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幼儿风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幼儿风疹的症状有哪些

幼儿风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幼儿风疹的症状有哪些

幼儿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病,以5岁以内幼儿多见。该病多在冬春季发病,易在托儿所及幼儿园中流行。6个月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所以发病者少。

症状表现:

1.起病时有轻微发热,耳后、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

2.皮疹最先见于面部,在此后的2~3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和足趾大都无疹。

3.皮疹较细小和稀疏,分布均匀,呈浅红色斑丘疹状。

4.出疹期间体温不再上升,疹退后色素斑痕和脱屑均不明显。

小孩风疹症状

宝宝患上风疹之后,皮肤就会出现风团,而且皮肤搔痒一般非常明显,风团一般呈现红色和橙白色,少数的患者会出现急性水肿性的红斑,风团形状大小不一,发作的时间也不能够确定,有的时候发病持续几分钟,有的时候会持续几个小时,一般会自行消退,也不会留下任何的疤痕,如果宝宝出现这类疾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病情严重的还会危害到孩子的生命。

宝宝在患上风疹之后,皮肤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有些宝宝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四肢无力、胸闷气短等等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休克,而且该疾病是分为慢性和急性的,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婴儿的身体就会遭受更大的伤害。

宝宝风疹的疾病一般就是孩子的疾病,成人很少见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这个时候孩子会明显的咳嗽,经常的流鼻涕,一直喊着嗓子疼等病症的,要认识到这一点的。

宝宝风疹的情况发病的时候是很明显的,孩子期初生病会有发热的情况呢,之后身上会起好多的疙瘩,就好像是丘疹一样呢,之后面积会扩大的,会成片儿的。

宝宝风疹患者比较长见的症状是在前期会出现低热、可是、鼻塞、流鼻涕、食欲不振、四肢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渐渐的就会在面部和颈部出现一些红色的斑点,时间长久后就会蔓延到全身。

病情在短时间内可以自行恢复的,这个就叫做急性的风疹,病情反复发作,达到六周以上,就成为慢性,按照病情的不同,那么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有很多,风疹疾病,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皮肤造成非常大影响,根据不同病情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的风疹,患者要尽快的到医院进行检查,让医生用最正确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

宝宝风疹患者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的话,一般可以通过服用退热剂来治疗,在服用退热剂的同时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清洗身体来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一般可以通过注射成人血清的方式来治疗。

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就算患上疾病也是如此,宝宝出现风疹之后,就会形成风团,这个时候风团就会成白色和急性红斑出现,宝宝症状会十分的明显,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等症状,最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休克,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一定要尽快送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

风疹的症状总的来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可能直到感染后的14?21天才出现症状,但是有的人及时感染病毒直至治愈都没有出现明确症状。

幼儿急疹症状

1、发热。

这是急疹最先出现的症状表现。发热一般会持续5天。体温都在四十度左右,在发热的同时有可能伴着惊厥。由于发还会引起咽部和或者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这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决定发热程度。

2、出疹。

当热退以后,就会出现出诊的症状,一般都为红色斑丘疹。最常发的部位为面部以及躯干,出疹现象会持续三到四天左右。出现这样的皮疹,妈妈们不用担心日后会留下疤痕什么的,这是可以自行消退的。

3、身体出现异样。

婴幼儿体质差异导致出现的身体状况也会不一样,一般来说,幼儿急疹除了发热和出疹以为,也常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眼睑水肿等现象。

小孩起风疹怎么办

小儿起风疹该怎么办

小儿患上风疹需要戒口,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疗风疹,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配合好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小孩子早点恢复健康,病情可以少遭很多罪,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处理小儿风疹发热的问题。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经过飞沫直接传播,侵袭呼吸道粘膜及其附近淋巴组织,再进入血液,发生病毒血症。因此,在风疹的发疹前期即出现发热等症状,小儿风疹发热的热型不定,轻症仅为中等度发热,重症患儿体温可超过40℃。多数患儿体温逐渐升高,但也有骤然高热起病者。

小儿风疹多以发热为最初症状,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风疹粘膜斑等。大约于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伴发热增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正常。

对风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应该给予足够水分,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最好采用适当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透疹为原则。常用药有桑叶、银花、连翘、蝉蜕、浮萍、葛根、升麻、紫草、牛蒡子等。

亦可用西河柳、浮萍、芫荽等中药煮沸,用毛巾浸药液温敷患儿额面、四肢等部位,既可退热又可透疹。且在煮沸药液过程中,使水蒸气在室内布散,以保持室内的湿度。对体温过高的患儿可酌用小量退热剂,避免急骤退热而致虚脱。

西药退热剂可选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亦可用安乃近滴鼻。使用药物降温应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不可降至过低。

对风疹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小儿风疹发热时,家长还应该注意做好皮肤护理,出汗要及时擦干,衣被不要过厚过暖。另外还要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多饮水。

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症状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突然达到39℃-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但孩子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开始发烧。

3、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4、有时出现高热惊厥,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按压会退色,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可持续4天左右,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3、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在8-10个月大时发病。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风疹怎么预防

1、远离传染源

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风疹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妇女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病人。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

2、接种疫苗

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国际上经过十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播给孕妇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先天性风疹已明显减少。

尽管目前关于风疹疫苗病毒株对人体、胎儿的影响了解得不够,但活疫苗的弱病毒确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孕妇不宜接受此类活疫苗。风疹早已与麻疹、腮腺炎疫苗联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也已制成风疹减毒活疫苗,有的地方已开始使用并将逐步纳入计划免疫执行,重点免疫对象中包括婚前育龄妇女,含高中、初中毕业班女生。

小儿风疹一定会发热吗?

风疹多见于年幼的小儿,传染性很强,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往往可成批患病。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经呼吸道传染,临床以低热、皮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风疹的前驱期很短,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多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可伴有咽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出疹期患儿可仍有发热,一般在出疹后2~3天体温可下降至正常。如果体温持久不退或退而又升,应考虑是否出现并发症,或考虑继发感染。

风疹的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轻微,高热者很少见,体温正常者也较多。多数患儿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因此,风疹的并发症也很少,预后良好。

因为小儿风疹的发热较轻,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嘱其多饮水,或用中药双花、板蓝根、大青叶、芦根、薄荷、野菊花等煎水频服,清热效果亦较好。

幼儿急疹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病毒引起的。你的孩子应该查血常规,这样可以明确孩子是哪一种感染。老人说出疹子不要人为退烧,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孩子发烧,医学上不主张急于退烧,是为了让患者自身抗体产生,并发挥患者自己的防御机能作用。人为破坏这个过程,病程或会延长。孩子体温不超过38.5°不要用药,物理降温包括冷敷额头,腋下,脖子两侧,洗温水澡等。不影响孩子出疹子。典型的幼儿急诊,是发烧三天,烧退以后出疹子。疹子是红色的针尖大小,逐渐可以连成片状。三天后自行退掉,不留痕迹。

认识风疹的传播途径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之交、春夏之交季为多。

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1、远离传染源

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风疹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妇女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病人。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

2、接种疫苗

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国际上经过十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播给孕妇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先天性风疹已明显减少。

风疹症状

潜伏期16~21天,平均18天,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感染风疹病毒后常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轻微前驱症状和枕骨下、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约1~2天从面颈部开始出现淡红色斑疹、斑丘疹,24h内蔓延躯干、四肢。皮疹特点是历时短、消失快。躯干部皮疹可融合,四肢皮疹散在不融合。一般第3天皮疹迅速消退,不留痕迹,有时可有轻度脱屑。软腭可见针头大小的红色瘀点,皮疹一出现前驱症即消失,但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长,伴触痛,但不化脓。风疹是良性传染病,一般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有时可并发气管炎、中耳炎、关节痛、紫癜等。孕妇在早期妊娠(4个月内)如患风疹后可致流产、早产、死产及胎儿畸形(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表1)。

风疹如何预防

因风疹症状多轻,一般预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应着重在先天性风疹。

自动免疫国际上经过十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播给孕妇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先天性风疹已明显减少,尽管目前关于风疹疫苗病毒株对人体,胎儿的影响了解得不够,但活疫苗的弱病毒确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孕妇不宜接受此类活疫苗,风疹早已与麻疹,腮腺炎疫苗联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也已制成风疹减毒活疫苗,有的地方已开始使用并将逐步纳入计划免疫执行,重点免疫对象中包括婚前育龄妇女,含高中,初中毕业班女生。

免疫球蛋白预防风疹的效果至今尚不肯定。

相关推荐

幼儿急疹的症状治疗

幼儿急疹典型的症状就是出现了高热,体温在三十九到四十度左右,一般不伴有其他的特别不适。热退的同时或者是热退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高热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高热惊厥。 这种疾病一般是具有自限性的多数为良性的一个经过,但是如果宝宝出现极度的不适,需要对症处理,有高热的时候予以物理降温,适当的时候予以退热剂。 有高热惊厥需及时就医,如是宝宝一般情况还可以,热退以后有其他的不良反应,比如伴有一些呕吐,或者是腹泻,那应给与相对应的治疗,发病期间不好的话,应该多补充水分,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与易消化的食物,然后避免受凉,避

宝宝怎么预防风疹入侵

一、小儿风疹预防 1、冬春季好好保护儿童,不要抱孩子到处窜门、走亲戚,有风疹流行时,应立即隔离孩子,必要时关闭幼儿园,防止感染扩散。 2、感染风疹的病儿可由咽部排出病毒,通过污染的奶瓶、乳头、衣被等感染其他小儿。因此,要注意消毒工作。健康孩子的乳具应专用,不用患儿用过的东西。 3、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的关键。 由于多数人,在学龄前期就已经受了风疹病毒感染,人群感染率80%-90%,因此,孕妇易感率很低,大约1%-3%,其中3-5月份是感染高峰。虽然该病症状很轻,易被人们忽视。但孕期、特别是孕早期感染了风疹

为什么孕妇要预防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传染病,婴幼儿多见,成人也可患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但在孕妇,尤其妊娠早期患风疹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而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引起胎儿多种畸形。 澳大利亚医师调查了78名先天性白内障儿童,其中有68名是因母亲在妊娠早期患过风疹。有的资料还指出,风疹病毒不仅能引起先天性白内障,还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甚至引起与智力低下、小头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性贫血等多发性畸形的“先天住风疹综合症。孕妇得风疹后不仅可引起孩子先夭畸形,有的还可发生流产、

风疹食疗法

风疹食疗法一: 小儿风疹患者喝豆腐绿豆汤比较好。因为豆腐绿豆汤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治疗风疹有一定的疗效。这种风疹食疗 具体做法就是,将30克绿豆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小时后煮烂,加入30克豆腐,再煮20分钟,调入适量的冰糖,使之融化即可。 风疹食疗法二: 小儿风疹患者吃苦瓜豆腐汤也比较好,因为苦瓜豆腐汤有清热解毒,通利肠胃的作用,食用后可以对治疗风疹很有帮助。 这一种风疹食疗具体做法是,苦瓜150克,瘦猪肉100克,豆腐400克,一起放在锅里炖,这种风疹食疗最后加入适量的料酒、酱油、

幼儿急疹的症状

常见症状 斑丘疹 高热 惊厥 食欲减退 咽部慢性充血 感染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为5~15天。 1.发热期 常突起高热,持续3~5天,高热初期可伴惊厥,此期除有食欲减退,不安或轻咳外,体征不明显,仅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微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期 病程第3~5天体温骤然退至正常,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皮疹散在,为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很少融合,首现于躯干,然后迅速波及颈,上肢,脸和下肢,皮疹持续24~48h很快消退,无色素沉

为什么孕妇要预防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传染病,婴幼儿多见,成人也可患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但在孕妇,尤其妊娠早期患风疹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而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引起胎儿多种畸形。 澳大利亚眼科医师格莱戈调查了78名先天性白内障儿童,其中有68名是因母亲在妊娠早期患过风疹。有的资料还指出,风疹病毒不仅能引起先天性白内障,还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甚至引起与智力低下、小头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性贫血等多发性畸形的“先天住风疹综合症。孕妇得风疹后不仅可引起孩子先夭畸形,有的还可

幼儿急疹症状

1、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3、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6、耳后、枕后能摸到黄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7、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8、患儿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

风疹如何预防

因本病症状多轻,一般预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应着重在先天性风疹。 自动免疫国际上经过十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播给孕妇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先天性风

大多数慢性荨麻疹病人只有发痒的风疹

慢性荨麻疹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慢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所以不同类型的慢性荨麻疹会有不同的表现。常见的慢性荨麻疹的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对慢性荨麻疹的介绍。 主要的慢性荨麻疹症状都有哪些呢?具体的慢性荨麻疹症状如下: 第一、风疹块的大小及数目不定,可出现于任何部位的皮肤,粘膜。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严重的病人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的慢性荨麻疹症状,血压可降低甚至发生昏厥和休克,须及时处理,大多数慢性荨麻疹病人只有发痒的风疹块而无其他症状。 第二、风疹块往往在一两小时或几

幼儿急疹和风疹的区别有哪些

1、风疹 风疹的特点是全身症状较轻,仅低热或中度发热,在耳后,颈部及枕后出现淋巴结肿大,可触摸到豆粒在大小的淋巴结,疹子不像麻疹那样密,常伴有瘙痒,早期无口腔粘膜斑,退疹后不留退迹。不少风疹患儿常无病状、饮食玩耍如常。 2、幼儿急疹 其特点是“热退疹出”,即发热数天退烧后才出现玫瑰疹,全身症状轻微。但应注意的是,少数患儿,尤其是较小的婴儿的体温可高达39度到40度,这时可出现惊厥,应加强护理。但惊厥之后神志清醒,精神及食欲仍然较好,这是幼儿急疹与其他儿科发热疾病的不同之处。幼儿急疹极少发生合并症,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