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
苎麻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
苎麻还有一定的止血之效,常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以及子宫出血,主要通过收敛作用实现止血,因此,效果一般不是很强,起辅助之效。
苎麻根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
《本草述》:“苎根,丹溪谓其大补阴而即行滞血,是以补为行也。夫甘寒之药能泻火,此味止血淋,治丹毒,或入血分而泻热乎?但就其安胎、治漏血尤效,则补阴活血之功,又岂徒以泻热与他味同论乎。其和血者便在补阴,而能行能止之故可以思矣。”
防治习惯性流产的食疗方
▲菟丝子粥
原料:菟丝子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菟丝子捣碎,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粳米放入该药汁中煮成粥。粥熟时加入白糖即可食用。(不喜欢甜食者可改为加入少量食盐)
作用与特点:菟丝子性味甘辛,可补阳益阴,久服具有明目、轻身延年之功效。粳米味甘性平,可补脾胃、养五脏、益气血。两物合煮为粥,具有补虚损、益脾胃、滋肝肾、安胎之功效。本品不湿不燥,补而不腻,为平补阴阳之良药。无论阴虚或阳虚者均可服用。此方被誉为补虚安胎之上品。
▲苎麻根糯米粥
原料:苎麻根6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
制法:将苎麻根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然后去渣取汁,在煎汁中加入糯米、红枣,煮成粥。粥熟后即可服用。
作用与特点:苎麻根为苎麻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甘性寒、无毒,具有清热、止血、安胎之功效;大枣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胎之效;糯米味甘性微温,具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上药合用具有清热补虚、止血安胎之功效。
此方是民间治疗流产的传统食疗方,适用于怀孕期间胎动不安、阴道流血、体虚而热的妇女,但脾肾阳虚的妇女不宜使用。
▲杜仲鸡
原料:约重500克的乌骨鸡1只,炒杜仲、桑寄生各 30克。
制法:先将乌骨鸡闷死(不用刀杀),去除毛杂和内脏,用纱布将杜仲和桑寄生包好放入鸡腹内,然后加水将鸡煮至烂熟,之后将鸡腹内的杜仲和桑寄生丢弃,加入调料,即可食用。可饮汤食鸡,分2~3次服完。
作用与特点:乌骨鸡味甘性平偏温,可益五脏、补虚损,具有强筋骨、调月经、止白带的功效,是补虚之佳品;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可补肝肾、壮筋骨,为安胎之良药;桑寄生味微苦性平,可补肝肾、强筋骨,也是安胎之良药。
保胎吃什么食物最好 苎麻根
苎麻根可以止血安胎,不论任何种胎动不安,均可以配合其他食物一起使用,可以缩短凝血、出血时间,减少出血。
用苎麻根30克,洗净后煎水,代茶饮用,有养血止血安胎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先兆流产女性保胎食用。
材料:苎麻根30克,芝麻30克,龙眼内2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兰麻根洗净,浓脑30分钟,取其汁液,和龙眼肉、粳米一起熬制成稠粥,分2次服食。
功效:有益气止血安胎的作用,适用于气虚型女性保胎食用。
苎麻根的作用
1、苎麻根治哮喘:苎麻根和沙糖烂煮,时时嚼咽下。(《医学正传》)
2、苎麻根治痰哮咳嗽:苎根,煅存性为末,生豆腐蘸三、五钱食;未全可者,以肥猪肉二、三片蘸食。(《医学正传》)
3、苎麻根治小便不通:㈠苎麻根,洗,研,摊绢上,贴小腹连阴际。(《摘元方》)㈡麻根半两,蛤粉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4、苎麻根治肠风:苎麻根四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5、苎麻根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麻根十枚,捣碎,以水二大盏,煎取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圣惠方》)
6、苎麻根治跌打闪挫:大鲫鱼一尾,独核肥皂一个,胡椒七粒,黄栀子九个,老姜一片,葱头三个,野苎麻根一段,干面一撮,香糟一团,绍酒随数用,同前药合捣如泥,炒热熨敷患处,外用布包扎紧,次日青出。(《纲目拾遗》)
7、苎麻根治习惯性流产:苎麻干根一两,莲子五钱,怀山药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8、苎麻根治蛇咬伤:鲜苎麻根,捣烂罨包。(《浙江民间草药》)
9、苎麻根治痈疽发背,或发乳房初起微赤:捣苎根敷之,数易。(《梅师集验方》)
10、苎麻根治跌扑:野苎根一两,捣碎,好酒煎服,尽量饮醉。(《百草镜,)
11、苎麻根治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苎根去黑皮,切二升,一块,水九升,煮四升。每服以水一升,入酒半升,煎一升,分作二服。一方不用银。(《梅师集验方》)
12、苎麻根治白丹:苎根三斤,小豆四升。水二斗,煮以浴,日三、四遍。(《备急方》)
13、苎麻根治吐血不止:苎麻根、人参、白垩、蛤粉各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苎根散)
14、苎麻根治血热崩漏:苎麻干根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5、苎麻根治鸡鱼骨哽:苎麻根捣汁,以匙挑灌之。(《谈野翁试验方》)。
16、苎麻根治五淋:苎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取半碗,频服。(《斗门方》)
几则可治疗习惯性流产的食疗方
▲菟丝子粥
原料:菟丝子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菟丝子捣碎,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粳米放入该药汁中煮成粥。粥熟时加
入白糖即可食用。(不喜欢甜食者可改为加入少量的食盐)特点:菟丝子性味甘辛,可补阳
益阴,久服具有明目、轻身延年之功效。粳米味甘性平,可补脾胃、养五脏、益气血。两
物合煮为粥,具有补虚损、益脾胃、滋肝肾、安胎之功效。该品不湿不燥,补而不腻,为
平补阴阳之良药。无论阴虚或阳虚者均可服用。此方被誉为补虚安胎之上品。
▲苎麻根糯米粥
原料:苎麻根6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
制法:将苎麻根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然后去渣取汁,在煎汁中加入糯米、红
枣,煮成粥。粥熟后即可服用。
作用与特点:苎麻根为苎麻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甘性寒、无毒,具有清热、止血、
安胎之功效;大枣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胎之效;糯米味甘性微温,具有补脾
胃、益气血的作用。上药合用具有清热补虚、止血安胎之功效。
此方是民间治疗流产的传统食疗方,适用于怀孕期间胎动不安、阴道流血、体虚而热
的妇女,但脾肾阳虚的妇女不宜使用。
▲杜仲鸡
原料:约重500克的乌骨鸡1只,炒杜仲、桑寄生各30克。
制法:先将乌骨鸡闷死(不用刀杀),去除毛杂和内脏,用纱布将杜仲和桑寄生包好放入鸡腹内,然后加水将鸡煮至烂熟。之后将鸡腹内的杜仲和桑寄生丢弃,加入调料,即可食用。可饮汤食鸡,分2~3次服完。
作用与特点:乌骨鸡味甘性平偏温,可益五脏、补虚损,具有强筋骨、调月经、止白带的功效。是补虚之佳品;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可补肝肾、壮筋骨。为安胎之良药;桑寄生味微苦性平,可补肝肾、强筋骨,也是安胎之良药。上药合用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止漏安胎之功效。
此方适用于气血不足,肾气亏虚的习惯性流产患者,可于妇女怀孕前服用,也可在其怀孕后服用,但阴虚火旺的妇女不宜使用。
预防流产的十大食疗方法
1、阿胶粳米粥
配方:阿胶30克,粳米50克。
制作:去阿胶捣碎炒黄为末,粳米煮成稀粥,临熟时加入阿胶搅匀。
用法:晨起及临睡前服用1剂,可持续服用。
功效:养血止血,补肾安胎。
主治:用于妊娠因营血不足所致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
2、北芪炖鲈鱼
配方:黄芪50克,鲈鱼500克,生姜、葱、醋、食盐、料酒等适量。
制作:将鲈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干净。黄芪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同鱼共放进锅内,加入葱、姜、醋、
食盐、料酒、适量的水。将过至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炖熬至熟即成,可加少许味精。
用法:每天吃饭前食用,可多次食用。
功效:益气填精,健脾利水。
主治:妊娠胎动不安,小腹下坠,气短懒言,或伴四肢水肿者。
3、安胎鲤鱼粥
配方:活鲤鱼1条(约500克),苎麻根20~30克,糯米50克,葱、姜、油、盐适量。
制作: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干净切片炖汤。苎麻根加水另煎,去渣取汁,加入鲤鱼汤中。再加入糯米和
葱、姜、油、盐各适量,煮成稀粥。
用法:早晚趁热食用,连用3天。
功效:清热养血,益阴安胎。
主治:适用于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及妊娠水肿等属肾阴虚者。
4、葡萄干莲子汤
配方:莲子100克,葡萄干30克。
制作:莲子去皮心,与葡萄干同入锅,加水适量,共煮熟即成。
用法:每日分早晚服用,吃莲子肉、葡萄肉,饮汤,连服10剂。
功效:补气养血,清热安胎、
主治:用于气血虚兼内热之先兆流产
5、南瓜蒂煎
配方:南瓜蒂5个,红糖适量。
制作:南瓜蒂水煎成汤,去渣后加入红糖调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1周。
功效:安胎止血,补中益气。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及先兆流产,胎动下血。
6、鸡蛋苎麻汤
配方:薜荔嫩枝叶50克,苎麻25克,鸡蛋3个。
制作:将薜荔嫩枝叶、苎麻同鸡蛋一同加水共煎,蛋熟后去壳再煮30分钟。
用法:早、中、晚各使用1蛋,连吃1周。
功效:养阴补血,清热安胎。
主治:适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属血虚内热者。
7、龙眼肉糯米粥
配方:龙眼肉15克,苎麻根15克,糯米50可。
制作:龙眼肉、苎麻根同糯米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成粥即可。
用法:早晚温服,连服1周。
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胎止血。
主治:用于早孕胎动见红,孕妇心脾虚、神情紧张的保胎治疗。
8、人参南瓜蒂饮
配方:人参6克,南瓜蒂12克。
制作:将人参同南瓜蒂放入瓦碗中,加水少许,隔水煮20分钟。
用法:饮汤吃参,隔日1次,连服1个月。
功效:养精益气安胎。
主治:用于习惯性流产,属气虚肾亏者。
9、石榴皮汤
配方:安石榴皮12克,当归9克,阿胶12克,熟艾叶9克。
制作:将石榴皮、当归、熟艾叶加水先煎汤,去渣取汁,入阿胶烊化即可。
用法:每天1剂,连服3天。
功效:安胎止血。
主治:用于妊娠因营血不足所致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
10、黑豆黄芪煎
配方:大黑豆60克,生黄芪30克,砂糖60克。
制作:将上述3样加入锅中,加水共煎,煮至豆熟即可。
用法:吃豆饮汤,分早晚2次,连服5剂。
功效:补肾健脾,和血安胎。
主治:适用于妊娠后胎动见红,属脾肾两虚者。
苎麻根的功效
苎麻根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苎麻根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苎麻根的功效是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苎麻根的作用是治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苎麻根用药禁忌是无实热者慎服苎麻根。
药名:苎麻根
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肝经;心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痛、出血性疾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熏洗。
药材基源:苎麻根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
苎麻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
苎麻属于寒性的药物,含有较多的寒气,在食用之后会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适合热性体质的人使用,可起到清热之效,治疗各种热症。
孕妇预防流产吃什么食物 龙眼肉糯米粥
配方:龙眼肉15克,苎麻根15克,糯米50可。
制作:龙眼肉、苎麻根同糯米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成粥即可。
用法:早晚温服,连服1周。
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胎止血。
主治:用于早孕胎动见红,孕妇心脾虚、神情紧张的保胎治疗。
习惯性流产吃什么有用
第一。苎麻根糯米粥
原料:苎麻根6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
制法:将苎麻根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然后去渣取汁,在煎汁中加入糯米、红枣,煮成粥。粥熟后即可服用。
作用与特点:苎麻根为苎麻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甘性寒、无毒,具有清热、止血、安胎之功效;大枣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胎之效;糯米味甘性微温,具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上药合用具有清热补虚、止血安胎之功效。
此方是民间治疗流产的传统食疗方,适用于怀孕期间胎动不安、阴道流血、体虚而热的妇女,但脾肾阳虚的妇女不宜使用。
第二。杜仲鸡
原料:约重500克的乌骨鸡1只,炒杜仲、桑寄生各30克。
制法:先将乌骨鸡闷死(不用刀杀),去除毛杂和内脏,用纱布将杜仲和桑寄生包好放入鸡腹内,然后加水将鸡煮至烂熟。之后将鸡腹内的杜仲和桑寄生丢弃,加入调料,即可食用。可饮汤食鸡,分2~3次服完。
作用与特点:乌骨鸡味甘性平偏温,可益五脏、补虚损,具有强筋骨、调月经、止白带的功效。是补虚之佳品;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可补肝肾、壮筋骨。为安胎之良药;桑寄生味微苦性平,可补肝肾、强筋骨,也是安胎之良药。上药合用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止漏安胎之功效。
此方适用于气血不足,肾气亏虚的习惯性流产患者,可于妇女怀孕前服用,也可在其怀孕后服用,但阴虚火旺的妇女不宜使用。
第三。菟丝子粥
原料:菟丝子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菟丝子捣碎,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粳米放入该药汁中煮成粥。粥熟时加入白糖即可食用。(不喜欢甜食者可改为加入少量的食盐)特点:菟丝子性味甘辛,可补阳益阴,久服具有明目、轻身延年之功效。粳米味甘性平,可补脾胃、养五脏、益气血。两物合煮为粥,具有补虚损、益脾胃、滋肝肾、安胎之功效。该品不湿不燥,补而不腻,为平补阴阳之良药。无论阴虚或阳虚者均可服用。此方被誉为补虚安胎之上品。
苎麻的功效与作用 安胎
苎麻中含有苎麻酸物质,可作用于女性子宫,抑制子宫收缩,可起到安胎之效,适合胎心不稳、习惯性流产的孕妇使用,预防先兆性流产。
苎麻根的功效与作用 安胎
《医林纂要·药性》:“孕妇两三月后,相火日盛,血益热,胎多不安。苎根甘咸入心,能布散其光明,而不为郁热,此安胎良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