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指尖是什么穴位
中指指尖是什么穴位
1、中指尖的穴位
中指末节尖端中央部位有一个中冲穴。中冲穴对于晕厥、心脏衰竭等疾病有治疗作用。故而,夏天按摩此穴能有效预防中暑,冬天按摩此穴则能很好地预防心脏病,增强心脏功能。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约1分许。
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
功效:清热、开窍、利喉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运行规律: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刺灸法:浅刺1分或点刺出血。艾条温灸10~15分钟。
2、中指尖穴位的实际用途
夏天当发生头晕、口渴、恶心、心悸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按摩此养生穴位,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有条件的可用牙签或针灸针等扎刺效果更好。
如何推拿按摩五十肩
肩周炎患者肩部存在很多压痛点,凡是按压出现疼痛的地方都是治疗的部位,使用对侧手的拇指、中指或食指点按揉患侧肩部疼痛的部位,以能忍受为度,每次揉10分钟左右。目的是放松肩部软组织,为后续的运动锻炼肩部做准备。
按压患侧的合谷穴、手三里穴和曲池穴。这是肩部和上肢止痛的有效穴位组合。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曲池穴下两指远处,按压上去会感到特别酸胀。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前顶的准确位置图 前顶穴保健按摩手法
1.正坐,双手举过头,手掌心朝下,手掌放松,自然弯曲,手指尖下垂,大约成瓢状,中指指尖触碰部位取穴。
2.先将左手的中指按压在穴位上,再把右手的中指按压在左手中指的指甲骨文,双手中指交叠,并同时向下用力按揉穴位,有酸胀,刺痛的感觉。
3.两只手轮流在下按摩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1-3分钟。
便秘按摩什么穴位
1、支沟穴
【身体部位】:手部穴道。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找法】:以手掌侧放,拇指、食指并拢,虎口纹路尽头处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左手侧放,右手掌握住左手背,以右大拇指指尖按压穴道即可。
2、天枢穴
【身体部位】:腹部穴道。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穴位找法】:肚脐正中左右各外开2寸,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以肚脐为中心,天枢穴为左右角,以右手掌由右下腹往上按柔,经右天枢穴横向肚脐,经左天枢穴而下,以顺时针方向按柔即可。
感冒鼻塞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眉冲穴
位置:位于头部,当攒竹直上人发际0.5寸。双手伸直,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侧,沿直线向上推,指腹至发际时,则指尖所在的位置即为眉冲穴。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左右各3分钟。
预防手麻试试指尖运动
手麻的现象在中老年人中较常见。手麻有很多致病因,它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症状后一定要找医师诊治,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就预防而言,不妨试试指尖运动。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用拇指尖触及食指尖2 次,再触及中指尖1 次,触及无名指尖3 次,最后触及小指尖4 次。然后与原来的顺序相反,用拇指尖轻触小指尖4 次,再触及无名指尖3 次,触及中指尖1 次,最后触及食指尖2 次。按照这个顺序,以2、1、3、4、4、3、1、2 的次序不断重复,持续15 分钟。这种指尖运动可以打乱手指活动常规,既能让手指灵巧运动,更有利于大脑细胞的活跃。
第二步,用拇指尖轻点其余四指的各个指关节横纹,注意每个指节都要碰到。再反过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尖逐个去碰拇指的指横纹。
中医理论认为,手指和经络是相通的,从大拇指到小指,依次与人体的肺、大肠、心包、三焦、心脏和小肠相对应,并且还集中了其他重要穴位。全方位活动手指不但能够疏通经络,还可有效地活跃脑细胞。手指指尖是联络大脑神经元的最敏感部位,大脑神经元是控制痛觉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神经元功能的健全与活跃,无疑会消除来自机体各部位的有害冲动,因此要提倡指尖运动。
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垂足,把要按摩的脚稍微向斜后方移至身体的旁侧。
2.脚跟着地,脚趾斜向外侧翘起。
3.附身弯腰,用同侧的手末四指握脚底。
4.掌心朝上,拇指弯曲,放在足小趾端外侧,趾甲角旁,拇指指尖是所在部位取穴。
5.用拇指的指甲垂直下压,掐按穴位,有刺痛感。
6.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或者两侧同时掐按。
肺热按摩穴位哟哪些
1.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鱼际穴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处,有泻热宣肺、散淤润肤的作用。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有清心泻火、活血润肤的作用。劳宫穴鱼际穴 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仰掌,微屈肘取穴。
2.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合谷穴、神门穴等。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韦贵康教授告诉记者,不同穴位对应着身体的不同器官,经常按摩手指、手掌、手背等,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鱼际穴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处,有泻热宣肺、散淤润肤的作用。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有清心泻火、活血润肤的作用。神门穴位于手腕和手掌关节处小指那一侧的腕横纹中,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按摩它们,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按摩这3穴位可治疗便秘
1.支沟:
身体部位:手部穴道。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找法:以手掌侧放,拇指、食指并拢,虎口纹路尽头处是穴位。
穴道按摩:左手侧放,右手掌握住左手背,以右大拇指指尖按压穴道即可。
2.足三里:
身体部位:足部穴道。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穴位找法:外膝眼(膝盖下面外边那个凹窝)直下3寸(4横指),距离胫骨约1横指尖的地方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坐姿,左足放置椅子上,右手掌握拳,以右手食指第2指尖关节,上下推按穴道。
3.天枢:
身体部位:腹部穴道。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穴位找法:肚脐正中左右各外开2寸,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以肚脐为中心,天枢穴为左右角,以右手掌由右下腹往上按柔,经右天枢穴横向肚脐,经左天枢穴而下,以顺时针方向按柔即可。
婴儿干性湿疹怎么护理
1.推掌根部
我们身上有阴阳两池这个部位,它们位于手掌根部的横纹处,一般认为往大拇指侧是阳池,小拇指一侧是阴池。按摩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两只手托起宝宝的小手,然后用两个拇指分别从掌根横纹中间的部位往两边推开,这样推3分钟就可以了。
2.推大拇指侧边
脾土也是穴位之一,位于大拇指的外侧边,建议推的时候要用大拇指指肚,这是为了避免刮伤宝宝,一般需要清3分钟,也就是从指根部推向指尖,再补2分钟,从指尖推往指根。
3.逆时针推掌心
幼儿的手掌上,掌心是圆心的话,以1寸为半径画圆,这样画出来是内八卦,这样按摩2分钟即可。
4. 推掐四横纹
四横纹就是幼儿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和手掌连接的地方,可以一手拿着幼儿的手,保持掌心向上手指并拢的姿势,然后用大拇指的桡侧依次推横纹。
5.揉小天心
小天心在手掌根部的大横纹之前,用手托起宝宝的小手,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或中指去对这个穴位按揉。
小儿扁桃体炎推拿哪里 第一步:平肝清肺
部位:分别指两个穴位,肝经穴:掌心向上,食指指尖到指根;肺经穴:掌心向上,无名指指尖到指根;
手法:用手掌握住宝宝其余三根手指,露出食指与无名指,用中指与无名指轻轻从指根部推到指尖推拿10分钟。
半夜腿抽筋试试按摩这些穴位
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拿捏小腿后侧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对侧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后侧肌肉0.5~1分钟。
功效:柔筋缓急、消肿止痛。
按揉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月国窝横纹(即屈膝时月国窝中的横纹)正中处。
将健侧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按揉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腓骨上端膨大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筋间处。
将健侧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揉条口穴
条口穴:位于外膝眼下8寸,距小腿正面的长骨即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通经络、缓痉止痛。
掐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正中,分肉之间凹陷处,委中穴与昆仑穴连线的中点。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合按昆仑穴、太溪穴
昆仑穴:位于外踝尖与跟腱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间的凹陷处,与昆仑穴相对。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太溪穴和昆仑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功效:调和气血、消肿止痛。
中指指尖是什么穴位
中指末节尖端中央部位有一个中冲穴。中冲穴对于晕厥、心脏衰竭等疾病有治疗作用。故而,夏天按摩此穴能有效预防中暑,冬天按摩此穴则能很好地预防心脏病,增强心脏功能。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约1分许。
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
功效:清热、开窍、利喉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运行规律: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刺灸法:浅刺1分或点刺出血。艾条温灸10~15分钟。
睡觉脚抽筋可按摩这5个穴位
按摩委中穴
防治腿部抽筋,可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穴位按摩不仅可防治抽筋,还能保健养生。将中指指尖放在患肢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等保健养生功效。
按摩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摩足三里穴
将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这样做可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摩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疏通经络、缓痉止痛等养生功效。
按摩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可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右手中指指尖疼的原因
手指的感觉神经是由颈段脊髓分出神经根,在颈腋部组成臂丛神经,再分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等通过上臂和前臂,成为未梢神经分布到手和手指。当这些部位的神经发生损伤、炎症、肿瘤、受压等,引起感觉异常时就会出现手指麻痛。手指末梢神经由于中毒、感染、维生素B缺乏、手指供血障碍等原因,引起炎症反应,都可产生手指麻痛。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经因外伤、肿瘤、受压等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痛。在腋窝部或颈前部的病变或损伤,可引起尺、正中、挠神经全部或部分损害的混合症状。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经受外伤,压迫、或患肿瘤时,可引起同侧的小指和无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动障碍.在肘后部尺神经沟处较易受损伤或压迫。
这样可以看出来中指疼痛会有可能是很多症状引起的,而如果是生理性的也就是因为自己造成的压迫感到疼痛,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如果是病理性的因为某些方面的并造成就要进行治疗,大部分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易造成较大的伤口,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尽量采取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