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室内健身当心呼吸道疾病

室内健身当心呼吸道疾病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健身房跳健美操,不但能保持优美的身材,而且还能强身健体。可是,经常到健身房的田女士近期却小病不断,后经多方检查才得知,原来她经常去的健身房因封闭太严,空气污浊,导致她身体不适。据有关专家称,因到健身房健身而被传染患病的患者有上升趋势。

今年41岁的田女士是个“白领”,因年龄关系,身材发生了变化,在朋友的建议下加入了健身队伍。可近一个时期,田女士每次从健身房回来后不是流鼻涕,就是嗓子发紧,浑身说不出来的难受。“坚持健身怎么还得了病?”虽然心存疑虑,但她仍每天去健身房,直至10日下午,正在工作的她因呼吸不畅被送进医院。

经鞍钢铁西医院检查确认,田女士因呼吸道感染引发了大叶性肺炎。事后,田女士得知,一同锻炼的很多人都因健身房封闭太严,交叉感染而患了呼吸道感染。

鞍钢铁西医院内科主任冯友权介绍,健身运动时消耗大量体力,需要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但很多健身房在装修中采用玻璃幕墙内饰和全封闭式的中央空调系统,这种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同时因人员密度大,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也是平时的一倍以上,再加上体表汗液和微生物等增多,导致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病原体堆积,很容易诱发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除此以外,健身房内较大音量的音乐可能损害人的内耳功能,引起眩晕、耳鸣、耳内胀痛以及对高频率声音的听力丧失等恶果。

为此,他建议市民冬季锻炼场所应是空间越大越好,项目最好选择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游泳、自行车等可改善心肺功能的活动。另外,在室内体育馆、篮球场、羽毛球馆等空间较大场所锻炼也较为有益健康。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告诉病家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

二、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药物

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试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10~15mg/(kg·d),口服或静脉点滴,或2mg含服,每2小时一次,每日6次,3~5日为一疗程。亦可试用潘生丁,5mg/(kg·d),分2~3次口服,3日为一疗程。

2.抗生素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常选用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咽拭子培养阳性结果有助于指导抗菌治疗。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日。

七大措施预防呼吸道疾病

1. 加强孩子的体格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 居室一定要保持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得当,让孩子多呼吸新鲜的空气,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条件不太好的公共场所。

3. 夏天的雨水比较多,早晚温差有一些变化,在带孩子的时候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

4. 到了夏天很多家庭喜欢用空调电扇,有小孩的家里空调温度不要开得特别低,以大人感觉到比较凉爽适宜但是又不觉得冷就可以了。

5. 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同班的小朋友有发热症状的话,让孩子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进行预防。

6. 孩子户外活动补充液体摄入量特别是糖盐水。

7. 从外面回来以后一定要及时给孩子清洗双手,最好用淡盐水再漱漱口,清洁一下鼻腔。

呼吸道疾病的生理特点

呼吸频率

小儿呼吸频率快,年龄越小,频率越快。新生儿40~44次/分,0~1岁30次/分,1~3岁24次/分,3~7岁22次份,7~14岁20次份,14~18岁16~18次。婴儿期呼吸中枢调节能力差,易出现节律不整。

呼吸型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呈腹膈式呼吸。随年龄增长,膈肌和腹腔脏器下降,肋骨由水平位变为斜位,逐渐转化为胸腹式呼吸。

功能特点

1.肺活量 小儿肺活量约为50—70ml/kg。按单位体表面积计算,成人大于小儿3倍,说明其潜在力差。呼吸功能储备较低,发生呼吸障碍时其代偿呼吸量最大不超过正常的2.5倍,而成人可达10倍,因此易发生呼吸衰竭。

2.潮气量 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死腔/潮气量比值大于成人。

3.每分钟通气量和气体弥散量 前者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成人相近;后者按单位肺容积计算与成人相近。

4.气道阻力 由于气道管径细小,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随年龄增大气道管径逐渐增大,从而阻力递减。

警惕呼吸道疾病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四类,普通感冒最多,其次分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尤其是近年来,后三类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烟草市场后,慢阻肺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激增。过敏性疾病在北京、上海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增幅非常明显。而SARS等新毒源的出现,加上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强,更容易加快病毒的传播速度。

但是,生活品质提高的现代人,抵抗力却没有相应提升。临床上,常常有患者觉得,如今得了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重了,治疗难度也大了。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某些区域出现毒力强的病毒,但更主要的是个人抵抗力弱了。

此外,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免疫力和呼吸道的抵御能力。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也助长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正常人的呼吸道有一套防御机制,上皮细胞的纤毛像一把把扫帚,将黏液毯上粘住的病毒和脏东西都“扫”出去。如果气候过于干燥,纤毛黏液毯的功能会明显受限,即使能粘住病毒,也摆动不起来。

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是,有些呼吸道疾病越来越难治了。如一些肺炎,因为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滥用,而出现耐药。

早春谨防呼吸道疾病

第一,我们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比如坚持锻炼,提高自己抵抗寒冷的能力;保证睡眠充足,利于机体的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利于增强抵抗力;不能让自己过度的疲劳,引起身体虚弱;有些抵抗力差的人群可以适当在周围卫生所注射疫苗,预防感染。

第二,我们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比如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是流感流行区域,避免交叉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回家后及饭前均要洗手,避免一些病菌随手入口;定期在家进行消毒卫生处理;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及湿度。

第三,饮食方面我们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但要注意营养的搭配,保持营养的均衡,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吃带点酸味的水果,这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抗氧化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抵抗力。

第四,戒烟。纸烟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多种有害物质,可使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多,呼吸道净化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吸烟还能引起小血管特别是肺小血管痉挛收缩,加重肺动脉高压和心肌缺氧。此外,纸烟中含有致癌物,因此,强烈建议吸烟者,特别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者戒烟。

第五,按照人的正常生物钟起居作息,尽量不熬夜,避免过度疲劳。有规律的生活才能保护免疫系统,耐受病毒侵扰。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

春季干燥、风大、早晚温度变化剧烈的天气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医学专家认为,这种天气是诱发上呼吸道疾病的危险因素,抵抗力较弱的人应该特别注意,预防感冒。

一、空气干、风大,呼吸道疾病威胁大

一般进入春季后,流感季节已过,患流感的病人会逐渐减少,但是,此时外界温差相对较大,气温变化频繁,人体的免疫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不那么强。另外,各种致病的细菌和病毒在温和的天气中很容易复苏,开始大规模地活动,所以,患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在增加。再加上春季风大、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保护作用降低,也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原因。如果稍不注意,贪图漂亮穿得过少或是体质较弱的人就比正常人容易中招,而原本就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也极易旧病复发,因为诱发感冒的原因非常多,除了细菌、病毒外还有衣原体、支原体等等,感冒常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咳嗽、发热、怕冷为主要症状,部分人会表现出食欲减低、腹泻等胃肠病症状。

二、通风换气最有利于预防疾病

专家提醒,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新鲜空气在室内流动起来才能减轻各种病原体在空气中存活的概率。气候干燥的春天,人容易上火,所以多喝开水是必需的。同时,除了体内的湿度要足够之外,环境的湿度也很重要,室内保持50%到70%的湿度,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预防的效果也会更好。

天气干燥、风沙大的时候,呼吸道黏膜容易变干充血,这时就要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有苦味的清火蔬菜,或是喝些鲜榨果汁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饮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比如瘦肉、乳制品、鸡蛋等,少吃大鱼大肉,同时,可以额外补充一些维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身体不适不要硬撑着

在这个季节里,尤其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免得气温变化造成着凉,引起身体抵抗力的减弱,给各种病原体以可乘之机。如果身边有病人,应该尽量不要近距离接触,防止被空气中的飞沫传染。还有,如果自己感冒了,应该本着对家人、朋友负责的态度,戴上口罩,以免传染给别人。

另外,春季学校和托幼机构应该坚持晨午检制度,发现有不舒服的孩子,当天就要让他们回家休息,切断传染源,减少传染给其他孩子的可能性。家长也不要让觉得不舒服的孩子硬撑着上学,更不要让病人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合去。

在感冒后,大剂量的服药和大运动量消耗体力均是不可取的,可以多进行一些像游泳、爬山、跑步等有氧运动来提高自己的抵抗力,不过,老人不适合做太过剧烈的运动,还是选择打太极拳、散步等强度适中的锻炼方式比较好。

四、不要迷信板蓝根和熏醋方式

很多人染上感冒就会想起板蓝根,其实,它是以前医疗条件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比较传统的抗病毒预防手段,在普通感冒初期,鼻子有点阻塞感觉时,喝上一袋可能就有好转。但是,它对于已发作的感冒基本没什么作用,所以,不要自以为是地迷信一种药,更不用盲目地在家里囤积。

还有,像用醋在空气中熏蒸确能起到一些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效果到底怎么样没有科学的证明过,不如花点时间在强身健体上更直接一些。

五、老人感冒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致使对异常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及防御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因此,老年人患病后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且,症状可能不太明显,家人也不易察觉。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常因为着凉诱发感冒,因没有明显症状而未及时服药、就医,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甚至发展成较严重的疾病。还有的人即使生病也没有明显的发热、咳嗽、胸痛或咳痰等现象,仅表现为生活规律上的变化,直接影响对疾病的判断。

六、发烧时,不要怕进发热门诊

很多病人即使有感冒、发热现象却害怕进发热门诊,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有很多疾病都会像感冒一样有发热现象,像甲肝、流行性出血等,如果自己不了解而在家扛着,说不定会危及生命。还有,幼儿中容易出现的猩红热,应该是家长们在春季要特别关注的一种上呼吸道传染病,它也会出现高热。

其实,任何疾病都应该早诊断、早治疗,发热也是一样。不能只凭自己判断,胡乱吃药,只有经过医生的诊断,才能使身体尽早康复。

小心呼吸道合胞病毒

大多数RSV感染的住院病人年龄在1~3个月,男女之比为1.44∶1。一般潜伏期在3~5天,开始出现鼻炎、咽炎症状,随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及其他炎性物质积聚在细小支气管内,导致以咳嗽、喘鸣、发热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常呈急性病容,呼吸可达60~80次/min,有吸气性三凹征。严重时有梗阻性肺气肿,两肺布满喘鸣音,在喘憋稍缓解后可听到细小湿性啰音,喘憋时间过长,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可能是因为病人为特异性体质,感染促使宿主与变应原接触,常有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趋势。因此,气道高反应性在造成长期后遗症的宿主因素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如特异体质的病人多表现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在免疫缺陷、肺囊性纤维化的小婴儿可出现全身性感染。持续性呼吸道感染和明显的肺组织损害,这种病理过程已在成人骨髓移植的病人得到证实。不过,Kattas等研究也证实正常非特异性体质的患儿在婴幼儿期RSV感染的10年里亦有发生肺功能损害。

此外,RSV感染可引起一些肺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脊髓炎、运动失调、偏瘫)、心脏(心肌炎、复杂性传导阻滞)、皮肤(分布在躯干和面部的皮疹)受损表现。近年来还发现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的非典型的肺外表现,包括低温、窒息和败血症样综合征,这些表现与年龄有关,多发生在<1岁的小婴儿,尤其是早产儿。

呼吸道疾病饮食宜忌

肺结核宜:它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日常饮食应立足于清补。配合药物治疗,宜食高热量、高蛋白和维生素含量

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鱼、鱼肝油、鸡鸭鱼肉、海参、淡菜、紫菜、豆制品、花生、芝麻、核桃,各种新鲜水果。

咯血病人常饮新鲜藕汁、百合莲子汤,清炖银耳,有降火止血作用;潮热盗汗病人,可常食鸭肉、甲鱼、鸡蛋、

丝瓜、百合、藕、甘蔗、梨、荸荠、山药、莲子、苹果、桔子等。咳嗽的病人,可常食枇杷、梨、罗汉果、核桃、

柿子、百合、白萝卜、豆浆、牛奶,猪肺亦可配制药膳,取以脏补脏之义。

忌:本病在任何发展阶段,均应切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凡生痰动火之物,均不宜食。如辣椒、生姜、洋

葱、韭菜、羊肉、狗肉、猪头肉、公鸡、虾蟹等。

支气管哮喘宜:年老体弱的虚哮病者,宜食补肺益肾,降气平喘的食物,如老母鸡、乌骨鸡、甲鱼、猪肺等;

有条件者,亦可用蛤蚧、胎盘配餐;蔬菜果品如莲藕、菠菜、刀豆、栗子、核桃、白果、柑桔、枇杷等。平时亦可

用冬虫夏草蒸肉,白果炖猪肺,或山药、桑椹、萝卜、莲子、芡实、苡米煮粥,都有利于减轻症状,增强体质。

忌:一切哮喘均禁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热喘患者应忌热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韭菜、葱、蒜、辣椒

等;寒喘患者应忌食生冷,如梨、荸荠、生菜以及海味,咸寒油腻食物。

过敏性哮喘,应忌容易引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牛肉、牛奶、鸡蛋、公鸡肉、蜂蜜、巧克力、羊肉等,以免

诱发疾病。但应经自身反复试验,确实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才应忌口,不然禁食过多,会削弱抗病能力。

呼吸道疾病的饮食禁忌

一、感冒:

1.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忌吃一切滋补、油腻、酸涩食物,诸如猪肉、鸭肉、鸡肉、羊内、糯米饭、各种海鱼、虾子、螃蟹、石榴、各种粘糯的甜点食品。

2.风寒感冒者还要忌吃寒凉性食品,如柿子、柿饼、豆腐、绿豆芽、田螺、螺蛳、蚌肉、蚬肉、生萝卜、生藕、生地瓜、生菜瓜、生梨、生冷荸荠、罗汉果、冷茶、菊花脑、薄荷、金银花、白菊花、胖大海。

3.风热感冒者还应忌食生姜、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虫夏草等。

二、慢性咽炎:

1.不宜多食辛辣之品,如蒜、芥、姜、椒之类;

2.不宜多食炒货零食,如瓜子、花生之类;

3.戒烟酒。

呼吸道疾病的饮食禁忌是很重要的,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下,是可以改善甚至治愈的。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感染

多数为病毒所致,为最常见的感染。重要预防之道就是多洗手、减少出入人多的公共场所,并减少与病人接触。让孩子多运动、吃饱、睡足,身体保持良好状况。

秋季常见呼吸道疾病

一般来说,有五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在秋冬季比较常见和容易流行。

普通伤风感冒、咽喉炎、急性气管炎、某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加剧、肺部感染增多,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水痘、麻疹等,都进入高发或流行期。

大多数病原体都是通过飞沫或不卫生的手和用具传播。秋季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呼吸道,引起肺炎,有些由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因素或过敏物质引起,物理因素包括冷空气,化学因素主要指一些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导致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常见过敏物质有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等。患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而出现咳嗽、咳痰,可伴有发热等。也因气温骤降、转凉,空气中粉尘等有害颗粒或病原微生物的流动加速,易通过呼吸侵入呼吸道造成的。

因此,提醒人们注意,如发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倦怠、精神不振、畏寒、食欲不振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要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防控。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 预防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1、加强床单、枕头套的清洗及曝晒;可使用抗菌配方清洗。

2、孩子手拿了笔、簿子、书本、玩具、抹桌子等,会在物品表面留下病菌,其他人再接触,就会沾上病菌,可使用抗菌配方或漂白水稀释消毒清洗。

3、常用的牙刷,也可使用热水烫过,高温杀菌。

4、使用吸尘器吸地,并加强拖地,防止过多灰尘夹带病菌,预防吸入病菌。

5、毛茸茸类的玩偶或娃娃,要定时清洗,以防止幼儿玩耍时,吸入带有病菌的灰尘。。

6、加强室内通风,尤其是浴室使用后,开窗通风,用冷水冲洗地板,避免霉菌及病原菌,在温热潮湿环境下快速滋生。

相关推荐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有什么

一般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告诉病家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 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药物 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试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10~15mg/(kg·d),口服或静脉点滴,或2mg含服,每2小时一次,每日6次,3~5日为一疗程。亦可试用潘生丁,5mg/(kg·d),分2~3次口服,3日为一疗程。2.抗生素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常选

秋冬季儿科呼吸道疾病高发

正常 “温室宝宝”过集体生活易呼吸道反复感染 “现在正处于秋冬季儿科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以0到3岁以及学龄前儿童患病比例偏高,这同他们这一群体身体抵抗力偏低的特点有关。”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成晔表示,刚入幼儿园的儿童也有疾病高发的特点,这与其生活习惯改变、幼儿园中孩子们的交叉感染有关系,一些孩子对于幼儿园的抵触情绪也会使得其身体抵抗力下降。再加上秋冬季节天气转寒变干,早晚温差大,幼儿的呼吸道黏膜不能很好地适应干冷空气,衣物若没有及时添减,家长稍有疏忽孩子就有可能“中招”。特别地,现在很多家

呼吸道疾病就要注意这些

第一是通风。长时间待在室内要勤开窗子,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密闭的装有空调的房间要经常通风,增加空气流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病毒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的密度。每天要保证开窗通风两次,时间不低于10分钟。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注意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 第二是保暖。借用中国的一名老话,春捂秋冻,大家都知道每年到秋冬季节时昼夜温差非常大,农历的2月份、8月份人们感受天气的冷暖是不一样的,有俗话说的是2、8月乱穿衣。你可以发现你周围的人有

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1、补充均衡充足营养 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气候干燥,空气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注意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内环境。 2、养成合理规律生活 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3、多饮水 相关的专家建议大家,进入冬季后应多饮水,以起到滋润呼吸道黏膜的作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 哮吼

指喉部会厌下与气管出现发炎肿胀,且并发呼吸窘迫。发生时,孩子的咳嗽声会变得嘶哑,严重时伴随呼吸困难。 孩子哮吼发生时: 1、让他的身体保持温暖。 2、多补充水分,可以从饮水或奶类中补充。 3、若出现呼吸困难,请立即就医。 4、若是哮吼情况没有改善,也须向医师求助。

9招让宝宝远离呼吸道疾病

一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初冬天室温以18~22℃,相对湿度以45%~55%为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污染空气,伤害孩子呼吸道。 二是常带孩子到户外适当运动。经常带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踢球、做操、游戏、骑小自行车等,让孩子用凉水洗手洗脸,可增强孩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三是避免接触传染源。父母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酒楼茶馆、超市等公共场所玩耍,尤其是不要带孩子到患有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的人家串门,更莫让孩子和大人

中医关于呼吸道疾病的见解

李芳主任医师告诉我们,呼吸系统疾病中以支气管炎与哮喘最常见,属于中医咳喘范畴,此类疾病反复发作,又易导致肺气肿、肺心病,因此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李芳将咳喘从病因上分为两大类:外感和内伤。外感引发的咳喘,又可分为风寒、风热两症,辨治时应在辨寒热的基础上再辨兼湿、兼燥、兼气虚、兼阴虚等情况。内伤咳喘,则重点辨虚实。并辨是本脏病变,还是其他脏腑病变所引起,如果是本脏,则先治肺;如果是其他脏腑如脾、肾脏引起,则重在兼顾治肺治脾肾。 李芳在多年临床中认识到,中医治疗咳喘,疗效很好,但要严格按照中医辨证论治。临床上,很

预防儿童呼吸道疾病多熏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但以病毒为多见,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临床上多表现为骤然起病,高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可伴有呕吐、腹泻、阵发性腹痛,甚至高热惊厥。治疗上应多饮水、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当的温度与湿度。因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所致,对症予以退热、止咳应口服一些抗病毒药,如合并细菌感染,应同时口服抗菌素。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

春季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居首位。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喷嚏、咽痛、咽痒、咽哑、头痛、头晕;可伴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等。医生会根据查体所见诊断为:鼻炎、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特别是较严重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常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尤其高。 通常医生会为患儿检查血常规,这是临床最常用、最简单、也最容易让家长及患儿所接受的检查;必要时拍胸片检查看看有没有发生肺部感染。根据血常规结果,医生会大概的将疾病分为细

秋季宝宝易患呼吸道疾病

秋季宝宝为何多发肺炎? 有些孩子经常感冒咳嗽,甚至发生肺炎,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与小儿的免疫功能及呼吸道的生理解剖有关。小儿刚出生时从母体带来一些免疫抗体,随着小儿的发育长大,5-6月时抗体用完了,而自身的免疫功能还未健全,加上小儿整个呼吸道比较狭窄,粘膜娇嫩,血管丰富,鼻腔内既无鼻毛又少粘液,不能滤过和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病菌。鼻腔粘膜中含有一种叫溶菌酶的物质,它能杀死一般的病原体,而小儿缺乏这种酶。 由于以上的种种不足,一旦孩子抵抗力下降,病原就很容易乘虚而入,进入呼吸道,侵犯粘膜,发生炎性肿胀,使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