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6大误区
月经失调6大误区
误区一:经血颜色深、有血块,代表有妇科病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经血除了血液外,还夹杂了子宫内膜碎片、炎性细胞、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一般经血是不凝的。正常的经血应该是暗红色,没有大量血块的。
中医妇科学把经血的颜色作为辩证的主要依据。如果血色偏黯褐,或紫暗,夹大量血块,同时伴有痛经,烦躁易怒,乳房胀痛,或腰腹酸胀疼痛,下坠感,畏寒怕冷、白带清稀如水等症状,则需要积极治疗。如果出血过快,也可能形成小血块,所以经血中偶尔夹带血块也属正常,只有当血块大小超过1元硬币,同时伴有明显不适的感觉,你才需要到医院就医检查。
误区二:生理期不固定,生理期过短的话,就属于不正常,会影响怀孕几率
对于月经周期的认识:正常女性月经周期在28-30天,提前或推迟7天以内,并形成一定规律,这是正常的。偶尔一个周期提前或推迟,不作病论。女性超过35岁,周期会相对缩短,但仍然在22-37天这个范围内,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对于月经经期的认识:月经经期一般为3到7天,如果经期很短,1-2天就干净了,这是月经过少,需要从多方面了解原因。月经过少是比较棘手的疾病,治疗周期也比较长。
对于月经量的认识:这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指标,因为每一位女性对月经量多少的概念不一样,而且每一位女性每个月更换卫生巾的数目也不恒定。下面向广大女性朋友介绍一个相对比较直观的标准:月经量以卫生巾作为标准,一片普通卫生巾全部湿透大概有20ml经血,量多的那1-3天,总共能使用3-4片卫生巾(全部湿透),这是正常的月经量。如果整个周期用护垫就可以了,那么这是月经过少,有可能是卵巢功能减退,或者是无排卵的子宫出血,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是宫腔粘连等顽疾。
误区三:结婚后痛经就会消失
女性从月经来潮到绝经的30余年里,不断地与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作斗争。婚后痛经会消失的传言一直盛行,可现实证明严重痛经的患者通过结婚生子就能彻底解决痛经问题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里需要引入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区别。原发性痛经是指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始于初潮或其后不久。继发性痛经通常是器质性盆腔疾病的后果。
原发性痛经的女孩子有可能可以通过结婚生子来解决痛经的问题,但前提是婚后不合并器质性盆腔病变。什么是器质性盆腔病变呢?比较常见的是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等。女性的盆腔通过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间接与外界相通,所以非常容易合并盆腔炎症,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经期卫生,经期不要剧烈运动,尤其是禁止经期进行腹部运动和腰腹部的按摩。同时有阴道炎,需要及时治疗,同时督促性伴侣配合治疗。没有生育要求,要严格避孕。这些都可以大大减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此外,怀孕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佳的治疗,所以很多痛经患者产后痛经能明显缓解。
误区四:巧克力和甜食能改善痛经
吃点甜食可以治痛经的说法在女性当中流传甚广,但专家对此的意见是,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而且生理期大量摄入甜食,不但无法起到消除生理期症状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血糖不稳定,加重生理期不适症状。含咖啡因的食物可刺激子宫收缩,加重出血,经期不宜食用。
如果属于经期怕冷,平时不容易上火,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或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患者,可以在经前及经期喝生姜红糖水,以缓解痛经症状。同时可结合艾灸,起到扶正固本之效。 如果能结合经前、经期、经后、排卵期四期的中药调治,则效果更佳。
如果属于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痛经夹血块,块下痛减的患者,经前要注意情绪的调摄,控制情绪。轻症患者可以泡玫瑰花茶以疏肝解郁,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口服中药调理。
误区五:经期感受是可以从母亲处遗传
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道理,包括很多疾病都有家族聚集性,也可以用遗传易感性来解释。比如:如果母亲的月经来的比较早,女儿的月经的确也会较早。不过除了遗传带来一些倾向以外,营养状况,身心健康,地理气候,各种外部因素以及性格、体质的相似性,都会共同影响初潮的时间。
误区六:生理期静养为宜不宜运动
经期不适宜的运动仅限为剧烈的运动,禁止腰腹部锻炼,尤其是一些增加腹压的力量性锻炼,如举重、哑铃、仰卧起坐、力量瑜伽等,但像练习一些柔软的体操、散步等轻缓的动作,或者适量的家务劳动,反而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放松肌肉,让经血能顺畅地排出。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月经失调有哪些误区
月经失调有哪些误区?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是卵巢内分泌紊乱的一种表现。调经,要调整这种病理情况,或是对生殖道发育异常、炎症、肿瘤等疾病的发现、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在妇科门诊发现,有不少月经失调的病例,往往只是“单纯”的调经,与建立在月经生理基础上的现代妇科理论和调经方法相悖。结果造成生理机能更为紊乱,延误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如月经过多时,单纯用一般非妇科出血的止血药来治疗,治表后随着下一周期月经的来临,有病理原因的月经失调仍会重现,反复的出血使贫血加剧。有人甚至用阴道塞使下身干爽、舒适,结果阴道内潜在的致病菌扩散,造成内膜炎、附件炎。有的造成经血倒流,子宫内膜通过输卵管在腹腔种植,出现有痛经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都使原有的月经失调更难治愈。
当月经失调较难治愈时,有的病人长期用性激素治疗。用替代卵巢功能或抑制排卵方法,对要求生育的妇女则失去了当母亲的机会。有的月经失调原因是肿瘤或癌前期病变引起,特别对不孕、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高危人群,不通过明确的诊断来排除肿瘤,失去了早期治疗肿瘤的机会,甚至丧失生命。
少女初潮,说明子宫内膜对性激素有了反应性出血,从初潮到卵巢规则的周期性排卵,即规则的月经,大约要2年左右。期间只要不出现病理情况(如先天畸形、大量出血造成贫血),则不必治疗。要生育的妇女月经周期偏长,只要排卵正常;育龄妇女偶尔一次月经失常,往往会自愈。这些都不必马上“正规”治疗。
艾叶泡脚后起疹子是过敏还是排毒 艾叶泡脚后寒气排出的表现
艾叶泡脚后寒气排出的表现有:身热出汗、面色红润、四肢回温、胃口转好、二便正常等。
人体内有寒湿之气的话,身体会出现面色发白、经常腹痛、腹泻、四肢关节疼痛、手、脚长年冰冷、腰酸背痛、食欲不振、小便清长、全身乏力、面色暗沉、月经失调、大便粘腻等,若是经艾叶泡脚后寒气排出的话,上述这些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人会感觉身热出汗、面色红润、四肢回温、胃口转好、二便正常等,但艾叶泡脚去寒湿要坚持进才有效,一般一周进行2-3次,一次20分钟左右,1-3个月后可见效。
月经失调吃什么
1、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为主。
2、注意补铁。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的重要作用是促进生血机能,用以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4、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
5、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
6、月经来潮初期时,女性常会感到腰痛、不思饮食,这时不妨多吃一些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枣、面条、薏米粥等。
7、月经期会损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经后期需要多补充含蛋白及铁钾钠钙镁的食物,如肉、动物肝、蛋、奶等。
8、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小麦、小米、玉米、紫糯米等及豆制品。
9、肉、蛋、奶类的选择猪肉、猪皮、牛肉、羊肉、动物内脏、兔肉、鸡肉、鱼类、蛋类、奶及奶制品等。
10、油菜、小白菜、卷心菜、菠菜、苋菜、芹菜、藕、芥菜、青蒜、菜花、柿子椒、西红柿、胡萝卜、香菇、鲜蘑等。
11、除月经期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外,平时多食苹果、梨、香蕉、橘子、山楂、荸荠、甘蔗、桃、李、杏、石榴、柿子、杨梅等。
月经失调怎么办
月经不调治疗建议西医认为月经不调多属于内分泌轻度失调,缺少有效的调整办法.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选用中成药调理: (1)属血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可服固经丸、清经散胶囊等. (2)属肝郁化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经血色红或紫,舌边尖红,口苦咽干,苔薄黄.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可服调经止带丸、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等. (3)属气虚型的,症见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治宜补气摄血,可服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
月经失调原因
月经推迟的原因:妊娠
有过性生活的育龄女性,当月经推迟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怀疑自己怀孕了,那么月经推迟几天验孕呢?专家提醒,如果月经周期一向正常,从来没有推迟的迹象,而且出现一些妊娠反应的表现,应该在月经推迟之后的第五天(也可以从月经开始计算的第五天),使用早孕试纸测试尿液,若为阳性应配合妇科盆腔检查。
不少女性都有疑惑,怎么判断月经推迟是不是怀孕了呢?专家提醒,可以先根据妊娠的一些症状自我感觉判断,并可以在家中通过早孕试纸来进行简单的检测,虽然早孕试纸不是100%的准确,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的结果都是可供参考的。而最准确的检测方法是去医院进行检查,如通过B超可以快速确定是不是怀孕。怀孕主要有以下症状:
1.月经停止:这是一般人最常注意到的怀孕徵兆,只要是一般正值生育年龄的妇女,月经正常,在性行为后超过正常经期两周,就有可能是怀孕了。但并不是月经没有来就是怀孕了,月经没有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为卵巢机能不佳,可能因为荷尔蒙分泌不正常,工作忙碌,考试紧张等等,都会引起月经迟来的现象。所以最好还是要经过医师的诊断,才是最安全的。
2.乳房有刺痛、膨胀和搔痒感:乳房有刺痛、膨胀和搔痒感,这是怀孕早期的生理现象,此外,还会有乳晕颜色变深、乳房皮下的静脉明显、乳头明显突出…等变化。
月经失调怎么办 月经失调怎么判断
月经实际上是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的剥脱。正常的月经包括:正常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和生理反应。上述要素中任一方面不正常,均属于月经异常。月经周期正常的范围是21天到35天,最正常的是28天,不在此范围内的都属于不正常。正常的经期是2到7天,过长过短都需要考虑是否有疾病的可能。血量是一个较为主观性的因素,很难判断,但调查显示,中国女性平均一个周期出血量是50-60ml,超过80ml就属于月经过多。
女性经期易得哪些疾病
1、导致女性出现头疼现象:在临床上,患上头疼的女性要比男性多,而在女性头痛中与月经有关的头痛约占总数的20%。
2、增加妇科炎症风险:虽然月经失调不一定会引起妇科炎症,但是长期的月经失调会增加感染妇科炎症的机率。
3、影响女性怀孕:女性月经失调大多是因为妇科疾病引起的,而最常引起的月经失调的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炎症,这些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因此而引起病情恶化导致不孕。
4、引起女性脸上长色斑、暗疮,皮肤变差:因月经失调出现的色斑、暗疮是使用再贵的护肤品都解决不了的,因为这是机体病变的反应,尤其是内分泌紊乱病症的外在表现。
5、导致失血性贫血:部分女性的月经失调是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或长期月经量过多。长期下去很容易引起头晕、乏力、心慌、气急等贫血性出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