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麻黄性状
炙麻黄性状
【别名】
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8~10月间割取绿色细枝,或连根拔起,去净泥土及根部,放通风处晾干或晾至6成干时,再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潮防霉。
【性状】
①草麻黄
又 名:田麻黄。茎呈细长圆柱形而微扁,少分枝,直径约1~2毫米,通常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走棱线,手触之微有粗糙感,节 明显,节间长2.5~6厘米。节上有膜质鳞叶2片(稀3片),长约3~4毫米,上部灰白色,锐长,三角形,尖端反曲,基部棕红色,连合成筒状。茎质脆,易 折断,断面略纤维性,外圈为绿黄色,中央髓部呈红棕色。气微香,味微苦涩。
②木贼麻黄
茎呈细长圆柱形,多分枝,较草麻黄稍细,直径约 1~1.5毫米。表面草绿色至黄绿色,有纵走棱线,手触之无粗糙感,节间长1.5~3厘米。节上有2片(稀3片)膜质鳞叶,长约1~2毫米,上部为短三角 形,灰白色,尖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至黑棕色,连合成筒状。其他与上种相似。
③中麻黄
呈细长圆柱形,直径为1.5~3毫米,全草呈黄绿色,节上的膜质鳞叶为3片轮生,长约2~3毫米。灰白色,先端锐尖,节间长2~6厘米,手触之有粗糙感。
三者均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性味】
辛、微苦,温。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
1、清喘汤
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2、加味前胡汤
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利气。
3、麻杏二三汤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功效: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
4、七子定喘汤
组成: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
用法: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顺气降逆,化痰消食。
治疗尿床偏方
煎炙麻黄
原料:炙麻黄、五味子、山药、益智仁各10克。
做法:先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治疗小儿遗尿偏方
蜂房末
原料:蜂房焙干研末,每次服3~5克,加白糖少许。
做法:开水冲服,每日两次,对肾阳不足之遗尿者效果好。
黑胡椒粉
原料:黑胡椒粉适量。
做法:每晚睡前放肚脐窝中以填满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覆盖。24小时一次,7天为一疗程,1~3个疗程即可治愈。
韭菜子粉
原料:韭菜子15克,面粉适量。
做法:将韭菜子研成细粉,和面粉做饼蒸熟服用,适用于肾气不足之遗尿。
炙麻黄与生麻黄的区别
麻黄是临床常用药物,性温,味辛、微苦,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应用上有生麻黄与炙麻黄的区别,二者的功效有一定的差别。
生麻黄:辛散作用较强,长于发汗解表利水,多用于外感风寒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等风寒表实证,常配伍桂枝增强其发汗解表之力;还可用于风水浮肿,常配伍生姜、白术等。
炙麻黄:用蜂蜜拌炒后,辛散作用减弱,发汗解表利水的功效减低,但宣肺平喘的作用增强,多用于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喘证,与石膏、杏仁等配伍还可用于热邪壅肺所致的咳喘证。
炙麻黄的作用
1、用于风寒表证。本品辛温升散之性较强,能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在发散风寒药中,其发汗作用最强,为重要的发汗解表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治疗此证,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更能增强发汗、散寒以解表之力。又因其兼有平喘的功效,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伤寒论》麻黄汤。本品亦可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如《和剂局方》十神汤,其与紫苏等药配伍。
2、用于喘咳证。本品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外开皮毛的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对于风寒外束,肺夫宣降之喘急咳逆,最宜使用本品,其发散风寒与平喘的功效,能全面针对该证的病因病理,如《和剂局方》三拗汤。对肺热壅盛而肺气上逆之喘咳,本品仍可宣降肺气以收平喘之剂,如《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喘咳而痰多者,尚须配伍化痰之药,如《摄生众妙方》定喘汤,其与款冬花、半夏、苏子等同用。
3、用于水肿。本品利尿退肿,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因其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的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水肿初起,而有表证者。《金匮要略》甘草麻黄汤,其与甘草同用,即可获效。如再配伍其他发汗解表药和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其与生姜、白术等同用。
此外,本品发散风寒的作用,还可以治疗风寒所致疮疹或皮肤瘙痒,鼻渊(鼻窦炎)、鼻窒(慢性鼻炎)之鼻塞不通或流涕不止。其散寒通滞之效,尚可用于风寒痹痛及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等证。
连花清瘟胶囊是中药还是西药
莲花清瘟胶囊属于中成药制剂。
莲花清瘟胶囊的主要组成成分为中药,包括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因此属于中成药制剂。
风寒感冒吃什么中药 麻黄发汗解表
麻黄性辛温,微苦,归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发汗解表-风寒感冒;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散寒通滞-风寒痹症,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灸用。
使用注意事项:发汗力强,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麻黄辛散苦泄,发汗力强,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的炮制方法
麻黄一般分为生麻黄和炙麻黄,不同的炮制方法是麻黄产生了不同的作用,生麻黄的发散风寒作用强一些,而炙麻黄的平喘止咳作用强一些,在临床上应该区分使用。
一般麻黄生用,我们见到的一般都是麻黄的草质茎,下面有比较粗的木质茎,很粗,面上有那种棕褐色的,或者棕色的那种比较粗的木质茎,这个长的木质茎,因为麻黄长在一些沙质地里面,它的叶片已经退化了。其实它的叶片就包裹在它的结,麻黄的结上,已经退化成一个薄膜状了。这个在植物学里面把它叫做鳞叶,就是鱼的鳞甲,鳞片那个鳞,鳞叶,只有两三毫米包在茎上,成了一个薄膜状,因为它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实际上用的是草质茎。直接把它采了,阴干,保证它的质量,把它切断了,一段一段的,这样子用它的发汗作用比较强。现在研究它的发汗与它含的挥发油关系最为密切,生用挥发油没有受到破坏,没有减少。
另外呢,麻黄如果用蜂蜜来炒,就叫炙麻黄或者叫蜜炙麻黄。这样在炒的时候它里面的芳香油可能有一定的损耗,相对来说,它发汗解表的作用就减弱了,它的平喘止咳的作用就相对增强了,而且蜂蜜本身有一定的平喘止咳作用。所以说没有外感风寒,比如说肺热咳喘,一般就用蜂蜜来拌炒,用的是炙麻黄。那么麻黄整个用它这个草质茎,前人认为这个作用比较峻猛。如果把麻黄捣绒,就把它捣绒就象我刚才讲的象乱麻一样,它的药性就变得相对的缓和一些。因为这个捣绒主要就把它茎髓里面的一些成分很容易变成粉末状,然后把它去掉了,剩下来的就是外部的纤维为主。这样子它的有效成分去掉了很多,所以它各方面的作用都有所缓和,所以一般就认为适合于儿童,或者适合于老人,对耐受性比较小的这种情况作用比较缓和。但是有的人提出,既然你把很多有效成分丢掉了,能不能减少用量?不用那么多,它就不峻猛了,也比较缓和了,当然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但麻黄绒和减少用量以后,是不是完全相等?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如果是完全相等的,那将会有很大的贡献。
连花清瘟胶囊和颗粒有什么区别 从成分上看:没有区别
连花清瘟胶囊成分: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辅料为:淀粉。
连花清瘟颗粒成分: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从上二者的药品说明书中可以得知,二者在成分上是没有区别的。
血府逐瘀汤加减怎样自制
血府逐瘀汤加减的做法如下:桃仁12g,红花、柴胡、枳壳、当归、 牛膝、牛蒡子、生地黄各9g,川芎、赤芍、桔梗、甘草 各5g,紫苏子、炙麻黄各12g。每剂水煎2次、混匀,分 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连服30天为宜。兼有表寒 证者,宜去生地黄,用生麻黄取代炙麻黄,加用紫苏叶、 桂枝;兼有寒邪者,可加干姜、细辛;发生风热犯肺时, 宜加用黄芩、鱼腥草、生石膏;若为肺肾两虚久哮,宜 可改用熟地黄,并加人红参、蛤蚧、黄芪、紫河车等。 能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宣肺平喘;主要用于防治支气 管哮喘发作,如口唇发绀、肢冷、面色青灰、爪甲发绀、 指尖不温或有肌肤甲错、颈静脉怒张、舌青或有瘀点、 舌下脉络紫或怒张、寸口之脉细涩。
白前的功效与作用 泻肺降气
白前甘能缓,辛能散,温能下,以其长于下气,故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二病皆气升、气逆,痰随气壅所致,气降则痰自降,能降气则病本立拔矣。白前性温,走散下气,性无补益。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可与炙麻黄、苏子等同用。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发热者,可与桑白皮、生地、地骨皮、茯苓、炙麻黄、生姜水煎服,如白前汤。
遗尿的偏方
蜂房末
原料:蜂房焙干研末,每次服3~5克,加白糖少许。
做法:开水冲服,每日两次,对肾阳不足之遗尿者效果好。
煎炙麻黄
原料:炙麻黄、五味子、山药、益智仁各10克。
做法:先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黑胡椒粉
原料:黑胡椒粉适量。
做法:每晚睡前放肚脐窝中以填满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覆盖。24小时一次,7天为一疗程,1~3个疗程即可治愈。
连花清瘟胶囊孕妇可以吃吗
孕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莲花清瘟胶囊。
莲花清瘟胶囊是中成药,材料中包含炙麻黄,因此药物成分中含有麻黄碱成分,会影响到胎儿的供氧。但是这个药没有发生过孕产妇的不良反应,同样也没有试验证明其对孕产妇的反应,因此孕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莲花清瘟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