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跟骨骨折康复时间大概多久

跟骨骨折康复时间大概多久

1这可不是着急的事,跟骨是人站立时,主要的负重部位,只能等它彻底的愈合后才能负重,否则会引起骨折的移位和钢板螺钉的断裂和松动,通常恢复的时间得看病人年龄,病情等,三个月左右吧。

2去医院照下X片,提示骨折线模糊,才能说明骨折愈合了。在骨折愈合之前,需要进行踝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吃药不重要,关键是需要足够的时间让骨折自行慢慢愈合。多给身体补充营养,能够促进身体的恢复。

3可以到中医院,开些能够接骨,续筋,消肿,止痛的中药来喝,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帮助骨头能够愈合的快一些。适当的喝些排骨汤或者是猪蹄汤,多吃新鲜的蔬菜和应季的水果,不要吃辣的刺激性的食物。

肱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后关节功能改善需要数月的时间,只要能认真小心和坚持不懈,每日都会有进展,你不要太过于着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回过头来看,才会感觉到进步。因为肘关节僵硬的基本原因是骨骼与软组织之间的粘连,靠锻炼来松解和吸收这些粘连是无形中的事情,更象把橡皮筋拉松的过程,在开始时总会反弹回去,但反弹的力度会越来越小。

通常情况下,在8周内能达到30-40度的活动度,一般会恢复到接近正常,即使在3个月内达到这个度数,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也会有满意的恢复。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骨折愈合情况。前3个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时期,过度锻炼会破坏骨折愈合的基础,应该与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锻炼。且不可使用暴力,应注意保护骨折部位。

锻炼的方法应该先从关节的灵活度开始,比如旋转、伸展,然后逐渐加强负重性质的锻炼。可以用另外一只手帮忙做幅度稍大的屈伸(不引起疼痛感为是)。锻炼的同时可以辅助磁疗及热敷(用红花、田七煮水熏洗热敷或者用当归、丹参、红枣、骨碎补煮粥服用)。

在对肱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认识后,有肱骨骨折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康复,不过对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长期进行,对肱骨骨折康复训练不能短期进行,否则对自身肱骨骨折改善没有任何帮助的,这点患者也要注意。

骨折病人吃什么好

1、当归煲鸡有利于骨折康复。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2、煮赤小豆有利于骨折康复。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3、煲猪骨有利于骨折康复。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4、乌鸡煮黄豆有利于骨折康复。乌雄鸡1只,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5、小火煮猪脊有利于骨折康复。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6、吃用鲜蟹有利于骨折康复。鲜湖蟹2只,取肉,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一.增加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坐立,伸直膝关节,作如下练习:踝关节背伸牵拉向后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踝关节跖屈牵拉向前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踝关节内翻牵拉向内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踝关节外翻牵拉向外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坐在椅子或床沿,膝关节屈曲作如下运动:“写字练习”用脚砪趾当做铅笔写字.

二.等长力量训练踝关节外翻等长力量训练坐姿,患足外侧抵住桌腿,墙面或门板,向外侧用力使肌肉收缩并坚持15秒钟,复原,放松10秒钟,重复5-10次.踝关节内翻等长力量训练坐姿,患足内侧抵住桌腿,墙面或门板,向内侧用力使肌肉收缩并坚持15秒钟,复原,放松10秒钟,重复5-10次.

三.抗阻力力量训练每个运动均需要使用橡皮筋如TheraBand,如果没有橡皮筋,使用毛巾自行手工加阻力也可以.踝关节背伸抗阻力力量训练伸直膝关节,运动踝关节使脚面向后抵抗橡皮筋的阻力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

肱骨骨折康复方法

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一)主动运动 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

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即可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肢体肿胀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创伤已基本修复,骨痂开始形成,断端初步连接,除加强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其他关节均可逐渐加大主动活动度,由单一而到几个关节的协同锻炼,在牵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来带动患肢的活动。

2.第二阶段: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和牵引拆除后,除了固定期间所控制的关节活动需继续锻炼修复外,某些病人由于初期锻炼比较差,固定拆除后,还可能存在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肢体水肿等症状,那么必须继续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外洗和推拿来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复。另外,还可据病情需要适当配合物理治疗,但应仍以主动锻炼为主。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有关于肱骨骨折手术之后要怎样锻炼的问题,在上文中为大家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在手术刚过后的那段时间进行锻炼需要咨询一下主治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方法以及时间上的控制,不要过于心急加大锻炼时间而导致病症加重。

踝骨骨折康复如何训练

脚踝部位的骨折,一般在2个月后可以下地走,有的时间再长一些,但不要运动过长!平时多对腿部进行揉搓按摩,加快腿部血液循环!注意不要着凉!定期复查拍片确定骨胳愈合的程度,如果愈合的较快,那么时间可以提前,这其间要多吃一些补钙食品。

最好扶拐到伤后三月,(一般来讲,术后12周脚可以轻微踩地了),若骨折线消失,可脱拐行走,但是切不可完全负重。扶拐行走,患肢从负重10kg左右开始,逐渐增加负重(适量的负重可以刺激骨痂生长)。下地行走最好有人陪护,避免跌倒等二次损伤。行走后脚踝肯定有所肿胀,所以行走一段时间可抬高患肢休息,期间记得脚踝关节屈伸功能的锻炼。

足踝部骨折必然会影响整个足部各关节与踝关节的功能,踝关节是一个复杂的关节,它向足背方向的活动称为背伸,向足底方向的活动则称为趾屈。此外,它与中足的其他关节联动,还可产生内旋、外旋、内翻、外翻等活动。康复的重点在于踝关节屈伸及其肌力的训练,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负重行走的功能。

以上就是踝骨骨折的康复练习方法,如果在早期就接受康复训练,患者的恢复效果也会更好。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愈合及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康复跟不上,手术再好也会打折。另外还可以煮点猪骨汤喝,多食用一些富含钙,磷,铁的食物来补钙。

脚后跟骨折如何治疗

一、治疗方法:

1.跟骨骨折无移位或移位不多又未影响跟骨结节角、未波及跟距关节面的及跟骨体增宽不明显者,早期采用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的中药外敷,局部制动,扶拐不负重行走3~4周即可。

2.有移位的跟骨骨折,可作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3.手法复位不成功者,可作金针拨骨术,经皮穿针固定术。

4.跟骨骨折后期,如疼痛较重,经非手术方法治疗,症状不减者,可酌情作跟距关节或三关节融合术。

二、复位手法:整复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伤后24~48小时内进行,否则可能因局部肿胀严重或张力性水泡而使手法复位难以进行。

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骨折:跟骨结节纵形骨折,若移位不大,可不整复。跟骨结节骨骺分离,骨折片明显上移,若不整复,则日后跟骨底不平,影响行走和站立。整复时,仰卧位,屈膝90°。两助手分别握住小腿及前足,并使足呈跖屈位。常规无菌操作下,用细钢针穿过结节中部,上好牵引弓后,术者手拉牵引弓向后牵引,先松解骨折面的交锁。然后向下牵拉直至骨折片复位为止。术后屈膝约30°,跖屈位长腿石膏管型固定4周,可将细钢针包在石膏管内。4周后拔出钢针,更换短腿石膏靴,再固定4周。跟骨结节横形骨折,骨折块小或折块大而无移位者,不需整复,仅用短腿石膏托固定足于跖屈位4周;如骨折块较大,且向上倾斜移位时,则要复位。

骨裂的康复时间是多长

骨裂的康复时间是多长?一般来说如果发现患有骨裂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并且要注意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骨裂属于裂纹骨折,大多数骨裂并无明显移位。那么骨裂的康复时间大致要多久呢?下面就来具体进行了解。

一般骨裂分为移位骨裂和无移位骨裂、关节内骨裂和关节外骨裂,一般骨裂4-6周软骨愈合,3月以上骨性愈合,不愈合的很少见,但是畸形愈合的较多见。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需要看骨裂的具体的部位损伤的程度。

以下是具体时间:

1、肢体骨裂:锁骨骨裂 70日;肩胛骨骨裂 60;肱骨干骨裂 90日;尺骨干或桡骨干单骨裂 90日;尺桡骨双骨裂 120日;桡骨远端骨裂 90日;指、掌骨骨裂 70日;腕骨骨裂 130日;股骨颈骨裂 270日~365日;股骨干骨裂 120日;髌骨骨裂 120日 ;胫腓骨骨裂 120日;踝部骨裂 120日。推荐阅读:骨裂的康复时间 骨折后吃什么好的快

2、胸部骨裂:一处肋骨骨裂 30日~40日;多根;多处肋骨骨裂 90日;胸骨骨裂 90日。

3、脊柱、骨盆部骨裂:脊柱骨裂 120日;骨盆稳定型骨裂 90日~120日;骨盆不稳定型骨裂 120日~180日

4、颜面部骨裂:鼻骨线状骨裂 30日;鼻骨粉碎性骨裂需行手术治疗的 60日;上、下颌骨骨60~120日;

骨裂前期可以服用速合接骨散加快骨裂愈合,过于疼痛可适当补充云南白药胶囊等。

胸肌拉伤怎么快速恢复 胸肌拉伤多少时间恢复

根据拉伤情况而定。

胸肌拉伤后多久能够恢复是取决于拉伤的程度、治疗的措施、以及康复休息的情况的,如果拉伤情况不严重,又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一般恢复时间不会太长,1-2个月时间就能好,而严重的拉伤需要的恢复时间要长一些,像肋骨骨折、肌肉撕裂恢复时间要半年甚至更长。

跟骨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1跟骨骨折后患者足跟部会有剧烈疼痛,肿胀,足跟不能着地行走以及压痛感等表现。一般跟骨骨折多为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而引起,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少见。如果复位不良的话,有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的现象。

2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无移位的和有移位的以上老年人有严重压缩粉碎性的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另外有的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像有移位的跟骨横形骨折,或是跟骨舌状骨折等类型的跟骨骨折,是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的,具体的手术方式,则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3跟骨骨折是会出现后遗症的,主要为畸形愈合及行走痛,所以为了恢复的更好,建议患者治疗后至少须18个月后才能进行负重,另外有的患者恢复原工作4~6个月后仍有残余症状,不过有的患者也会随着时间的过去,慢慢有所改善,所以对于有过跟骨骨折的患者,一定要更要注意患肢的保护,并做好必要的锻炼恢复工作,以减轻后遗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跟骨骨折是会留下后遗症的,所以患者要及时到专门的骨科医院进行诊治,并听从医嘱做好护理,治疗后要坚持做好促进恢复的一些锻炼,以便把后遗症降低到最轻的程度。

跟骨骨折固定关键点找到

跟骨骨折占足部骨折的60%,由于其损伤机理和骨折类型复杂,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残疾率高达20%~30%。国外近年来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优良率仅在70%左右,其局部并发症较多、且缺乏理想的内固定材料。科研人员从1997年5月起在对跟骨进行传统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跟骨的解剖分区并探讨了有关临床意义,建立了模拟跟骨骨折模型,发现跟骨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极少发生移位,可作为跟骨骨折内固定的固定支撑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严重跟骨骨折三点固定原则,即三点固定关键点:跟骨前部或骰骨、截距突、跟骨粗隆,在这三点固定跟骨骨折,不仅提高了解剖复位的成功率,而且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

科研人员还根据跟骨骨折模型,分析了骨折机制与骨折类型,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的可塑性跟骨钛钢板,并治疗了186例220侧(其中34例左右足同时跟骨骨折)各类关节内跟骨骨折,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良率达到92%,比国外先进水平还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相关推荐

跟骨骨折患者的保健措施

首先,注意固定不要太紧。跟骨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要特别注意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如发现跟骨骨折部位的远端(手指或脚趾)有血运障碍,即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请医生处理。经常检查石膏或夹板边缘的皮肤有无受压情况,如发红或破溃时请医生处理。 其次,加强功能锻炼也很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有利于跟骨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第三,抬高患肢。跟骨骨折后应抬高患肢(用枕头垫起骨折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防止过度肿胀。 第四,患者

脚底后跟痛有哪些表现

足跟痛,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跟骨下脂肪垫损伤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 临床上主要有: 跟腱周围炎; 跟骨骨刺; 跟骨骨膜炎; 跟骨下脂肪垫损伤; 跟骨骨折; 跟骨皮下滑囊炎; 跗骨窦软组织劳损; 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是足跟骨刺引起的吗

足跟痛是足跟骨刺引起的吗?引起足跟痛的病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有:包括跟腱腱鞘炎、跟后滑囊炎、腓骨肌腱鞘炎、胫后肌腱鞘炎和长拇屈肌腱鞘炎、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跖筋膜炎、跟骨皮下滑囊炎、跟腱周围炎等。跟骨下脂肪垫损伤多因外伤、行站过久特别是负重行走、爬山等原因使跟骨下方着力处的脂肪垫损伤,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变硬等病变,病人诉行走时疼痛,局部肿胀、压痛。跖筋膜炎多由于外伤或慢性劳损,使跖筋膜在跟骨附着处产生劳损,出现变性、撕裂、钙化和疼痛,压痛点在跟骨底部前方,疼痛可向足跖部扩散,行走、弹跳加重,足底有紧张感,不

脚后跟肌腱痛的表现

足跟痛,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跟骨下脂肪垫损伤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 临床上主要有: (1)跟腱周围炎; (2)跟骨骨刺; (3)跟骨骨膜炎; (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 (5)跟骨骨折; (6)跟骨皮下滑囊炎; (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 (8)跟骨结核、肿瘤等。

跟骨骨折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跟骨骨折的检查 跟骨骨折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其主要表现为: (1)跟骨前突骨折。 (2)跟骨结节的垂直骨折。 (3)载距突骨折。 (4)跟骨压缩性骨折。 (5)跟骨粉碎性骨折。 X线平片(包括正,侧位及跟骨轴线位片)一般即可明确诊断,诊断困难者可行CT扫描或MRI检查,尤其是CT扫描在该骨折分型诊断及预后判定上作用较大。 二、跟骨骨折的诊断 足跟可极度肿胀,踝后沟变浅,整个后足部肿胀压痛,易被误诊为扭伤。X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跟骨属海绵质骨

脚后跟骨折康复训练有什么呢

⑴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要特别注意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如发现骨折部位的远端(手指或脚趾)有血运障碍,即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请医生处理。经常检查石膏或夹板边缘的皮肤有无受压情况,如发红或破溃时请医生处理。 ⑵骨折后应抬高患肢(用枕头垫起骨折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防止过度肿胀。 ⑶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睡木板床有利于健康;还要注意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的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⑷加强功能锻炼也很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

足跟痛检查

足跟痛,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脂肪垫变性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临床上主要有: (1)跟腱周围炎。 (2)跟骨骨刺。 (3)跟骨骨膜炎。 (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 (5)跟骨骨折。 (6)跟骨皮下滑囊炎。 (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 (8)跟骨结核、肿瘤等。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要多长时间

临床治疗这个部位骨折需要10-12周左右的时间,期间注意抬高患肢的前臂,90度悬吊起来,这样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利于消肿恢复,可以在患肢不负重的情况下活动患肢的各个关节及手指弯曲锻炼,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就可以。 下面介绍一些锻炼方法: 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

小腿早期骨折的锻炼

一、小腿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早期 此期即伤后l~2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因比,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伤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二、小腿骨折后康复训练的中期 即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伤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

髌骨骨折康复要多久 髌骨骨折多长时间可以走路

髌骨骨折多长时间可以下地行走,这个主要取决于固定方式。髌骨骨折有两种固定方式,一种是内固定,一种是外固定。 外固定是通过石膏或者是髌骨带进行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很长,就是说正常走路的时间很长,外固定的时间一般是三个月,也就是要外固定三个月之后,才可以逐渐练习行走,从解除外固定到正常行走,正常的时间大概是两周到四周,也就是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 内固定,如果手术做的比较满意话,术后一周就可以借助拐杖进行行走,术后六周左右就可以弃拐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