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组成
桂枝汤的组成
【名称】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
【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桂枝(去皮)(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大枣(切)(3枚) 甘草(6克)
【方诀】药枝枣姜甘(方剂速记法)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
【禁忌】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吃什么药
1、桂枝汤方
组成
桂枝(去皮)、白芍各9克,甘草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擎)12枚。
用法
水煎服,服后进少量热稀粥或开水,盖被取微汗。
功能主治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2、麻黄汤方
组成
麻黄(去节)9克,桂枝(去皮)6克,甘草(灸)3克,杏仁(去皮尖)70个。
用法
水煎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桂枝汤治疗妊娠呕吐有效果
桂枝汤可降逆气,平冲气,乃桂枝汤之功。降逆平冲即可使胃和胎安。妊娠恶阻之人常用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服用桂枝汤后,不仅妊娠恶阻可愈,腹痛亦随之而安。
桂枝汤所治妊娠恶阻病应既无明显寒象,有无明显热象者为宜,仲景在原文中言:“无寒热”三字即寓有此意。对于有胃虚兼寒的妊娠呕吐,仲景选用“干姜人参半夏丸”,对兼有明显热象的妊娠呕吐,我则用“桂枝汤”加竹茹.黄芩而收效。对怒气伤肝引发冲气,则用“桂枝汤”加柴胡.枳实.半夏而收功。
现在很多的民间偏方虽然可以治疗妊娠不良症状,但是会对于身体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最好不要盲目的食用。以免造成自身身体和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伤害,女性在妊娠情况严重的时候最好是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柴胡桂枝汤治疗失眠吗
十二指肠溃疡
柴胡桂枝汤对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减低胃液对黏膜的损害作用,同时柴胡桂枝汤能影响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强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
癫痫
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柴胡桂枝汤可使一些相关性改变的每个步骤都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癫痫作用。有人用本方治疗84例癫痫病人,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41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94.05%。
反复感冒
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病毒感染性发热
柴胡桂枝汤有良好的解热、抗病毒、抗感染的作用。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有良好的效果,并对感染引起的惊厥有效。据报道有人以本方加生石膏、川芎和苍术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112例,每日1剂,重者可1日2剂,一般服药5剂有效,总有效率为87.5%。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失去平衡所致,多见头痛头昏,焦虑烦躁,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心悸气短,胃纳减退,脘腹痞满,甚至皮肤过敏、阳痿、遗精等。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对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和消除神经衰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有人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60例,每日1剂,14天1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获效。
脑缺血
反复发作的脑局部血流一过性减少,于相应供应区出现短暂神经症状,约25~40%在5年内发展为完全型脑梗死。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对脑部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良好的改善脑缺血的功能。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柴胡桂枝汤的功效有什么了,特别是对于治疗失眠有着很好的疗效,如果平时有失眠的情况经生活调理不起作用的,可以试一下柴胡桂枝汤治疗失眠,对于一般由于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效果是很好的。
有和桂枝汤一样功效的中成药吗
这个真没有,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可以制成中成药,桂枝汤是解表散寒的常用方剂,对于风寒束表引起的感冒咳嗽有很好的疗效,如果觉得煎药麻烦的话,可以到中医院的药房购买免煎的颗粒剂,回家用开水冲服就可以了,或者让医院代煎,回家放冰箱里冷藏,每次喝时加热一下就可以了。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风寒、畅情志,忌油腻,忌烟酒,忌温补。
一般没有这种中成药的,桂枝汤是由芍药、桂枝、大枣、生姜、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引起的感冒,是经常可以服用的,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为宜。
黄芪桂枝汤的功效有哪些
天甲黄芪可以有效的疏通我们的经络,活血。结合了推拿疗法,效果增倍。天甲黄芪桂枝汤的组成成分有:黄芪、当归、穿山甲以及防风和羌活等一系列对身体保健好处很多的药材。
【出处】 《金匮要略》古本
【功效】祛风散黄。
【组成】桂枝三两,白芍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三两。
【用法及用量】如桂枝汤。
【与原方关系】桂枝汤加黄芪三两。
【方证】黄汗发热,两胫自冷,身体疼重,汗出而渴,从腰以上有汗,腰下无汗,汗沾衣色呈黄如柏汁,腰髋弛痛,如有物于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重而烦躁,小便不利,宜此主之。并治诸病黄家脉浮者。
【主治】黄汗症。
而另外一方“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方比此方少掉一味“甘草”,所以方名也变得不一样。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血痹,去掉甘草的“缓”就是为了让整个药性的力量更猛烈走向四肢末梢。
黄芪桂枝汤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治愈还是有一定功效的,凡事只要坚持了就一定会有成效,养生亦是如此。通过我们对黄芪桂枝汤的深入了解,会加强我们对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力度,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巨大好处。
风寒感冒宜喝葛根桂枝汤
中医治疗疼痛类疾病有很多方剂,像人们常用的桂枝汤,它可以治疗风寒头痛,如果经过加减后,可以治疗多种疼痛。如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治疗项背疼痛;桂枝新加汤治疗周身疼痛;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治疗腹痛等等。综观《伤寒论》及临床实践,桂枝汤类方剂主要用于头项、背部疼痛及腹痛,现主要谈谈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
两方的药物组成及主治
《伤寒论》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中也有对此病的描述,前者叫“柔痉”,后者称作“刚痉”。
桂枝汤加上葛根就叫桂枝加葛根汤,如果再加上麻黄就是葛根汤,这两个方子都是用于感受风寒引起的项背拘急不舒、疼痛。
项,是后脖子,头与后脖子、背部、甚至腰部连在一起痛,在现今的许多病中都能见到,如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症、腰椎病、落枕、痉挛性斜颈、僵人综合症等,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都是常用方剂。
有汗无汗是两方应用的区别
葛根汤由七味药物组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后五味是桂枝汤,所以葛根汤等于是桂枝汤加上葛根、麻黄。前面我们已说过,桂枝汤是调理太阳经营卫之气的,能够调畅太阳经脉的气血运行。葛根是这个方子里的主要药物,用量也最大,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发散太阳经的风寒之邪,邪气去则经脉自安;二是具有显著的缓急解痉作用,尤其能够缓解太阳经脉的拘急状态,是治疗背痛、头项痛、肩周痛的良药;三是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使太阳经脉更加柔顺、疏通。至于麻黄,在本方中主要是散寒止痛,对于无汗的筋脉拘急比较适用。如果项背痛有明显出汗的症状,则宜去掉麻黄,成为《伤寒论》的另外一个方子——桂枝加葛根汤。所以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的主证相同,只是无汗和有汗的区别,两个方子的区别在于伴有汗出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不出汗的用葛根汤。
麻黄桂枝汤有什么作用
麻黄桂枝汤可以有效的治疗内湿引起的风寒,或者是朋友们的四肢关节出现疼痛的现象,而且,麻黄桂枝汤还可以有效的消除我们身上的水肿症状,对付风寒是有一手。而且在春季干燥的季节可以很好的润燥功效。
人体正气亢盛,奋起抵抗,将人身的阳气津液运行到体表全力抵抗外感风寒之邪,正邪力量相当。因此临床上见到恶寒厉害,发热程度也高,一般来说,恶寒有多厉害,发热有多厉害,因为发热是正气对抗邪气的反应,由于人体体液充斥体表厉害,不能外出,故见无汗,头痛厉害,骨节疼痛,人体气机不能外达,只能向上,所以可见喘,麻黄汤证就是这样。
【处方】柴胡(三钱) 芍药(二钱半) 桂枝(去皮.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黄芩(一钱半)半夏(一钱三分) 人参(一钱)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有恶寒,表证未解者。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麻黄桂枝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组成】麻黄30克(去节) 甘草9克(炙) 桃仁30个(去皮、尖) 黄芩15克 桂枝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候发前温服。
【功用】发散血中风寒。
【主治】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发于夜间者。
黄芪桂枝汤怎么泡
由于黄芪桂枝汤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现在很多人自己在家里泡制茶汤在家喝,上面介绍到了具体什么是黄芪桂枝汤,但是应该还不知道是怎么泡制的吧,那么如此养生的黄芪枸杞茶要怎么泡制呢?
黄芪桂枝汤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证,及杂证,自汗盗汗,虚损虚疟,亦可用,若脉浮紧汗不出者,酒客病风寒而汗出者禁用。
黄芪、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尽剂,以助药力。加用黄芪和党参,主要是加强补气的功效。手汗过多可能与气虚不能摄津液有关。中药的组成由辩症而来。
柴胡桂枝汤
很多人对柴胡桂枝汤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选择它之前,也是要进行多方面了解,对这样药物使用,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使得药物对疾病治疗,有着很好帮助。
柴胡桂枝汤:
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表证未解者。
其他治疗用途:
十二指肠溃疡
柴胡桂枝汤对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减低胃液对黏膜的损害作用,同时柴胡桂枝汤能影响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强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
癫痫
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柴胡桂枝汤可使一些相关性改变的每个步骤都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癫痫作用。有人用本方治疗84例癫痫病人,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41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94.05%。
反复感冒
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桂枝汤为何不用麻黄
麻黄汤证是人体正气亢盛,奋起抵抗,将人身的阳气津液运行到体表全力抵抗外感风寒之邪,正邪力量相当。因此临床上见到恶寒厉害,发热程度也高,一般来说,恶寒有多厉害,发热有多厉害,因为发热是正气对抗邪气的反应,由于人体体液充斥体表厉害,不能外出,故见无汗,头痛厉害,骨节疼痛,人体气机不能外达,只能向上,所以可见喘,麻黄汤证就是这样,方中麻黄辛温,桂枝性温,杏仁也性温,炙甘草同样性温,四味药均为温性,为什么这样选药呢?我觉得御心在这里讲得非常好,御心这样认为,外感风寒之邪其本质为寒性,寒温不同处,要不寒要不就是温,麻黄汤证正好是寒和温相对应的阶段,加入温药助正气,使温大于寒,寒解表就开,从而能从根本上祛除外感风寒之邪,同时麻、桂性辛,具有发散作用,善开肌表,表开汗出,邪乃去,桂枝、杏仁能降逆气,使上逆之气平息从而达到品,桂枝、炙甘草兴奋肠胃,使津液有源。桂枝汤证的出现就跟麻黄汤不一样了,从桂枝汤方中药物的组成来看,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都具有兴奋肠胃,增加体液的作用。我们再来仔细看看桂枝汤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汗出说明肌表不固,卫气失职,营阴外泄,肌表失去卫气的护卫,故感恶风,脉缓比起麻黄汤证的脉紧,可是无力多了,说明津液不足,一切的症候都提示机体的营卫气血不足,而营卫的根源就在于胃,胃为营卫气血之海,因此健胃增液就是桂枝汤证的最好的治疗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桂枝汤证应该比麻黄汤证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麻黄汤证正气不虚,正气可以抗邪,而桂枝汤证正气已经有所衰弱,邪气已经进一步进入肌腠,这时候就只有健胃增液,扶正祛邪了。
葛根桂枝汤的禁忌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紧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汤加减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
葛根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证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太阳病 ......
桂枝茯苓丸有什么作用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牡丹皮、茯苓、桃仁、白芍中药组成。《本经疏证》云:桂枝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之道有六曰通阳,:曰和营,曰利水,曰行瘀,曰下气,曰补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所谓桂枝能温通经脉,即是和营、通阳、行瘀等功能的体现。 《本经疏证》又云:桂枝能于阴中宣阳,实际上就是入血通阳的意思,方中丹皮性味辛寒,本善通血脉中热结,桂枝配丹皮,寒温相济,性较平和;且桂枝配芍药调理阴与阳,茯苓配丹皮调理气与血。至于桃仁,尤能消散凝血,溶化血块。...
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区别
麻黄汤与桂枝汤最大的区别是有汗和无汗。无汗是因为风寒束肺,腠理紧闭;有汗是因为毛皮司开阖的功能被破坏,所以汗若有若无。如果比喻城门,麻黄汤证就像有敌入侵时,城门紧闭死守,密不透风。桂枝汤证却像城池本就无人管理,内政紊乱,贼爱入不入。
当敌人退去的时候,麻黄汤证,如果城门被尸体堵住,不能打开,会导致想出城的百姓哗变,暴乱,强行把城门打开一条缝,于是就变成了麻杏石甘汤证。如果城被哗变的百姓完全占领,并有足够的时间把城门完全清理打开,那就变成白虎汤证了。
当敌人退去的时候,桂枝汤证,反而没那么大的反应,敌人在时,按照想象,城门肯定大开,风直吹入城池,产生鸣叫声,故叫“鼻鸣”,被风吹,风克脾胃,故 “干呕”。这就说得通了。桂枝汤的作用相当于清理内务,将无人管理的城池有效管理起来,故对绝大多数的毛病,应该都是有效的。
但是总有些情况,桂枝汤是无效的。“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若是城门紧闭,士兵百姓已经哗变,派文官去清理内务会怎么样?文官进入,会被哗变的百姓士兵杀掉……所以麻黄汤系列的证,忌讳用桂枝汤。还有一种情况,里面的百姓本身就体弱,但不至于关城门的本事都没有,还是有闭表的症状。这个时候,麻黄和桂枝就可以一起上了。现在的人吃得好,身体壮,所以只要不是身体极弱之人,大多数人伤寒都不适合用桂枝汤——现在百姓强悍着呢
男性睾丸炎吃什么中药好呢
1、疏风清热解毒汤。组成:银花15克 连翘各15克 板蓝根12克 鲜芦根24克 生石膏15克 龙胆草9克 花粉15克 赤芍9克 郁金9克 丹皮9克 川楝子9克。用法:水煎服。
2、清肝解毒汤。组成:龙胆草、柴胡各5克 黄芩、黄柏、泽泻、桔核、荔核各9克 车前子12克。用法:每日1剂。
3、温阳消结汤。组成:制附片、干姜各3-6克 白芍、甘草各30克 大黄、桂枝、细辛、桔核、当归各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遍内服(附片先煎1个半小时)。晚上煎第三遍,洗患处。
4、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龙胆草、生地、当归各12克 柴胡、黄芩、木通10克 栀子、泽泻各15克 车前子20克 甘草8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所以,患有睾丸炎的男性患者朋友们可以吃疏风清热解毒汤、清肝解毒汤、温阳消结汤和龙胆泻肝汤这四种中药来进行有效的治疗,但是出现睾丸炎最好自己不要随便用药,以免引起并发症就不好了,最好是及时上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给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