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断是否有心脏病
怎样诊断是否有心脏病
1. 什么症状应该怀疑是心脏病?
心脏病的表现非常多,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除了胸闷、心痛、心慌、气短、嗓子发紧等症状外,还可能有胃痛、腹痛、头晕、腹胀等不典型心绞痛的表现。双下肢疼痛、浮肿等,也可能是心衰表现,最好马上去医院,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2. 一感冒就不舒服,感到心慌、胸闷、气短,这跟心脏有关吗?
有一定关系。感冒发烧后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到医院做心电图,如果发现早搏、传导阻滞等,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但大家不用紧张,因为大多数人的不适是一过性的,真正发生重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人很少。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锻炼,预防感冒。
3. 有胸闷、心慌、胸痛的症状,就是心脏病吗?
不一定。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闷、心慌、胸痛,但出现这些症状,不代表就是心脏病,也可能是神经功能调节失衡所引起。另外,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时也会出现胸闷、心慌,但需要区别的是,非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胸闷、心慌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休息后可能就会好转,而心脏病患者活动量大时会加重不适。因此建议,为了保险起见,出现该症状的人应该去医院进一步诊断,以明确是否有心脏病变。
临床上经常会见到因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脏病症状,也就是说患者经过检查,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却总感觉心慌得很厉害,或者胸口闷、难受、呼吸困难,女性较为常见。这是由于受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影响,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这类人要学会减压、放松心情、适度运动,必要时应该进行心理治疗。
4. 心里经常咯噔一下,感觉像是停跳了,这是得了心脏病吗?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早搏。早搏的发生率很高,健康人和有心脏疾病的人均可发生,精神压力大、饮酒、喝咖啡、睡眠差等因素是诱因。早搏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没有心脏病的早搏是良性的,如果症状不明显,对生活没有影响,可不用治疗。但如果是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早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发现早搏还是应该去医院,让医生检查是否有心脏基础疾病。
5. 有的年轻人经常心跳加速,这是心脏病变的信号吗?
出现这种情况的年轻人,多数可能不是心脏疾病,尤其是年轻女性。另外,没有基础疾病的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运动后、过量吸烟、喝酒后,都可能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如果在上述条件下出现这些症状,不用太担心。但心率过快肯定不好,如果成人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就算心动过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症状
以下都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重在早发现,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发育。
1.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多汗,剧烈活动或哭吵后唇周发紫。
2.抵抗力弱,轻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病,且患病后不易恢复。
3.婴儿哭声低微,声音沙哑。
4.呼吸急促,吃奶无力。
5.胃口小,滋长发育不良。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危害小儿健康、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并不少见,有的生下来就有症状,容易早期诊断,有的生下来很好,以后才逐渐出现症状,也有的外表一直健康但有心血管畸形,往往容易忽略。虽然现在对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都可以应用手术矫治,然而有不少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没在及时发现,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去医院看病,已为时太晚,故而失去手术机会,造成恶性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使孩子完全恢复健康的重要关键。
脚气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主要依据营养缺乏史与临床表现,周围神经炎的诊断可用下法测定:
①蹲踞试验,病人取蹲踞姿势时,即觉小腿疼痛,起立困难,常用二手支持膝部帮助起立;
② 腓肠肌挤压时有疼痛;
③足背,踝,小腿下部触觉及痛觉减退;
④踝,膝反射异常,大都减退或消失
暴发型脚气病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为:
①有3个月以上的维生素B1营养缺乏史及周围神经炎的征象;
②急骤发生的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伴有烦渴;
③心脏增大,节律规则,无其他病因可查;④对于可疑病例立即作治疗试验,本病在治疗后症状迅即改善。
维生素B1缺乏有周围神经炎表现者须与铅中毒,砷中毒及因白喉,菌痢,麻风等感染引起者相鉴别,有浮肿者须与肾炎,营养不良及生理性浮肿区分,尿常规检查,血浆蛋白测定以及检查有无伴随的周围神经炎症状对诊断有助,有心力衰竭表现者应同其他高输出量型心脏病伴心力衰竭,(如甲亢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及中毒性,病毒性心肌炎引起者鉴别,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检查
孕妇体征:
①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 应详细询问有无心脏病史,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及风湿热史;心脏体征有舒张期杂音、Ⅲ级或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严重的心律失常,提示有心脏病。X线检查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有改变。
②Ⅲ级或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性质粗糙而时限较长者应考虑心脏病的诊断。有时诊断比较困难,须待产后随访再确诊。
③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舒张期奔马律出现,均提示有心肌病变;而过早搏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时可在无心脏病的孕妇中发现,应注意识别。
孕妇病史:
孕妇初诊时应详细询问以往有无心脏病史,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和风湿病史。过去诊疗情况,有无心力衰竭等。
辅助诊断
①常规作心电图检查有助诊断。
②超声心动图有助于确诊有无肺动脉高压及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别。
专家介绍诊断心脏病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过 很多患了心脏病突然猝死的状况,及时的发现人们的心脏病疾病是非常必要的,越早的发现心脏病疾病,于是对心脏病的诊断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对心脏病的诊断我们可以从很多的方面入手。那么,对心脏病应当怎样进行诊断呢?
心脏病患者会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者不规则,此症状表现也可以自我觉察得到,对诊断心脏病十分有效。
经常会在饱餐、寒冷、吸烟以及看情节较为紧张的电影或者电视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等不适。这是常见的诊断心脏病的依据,3、在熟睡或者做恶梦的过程中会突然的惊醒,会感到心悸、胸闷以及呼吸不畅,此时一般需要坐起一会儿才会有所好转。
患有心脏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会伴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 ,或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就可以诊断心脏病。在身体非常劳累或者紧张时 ,容易突然间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者胸闷压迫感。这也是简单的诊断心脏病的方法。诊断心脏病的依据还包括心脏病患者呼吸左胸部疼痛同时伴有出汗 ,或者其疼痛感可逐渐放射至肩、手臂及颈部。
以上就是专家对“对心脏病应当怎样进行诊断呢?”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您的重视,及时的做好对心脏病的防治工作。
得了冠心病能活多久
患了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还能活多久?为什么说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愈长愈能长寿呢?主要是由于心脏有其自身的保护能力。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甚至闭塞时,它则逐步发挥侧支循环的作用。心壁是由左、右冠状动脉供血的,而同侧冠状动脉分支之间和两侧冠状动脉分支之间均可相吻合。正凡人心脏吻合血管的直径为20~350微米。其管径和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至18~20岁已达正常大小。一旦冠状动脉阻塞,吻合血管扩张,变粗,使缺血区的血流量增加。
有关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标准和新突破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使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发生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生心绞痛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心肌梗死。鉴于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作率和死亡率呈增加趋势,病人的发作年龄呈日益年轻化趋势,普及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治知识,做到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早预防、早诊察和早治疗,就成为一项紧迫的公共卫生任务。如何才能做到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早期诊察和及时治疗呢?对于有心绞痛等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典型症状的人,在发生症状后及时到医院接受心电图等相应诊断,有可能使疾病得到诊断。但是,有很多病人,平时没有任何不适,只在劳累过度或运动时发生胸痛或胸部紧缩、压迫感,休息一下,症状就会自然消失。这些症状经常被病人忽视,从而失去了早期诊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机会。诊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有很多方法,如心电图诊断、运动试验、核素心肌扫描等,这些都可为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察提供重要依据,但冠状动脉造影还是目前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最可靠方法,称之为“金标准”。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已经有40多年历史,它是通过皮肤穿刺血管插入一根细小导管,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成像后,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就可一目了然,并可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病人的创伤小,痛苦少,多数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诊断,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全部操纵过程只需要十几分钟。
心脏病的诊断
1、心电图
一般检查方便,价格低廉,但是很多时候,仅在病情发作时出现异常生理电位变化,所以准确率低。
2、心脏彩超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多普勒原理来检查心脏血流灌注的手段,准确率较高,价格较心电图要高很多,一般对于心脏瓣膜疾病和严重的冠脉血流受阻诊断准确。前提是对医生的检查经验较为严格。
3、平板实验
可以很好的了解心脏在运动中的供血问题以及平静时不易察觉的异常心电图,可以说是心电图检查的一种完善盒补充。
4、冠脉造影
目前是检查心血管的金标准,检查直观,并可以及时知道介入治疗,但是价格昂贵,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心脏病患者怎么做好自我诊断
心脏病患者要做好自我诊断,有的人平常身体很好,也没有感觉到心脏不舒服,但是却突发心脏病,严重的还会出现生命危险。很多人因此就说心脏病的发病是没有原因的,特别突然,其中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心脏病发作之前是有征兆的。
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细心观察,通过这些观察可以提示你是否存在患有心脏病的危险。首先,有的人在外面行走的时候,经常是快步行走数米远,突然出现咽喉部发紧、发痛等症状,而放慢行走速度或停止走动后,这种不舒服的现象也会很快消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心脏病的发病征兆哦。
还有就是有的人在早上起床进行洗漱的时候,会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暂停一切活动后,这种症状也会消失,那么这也可能是心脏病的发病症状哦。还有就是不管你是上楼梯还是跑步,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都会出现呼吸的不顺畅或者胸部经常感觉很闷,那么这个时候必须警惕,很有可能会造成心脏病的发病哦。
心脏病患者要做好自我诊断,这些状况是日常中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正是有的人忽视了这些才会说,心脏病的发生是很突然的,建议大家平时做好自我的检查,当发现有类似情况的时候要尽快的看医生,不能因为自己的粗心,而耽误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