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梅核气是不是慢性咽炎 梅核气和咽炎如何区分

梅核气是不是慢性咽炎 梅核气和咽炎如何区分

梅核气因为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所以有两个咽炎不具备的特点。

1、精神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患者较担心咽部有严重疾病或癌症,而越是担心异物感越明显,但是当工作忙活精神愉快是咽部异物感很轻微或消失。

2、检查咽部时,一般不会发现发现咽喉炎症。

慢性咽炎如何引起的

1、有些人久受压抑、精神抑郁或遭较重生活挫折,会感到咽部有异物感,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梅核气”,也属慢性咽炎一种。

2、部分颈椎病患者,也会出现咽部异物感,患者会自以为患了慢性咽炎,其实是颈椎病的一个症状。

3、长期吸烟者、久闻油烟者、油漆工人或其他长期遭受有害气体刺激者,咽部粘膜受损,易发慢性咽炎。

4、嗜酒或夜生活过度,会耗损肺肾之阴,咽是肺之关,肾经走行咽喉壁,慢性咽炎有时候成了肺肾阴虚首发症状。

5、多语耗伤气阴,使得咽喉部免疫屏障受损,引起慢性感染,发为慢性咽炎。老师、播音员等以语言为职业人士的慢性咽炎多于此有关。

梅核气的几个小偏方 山豆根银花汤

山豆根10克,桔梗5克,麦冬4克,银花3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治疗慢性咽炎和梅核气都有效。

简单实用治疗咽炎的方法

咽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咽炎咽部充血、疼痛、多痰,并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慢性咽炎咽部异物感明显,多痰且粘,咽壁充血,中医称“梅核气”。古方中医药膳治疗急性期疏风清热为主;慢性期宜清肺养阴,化痰散结。

1.萝卜100克,橄榄50克。煎水代茶饮。每天1剂,连服5—7天。此方适于急性期病人。

2.荆芥9克,桔梗12克,甘草6克,粳米60克。前3味药布包煎汤去渣,加米煮粥食用,每天1剂,连服数天。此方疏风清热,咳嗽多痰者可用。

3.白萝卜250克,青果5个。将萝卜洗净切片,青果打碎,加水1碗煮熟服食每天1剂,连服5—6剂。此方适于急性期治疗用。

4.玄参15克,麦冬9克,甘草3克。煎水代茶饮;此方可用于慢性咽炎者。

5.海带300克,白糖适量。海带洗净切丝,开水烫后捞起,白糖腌3天后食用。每次30克,每天1次。此方治“梅核气”等咽部有异物感的病人效佳。

6.罗汉果9克,柿霜3克。开水泡服;每天1次,连服数天。此方治慢性咽炎有效。

食管炎有没有咽部发紧的感觉 引起咽部发紧的其它疾病

除了食管炎会引起患者咽部发紧外,咽炎和梅核气也是引起咽部发紧的主要原因之一。

1、急性咽喉炎:急性咽炎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发紧、灼热,继而疼痛,吞咽唾液时咽痛往往比进食时更为明显;可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侵及喉部,可伴声嘶和咳嗽。

2、慢性咽喉炎: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恶,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尤其会在说话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

3、梅核气症状:病人感到咽部或颈部中线有团块阻塞感、烧灼感、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等。

中庭是哪个位置 中庭的作用

中庭为任脉经穴,喻穴居心位,心居中而处尊,犹如至中之殿庭,故名中庭。本穴内应心,膈膜,具有舒调心气,宽胸快膈,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以降气为主,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胸闷,噎膈,呕吐,心痛,梅核气,咽炎,扁桃体炎,小儿吐乳等症。

梅核气与慢性咽炎是一样的吗

经常听到有人把慢性咽炎和梅核气病混为一谈,确实,慢性咽炎和梅核气病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慢性咽炎就真的完全等同于梅核气病吗?其实不然,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下慢性咽炎和梅核气病。

中医讲的梅核气病是由于情志抑郁或气滞所致,患者总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其具体症状有: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或者脖子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穿有高领的衣服,有人甚至连领扣也不能。部分患者感觉里有东西总卡着咽部,咳不上来又咽不下去。有时异物可以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本病与情志有很大关系,通常在劳累,生气,紧张后症状加剧。但在医生检查时总查不出在眼部有异常物体。

引起梅核气咽部异物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慢性炎症引发咽部不适,如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鼻窦炎、鼻咽炎等。又如特殊性的炎症也可引起咽部不适,像是结核、梅毒、真菌病等。增生肥大的愕、舌、咽扁桃体也能使咽部产生异物感。还有的患者为先天发育异常,比如茎突过长、气管憩室等。还有颈椎骨质增生、畸形、唾液分泌异常 等也可影响到咽部。另外声门上型喉癌以及下咽癌和食道癌的早期。咽部异物感可能是唯一的症状。缺铁性贫血、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消化腺分泌异常、胃酸缺乏、维生素缺乏症(A,B缺乏)、肠寄生虫症、高血压溃疡病、胆石症等。这些疾病均有可能引起咽部的异物感。当然精神性因素也可以引起梅核气 ,当精神过度紧张,心情忧郁或神经官能症患者均可出现咽部症状。还有个别患者有家族性咽喉癌,食道癌,引起国度注意咽部感觉,也可引起眼部异物感。

所以引起梅核气的原因有很多,慢性咽炎可以引起梅核气病,但只是引起梅核气病的可能原因之一,不可以将慢性咽炎等同于梅核气病,若错把慢性咽炎当梅核气治疗,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当您有咽部不适的症状时,应该到专业的医院去治疗,才可要到病除,解除痛苦。

嗓子有异物感是怎么回事

1、癔球症(梅核气)

总感觉喉咙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它虽然不影响呼吸、吞咽功能,可本人会觉得特别难受,甚至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扰,造成失眠、焦虑、抑郁、恐癌,医学上把这种病症命名为“癔球症”(中医称为“梅核气”),被认为是心因性疾病。

梅核气的患者虽然感觉咽喉的梗阻的感觉,咳不出、吞不下,但偶有疼痛感、不妨碍饮食。另外,该症状会随着情绪的波动出现变化,时轻时重。检查咽喉,并没有异常,即使有不适,也很轻微。而全身症状就特别明显,患者多表现出疑虑、纳呆、困倦、消瘦,甚至精神抑郁、失眠。妇女还表现为月经不调、舌质暗滞,脉弦。可以用中成治疗,“金嗓利咽丸”、“舒肝颗粒”、“逍遥丸”等,或用中药“半夏厚朴汤药”等。

梅核气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精神焦虑、抑郁、疑虑、心理焦躁有关。在疑虑的情绪下,患者颇为敏感,会觉得有痰卡喉的感觉,咽不下吐不出,情绪越波动、咽喉异物感越明显,越想越严重。因此患上此病后关键是个人进行思想疏理,不要背思想包袱,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慢慢就会痊愈。

2、慢性咽炎

嗓子异物感多与慢性咽炎分不开,咽喉部异物感是指咽喉部感觉异常,自觉咽喉部有堵塞感,颈部发紧,贴叶或痰粘着感,或呈小球样“团块”在咽部上下活动,既不能咽下,也不能吐出,于吞咽唾液时更为明显,但进食无防碍。而咽喉异物感症可为器质性病变所引起,和非器质性者,很多疾病均可以出现咽喉部异物感。

3、疾病原因

喉上神经炎、风湿性环杓关节炎、会厌囊肿、会厌形态异常、喉软骨膜炎、血管神经性喉水肿、环咽肌及咽下缩肌痉挛等,食管疾病如食管痉挛、憩室、贲门失弛缓症、早期恶性肿瘤、外伤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痉挛、横膈裂孔等,都会引起喉咙有异物感。

梅核气的偏方

方1

【组成】绿茶、月季花、玫瑰各3 克,桔梗、山萸肉各6 克。

【用法】研为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

【主治】气滞血瘀之梅核气。

方2

【组成】绿萼梅、绿茶、合欢花各3 克,枸杞子5 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主治】梅核气。

方3

【组成】生蜂蜜20 克,鸡蛋1 个,香油数滴。

【用法】鸡蛋打入碗中搅匀,沸水冲熟,调入蜂蜜及香油,顿服,1 日2次,早晚空腹服。

【主治】梅核气,肺胃虚火,口咽干燥,时轻时重,以及慢性咽炎。

梅核气主要是集聚在咽喉部位的一种不舒服感觉,一般情况下不会给身体带来其他的疾病,但是如果不能够积极的缓解和治疗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引起慢性的咽喉炎,或者其他的咽喉疾病,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积极的治疗。

嗓子不舒服感觉有异物怎么办呢

因素一: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梅核气(慢性咽炎)。相当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或癔球。梅核气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肝郁脾滞,津液不得输布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物感,无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碍饮食,时轻时重,伴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纳呆,困倦,消瘦,舌暗,脉弦

因素二:慢性咽炎主要为咽黏膜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卡他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炎症则多伴有咽淋巴样组织的炎症,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干,痒,胀,易干恶,有异物感。如果年龄大有吞咽困难有必要检查下咽喉

因素三:可能是咽炎,去医院检查一下。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总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刺激咳嗽,干燥、发胀、堵塞、瘙痒等,但很少有咽痛。需要注意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饮食,注意休息和保暖。可以服用阿奇霉素或阿莫西林,含化华素片等治疗。

相关推荐

腊梅花的功效

解毒清热;理气开郁。主暑热烦渴;头晕;胸闷脘痞;梅核气;咽喉肿痛;百日咳;小儿麻疹;烫火伤。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1、《纲目》:解暑,生津。 2、《浙江中药手册》:治暑温胸痞烦渴,小儿麻疹,百日咳。 3、《江苏植药志》:治心烦口渴,气郁胃闷。 腊梅花的作用: 1、毒性:洋腊梅碱可引起哺乳动物之强烈抽搐,作用类似士的宁。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平均致死量为43.79±1.89mg/kg,对大鼠为 17.16±0.82mg/kg。对兔之毒性更强,大约在10-40mg之间,静

嗓子怎么感觉有东西怎么办

1、嗓子怎么感觉有东西怎么办 应该是咽炎。咽喉炎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喉炎的治疗 西医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如:嗽口药,用2%棚酸溶液,3%盐水和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复嗽口,或者用2%碘甘油,5%强蛋白银液途于咽壁,或用碘含片,杜米芬,薄荷等含于口腔内等,有一定缓解症状之功能。局部对症治疗也可以选用中成药,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平常一定注意少讲话!注意防止感冒。建议你一定要禁烟 ,酒,辛辣食物。 2、嗓子怎么感觉有东西是什么 这种症状叫“咽部异物感”。咽部异物感中医称之为“梅

喉咙有异物胸口不舒服 全身性疾病

喉咙有异物感同时胸口不舒服可能是多种疾病共同导致的,喉咙有异物感多考虑是肿瘤、咽喉炎、梅核气引起的;胸口不舒服,尤其是烦闷,可能是心脏或者肺部疾病引起的,如果两者同时存在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好转,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避免严重性疾病。

中庭穴是哪个位置

中庭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即胸剑结合部。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先取两乳头连线之中点膻中,向下量1.6寸处。 2.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与胸剑结合点部可触及一凹陷,平第5肋间。 3.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中点处,平第5肋间。 中庭的作用 中庭为任脉经穴,喻穴居心位,心居中而处尊,犹如至中之殿庭,故名中庭。本穴内应心,膈膜,具有舒调心气,宽胸快膈,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以降气为主,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胸闷,噎膈,呕吐,心痛,梅核气咽炎,扁桃体炎,小儿吐乳等症。

人体自带消炎片 消炎穴2照海穴

咽喉部痒痛,有时还伴有干咳、干呕的症状,西医上称为“梅核气”。 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药物无法进入粘膜深层,吃药无效.... 空调吹久了,咽喉肿大、发炎、发烧…… 按摁住足部的照海穴,并闭着嘴,不要说话。一会儿,会感觉嘴里津液,慢慢吞咽下去,这样几次后,可去除不适。 方法:这时你可以按摩照海(和天突穴),可以消炎护嗓。每次指尖掐照海穴3~5分钟,天天不拘时候次数。天突穴可用指腹随时按揉,局部有酸胀感便可。

喉咙堵是怎么回事

喉咙堵得慌或是“梅核气”,梅核气常见于情绪焦虑、抑郁的人,即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梅核塞于咽喉,故称梅核气梅核气常见于情绪焦虑、抑郁的人,即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梅核塞于咽喉,故称梅核气。治疗“梅核气”可给予抗抑郁药物,往往效果很好。此外放松心情,改善家庭关系,必要时结合心理治疗,也可收到很好疗效。 陈阿姨最近感觉嗓子里堵了个棉花球,十分不舒服,到医院做了喉镜和胃镜,没看出什么问题,查甲状腺结果也正常。这时她想起有人建议去心理科看看,就走进了心理科诊室。 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王昊飞医生接诊后,询问陈阿姨最近是

嗓子总感觉有异物的治疗方法

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系咽粘膜的慢性炎症。常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 症状 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 慢性咽炎可分为: ①慢性单纯性咽炎:粘膜弥漫性充血,小血管扩张,色暗红,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 ②慢性肥厚性咽炎:粘膜增厚,弥漫性充血,色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肿胀,呈点状分布或融合成块。两侧咽侧索亦充血肥厚。 ③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粘膜干燥,萎缩变薄,色苍白发亮

癔症吃什么好

1)小麦粳米粥:小麦100克,加清水1000毫升煮熟,去渣取汁;然后加入梗米10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慢熬成粥。分1-2次空腹服。适用于妇女脏躁症,精神不畅,呵欠频作,心中烦乱,饮食无味。 2)核桃香蜜膏:核桃仁120克,黑芝麻120克,八角茴香、小茴香各12克焙干,共研末,放于锅中,加入麻油、冰糖、蜂蜜、鲜牛奶各120克,用小火慢熬两小时,使之成膏。每日服3次,每次20-30克。适用于妇女脏躁症头晕目眩,失眠健忘,语言颠倒,精神抑郁。 二)梅核气(躯体机能障碍类癔症) 临床表现:症见自觉喉部有梗塞感

枇杷叶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煮水喝能清肺热咳嗽,治气逆喘急,民间常用作偏方治久咳不愈。但此药单一味偏方,疗效有限。中成药制剂枇杷膏、枇杷露等,都是经过临床验证过的经典良方配伍制剂,治疗咳嗽比单一味中药疗效会更为显著,更为对症,更能适应身体需要。咳嗽患者,饮食应该注意忌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2步胃热呕吐 取枇杷叶15g,竹茹20g,麦冬10g,制半夏6g,水煎服,每日1剂。 第3步声音嘶哑 取鲜枇杷叶30g(去毛),淡竹叶15g,水煎服,每日l剂,一般2-3剂即见效。 第4步流鼻血 取枇杷叶适量,去毛,焙干,研

罗汉果能泡几次呢

罗汉果一般可冲泡四五次,而圆形色褐、个大质坚、摇之不响的优质果,则冲泡次数还可增加。 罗汉果性凉味甘,含罗汉果甙、氨基酸和果糖及黄酮,其甜度比食糖约高200倍以上,具有清肺润肠、清解暑热、治疗慢性咽炎的功效。 一般如果是治疗慢性咽喉炎,可以将罗汉果1枚剥开,连皮带肉用开水泡水喝。 如果是日常保健作用,为了清咽利嗓,清热解火,可把一个罗汉果剥开,连皮带肉分成几份,分几次泡水喝。但是因罗汉果性凉,一般寒凉性体质的人不建议食用。 罗汉果泡水方法: 1:材料:罗汉果一个 做法:罗汉果切碎,用沸水冲泡十分钟后,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