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肝经的顺序 按摩肝经的好处

按摩肝经的顺序 按摩肝经的好处

肝经有增强肝气,缓解高血压的功效,对中老年人“三高”预防有一定功效,另外,经常按肝经还可以排毒减肥,故肝经还是女性保健常用的一条经脉。

养肝护肝的穴位有哪些

1.肝腧穴

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肝腧穴。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

3.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可治疗胆腑病症,是脂肪肝治疗的要穴之一,所以养肝护肝可按摩阳陵泉穴。

4.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的作用,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三阴交穴。

5.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靠第二趾一侧的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具有调补肝肾作用,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大敦穴。

6.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肝经俞穴,亦可调理肝气,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行间穴。

按摩肝经有什么好处 按摩肝经的好处

通过对肝经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在一定程度上疏通肝经的气血,气血充足了,才能有效滋养人的身体,从而有效改善视线模糊,白睛发黄,口干口苦,偏头痛等症,也能协调人的情志,精气神。平时对中封,三阴交,太冲,曲泉,行间等肝经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不少于20次,有利于肝经气血正常运行。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 惊骇恐惧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中时作惊惕,唇与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指纹色青,脉,舌无异常变化。

治则:养血益肝,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五指节,摩肝俞,膏肓俞,魂门,神堂。

推拿方解:对于惊骇恐惧而夜啼者,有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五指节,镇惊除烦之施;肝气虚,肝血不足,血虚魂不守舍,有摩肝俞,膏肓俞,魂门,神堂之治,借膀胱经激发脉气,输布津液,则肝气充,肝血足,魂守舍,心神宁,而无惊恐夜啼之候。

按摩哪里对肝脏有益

肝俞柔肝养血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正坐或站立,双手放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按摩功效:肝主疏泄,按摩肝俞能促进消化,促进水谷精微在体内的运化;再者肝俞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按摩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肝血充足,就能保证肝的气机正常。

章门疏肝理气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肘尖即是该穴。

按摩方法:站姿,双手大拇指置于两侧穴位上,其余四指屈曲,用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胀痛感为宜,按摩时间1-3分钟。

按摩功效:利气,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章门是脏会穴,统主五脏疾病。按摩章门能帮助肝疏通气机,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期门疏肝活血

期门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环状按摩,持续2分钟。

按摩功效: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肝脏是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肝失疏泄,体内的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可见便秘,口臭等病症,刺激本穴可增强肝脏排毒功能。

太冲平泄肝热

太冲在正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坐位,两腿并拢屈曲,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的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宜,按摩时间3-5分钟,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侧穴位。

按摩功效: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太冲”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按摩太冲能泄肝经湿热,柔肝养肝。

肝经的作用 肝主宗筋

肝经与男性生殖器官连接密切,适当进行按摩肝经,可以帮助提高男性的生殖能力,具有一定肝主宗筋的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好吃。

按摩肝经有什么好处 肝脏脏腑特点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通过按摩肝经,肝脏发挥正常的疏泄功能,从而起到调畅全身气机,通利经络的作用,使脏腑组织的活动正常协调。

肝主藏血,意思是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肝所贮藏的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肝内贮存一定血液,既可濡养自身,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又可以防止出血。

按摩肝经的最佳时间

春季宜应肝而养生,肝开于窍,肝胆经脉上联于目系,

肝经养生最佳时间是丑时:即凌晨1:00-3:00之间,气血在丑时流注肝经,肝血需要在丑时推陈出新,清除废旧的血液,产生新鲜血液,所以说丑时是修复肝脏的的重要时刻,但这个时间人都处于睡眠状态,所以按摩肝经最好临睡前进行。

高血压头痛按哪个部位

高血压头两边痛多是足少阳胆经出了问题,治疗时应叩拍胆经,叩拍胆经的时间最好在23时到凌晨1时,早睡的人可以提前一些,胆经在人体的侧面,拍的时候从臀部开始一直往下就可以了,每天叩拍300次。

头中空痛,多是足厥阴肝经出现了问题,患者可以按摩肝经,肝经在凌晨1-3时的时候气血流注旺盛,但人又不可能在这个时间起床,那么可以在19时-21时的时候按摩手厥阴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名经,所以在19-21时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高血压后脑勺痛多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膀胱经循行路线大部分在腰背部,这类头痛患者发作的时候可以请人按摩后背,或找一个类似擀面杖的东西放在背部,上下滚动以刺激相关腧穴,疏通经气,还有头部,循经进行按揉或用手像梳头似的进行刺激,对头昏脑胀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高血压患者前额痛多是足阳明胃经除了问题,治疗时要从胃经入手,按摩下肢的足三里穴,丰隆穴可以缓解疼痛。

按摩肝经的方法 肝经按摩主要穴位

大敦穴:大敦是肝经的井穴,肝主藏血,若情志抑郁,久积化火,血液妄行会导致各种出血疾病,可配合隐白治疗出血证。

太冲穴:太冲是肝经的原穴,有疏肝解郁,平肝熄风,调和经血的作用,凡太冲穴处感觉有酸痛,或有结节时,一定是有血压不稳或周身痹痛症状,疏通太冲,对降血压有很好的疗效。

章门:章门是肝经,胆经的合穴,又是脾经募穴,主要用于改善脾胃失调引起的情志抑郁,不思饮食,食难消化等症。

期门:期门再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沿乳头向下推2个肋间隙,女性则当锁骨中线的第6肋间隙处。这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一个穴位,十二经气血运行,肺经的云门穴煮开,期门主关,因此早上刺激云门,晚上刺激期门,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不畅。

按摩哪些穴位能避免手脚冰凉

拍打足三里

拍打足三里穴,以中等速度稍用力,每日早晚各拍打300余下。接着稍用力分别拍打小腿各300余下。然后,拍打膝盖各300余下。再就是左右转膝各100余下。最后左腿向前跨一步,双手用力压膝盖,做100余下,换右腿同法操作。

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按摩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产后乳房胀痛有硬块 按摩肝经缓解乳房胀痛

中医学认为,女性乳房属足厥阴肝经,通过冲,任,督三脉与子宫相练习,女性最容易发生的问题,与足厥阴肝经有练联系的便是肝郁气滞,肝经气郁不畅时间过久,容易使足厥阴肝经所经过的部位发生病变,乳房胀痛是常见症状。因此按摩肝经,使肝经通常了,乳房胀痛自然就缓解的,按摩肝经的太冲穴和大敦穴,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缓解乳房胀痛的作用。

保护肝的穴位有哪些

其实养肝的穴位很多,首选太冲穴,太冲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肝腧穴

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肝腧穴。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

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可治疗胆腑病症,是脂肪肝治疗的要穴之一,所以养肝护肝可按摩阳陵泉穴。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的作用,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三阴交穴。

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靠第二趾一侧的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具有调补肝肾作用,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大敦穴。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肝经俞穴,亦可调理肝气,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行间穴。

肝经的敲打顺序 肝主藏血

肝是人体血液储藏流通的主要部位,若是人体肝脏功能出现了问题,适当的进行按摩肝经,可以帮助抑制并且提高人体肝脏的控血能力,具有一定肝主藏血的作用。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怒伤肝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性喜顺畅豁达。如果长期郁愤,可以导致肝气郁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这样不仅会损伤心血管系统,更会影响肝脏健康。

对策:尽量控制自己情绪,另外,还可以推拿按摩肝经和胆经可以通畅肝气,保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调整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畅达,使得情志舒畅。

相关推荐

偏头痛的治疗穴位有哪些

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

胆俞的功效与作用 胆俞的按摩手法

1.胆俞穴的穴道指压时,由上而下,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每回压5次,每天压5回。如果指压肚脐正上方5厘米处的“中脘”也很有效,中脘指压法是由左右向中压即可。 2.按摩肝俞穴治疗慢性肝炎的手法:按压肝俞穴时,一面吐气一面用力按压6秒钟,每回按压5次,每天5回。

自己如何按摩肝俞 按摩肝俞的注意事项

如果正处于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疾病本身不宜进行按摩,抑或腧穴所在的局部存在感染,结合,肿瘤,骨折等情况,就不宜用按摩方法。

按摩对肝脏有益 按摩足少阳胆经疏泄肝气

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本经主干(直行脉)由缺盆下行腋下,沿胸侧过季胁,向下会合于髋部,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腓侧下行腓骨头前,直下至腓骨下端,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入第四足趾外侧,由足背分出支脉散入足大趾趾缝间,沿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绕爪甲出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按摩方法:胆经不需要费劲去找,只要好好从脚底沿下肢外侧慢慢敲打到大腿根部,用适当力度,有酸酸的感觉为止,每次敲10-20遍。 按摩功效:肝胆互为表里,按摩胆经也是疏泄肝气的好方法。

养肝护肝按摩哪里 按摩肝俞柔肝养血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正坐或站立,双手放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按摩功效:肝主疏泄,按摩肝俞能促进消化,促进水谷精微在体内的运化;再者肝俞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按摩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肝血充足,就能保证肝的气机正常。

尿酸高脚肿怎么消除肿 按摩消肿

尿酸高脚肿时,尿酸盐晶已经存在脚部关节里,要消除肿痛,首先要将尿酸盐结晶排出,至少使之离开原来的位置。这时按摩心包经,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能力,将血液送至关节,才能使尿酸晶移动,甚而排出,脚肿症状即能缓解。 按摩手法: 1、按摩顺序是先按昆仑,接着按膻中,再按内关,以及心包经其他的穴位,最后敲一敲胆经。 2、按摩小腿脾经,再加上肾经的复溜穴,以缓解肝脏的负担,达到补肝的目的。 3、建议再按一下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穴就会把体内一些垃圾排出体外。

醒酒按摩图解 按摩足部反射区解酒毒

先点按足部肾上腺反射区,接着按同一方刮按前额反射区,然后依次按刮其他四趾前段的前额反射区,再刮按大脑反射区,按照同一方向刮压或点按大脚趾外侧的小脑脑干反射区,之后重点按肝反射区,在按摩肝反射区的时候要兼顾胆反射区。

怎么按摩耳部防治慢性病

常用手法有:按、摩、揉、搓、捏、点、掐等。 爱出汗、常乏力按压4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您可能就是气虚了,所以需要适当补气。 耳穴按摩:按压耳穴的心、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经络按摩按摩脾经和胃经,经常用艾灸气海或关元或足三里,每次艾灸30分钟左右。 脸发白,眼发干按压5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面色苍白又缺乏光泽、口唇或指甲颜色淡白、手脚麻木或经常心慌心跳或眼睛干涩,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少,您可能是有血虚,需要补血了。如果伴有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需要先调理脾胃功能,如果是耗伤血液

患痛风部位能按摩

1、按摩顺序 按摩应先按昆仑,接着按膻中,再按内关,以及心包经其他的穴位,最后敲一敲胆经。 2、按摩小腿 按摩小腿脾经,再加上肾经的复溜穴,以缓解肝脏的负担,达到补肝的目的。 3、按摩穴位 我建议您再按一下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穴就会把体内一些垃圾排出体外。 小妙招:当痛风发作时,还可以利用热水泡脚缓解肝热,当然按摩或针灸太冲穴也是消除肝热很好的方法之一。

足阳明胃经按摩顺序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

足阳明胃经循行起于眼眶下的承泣穴,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在胸部,行于任脉旁4寸,在腹部行于脐旁2寸,下肢行外侧前沿,止于足次趾的外侧甲角旁的厉兑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