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过于精细有什么坏处 维生素B1缺乏
饮食过于精细有什么坏处 维生素B1缺乏
精制米面被去掉了大量的糊粉层,而糊粉层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长期饮食过于精细会导致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即易患脚气病,且可引起对称性周围神经炎症和全身倦怠、心悸、胃部胀满、便秘、浮肿等症状。
维生素B1缺乏症的饮食保健
维生素B1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其含量随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同时还受到加工、烹调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饮食结构:加工越细的米面,维生素Bl含量越少。所以、不要总给孩子吃精白米面。在不影响孩子食欲的前提下,要做到粗细搭配,多吃各种豆类等杂粮,比如小米、绿豆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还应适当增加膳食中肉类的比例。
2.改进烹调方法:要提高食物中维生素B1的利用率和保存率。如捞饭的方法不好,要提倡不弃汁的蒸饭方法。由于面粉中的维生案Bl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所以发面不宜加碱,应提倡使用鲜酵母发面。煮面条时,大约有50%的维生素BI会流失到面汤中,所以。如果吃面条,要喝些汤,充分利用面汤中的营养素。由于高温油炸和加碱会破坏面团中的维生素Bl,因此,应该少吃油条、油饼这些油炸食品。
3.孕、乳母饮食应多样化,不宜以精米、面为主食。改进烹调方法,减少维生素B1损失。人工喂养儿应按时添加辅食。患感染或消化紊乱疾病时应补充维生素B1。小儿每日维生素B1需要量为0.5~1.5mg,乳母为3~4mg。
黄金瓜的营养价值 维持皮肤健康
黄金瓜中含有维生素B1,能够帮助保证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健康,防治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
维生素B1缺乏亦可引起便秘
一般人都知道常吃蔬菜、水果可有效预防便秘,然而,不少中老年人常吃蔬菜、水果仍然出现便秘,这就要警惕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便秘。
维生素B1对分解乙酰胆碱的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当维生素B1缺乏时,胆碱酯酶活性增高,会引起排便神经传导障碍,影响支配胃肠道、腺体等处的神经传导,从而造成胃肠蠕动缓慢、消化腺分泌减少、肠壁松驰等消化道功能障碍,影响排便功能,导致便秘。
判断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便秘,主要看是否常伴有下肢酸痛(腓肠肌)无力、体重下降、消化不良等,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头痛、失眠、不安、易怒、健忘等症状。如出现这些症状,应补充维生素B1,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
维生素b1缺乏病症状
(一)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呕吐、消化不良,排绿色稀便。
(二)神经系统症状 初期烦躁不安、夜啼;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反应淡漠、呆滞、眼睑下垂、颈肌和四肢非常柔软,致头颈后仰、手不能抓、吸吮无力、腱反射减低。婴儿常累及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失音;后期出现颅内压增高,昏迷抽搐,可致死亡。年长儿常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较突出,如感觉障碍、肌无力甚至肌肉萎缩。
(三)循环系统症状 可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动过速或奔马律,呼吸难伴有紫钳;X射线检查显示心脏扩大;心电图示 T波低平倒置、QT r间期延长。婴儿可呈低血压。
(四)水肿及浆液漏出 常有下肢水肿并逐渐向上蔓延,可伴发心包,胸腔、腹腔积液。
(五)先天性脚气病 若孕母缺乏维生素B1,则新生儿可患先天性脚气病,表现为出生时全身水肿、体温低、吸吮无力、肢体柔软、反复呕吐、嗜睡、哭声无力、给予牛乳或健康人乳后症状可逐渐消失。
缺乏维生素B1有什么危害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维生素B1缺乏的危害,维生素B1缺乏的最典型的表现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症状,统称为脚气病。
在神经与肌肉方面,初期表现出现烦躁、健忘、思想不集中、多梦、多疑、表情淡漠等症状。过一段时间之后可出现周围神经炎症状:足底感觉发生障碍、腓肠肌压痛和痉挛、腿沉重麻木并有蚁行感。触觉、痛觉先过敏,后减退,以至消失。腓肠肌萎缩、足和趾下垂,共济失调。四肢肌肉耗损、挛缩、不肿。呈现干型脚气病的典理特征。
维生素B1缺乏表现在循环系统方面的症状,可能出现心悸、气喘、胸部胀满、低血压、脉搏缓慢,尤其是右心扩大。突然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心动过速,心脏有杂音,心电图波形异常,横隔麻痹、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而死亡,即暴发型脚气病。
维生素B1缺乏的另外一种表现是湿型脚气病,以浮肿为特征,起初多发生在小腿后侧,逐渐加重蔓延并波及到全身,主要原因是水盐代谢失调,组织里贮积液体过多而引起。
人体若有维生素B1缺乏,在肠胃方面,可导致胃肠蠕动减弱、便秘、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恶心等。
孕期饮食太精细并不是一件好事
食不厌精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很多人对此都非常信奉,不过你要明白的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就拿刚才这句话来说吧,对于孕妇来讲就不一定适合。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孕妇在孕期的营养饮食安排自然是精细至极,但是你要明白,孕期的饮食重点并不在于精细,而在于全面,只有全面均衡的营养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孕期的母婴健康,帮助宝宝更好的发育。而如果饮食过于精细,恐怕就会导致某种营养物质的缺乏了。
维生素B1也称硫胺素、抗神经炎素或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素是对维生素B1的最早称谓,硫胺素的名字则是根据其化学性质而来,又因为缺乏硫胺素可导致脚气病,因此又被称为抗脚气病因子。维生素B1主要功能是保证热量代谢正常进行,助长发育,预防神经炎。 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维生素B1,米糠,麦麸含量最高,小米、绿豆、花生中的含量也不少。 硫胺素的需要量与热量摄入量有密切关系。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一般成年人在轻体力劳动条件下,硫胺素的需要量为1.2~1.3毫克/日,当劳动强度增加时供给量应逐渐增加,最高可达2.0毫克/日;成年女性比男性低0.1毫克/日。
维生素 B1很容易因饮用含酒精、咖啡因的饮品,或承受压力和吸烟而受到破坏,如果长期吃精大米或精白面,而很少吃其他食物的话,就可能发生维生素B1缺乏,导致多发性神经炎、肌肉乏力和疼痛等脚气病。妊娠过程中,母体、胎儿代谢率均增高。为维持正常食欲、肠道的蠕动、产后乳汁的分泌,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B1,如供给不足,易引起便秘、呕吐、倦怠、肌肉衰弱无力、子宫收缩缓慢、产程延长等。
精大米和精白面可以说是孕妇们的家常便饭了。每一个准妈妈都认为,吃得精细一点,胎儿就能更加健康,可惜你的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精大米和精白面虽然好,但是如果你长期吃这两种主食,而很少吃其他食物的话,那么维生素B1缺乏的问题很快就会出现在你身上了。要知道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的出现,比如神经炎、肌肉乏力等等。问题如此严重,可见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多么大的影响,因此,现在开始你就应该对你的孕期饮食安排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了。
维生素B1缺乏症的病因
(一)摄入不足:膳食中维生素B1含量不足为常见原因。人乳硫胺素含量明显较牛乳低,但足够供给生长需要。当乳母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1,且单纯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婴儿即可患病;长期食用精制米、面;洗米、煮饭、煮菜过程中维生素B,丧失、破坏;某些鱼类、贝类含有破坏维生素B1的酶,长期喜食生鱼、贝类者易患本病。
(二)吸收障碍:慢性消化紊乱、长期腹泻等引起吸收障碍,导致缺乏。
(三)需要量增加: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量相对较多;长期发热、感染、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代谢旺盛、消耗增加,对维生素B1需要量亦增加,若不及时补充,易引起缺乏。
病理生理
维生素B1在体内为重要生物催化剂,以辅酶形式参与多种酶系统活动,尤其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产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B1在小肠内吸收,在肝、肾等组织中经磷酸化作用转为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 pyrophosphate,TPP),即辅羧酶,参与糖代谢过程中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使丙酮酸和乳酸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并促进肝内糖元合成。
维生素B1缺乏,主要引起糖代谢障碍,能量生成不足,导致血中丙酮酸和乳酸堆积,使主要由葡萄糖供能的神经、心脏、脑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血中丙酮酸和乳酸浓度增高,可引起周围小动脉扩张,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静脉回流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维生素B1尚可抑制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作用,故维生素Bl缺乏时,乙酰胆碱水解加速,使神经传导障碍,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等消化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