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小儿惊恐夜啼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小儿惊恐夜啼

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宝宝夜啼怎么推拿

夜啼多见于初生儿,是指经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啼哭补眠,而白天又如常者。小儿夜啼通过推拿治疗可安神定惊,温中清热。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脾寒型夜啼推拿

病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虚有寒,或腹部受凉,脾为寒侵,夜间阴寒,寒邪凝滞,气机受阻,发为腹痛,因痛而啼。

主证:啼哭声低,睡喜俯卧,腹喜按摩,四肢欠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面色清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淡。

治则:温中健脾,养心安神。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揉小天心,揉百会,揉外劳宫。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以温中健脾;揉脐,揉外劳宫以温中散寒,止腹痛,揉小天心,揉百会以养心安神。

心热型夜啼推拿

病因:孕妇有伏火郁热,胎儿受之,出生之后蕴有胎热,以致心经积热,心火过亢,故心神不宁,烦躁啼哭。

主证:哭声洪亮,睡喜仰卧,烦躁不安,见灯则啼哭更剧,便秘尿赤,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脉数有力,指纹紫滞。

治则:清心降火,宁心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经,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掐五指节。

推拿方解: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以清心降火,宁心益志;清肝经,掐揉五指节以清热安神祛烦。

小儿惊恐型夜啼推拿

病因:小儿心气未充,神志祛弱,突受惊恐,则神志受扰,心神不宁,故常夜间惊啼不眠。

主证:睡中时作惊惕,突然啼哭,呈惊恐状,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舌苔多无异常变化,夜间脉多急数。

治则:镇静安神。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清补脾经,清天河水。

推拿方解:清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以清心除烦;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以镇静安神。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补脾经:脾经亦称脾土,位于拇指桡侧指尖至指根处,微屈拇指,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脾经,推100-500次。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或用拇指桡侧推之,称推三关,推100-300次。

摩腹: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抚摩,摩200次,约5分钟。

揉中脘:中脘位于脐上4寸,用指端或掌根按揉,揉100-300次。

揉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用中指指端揉100-300次。

揉百会:百会在头顶,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用拇指按或揉之,揉100-300次。

揉外劳宫:外劳宫位于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用中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揉1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心经,推100-500次。

清肝经: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肝经,推100-500次。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推100-300次。

掐五指节:五指节为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用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3-5次;用拇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30-50次。

宝宝夜啼推拿 小儿心热夜啼

症状表现:仰面而啼,见灯光哭啼更甚,哭声宏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便秘小便红赤,舌尖红,苔黄。

清心经

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

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关节推向肘部。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小儿脾虚夜啼

症状表现:哭声无力,面色清白、口中冷气,四肢冰凉,不思乳,便淌,唇色淡白。

揉外劳宫

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按揉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的穴位(外劳宫)。以拇指罗文明左右揉之,5-10分钟。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推三关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从腕关节直向肘关节

揉中脘

用拇指或者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100-3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婴儿夜啼推拿 惊吓致夜哭推拿手法

主证:夜间惊哭,神色恐惧,两目窜视,面偎母怀,面色清白,苔薄白,脉弦而数。

治则:疏肝清心,镇惊安神。

推拿取穴:推补肝木穴10分钟,揉小天心6分钟,揉一窝风6分钟,四横纹各掐1分钟,推退下六腑8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肝木穴,揉小天心,揉一窝风,镇静安神以退惊;掐四横纹,镇惊和络,推下六腑清虚热。

知了猴的功效作用 定惊解痉

知了猴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所以可用于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夜啼护理注意

1.保持患儿所处环境安静,避免患儿受惊吓。

2.脾寒者,注意保暖;心热者,切勿过于保暖。

爬蚱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定惊解痉

爬蚱不仅可以祛外风,还可以息内风而定惊解痉,生活中适量食用可以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惊恐型夜啼推拿

病因:小儿心气未充,神志祛弱,突受惊恐,则神志受扰,心神不宁,故常夜间惊啼不眠。

主证:睡中时作惊惕,突然啼哭,呈惊恐状,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舌苔多无异常变化,夜间脉多急数。

治则:镇静安神。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清补脾经,清天河水。

推拿方解:清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以清心除烦;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以镇静安神。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相关推荐

小儿肝经的正确位置图 小儿推拿肝经的作用

推拿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小儿因肝常有余,因此常用清法。

治疗小儿夜啼的偏方

1、方一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 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 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 2、方二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 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 3、方三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一日饮数次。 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 4、方四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入乳汁中调入食糖。 本方适用

婴儿夜啼推拿 脾胃虚寒致夜哭推拿手法

主证:夜间阵阵啼哭,哭声尖锐,面色清白,唇鼻周围色青明显,四肢不温,大便色绿伴有粘液及奶瓣等,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推拿取穴:推补脾土8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推上三关6分钟,捏挤神阙穴,天枢,四横纹各1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土,掐四横纹,温中健脾扶脾阳;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双天枢,温下元,散凝寒,助消化,止腹痛;推上三关,调和营卫以助疗效,寒气除,气机通,腹痛止,入夜自安。

小儿夜啼是什么原因

中医观点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多是因为脾胃虚弱、伤食、心热或者惊恐所致。所以治疗是应该以温脾散寒,导赤心热,镇静安神为主。 母乳时母亲过食辛辣 母亲在哺乳期间若嗜食辛热食物,如辣椒、辣油、葱、姜,以及油煎、油炸等辛燥炙煿至品,导致火伏热郁,内存蕴热,可引起小儿夜间烦躁啼哭。 母乳时母亲过食生冷 哺乳是母亲若贪凉饮冷,或者婴儿腹部受寒,由于寒主收引,阻碍气机,导致宝宝脾胃气机不利,因此夜腹中作痛而发生啼哭。 宝宝受到惊吓 小儿智慧未充,兴起怯弱,若见到异常之物,或者听闻特异音响,都可以引起突然惊恐惊恐则会伤神

宝宝夜啼怎么推拿 小儿心热型夜啼推拿

病因:孕妇有伏火郁热,胎儿受之,出生之后蕴有胎热,以致心经积热,心火过亢,故心神不宁,烦躁啼哭。 主证:哭声洪亮,睡喜仰卧,烦躁不安,见灯则啼哭更剧,便秘尿赤,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脉数有力,指纹紫滞。 治则:清心降火,宁心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经,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掐五指节。 推拿方解: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以清心降火,宁心益志;清肝经,掐揉五指节以清热安神祛烦。

中冲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冲穴常用配伍

热病中暑可配委中,大椎;中风昏迷,晕厥可配人中,十宣;小儿惊风可配人中,四关;小儿夜啼可配印堂,百会;舌强肿痛可配上廉泉,金津,玉液;掌中热可配劳宫,中府。

宝宝夜啼的辩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证重在辨别轻重缓急,寒热虚实。婴儿夜间啼哭而白天能正常入睡,首先考虑由于喂养不当所致,应给予相应的指导。要仔细观察,寻找原因,确认夜啼无直接病因者,方可按脾寒、心热、惊恐辨治。虚实寒热的鉴别要以哭声的强弱、持续时间、兼症的属性来辨别。 治疗原则 因脾寒气滞者,治以温脾行气;因心经积热者,治以清心导赤;因惊恐伤神者,治以镇惊安神。 分证论治 1.脾寒气滞 证候: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小儿夜啼是什么原因 中医观点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多是因为脾胃虚弱、伤食、心热或者惊恐所致。所以治疗是应该以温脾散寒,导赤心热,镇静安神为主。

吃知了猴有什么作用

知了猴质轻性浮能达于表,味甘性寒气清能凉散风热,常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恶寒;此外知了猴能散风热,开声音,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咽痛喑哑效果较好。 知了猴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可用于治疗发疹性疾病,如小儿急疹、风疹、麻疹透发不爽者,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 知了猴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所以可用于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知了猴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本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

小儿推拿可以天天做吗

推拿小儿常见的一些疾病,如便秘,厌食,感冒发烧,腹胀腹泻,惊风夜啼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一般来说,小儿推拿可以天天做。但由于小儿皮肤,骨骼都比较娇嫩,所以在推拿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推拿力度和推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