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想吐拔罐方法 妊娠呕吐如何缓解
怀孕想吐拔罐方法 妊娠呕吐如何缓解
孕妇要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忧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样可以减轻妊娠呕吐的程度。家属应该多给予精神安慰。
越是害怕呕吐,症状会越发明显,多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阅读书报,夫妻愉快交谈,尽可能增加欢乐气氛,转移和分散集中在呕吐上的注意力。
饮食上要少食多餐,可多吃一些酸味或咸味的食物,营养价值要高,选择的食物要容易消化和吸收,这也能防止呕吐。
这是一种简便的疗法。孕妇每天呕吐剧烈时,自己用手指交替按摩左右两侧的内关穴(在两前臂掌面,腕后第二横纹上四横指处两筋的中间)和足三里穴(在膝关节髌骨下四横指)。
呕吐厉害时可适当服用镇静止呕药,在不影响胎儿情况下可采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或口服维生素B6,每日3次。
孕妇妊娠呕吐的缓解方法
孕妇妊娠呕吐怎么办?妊娠反应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轻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常在怀孕12周左右自愈。妊娠呕吐的护理要点:
1.注意情志调节,可通过听音乐、散布、与家人聊天等放松和转移孕妇的注意力。
2.饮食随孕妇需求而便,不必硬性规定,若孕妇厌油腻则易清淡、易消化;应经常变换花样经促进食欲;宜少食多餐厅。
3.备食醋少许,呕吐时引;将大米炒黄,拌生姜汁晒干,每次取数粒嚼服或甘蔗汁1杯,鲜姜汁1汤匙,调匀加热温服均呕。
4.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外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噪音和各种不良刺激以防加重呕吐。
妊娠反应突然消失怎么回事
妊娠反应的持续时间,每个人是会有所不同的,这主要是和每个人体内的激素有关,但不论时间的长短,这些都是怀孕初期的正常现象。通常情况下,在怀孕8---12周后,妊娠反应就会逐渐的消失了,但也有的人早孕反应时间持续的比较长,直到16--18周才消失,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
绝大部分妊娠(50%~90%)都有恶心和呕吐的发生,一般从妊娠6~8周开始,到10~12周达到高峰,一半左右在妊娠14周前缓解,90%在妊娠22周前缓解。80%孕吐的女性呕吐持续整天,而不仅仅是“晨吐”。恶心和呕吐的治疗很少能够完全缓解症状,但可以明显减少相关的不适和不快。
一般来说妊娠反应持续上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的缓解和消失了,当然了突然消失的现象也经常可见,因此即便怀孕后感觉到身体不适也要放宽心,保持心情舒畅很重要。
怀孕想吐拔罐方法 这样吃可以缓解妊娠呕吐
1.以“少量多督”为原则,可以每關2 ~ 3个小时就进食一次,每次不要吃太多。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例如苏打饼干)。蛋白质的食物为佳,且扬汤水水的东西尽量少吃。
2.避免吃鈾炸,油腻,辛辣,刺激性或是不好消化的食物。
3.有些孕妈好对于带有特殊或强烈味道的食物较为敏感,容易引发恶心。呕吐的感觉,因此最好也能避免这类的食物。
4.由于早展体内的血明较低,容易产生恶心,眼吐的感觉,因此起床后可以先在床上吃点东西(如苏打饼干),然后再下床。
5.可食用姜场,以改善恶心,呕吐的情形。
θ.不變一次喝太多水,可改为分次饮用,比较不会出现想要呕吐的状况。
7.增加单糖的摄取,例如检计及南萄计就是不错的选择。
早孕反应怎么办
1、注意休息:轻度早孕反应可以不用药,注意多加休息,合理生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尽量减少一切能引起反应的因素,多数随着孕周的增大,12周后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2、合理饮食:少食多餐,宜清淡、易消化、高热量、富含营养的食物,不挑食,均衡营养,尽可选择一天中恶心、呕吐较轻时进食。
3、补充水分:孕吐会使机体丢失很多水分,严重者会发生脱水、酸中毒等现象,孕妈妈们切记补充水分,供给机体新陈代谢排出有毒有害物质。
4、调节心情,无需过分紧张:很多孕妈妈特别担心孕吐机体营养吸收少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怀孕初期胎儿处于器官形成期,对营养的需求量少,而且怀孕前12周,胎盘的形成是按照机体自身的遗传基因进行表达的,靠母体孕前储存的营养、子宫蜕膜的养分就足够了。所以孕妈妈们可以放松压力,以轻松的心态等待宝宝的降临。
5、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6、中药治疗可和胃降逆,缓解症状。中药食疗调理身体亦有利于缓解孕吐。
7、心理治疗:指导、劝解、安慰、鼓励、支持以增加交流,缓解压力,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疏导和指导,转移心理压力,有助症状缓解。
8、音乐疗法:有文献报道,音乐能提高多种病症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在临床上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9、其他:如熏鼻法、穴位注射、脐疗,拔罐、药膳等。
10、试试治疗孕吐小偏方:
柠檬:每天放一个新鲜的柠檬在床头,每日晨起时闻着柠檬的清香可缓解孕吐。
生姜:研究发现姜能刺激机体分泌胃液,含一小片生姜或服用一些生姜粉或饮一小杯生姜汁对缓解妊娠期孕吐、身体不适的呕吐、晕车晕船等引起的呕吐很有帮助。
苹果:不妨试试每天早上起床后吃一个苹果,对抑制孕吐也很有帮助哦。
蜂蜜:每日晨起口服一小勺蜂蜜,机体吸收糖份的同时可缓解孕吐。
柚子茶:柚子皮晒干,切碎,取一小勺,煮出的柚子茶可缓解疲劳、清肠胃、缓解孕吐。
黄瓜:黄瓜清香,不易引起呕吐,闻闻气味或吃一小根黄瓜有助缓解孕吐。
芒果:芒果富含糖、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且芒果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芒果有肃清肠胃的功效,可缓解由于妊娠、晕车、晕船等造成的呕吐。而且使用芒果还有明目、通便、杀菌、美化肌肤、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高血压、防癌等作用,所以芒果也不失为一个止吐的好方法。
乌梅:味酸、微涩,具有抗氧化、清血、增加机体新陈代谢、保护消化系统防止食物在胃肠腐烂、消除疲劳、增进食欲等作用。适宜妊娠恶阻者食用。有研究显示用“乌梅苏梗汤”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
11、一般孕妇经过上述的治疗都会有明显的改善,孕吐严重治疗无效的孕妇,发生脱水、酸中毒、眩晕、心率加快、呕吐次数频繁不能进食、呕吐物中夹有血丝等情况,需立即到医院进行输液等治疗。
十招缓解妊娠期呕吐
一:不强迫自己。
尽量避免可能会让你觉得恶心的食物或是气味。如果你觉得好像吃什么都会觉得恶心,不要着急,吃那些能提起你胃口的东西,哪怕这些食物不能让你达到营养均衡也没关系。不管什么东西,多少吃进去一点,总比吃一大顿但全都吐出去了要强很多。
二:吃冷食。
试着吃些凉的或室温状态下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的气味没有热的食物那么强烈。
三:少食多餐。
或者随时吃点零食,一刻都不要让自己的胃空着(空腹是最容易引起恶心的)。另外,多吃富含蛋白质的清淡食物,这类食物有助于抑制恶心。不过,总而言之,你还是要吃些能够提得起你胃口的东西。
四:夜晚的小零嘴儿。
在床头放点饼干等简单的小零食。当你醒来后,可以先吃上几片饼干,然后,休息20~30分钟,再起床。如果你半夜醒来感到恶心,你也可以吃点饼干来缓解一下。
五:避免高脂肪。
避免吃高脂肪的食物,因为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消化。避免吃油腻、辛辣、酸味和油炸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你已经变得脆弱的消化系统。
六:小口喝水。
不要“牛”饮!尽管喝水对预防脱水非常重要,但也不要一口气猛喝,把胃涨满,因为这样你的胃里就盛不下其他防吐食物了。如果你吐得很频繁,可以尝试含有葡萄糖、盐、钾的运动饮料,这能够帮助你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七:避免空腹服用孕期维生素。
不要早晨起床后空腹服用孕期维生素,你可以试着在吃东西时服用维生素,也可以在晚上入睡前服用。你也可以问问医生,你是否可以暂时换一种含铁较少的孕期补充剂,因为目前你脆弱的消化系统已经很难承受铁这种矿物质。
八:试试含姜的食物。
研究显示,姜能够让你的胃感到舒服一些。把生姜切碎,用热水冲泡,给自己做一杯姜茶。姜糖也是不错的选择!
九:维生素B6。
虽然人们不知道为什么维生素B6可以缓解孕吐,你可问问医生自己能不能服用维生素B6。有些准妈妈发现它确实有效,维生素B6的推荐剂量是每天1.9毫克(mg),但是如果你的呕吐症状严重,医生也可能让你服用每天3次、每次10~25毫克(mg)的剂量。在没有征求医生的意见之前,不要擅自服用维生素B6或任何其他补充剂。
十:戴穴位腕带。
你在药店,就可以买到这种柔软的棉质腕带,它最初是为预防晕船而设计的,孕妇戴上它,也能防止孕吐。佩戴方法是:将腕带在手腕上系紧,腕带上的塑料“扣”正好轻轻地压在手腕内侧的一个穴位上,这样可以会对大脑里的呕吐中枢起到抑制作用。你也可以向医生咨询,并佩戴电子腕带,这种腕带(看起来像手表)利用微弱的电流刺激相应的穴位,很安全而且研究表明,它对一些孕妇很有效。
女人在怀孕初期为啥总是想吐
怀孕12周内最易出现妊娠反应
无故恶心、想吐,电视剧里最喜欢用这样的桥段来“提示”女主角可能怀孕了。确实,女性怀孕早期很容易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妊娠反应。据了解,约50%~90%的妊娠都有恶心和呕吐的发生,一般从妊娠6~8周开始,到10~12周达到高峰,甚至80%孕吐的女性呕吐可持续整天。
专家指出,妊娠反应一般不会影响健康,无需治疗,孕期12周左右可自然消失。有数据显示,约一半的早孕反应孕妇在妊娠14周前得到缓解,90%在妊娠22周前缓解。
早孕反应强烈可针对性调整
虽然妊娠反应可自然消失,但若妊娠反应比较频繁、强烈,需要针对症状进行调整,还需要从心理、习惯方面进行调整。
妊娠呕吐如何缓解
保持良好的情绪
孕妇要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忧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样可以减轻妊娠呕吐的程度。家属应该多给予精神安慰。
分散呕吐时的注意力
越是害怕呕吐,症状会越发明显,多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阅读书报,夫妻愉快交谈,尽可能增加欢乐气氛,转移和分散集中在呕吐上的注意力。
调整孕妇饮食
饮食上要少食多餐,可多吃一些酸味或咸味的食物,营养价值要高,选择的食物要容易消化和吸收,这也能防止呕吐。
穴位按摩帮助缓解
这是一种简便的疗法。孕妇每天呕吐剧烈时,自己用手指交替按摩左右两侧的内关穴(在两前臂掌面,腕后第二横纹上四横指处两筋的中间)和足三里穴(在膝关节髌骨下四横指)。
特殊情况服用止呕药物
呕吐厉害时可适当服用镇静止呕药,在不影响胎儿情况下可采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或口服维生素B6,每日3次。
怎么缓解妊娠期呕吐
1.恶心,食欲不振,轻微呕吐:不要吃太多量,可吃些苏打饼干或吐司即可减轻症状。
2.剧吐,一天吐好几次,应该由医生给予维生素或止吐针。
3.剧吐伴随着缺水及电解质不平衡,需要赶快就医,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孕吐与许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受孕后人体内激素含量的改变、精神紧张等等。以下的四种疗法,可以帮你缓解痛苦,改善孕吐。
心理疗法
心理放轻松比什么重要,心情压力过大,妊娠反应会更加严重。孕吐是正常现身,只要在正常范围内,不用担心会给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了解一些相应的科学知识,多与周围的妈妈交流,相互学习,解除心理压力。也可以多和自己的体检医生交流,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医生,看看有没有必要时行相应的孕吐治疗。
饮食疗法
其实孕早期(前三个月)胎儿生长缓慢,并不需要太多的营养。在口味上可以尽量选取自己想吃的东西,还要尽量减少每次进食的量,少食多餐。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防止便秘,因为便笖会加重早孕反应。
尽可能多地变换就餐环境,这样能激发食欲。为了减轻孕吐反应,多吃一些较干的食物,如烧饼、饼干、烤馒头片、面包片。如果孕吐严重,多吃蔬菜、水果等偏碱性的食物,以防酸中毒。
运动疗法
整天吃不下饭,心情烦躁,体力欠佳,难道就是不起床的理由吗?不行!不能因为恶心呕吐就整日卧床,因为这样只能加重早孕反应。如果活动太少,恶心、食欲不佳、倦怠等症状就会更为严重,常此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
适当参加一些轻缓的活动,如室外散步、做孕妇保健操等,都可改善心情,强健身体,减轻早孕反应。
药物疗法
1.每天50毫克维他命B6.
2.每天25毫克维生素C,配合5毫克维生素B1同时服用。
而有些孕妇以为维生素B6是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物质,没有坏处,就较多较长时间地服用。其实过多的服用对胎儿是有害的。
由于长期过多服用维生素B6,致使胎儿对它产生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维生素B6依赖性。
防孕吐知识
1.适度小睡休息,疲劳是晨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尽量不要让自己太疲劳。
2.起床的动作要缓慢。不要突然坐起或者直接下地,要慢慢抬头、起身、下地。这样可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恶心,还能防止摔倒。
3.起床前吃些咸饼干或谷类。利用孕期好好享受一下床上早餐的浪漫,也不错哦。
4.进食以后,最后卧床休息半小时,可使呕吐症状减轻。
总之,不管是怀孕呕吐轻微或怀孕呕吐厉害都应该保持适量进食和饮水,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宝宝的正常发育,另外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如倍健孕妇型复合维生素片、玛特纳等,平时适当运动,常做足底按摩可缓解妊娠呕吐,保持开朗的心情都有助于缓解怀孕呕吐厉害的情况。如果吐的十分严重,已经影响到孕妈的身体,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了!
孕妇吃鸡蛋果的好处
好处一,百香果中所有的膳食纤维可以对我们的肠道起来润肠通便的效果,可以用来缓解孕期孕妈妈便秘的症状。
好处二,在怀孕期间孕妈妈都多多少少会有妊娠反应,会出现呕吐的现象,就会想要吃酸的来缓解。那么百香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缓解妊娠反应给孕妈妈带来的呕吐反应,也能增强孕妈妈的食欲。
好处三,其实百香果中有着非常不可思议的养颜效果。
妊辰反应的介绍
绝大部分妊娠(50%~90%)都有恶心和呕吐的发生,一般从妊娠6~8周开始,到10~12周达到高峰,一半左右在妊娠14周前缓解,90%在妊娠22周前缓解。80%孕吐的女性呕吐持续整天,而不仅仅是“晨吐”。恶心和呕吐的治疗很少能够完全缓解症状,但可以明显减少相关的不适和不快。少食多餐,避免饱食、油腻餐等本身就具有治疗价值。草药、姜也具有治疗价值。B族维生素也可缓解部分症状。严格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孕早期应用甲氧氯普胺(就是“胃复安”)并不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对于恶心、呕吐较重的孕妇,应该在医师指导下适当用药。
妊娠剧吐仅见于不到1%的情况,包括反复的呕吐,体重较孕前体重下降5%以上,脱水,电解质失衡和酮症,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在妊娠早期(停经六周左右)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导致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统称为妊娠反应。这些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妊娠12周后随着体内HCG水平的下降,症状多自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但要提醒孕妇的是,并非所有的呕吐都是早期怀孕反应。由于荷尔蒙激素及HCG共同作用导致孕妇产生的怀孕初期的妊娠反应,而每个人根据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则会对妊娠反应产生不同的身体变化。通俗的说就是不一样的个体,反应的程度也不一样的。怀孕初期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停经6周开始至怀孕3个月的这一时间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