心脏病要怎么治疗?

妊娠合并心脏病致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时机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处理措施。

妊娠合并心脏病合并心衰的内科处理:治疗时首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同时选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进一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衰的处理以洋地黄类药物为首选,它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心衰严重者可加用氨力农及(或)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与洋地黄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常有严重的水钠潴留,可出现稀释性低血钠和低血钾,此时应选用可扩张容量血管、降低肺动脉压的利尿剂(速尿)。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是治疗心衰的关键。血管扩张剂可使心室充盈压降低,心搏出量增加而改善症状,首选药物为酚妥拉明和硝普钠,宜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但须注意硝普钠对胎儿有潜在的氰化物毒性作用,适合在产后使用。此外,动态观察心功能变化和心功能分级对预防心衰有重要意义,心功能监测包括临床观察、辅助检查如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就是上面说的了,怀孕期间准妈妈们要特别的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要是发现有一点点的不适的症状就要及时去看医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并不可怕,只要准妈妈们都遵循以上说的几点要求去做,相信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对胎儿的影响都是很小的。

怎么知道是妊娠期心脏病

妊娠期心脏病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为原先存在的心脏病,以风湿性及先天性心脏病居多,高血压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和肥厚型心脏病少见。第二类系由妊娠诱发的心脏病,如妊高征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

【诊断】

若孕前即知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当然不存在诊断问题,但有些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而不就医。由妊娠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变,可导致心悸、气急、水肿等症状,也可伴有心脏轻度增大、心脏杂音等体征以及x线、心电图改变,从而增加心脏诊断困难。不过,若发现下列异常,应考虑存在器质性心脏病。

1.ⅲ级以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2. 舒张期杂音。

3.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等。

4.x线摄片示心影明显扩大,尤其个别心房或心室明显扩大。

5.超声心动图显示心瓣膜、心房和心室病变。

妊娠期心脏病是怎么回事

本病常有以下两方面的病因:

1.原先存在的心脏病,以风湿性及先天性心脏病居多,高血压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和肥厚型心脏病少见;

2.由妊娠诱发的心脏病,如妊高征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

(1)妊娠期的血容量增加,

(2)心输出血量增加,在妊娠13到23周达高峰。

(3)妊娠期膈肌上升,大血管扭曲,心脏及血管位置改变,加重心脏负担

(4)妊娠期新陈代谢增高。

妊娠期心脏病治疗

治疗措施[1]:1.终止妊娠的指征:原有心脏病的妇女能否耐受妊娠,原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心脏病的种类、病变程度、心功能状况、有无并发症等。在评估心脏病孕妇耐受妊娠的能力时,,既需慎重思考妊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而危及生命,也要避免过多顾虑,致使能胜任者丧失生育机会。凡有下列情况者,一般不适宜妊娠,应及早终止:

①心脏病变较重,心功能Ⅲ级以上,或曾有心衰竭史者;

②风心病伴有肺动脉高压、慢性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近期内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

③先心病有明显发绀或肺动脉高压症;

④合并其他较严重的疾病,如肾炎、重度高血压、肺结核等。但如妊娠已超过3个月,一般不考虑终止妊娠 ,因对有病心脏来说,此时终止妊娠其危险性不亚于继续妊娠。如已发生心力衰竭,则仍以适时终止妊娠为宜。

2.继续妊娠的监护: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孕妇的致命伤,而心脏负荷因血浆容量与已报关耗量增加等生理变化而加重及其代偿功能减退及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环节。因此,加强孕期监护的目的在于预防心力衰竭,而具体措施可概括为减轻心脏负担与提高心脏代偿功能两项。

(1)减轻心脏负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限制体力活动。增加休息时间,每日至少保证睡眠10~12小时。尽量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心搏出量及保持回心血量的稳定。

2)保持精神舒泰,避免情绪激动。

3)进高蛋白、少脂肪、多维生素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3~5g以防水肿。合理营养,控制体重的增加速度,使每周不超过0.5kg,整个孕期不超过10kg。

4)消除损害心功能的各种因素,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尤其是B1缺乏、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5)如需输血,多次小量(150~200ml);如需补液,限制在500~1 000ml/d,滴速<10~15滴/分钟。

(2)提高心脏代偿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心血管手术:病情较重,心功能Ⅲ~Ⅳ级,手术不复杂,麻醉要求不高者,可在妊娠3~4个月时进行。紧急的二尖瓣分离术(单纯二尖瓣狭窄引起急性肺水肿)可在产前施行。未闭动脉导管患者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或有动脉导管感染时,有手术指征。

2)洋地黄化:心脏病孕妇若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需洋地黄治疗,因为此时应用洋地黄不起作用。况且孕期应用洋地黄不能保证产时不发生心力衰竭,一旦发生反应而造成当时加用药物困难。再者,迅速洋地黄化可在几分钟内发挥效应,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难及时控制早期心力衰竭。故而,通常仅在出现心力衰竭先兆症状或早期心力衰竭时、心功能Ⅲ级者妊娠28~32周时(即孕期血流动力学负荷高峰之前)应用洋地黄。由于孕妇对洋地黄的耐受性较差,易于中毒,故宜选用快速制剂,如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或毒毛花苷K毒(毒毛旋花子甙K)。维持治疗则选用排泄较快的地高辛,一般用至产后4~6周血循环恢复正常为止。

妊娠合并心脏病症状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危害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是中国孕产妇死亡的第3位原因,占非直接产科死因中的第一位。由于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临床上以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征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多见,约占65%到80%,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0%到35%),为贫血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均较少。此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妊娠期女性常见5疾病

1、特发性妊娠黄疸

临床主要表现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瘙痒、黄疸,分娩后症状迅速消失,瘙痒是首发症状,多发生在妊娠28--30周,瘙痒以躯干、下肢、手脚掌等为主,并随妊娠月份增加逐渐增加,出现全身瘙痒,甚至影响睡眠,持续到分娩。15--60%黄疸多发生于瘙痒后7--15天,分娩后1周黄疸消失,所以妈妈们不用特别担心。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持续性恶心、呕吐并伴上腹疼痛,厌油食。呕吐物先为食物,后为咖啡样物,有明显的腹胀及全身出血倾向,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易发生早产、死胎,对宝宝和自身有严重的影响。

3、围产期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没有心脏病,又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而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在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因其主要是发生在围产期,故称为围产期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与妊娠密切相关,多与年龄偏大、肥胖、多次妊娠、慢性高血压、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围产期心肌病临床表现特点为距分娩期越近,临床症状越明显。开始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典型心力衰竭表现。一般先出现左心衰竭随后出现右心衰竭,也有出现全心衰竭的,妈妈们要注意。

4、头痛

有些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可能发生头痛现象,这种症状属于常见的早孕反应。在头上敷热毛巾,能有效缓解头痛。或者躺下好好放松、休息,孕期要注意休息。

5、胃痛

随着子宫逐渐变大,准妈妈的肠胃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且激素使隔离食道和胃的肌肉变得松弛,从而导致胃酸容易向上翻涌,并使胸部产生灼热感。为了缓解胃部疼痛,医生通常会建议准妈妈每日少食多餐,少吃酸辣食物,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躺倒(吃饭时尽量坐直,这样胃酸就不会向上走)。如果你晚上经常胃痛,可以请医生为你开一些抗酸剂,在睡前服用,舒缓疼痛。

妊娠期心脏病病因

原有的心脏病变(25%):

原先存在的心脏病,以风湿性及先天性心脏病居多,高血压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和肥厚型心脏病少见。

妊娠因素(35%):

由妊娠诱发的心脏病,如妊高征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1)妊娠期的血容量增加。(2)心输出血量增加,在妊娠13到23周达高峰。(3)妊娠期膈肌上升,大血管扭曲,心脏及血管位置改变,加重心脏负担。(4)妊娠期新陈代谢增高。

相关推荐

妊娠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1.心力衰竭:心脏病患者若原来心功能已受损或勉强代偿,可因妊娠而进一步心功能代偿不全。在风心病孕妇,心功能不全表现为: ①肺弃血: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患者气急、劳累后更甚,两肺基底部有细湿罗音。X线检查示间质水肿。 ②急性肺水肿:多见于重度二尖瓣狭窄,由于高血容量使肺动脉压增高所致。患者突然气急,不能平卧,咳嗽,咯泡沫样痰或血,两肺散在哮鸣音或湿罗音。 ③右心衰竭:常见于年龄较大、心脏扩大较显著、有心房颤动者,平时即有劳动力减退,或曾有心务衰竭史。在先心病孕妇,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伴有肺动

先天性心脏病怀孕要注意什么

从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医院一年中会收治这样的产妇十多位,医师介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现在能够矫正,让患者顺利通过儿童期,青春期,结婚生子。” 妊娠合并心脏病共分五类,分别是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和妊娠合并心肌炎。它们已经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因为怀孕以后到了妊娠晚期,正常孕妇的血容量要增加30%-50%,作为一个有心天性畸形的心脏,她的心脏功能是减弱的,可能会出现心衰,肺水肿,严重的引起猝死。妊娠合并心脏病,有三个危险期,个妊娠晚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合并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三位原因,占非直接产科死因中的第一位,发病率为1 %- 4%。心脏病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危险主要是循环血量的增加,使得心脏负荷不了,导致心脏代偿失调(即为心输出量不能满足人体代谢需要),从而威胁到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原因 目前,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代偿失调的准妈妈,可因长期慢性缺氧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也可因缺氧引起子宫收缩,发生

妊娠期心脏病 你是不是完全了解呢

病因 妊娠期间,孕妇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在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代偿可以承受,但若心脏功能因孕妇已患有心脏病而有所减退时,额外负担可能造成心脏功能的进一步减退,甚至引起心衰,威胁母婴生命。 症状 妊娠时血液总量增加约30~40%,心率加快,每分钟心搏出量增加,至妊娠32~43周达最高峰,此时心脏负担亦最重,此外,水、钠的潴留、氧耗量的增加、子宫血管区含血量的增加、胎盘循环的形成以及因横膈上升使心脏位置改变等,均使心脏的负担随妊娠期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分娩期心脏负担的增加更为明显,第一产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几个常识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胎儿时期心血管系统部分发育异常的结果,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有遗传因素。妊娠期孕妇身体对外界异常的反应,如过敏、高烧、病毒感染等,可能影响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 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都在出生当即即可被发觉,如大的室间隔缺损、未闭的动脉导管以及面色青紫复杂的先心病。部分患儿是在出生后3—6个月或1周岁以后才被发现,小儿呼吸及心跳快,哺乳困难,生长发育障碍,哭闹时出现紫绀或昏厥。病儿体弱多病,在季节变换时,反复发烧及肺部感染。平时饮食过量或活动量过大或哭闹时也发病。症状似感冒或肺炎,实际是心功能不足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指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在1000个出生存活的婴儿中,发生该病者约6-8名。中国每年大约有15万新生婴儿患有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 1、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1)感染,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2)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

先天性心脏病怀孕要注意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共分五类,分别是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和妊娠合并心肌炎。它们已经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因为怀孕以后到了妊娠晚期,正常孕妇的血容量要增加30%-50%,作为一个有心天性畸形的心脏,她的心脏功能是减弱的,可能会出现心衰,肺水肿,严重的引起猝死。妊娠合并心脏病,有三个危险期,个妊娠晚期,32-34周,第二分娩期,第三个是产后72小时之内。” 医生提醒,虽然先心患者能正常怀孕,但怀孕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脏病的育龄

妊娠期女性常见5疾病

妊娠是母体承受胎儿在其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妊娠期间的妇女称为孕妇﹐也叫准妈妈,初次怀孕的妇女称初孕妇﹐分娩过1次的称初产妇﹐怀孕2次或2次以上的称经产妇。卵子受精为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即胎盘﹑胎膜自母体内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全程为280天﹐28天为一个妊娠月﹐故全程为10个妊娠月或40周﹐由于卵子受精的日期不易准确确定﹐故有预产期(EDC)之称。 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日算起﹐月份加9﹐日数加7;或者月份减三,日数加7。农历则是月份加九减三,日数加十四。遇有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时﹐预产

哪些人不能顺产呢

一、产科因素: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胎儿的营养也更加注意了,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很多营养过剩型营养不良,导致胎儿重量在4000克以上,从而不能自然生产。另外胎位异常,如胎儿肩部位于骨盆入口,严重程度的脐带绕颈,孕妇骨盆狭窄、倾斜,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宫内缺氧窘迫等等,这些情况都不能自然生产。 二、孕妇有心脏类疾病:有一些疾病在妊娠以后可以引起心力衰竭、缺氧发绀、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等,严重时可以导致孕妇死亡。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狭窄等。一些妊娠期特发的疾病如妊娠期高

先天性心脏病能怀孕吗

这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不能一概而论。 除合并染色体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外,绝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均有生育能力。怀孕以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循环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娩过程对孕妇及胎儿循环功能也是很严峻的考验。心脏病患者能否承受孕期及分娩期循环系统的急剧改变,很重要的是取决于患者心功能状况。习惯将心功能分为四级,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二级:一般体力活动时无症状。但较重的体力活动后有疲劳感,气促;三级:能耐受较轻的体力活动,时间稍长出现气促,心跳;四级:休息时也有气促。不能耐受体力活动。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