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疱疹性口炎的治疗原则

疱疹性口炎的治疗原则

1、全身抗病毒治疗:核苷类抗病毒药和利巴韦林,对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可口服阿昔洛韦200mg/次,5次/日,或者利巴韦林200mg/次,3~4次/日。

2、局部治疗:口腔黏膜局部用药,常使用的制剂有溶液、糊剂、散剂及含片,如复方硼酸溶液、0.1%~0.2%洗必泰溶液含漱,酞丁胺软膏、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擦,锡类散、养阴生肌散局部使用,葡萄糖酸氯已定片含化等;对于复发性唇疱疹还可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

3、对症和支持疗法: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进食困难者可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B、C等。

4、中医中药治疗。

得了疱疹性口腔炎的注意事项

1中医对疱疹性口腔炎常有较佳的疗效。中医学认为,本病为外感邪毒,或食伤,素体蕴热及阴虚等所致。风热外感,引动心脾两经内热,蒸于口舌黏膜而发为口疮。食伤于脾胃,则致心脾积热,火热上灼口舌;或复感受外邪,熏灼口腔,皆可致疱疹、溃疡发生。如若素体阴虚,阴液亏耗,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热熏口腔亦可发为口疮。故可依次对应治疗

2首先应该疏风清热,可采用银翘散。发热重者加柴胡;小便黄赤者加通草、车前草;口干欲饮者加芦根、天花粉。咽痛者加射干、虎杖

3此外还要滋阴降火,可采用知柏地黄汤,邪热稽留,耗伤津液者,加石斛、旱莲草、沙参等如果是长期腹泻而反复发作口疮者,多以脾气虚弱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升麻、葛根治疗

注意事项:

疱疹性口炎应注重预防,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注意饮食及奶具、乳头的清洁消毒,此外,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加强田高环节,也可预防性服用板蓝根场,每天1次。

幼儿口腔疱疹

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

疾病描述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和导致口炎的发生。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已经很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经常见到。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症状体征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所属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大都为柯萨起奇病毒所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常骤起发热及咽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疱疹性口炎的常用治疗方法

什么是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herpetic stomatitis)是小儿容易发生的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引起的急性口腔粘膜感染,也可能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有的学者认为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与皮肤粘膜直接感染有关。流行多在冬春两季。年龄越小,全身反应越剧烈,口腔症状也较重。学前儿童多见,有自限性。那疱疹性口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疱疹性口炎的常用治疗方法:

(1) 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 吗啉胍:每天每公斤体重6~10 毫克,分3次口服。若合并细菌感染,还得口服抗生素类药物。

(3)为减轻进食疼痛,局部可涂2%的地卡因膏或2%普鲁卡因溶液。

(4)局部可涂紫药水、5%金霉素或四环素甘油。

(5)少食多餐,吃清淡半流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以上是疹性口炎的常用治疗方法,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患者,那么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口腔炎的种类有哪些

1.溃疡性口炎

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唇内、舌及颊黏膜等处,可蔓延到唇和咽喉部。初起黏膜充血、水肿、可有疱疹,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边界清楚,易于擦去,擦后遗留溢血的糜烂面,不久又重新出现假膜。局部疼痛,淋巴结肿大。拒食、烦躁、发热39℃~40℃。全身症状轻者一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逐渐痊愈。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2.疱疹性口炎

起病时发热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黏膜等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疱疹,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疮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颌下淋巴结肿大。

3.药物过敏性口炎

服了某种药物后,使口腔黏膜发生急性炎症表现。一般在服药后24小时左右发病。其早期症状是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或出现红斑和水疱等。由于药物不断吸收,使早期症状逐渐加重并形成黏膜溃烂。这种黏膜溃烂面不同于一般口疮表现,在其溃烂面上覆盖血性分泌物,溃面肿胀,常常引起刺激性剧烈疼痛,儿童因疼痛而拒食。

不同的口腔炎,治疗方法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大家在生活中如果怀疑自己口腔有问题的话,是应该入院进行详细诊断的。千万不要在没有做检查之前而自行胡乱用药,如果用药不得当的话,不仅对病情的康复没有帮助,还有可能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得不偿失。

宝宝患疱疹性口炎的原因

。宝宝患疱疹性口炎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疱疹性口炎来讲,它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到口腔的黏膜而导致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它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口腔内会出现小水疱。那导致宝宝患疱疹性口炎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家长们都特别想了解的问题。

发病原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经呼吸道、口腔、鼻、眼结膜、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2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最多。

(2)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邻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

(4)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常见于成人,病程约1~2周。

(2)诱因包括感染、疲劳、日晒、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紊乱、环境改变等。

(3)病损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主要表现为灼热-起疱-糜烂-结痂的过程。

(4)病损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通过专家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宝宝患疱疹性口炎的病因以及疱疹性口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所以当我们发现宝宝有以上的症状的时候,就要先考虑一下是否是由于疱疹性口炎而导致的这些症状的出现,对于疱疹性口炎就必须及时的治疗。

疱疹性牙龈炎是怎么回事

疱疹性口炎可分二类:

(1)疱疹性口炎

患儿高热,常持续5~7天,口腔粘膜充血,口腔前部粘膜(包括舌面、唇内侧)、颊粘膜出现数个或数十个米粒大小、甚至像绿豆大小的疱疹,疱疹周围皮肤发红,不久破裂成为外形不规则的溃疡,上面覆盖白膜。患儿烦躁,局部疼痛、流涎,不想进食。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见颌下淋巴结肿大。

此病与疱疹性咽峡炎不同,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夏秋季节发病多,疱疹发生在咽峡和软腭。

(2) 唇疱疹

此种类型较轻,疱疹可见于唇部、口周皮肤,或口唇与皮肤交界处。开始觉得发痒、发红,有灼热感;以后出现或多或少针尖大或小米粒大小的水疱,不久水疱变混浊,然后破裂结痂,几天或1~2周内痂皮脱落,脱痂后不留疤痕。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吗啉胍:每天每公斤体重6~10 毫克,分3次口服。若合并细菌感染,还得口服抗生素类药物。

(2)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3)为减轻进食疼痛,局部可涂2%的地卡因膏或2%普鲁卡因溶液。

(4)局部可涂紫药水、5%金霉素或四环素甘油。

(5)少食多餐,吃清淡半流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疱疹性牙龈炎主要是针对儿童,但它在成年人当中也有出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弄清楚其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疱疹性牙龈炎做一个详细的认识,了解疱疹性牙龈炎的两个分类,尤其认真记住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家人的身体健康多多操一份心,确保每个人身体健康。

疱疹性口炎的症状有什么

疱疹性口炎的症状有什么?我们很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知道了疱疹性口炎的症状都有些什么,我们就可以很快的针对疾病做好治疗,希望我们接下来的建议可以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朋友们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祝愿每个患者都可以健康!

1.疱疹性口炎起病时发热达38℃~40℃。

2.发热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

3.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疹,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

4.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疮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肿大。

通过以上我们针对疱疹性口炎的症状有什么的介绍,是不是大家都了解了呢。

对于疾病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这样我们才能够从痛苦中走出来,这样我们才可以及时的康复治疗,让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希望我们的建议可以帮助你们吧。

疱疹性口腔炎怎么回事

疱疹性口腔炎在发生的时候会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发生疾病会经常拒食。口腔黏膜此时也是会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逐渐增加,加重了孩子流口水的情况。疱疹性口腔炎属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的时候,会经过了产道感染因此引发了疱疹性口腔炎。

新生儿口腔黏膜血管丰富,柔软、干燥,唾液分泌少等,均利于微生物的繁殖,黏膜易受损而感染。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 多于生后3~9天发病,同时伴有低热或高热(体温达38~40℃),发热1~2天后出现牙龈红肿,触之易出血,在舌、唇内和颊黏膜等口腔黏膜上可见单个、一簇或几簇小水庖,周围有红润,迅速破裂形成浅表溃疡,上面覆盖白色膜样渗出物,局部有疼痛、拒乳、烦躁哭闹、流涎,发热可持续5~7天。 对本病的预防与治疗十分重要。

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和导致口炎的发生。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已经很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经常见到。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

疱疹性口腔炎在发生的时候,也是需要更经常的去保持新生儿上的口腔卫生,且需要多加饮水、禁止使用一些严重刺激性的药物,更好的去预防人们的口腔炎症发生。希望我们要对此加以了解才行,我们要明白才可以。

相关推荐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注意事项

1、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要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注意饭后要漱口,以保证口腔的清洁卫生,防止口腔内食物残渣的堆积,引发唾液的分泌量加大,而造成睡觉流口水。 2、要注意治疗口腔疾病 如果患有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疱疹性口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患时,要积极的到正规的牙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消除口腔疾患,缓解流口水的症状。 3、要注意保持良好睡姿 在睡觉时,尽量不要趴着睡,要尽可能地平躺,保持良好的睡姿,尽可能地减少对口腔的不良刺激,缓解流口水现象的发生。

口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一)复发性口疮 复发性口疮最初表现唇、舌与颊黏膜上出现小水疱,直径一般在2mm左右,单个或2~3个,历6~12h后可自行破裂,形成小溃疡,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毫米,表面凹陷,有灰白色膜状物,具有强烈的疼痛,每当食物刺激时而加重,溃疡疼痛常数天后逐渐愈合,病程7~10d,为自限性,但甚易复发。 (二)阿弗他(Aphtha)口炎 本病多发生于10岁左右儿童。疱疹发现之前常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食欲不振、发热等令身症状,继而在唇颊内侧、舌面、上腭等处出现散在性小水疱,水疱破溃形成溃疡,并伴流涎、淋巴结

宝宝口腔溃疡的N种可能性

小宝宝的口腔溃疡和大人的溃疡是两回事,它是一种口腔黏膜病毒感染性疾病,致病病毒是单纯疱疹病毒(简称HSV),而且有复发性的可能性。HSV感染发生于口腔黏膜所引起的病症称为疱疹性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两岁居多。受病毒感染后,宝宝会因疼痛而烦燥不安、哭闹、拒食、流涎。时间一长,肯定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手足口病——这种病也有与疱疹性口炎相类似的症状,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具有流行性。患病后口腔损害遍布于唇、颊、舌、腭等处,为很多小水疱,极易破裂,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除口腔部位外,在手掌、足底、臀

坏死性龈口炎的疾病诊断

1.边缘性龈炎 病程长,以牙间乳头和游离龈的充血,红肿和遇机械刺激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无自发痛,无自发性出血,无牙龈坏死,无特殊的腐败性口臭;涂片很难找到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2.牙周炎 病损以牙周袋,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为主,但无牙龈坏死,无明显的牙龈局部疼痛及全身症状,无特殊的腐败性口臭, 3.疱疹性龈口炎 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起病急,有1-2天发热的前驱期,主要侵犯牙龈,唇,颊,腭等黏膜,典型病变为牙龈和口腔黏膜发生成簇小水疱,溃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或互相融合,假膜不易擦去,无组

口炎的常规诊断方式

一、常规诊断方式 1.血常规检查 细菌性口腔炎白细胞总数升高;疱疹性口腔炎白细胞数多正常。 2.组织病理检查 取水疱底部组织染色,可见到多核巨细胞,细胞核内有嗜伊红病毒颗粒,电镜下观察,能见到六角形单纯疱疹病毒仅次于细胞核中央。 二、球菌性口炎诊断检查 1.询问起病缓急,自觉症状,有无发热、咽痛、腹泻等症状。 2.检查口腔粘膜糜烂的部位、范围、形状,假膜色泽及其厚薄,能否撕脱及底部情况。并检查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压痛。 3.检验血、尿常规。必要时作涂片镜检或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三、念珠菌口角炎的诊断 本病

怎样鉴别小儿手足口病及其他类似疾病

手足口病的某些症状会跟其他疾病的症状相类似,因此如何正确鉴别手足口病,对接下去的治疗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对症治疗。 根据上述临床特征,在大规模流行时,诊断不困难。但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1)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散在为主。一般无皮疹,偶尔在下腹部可出现疱疹。 (2)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主要侵犯猪、牛、马等家畜。对人虽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发生于畜牧区,成人牧民多见,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较大溃疡,手背及指、

疱疹性口炎的症状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最多。 (2)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邻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 (4)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常见于成人,病程约1~2周。 (2)诱因包括感染、疲劳、日晒、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紊乱、环境改变等。 (3)病损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主要表现为灼热-起疱-糜烂-结

通常会出现怎样的口腔溃疡的症状

1、如常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手足口病、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继发溃疡等,这类溃疡只要及时采用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治疗措施,或中医药的辨证施治,一般都不会发生恶变。但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对属癌前病变的黏膜病不能掉以轻心。这些口腔溃疡的症状都是由于口腔黏膜病引起的。 2、由肿瘤引起的恶性口腔溃疡的症状主要是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性发展的结果,在口腔溃疡出现前就可能已出现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 3、腺周口腔溃疡的症状一般是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溃疡多单个发生,且大而深,呈“弹坑”状,边缘隆起,底不平微硬。口腔溃疡的病程

口腔单纯性疱疹自我诊断

根据以下特点,不难作出诊断: 1.疱疹性口炎多见于婴幼儿,在高热、咽痛后出现口腔粘膜上成簇小水疱或溃疡或融合后形成的大溃疡,7~14天左右可自愈。 2.唇疱疹 多见于成人。好发部位在唇红部粘膜及邻近皮肤上,有成簇水疱,发痒,破溃后结痂,有自限性及复发性。 发病时可取疱液作病毒接种,或取疱基底涂片,或血液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效价升高则证实诊断。

抗单纯疱疹病毒阳性如何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疱疹性口腔炎湿疹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新生儿疱疹疱疹性外阴阴道炎等生殖器官以外的感染多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而生殖器官的感染多由单纯疤疹病毒-Ⅱ型引起本试验不能区分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或单纯疱疹病毒-Ⅱ型。l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能引起多种感染,如黏膜皮肤表面感染、生殖器和肛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偶见的内脏感染。孕妇感染HSV可使胎儿产生先天性感染,诱发流产、早产、死胎、畸形,新生儿HSV感染死亡率高,幸存者常有后遗症。 对症治疗 主要是一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