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的检查
踝关节扭伤的检查
发生原因:大多是因为身体失去重心,落地时踩在别人的脚上或脚被绊时出现。扭伤时,局部会发生关节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
检查方法:注意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应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同时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检查活动范围是否变大,和未受伤一侧比较。如只是轻度扭伤,可继续冰敷并施以压迫性包扎,抬高患肢。如属较严重的扭伤,则应送医院治疗。
处理方法:处理时,先用弹性绷带将踝关节固定,于伤处外敷冰袋,再用绷带固定冰袋和踝关节。固定约3至5分钟,可先取下绷带,此时受伤部位肿胀尚不明显,可先进行简单的检查。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有无骨折或脱臼的可能及韧带损伤的程度。
崴脚的原因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就是说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的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重要的作用。
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损伤都属于踝关节扭伤的范畴。踝关节扭伤可能导致的损伤包括外踝的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内踝三角韧带,下胫腓横韧带等。
踝关节扭伤是最高发的运动损伤,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踝关节由胫骨腓骨远端和距骨构成。
由内外踝和胫骨后缘构成踝穴,距骨上面的鞍型关节面位于踝穴中。距骨的鞍型关节面前宽后窄,背伸时较宽处进入踝穴,跖屈时较窄部进入踝穴,所以踝关节在跖屈位稍松动,其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踝关节在跖屈时比较容易发生内翻外翻扭伤。又因为踝关节外踝腓骨较长踝穴较深而内踝胫骨较短踝穴较浅,故踝关节更易发生内翻扭伤,外踝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损伤更常见。踝关节外翻扭伤虽不易发生,一旦出现却很严重。如发生断裂一般都会引起踝关节不稳,且多同时合并其他韧带损伤和骨折。
扭脚扭到肌肉了怎么办
扭脚扭到肌肉了怎么办?踝关节扭伤对人们的威胁非常大,不仅使患者不能进行行走活动,而且病情一旦发展,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其他方面的并发症。但是扭伤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经常出现的。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踝关节扭伤应该怎么办呢?患者在扭伤后往往都是不知所措或贻误最佳治疗时间或忽视治疗而遗留下不良或严重的后果。现在我就踝关节扭伤后一些患者的误区和正确的处理方法介绍一下使大家一旦在扭伤后不会在治疗方面走弯路。
一` 不要忽视踝关节扭伤 很多人都认为崴脚脖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所以就忽视它的治疗和休养。扭伤后或者仅仅休息几天,或者用些口服或外用药物,作作热敷就行了。这种想法和处理方法是太简单了。确实有一些患者扭伤轻`自身修复条件好,只用上述所讲到的简单处理方法就痊愈了,不过我们也经常在临床上接诊一些扭伤后半年多甚至一两年了仍有症状,虽然踝关节周围肿胀消失,活动也不受限,但是还是觉得关节活动不是很灵活,站立或行走多些就会有轻微疼痛和肿胀,休息后又消失了。还有些患者说自己经常崴脚脖子,甚至走平道都会扭伤,这都是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简单导致的,形成了习惯性踝关节扭伤和踝关节的慢性炎症。更严重的是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患者,她五十多岁,三十多岁就开始崴脚脖子,二十多年来经常扭伤,后来严重的影响到行走,经检查距骨坏死,不得不作手术了,看看这小病不重
踝关节扭伤不要慌谨记处理方法几则
1、踝关节扭伤之后要合理的适时热敷和冷敷。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遇热而活,遇寒则凝,所以在踝关节扭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一般而言,受伤24-48小时后始用热的处理办法。
2、如果条件允许,踝关节扭伤患者应立即抬高受伤的脚,进行加压包扎。若脚踝呈轻度扭伤时,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对踝关节扭伤患处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
3、针对踝关节扭伤合理用药。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更多,肿胀更大,必要时用点“好得快”喷洒伤处,会感到舒服点。24小时后,内服些云南白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肿后就不必内服和外敷药物了。
4、踝关节扭伤后如果已发生或怀疑发生骨折,应根据情况选用约30厘米长的木版或硬纸板分别放置在受伤的踝关节两侧,并在受伤部位加放棉垫、毛巾或衣物等,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两块木版或硬纸板上下两端分别固定牢固。
春季锻炼要预防踝关节扭伤
春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在户外锻炼中时常会遇到踝关节扭伤的情况。虽然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关节扭伤中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不良后果,对此要引起高度警惕。
踝关节扭伤又叫“脚脖子扭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春季锻炼,当人们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登山、下山、下坡或跑步、跳跃时,一旦失足登空,容易引起踝关节突然过度内翻或向外翻转着地,踝外侧或内侧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而引起踝关节扭伤。其临床表现为踝部发红、灼热、肿胀、疼痛、局部压痛,伴皮肤瘀斑、活动受限为特征。
踝关节扭伤经治疗后,多数病人可获痊愈,但也有一些踝关节扭伤患者由于治疗不科学、扭伤后应急处理不恰当等原因,会遗留下踝部疼痛等后遗症,长期不愈,甚至可达数十年,影响行走和劳动,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对此不可小视之,踝关节扭伤后要正确而及时处理。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扭伤,给治疗带来更多的不便。
先冷敷后热敷:一般说来,大多数踝关节扭伤后,局部可用湿毛巾或冰块冷敷,具体方法是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这样可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轻肿胀,但注意扭伤后应避免热敷或乱揉乱按,以免加重出血与肿胀。扭伤24小时后方可局部热敷,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促进受伤部位血液循环,有助于加快恢复。
抬高患肢:可把患肢放在枕头、沙发的扶手等物体上,且使脚略高于心脏,并把身体尽量伸直。通过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减轻肿胀。
外搽内服药物相结合:必要时可服一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等,还可外搽红花油、跌打酒等。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轻度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在经过自行处理,2~4周后可痊愈。较重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借助X光摄片检查,以排除骨折的发生,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预防踝关节扭伤的方法有哪些
踝关节扭伤属关节扭伤的一种,而踝关节扭伤是足踝外科的常见病,多见于运动员,而且在运动中是很容易出现踝关节扭伤的,而且有的人不小心就会导致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后如果治疗不彻底是会容易导致病症反复发作的,所以,广大朋友在运动中要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以免在活动出现该情况,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
预防踝关节扭伤的方法有:
一、运动前,充分进行热身活动
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以让身体做好运动之前的准备。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热身活动能对身体各个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调动作用。
二:加强本体功能及平衡能力的训练
改变与保持运动员平衡能力的训练都能够帮助人体本体感觉器的提高。因为本体感觉器的存在能让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肢体位置在什么地方,知道该如何发力,而这在运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三:准备一双好的运动鞋
一双好的运动鞋可以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提供足够的缓冲力,保证踝关节在运动中有很好的力学支持,并减少伤病的发生。
四:恢复训练时,踝关节要打好固定
可以用胶布,也可以用粘胶支撑带。用支撑带的目的是对薄弱的踝关节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增加它的稳定性。
五:热身活动中及训练课中,做一些超等长训练的动作
超等长训练包括跳跃、腾空、弹性跳等,这些动作均有利于体能状态的调动,帮助肌肉、关节、肌腱、韧带做好运动之前的准备。
六:加强肌肉的拉伸与肌力强化训练
人们适当的伸伸腿,压压腿,活动下关节,拉伸下肌肉,避免肌肉拉伤。
以上是预防踝关节扭伤的生活小常识。而且在进行运动之前,我们应该多做一些准备活动,多活动下关节,避免踝关节扭伤,而且还要适当的慢跑两圈,先热一下身,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好准备。而在运动中保护好自己,对于难度过大,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动作也别强行去完成,否则很容易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伤。
如何正确的处理脚踝扭伤
我们的脚踝关节扭伤常常出现于外侧,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比如走路,上下楼梯,不慎的话就容易造成我们的脚踝扭伤,但是为什么我们脚踝扭伤容易出现于外侧呢?
这是由于外踝比内踝要长一些,于是支撑住了踝关节外侧,同时,内踝部分有一组坚强的韧带,称为“胫侧副韧带”(又叫“三角韧带”),呈扇形自内踝伸展到足骨上,紧紧地拉住了踝关节内侧。
两者同时发生作用,当踝关节扭动时防止踝关节向外翻,而是经常地令踝关节过度向内翻,这时就使比较薄弱的腓侧副韧带发生撕裂损伤。这就是踝关节扭伤多见于外侧(也即是腓骨侧)的原因。
脚踝扭伤常出现在外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小腿内侧支持我们足部,比较有力,不容易使我们的脚踝发生外翻扭伤,反则就是容易出现我们脚踝的外侧的扭伤了。
踝关节外侧扭伤时,由于腓侧副韧带的撕裂出血,使外踝下方连及足背部出现血肿、皮下瘀斑,局部有明显压痛,检查时如将足部被动向内翻,则因牵扯伤处而感剧痛,如向扭伤的外侧翻,则疼痛不明显。
踝关节扭伤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必须排除常常合并存在的腓骨髁骨折。如有骨折可疑,需要拍X光片来确定。
治疗以对症为主。新鲜扭伤可立即冰敷,或向局部喷射冷冻剂,以抑制出血肿胀,并妥贴包扎固定。新鲜扭伤忌按摩、被动运动、立即行走活动,这样做都会加重局部损伤及出血。
我们脚踝扭伤后,在二十四小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热敷,这样有助于帮助我们消肿活血,两三天后就可以进行一般性的活动了。但是还是要防止再次出现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指踝关节韧带损伤或断裂的一种病证。为骨伤科常见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儿中学龄期儿童活动量较大,发病较多。
高帮鞋能帮助保护足踝
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足踝扭伤,如有较重的韧带损伤,比骨折还要严重得多。因为关节的活动是要靠韧带维持的,韧带一旦断裂,关节的活动就会不稳定。预防扭伤,最好穿高帮登山鞋,尤其是下雨天,高帮鞋可有效保护踝关节。
长期的关节不稳定,会将关节表面的软骨磨坏,而软骨是不可再生的。软骨损坏后便开始产生疼痛,引发关节的炎症。逐渐加重后,便会产生关节畸形。畸形反过来又会加重关节的破坏。
踝关节扭伤后,如果有明显的不适,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如果已经有过多次踝关节扭伤,或有关节不稳定的感觉,最好抓紧时间去医院治疗,不要耽搁。
脚扭了和骨折了有啥区别
踝关节扭伤和骨折的区别诊断: 1.踝关节扭伤:踝部软组织损伤,虽疼痛剧烈,但能行走。 2.踝关节骨折:踝关节损伤后,扭伤者,受伤后即觉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强走路,随之踝关节肿胀;若伤后踝部淤肿疼痛,内外踝部压痛明显,可闻及骨擦音,出现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畸形,则是踝关节或踝部骨裂或骨折。
如何检查踝关节扭伤
伤后踝关节外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或不能行走。检查看,伤处肿胀,轻伤足部畸形不明显,重伤有足内翻畸形。一般在12小时后出现皮下瘀斑。损伤部位有压痛点,踝关节内翻,疼痛加重。踝关节稳定性差,如有活动异常者,说明韧带断裂。
1、注意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
2、内翻及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足内翻时,踝关节外侧活动范围是否变大或松动)。再将踝关节外翻以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
3、前抽屉试验: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同时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检查是否活动范围变大(和未受伤一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