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的作用 支正穴位层次解剖
支正的作用 支正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深层有尺动,静脉和尺神经。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 支正穴的功效主治
类属:支正穴为小肠经络穴。
功效: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清心宁神。
主治:1.头痛,目眩,热病,消渴。2.癫狂,好笑,善忘。3.项强,肘挛,手指疼痛。
常用配伍:头目疾患配伍风池,太阳;神志病配伍少海,神门,鸠尾,心俞;消渴配伍胆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循经病配伍完骨,小海,肩贞。
支正的作用 支正刺灸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祛邪舒筋。主治颈项强痛,肘臂疼痛,手指挛痛,热病,癫病。
配穴:配曲池治疗肘臂痛;配天髎,天柱治疗颈项强痛;配间使治疗癫病。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片
支正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肾俞的作用 肾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第2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此层筋膜为腰背部的深筋膜,在腰部特别发达增厚,位于竖脊肌浅面,也是背阔肌的起始腱膜。此层筋膜易受劳损,常成为腰腿痛原因之一,该筋膜由背阔肌的支配神经(见前)和相应的腰神经后支分布。
此层筋膜深面有由第1,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构成的臀上皮神经通过,若刺及该神经丛,可产生向臀部及大腿前内侧放射的 触电感,腹腔内对应的器官为肾。
支正如何扎针 支正的作用功效
支正穴是小肠经通向心脏的络穴,心和小肠相表里,所以说心脏和小肠要靠支正穴来联络。
支正穴能从心脏汲取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增强小肠经运化痰湿的功能,因此支正穴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疏调经气的功效,多用于头痛目眩、热病癫狂,头项强痛、肘臂酸痛等症的治疗。
支正的定位和主治 支正穴的作用
支正属小肠经,为小肠经络穴,别走手少阴心经,二经均上头目,故此穴疏风清热,清利头目,宁心安神的作用较强,可治疗头目疾患及神志病变;小肠经属火,主液所生病,本穴可清脏腑之热,用于热盛伤津之消渴症;治项强,肘挛手指痛为循经治疗作用。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
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
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手太阳小肠经之支正穴
腕横纹上五寸,就是支正穴。
这个位置在侧面,小肠经都在侧面,这个穴位叫支正,“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统的正,这个五脏当中谁为正?都把心脏作为君主之官,它作为正。
支正主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
所以这个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它是一个络穴。
支正穴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长了一个瘊子,有了扁平疣,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赘生物?
这些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
另外一方面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这些赘生物。还有脂肪瘤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
通过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这些赘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呢?因为支正穴呢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
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所以按摩支正穴它就可以化解体内痰湿的赘生物。
神门在身体哪个部位 神门配伍治疗
神门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痛。神门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绞痛。神门穴配大椎穴、丰隆穴主治癫狂,痫证,还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神门穴配内关穴、三阴交穴治神经衰弱、失眠。神门穴配少商穴、涌泉穴、心俞治呆痴。神门穴配支正穴为原络配穴法,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这穴位的搭配还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神门穴配膈俞穴、血海穴主治呕血、吐血、便血。体现了有活血止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