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12mm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12mm怎么治疗
1、胆囊息肉的手术时机
(1)息肉呈单发,直径大于1CM,尤其是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2)胆囊内有多个息肉,并伴有胆囊结石,且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可不考虑息肉直径大小,应当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3)息肉单发病变小于1CM,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可以每隔3-6个月随访检查,如果息肉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应及时手术治疗。
(4)药物治疗胆囊息肉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病变有明显变化且反复发作的患者,也要积极进行手术。
2、胆囊息肉的三种手术方法
(1)在胆囊周围结缔组织中剥离的单纯胆囊切除术。
(2)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
(3)扩大胆囊息肉切除术。
这三种手术治疗方法,需根据术前判断胆囊息肉性质加以选择,对于直径小于1.8CM的患者仍有早期癌的可能,可经膜腔镜胆囊切除行全厚胆囊息肉切除,若术后病理证实已浸润至浆膜层下,则可行二次探查术。但若直径大于1.8CM,即有晚期癌的可能,可直接开腹行扩大胆囊息肉切除,甚至要做广泛淋巴结清扫。
怎样医治胆囊息肉疾病呢
1患了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只是针对那些情况不严重的患者而的,要是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患者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手术,手术治疗这种疾病的效果是非常的好的。
2患了胆囊息肉的时候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患者还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食疗的方法都是为了减少胆囊息肉长大,患了胆囊息肉的时候患者不要吃辛辣跟刺激性的食物。
3患了胆囊息肉要是不想让其继续长大的话,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应该注意良好的饮食,因为饮食不当的话会促进胆囊息肉增长的,同时患者也要及时的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只有生活中有个良好的习惯胆囊息肉才不会继续生长。
注意事项:在患了胆囊息肉的时候患者是严禁辛辣跟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吃了辛辣跟刺激性的食物会加速胆囊息肉的生长,同时患者也要多注意良好的休息。
胆囊息肉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1.胆囊息肉的手术时机
(1)息肉呈单发,直径大于1cm,尤其是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2)胆囊内有多个息肉,并伴有胆囊结石,且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可不考虑息肉直径大小,应当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3)息肉单发病变小于1cm,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可以每隔3-6个月随访检查,如果息肉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应及时手术治疗。
(4)药物治疗胆囊息肉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病变有明显变化且反复发作的患者,也要积极进行手术。
2.胆囊息肉的三种手术方法
(1)在胆囊周围结缔组织中剥离的单纯胆囊切除术。
(2)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
(3)扩大胆囊息肉切除术。
胆囊息肉的症状表现:
1、超声诊断胆管息肉的经验表明,胆管内息肉样团块,不伴声影且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是胆囊息肉的病变较具有特征性的声像表现。但胆管息肉的症状应与胆道蛔虫残尸、胆管癌、胆管结石等病变的胆管内声像相鉴别。
2、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比较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假如胆囊息肉患者伴有结石时,会有可能出现胆绞痛。但是有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只要在健康体检或诊断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胆囊息肉的症状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3、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目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以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进步。
胆囊息肉严重吗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亲切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其他与慢性儿子胆囊炎相似主要同意表现为右上腹轻度周四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不动并无症状置疑只是德技在做多说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该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为辅。
胆囊息肉严重吗?
胆囊息肉的隐蔽性非常的强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病的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点和诊断治疗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
胆囊息肉的癌变率高
由于其隐蔽性强,患者发现的晚,使得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上世纪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胆囊息肉很有可能会癌变,所以还是非常严重的。
胆囊息肉严重吗?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你对胆囊息肉有了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而且胆囊息肉很有可能会癌变,所以还是非常严重的外科疾病。
胆囊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1、胆囊息肉一般没有症状,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被检查出患有本病。并且在检查中,3毫米以下的胆囊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很难被发现,所以很容易被漏诊。在此建议大家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如果身体出现什么异样以便能尽早进行治疗。
2、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胆囊息肉患者并无症状,只有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3、胆囊息肉隐匿性强,常给人们造成不痛不痒、身无百病的假象。正是由于胆囊息肉早期毫无症状的表现,容易使患者忽视它的存在,而延误治疗。当胆囊息肉症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往往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
胆囊息肉是严重的病吗
胆囊息肉的严重程度与它的性质有关,单纯的胆囊息肉从形态角度上来说,无法谈到严重与不严重,只有相当一部分胆囊息肉是没有症状的。临床当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且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又有胆囊癌的家族史时,我们考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观察。
怎样治胆囊息肉呢
抽烟喝酒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而且为了健康的时候,需要少喝酒的话,才可以进一步的减少胆囊息肉的发生的了。而且需要认认真真的去改变一下酗酒的问题的了。而作为胆囊息肉的病因,需要规避,而且病人有胆囊息肉的问题的时候需要积极的治疗。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得了本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并不是一经查出有息肉就马上采取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手术也需要等待时机,通常直径1厘米以下的息肉可以随访观察,所以我们在治疗胆囊息肉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手术时机。对胆囊息肉可采取3种不同的胆囊切除术,在此也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1.胆囊息肉的手术时机
(1)息肉呈单发,直径大于1cm,尤其是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2)胆囊内有多个息肉,并伴有胆囊结石,且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可不考虑息肉直径大小,应当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3)息肉单发病变小于1cm,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可以每隔3-6个月随访检查,如果息肉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应及时手术治疗。
(4)药物治疗胆囊息肉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病变有明显变化且反复发作的患者,也要积极进行手术。
2.胆囊息肉的三种手术方法
(1)在胆囊周围结缔组织中剥离的单纯胆囊切除术。
(2)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
(3)扩大胆囊息肉切除术。
综上所述,胆囊息肉的病人注意不要过度饮酒,而且需要适度的运动。为了身体的健康的话,那么其实病人需要进一步的多注意规律饮食的了。而且不要随随便便不吃早餐。因为每天都要吃早餐。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得了本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并不是一经查出有息肉就马上采取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手术也需要等待时机,通常直径1厘米以下的息肉可以随访观察,所以我们在治疗胆囊息肉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手术时机。对胆囊息肉可采取3种不同的胆囊切除术,在此也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1.胆囊息肉的手术时机
(1)息肉呈单发,直径大于1cm,尤其是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2)胆囊内有多个息肉,并伴有胆囊结石,且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可不考虑息肉直径大小,应当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3)息肉单发病变小于1cm,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可以每隔3-6个月随访检查,如果息肉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应及时手术治疗。
(4)药物治疗胆囊息肉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病变有明显变化且反复发作的患者,也要积极进行手术。
2.胆囊息肉的三种手术方法
(1)在胆囊周围结缔组织中剥离的单纯胆囊切除术。
(2)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
(3)扩大胆囊息肉切除术。
综上所述,胆囊息肉的病人注意不要过度饮酒,而且需要适度的运动。为了身体的健康的话,那么其实病人需要进一步的多注意规律饮食的了。而且不要随随便便不吃早餐。因为每天都要吃早餐。
胆囊息肉如何治疗才好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已被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发生变化。对于大的胆囊息肉则提示恶性病变。
(2)年龄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且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保守治疗。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2.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得了胆囊息肉应该怎么办呢
主要涉及到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早期手术切除。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已被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发生变化。对于大的胆囊息肉则提示恶性病变。
(2)年龄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且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保守治疗。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2.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
1、胆囊息肉一般是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的,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的时候检查出这个疾病的,3厘米以下的胆囊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都是很难被发现的,因此很容易被误诊。建议大家每年都要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身体出现什么异常状况尽早接受治疗。
2、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有着相似之处,主要的症状有右上腹部轻度不适,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的时候会出现胆绞痛,但是也有一些胆囊息肉患者这些症状不是太明显的,只有在健康体检的时候才会被发现的。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3、胆囊息肉的隐蔽性比较强,经常会给人们造成不痛不痒、身无百病的假象。正是因为这样,胆囊息肉这种疾病经常容易被别人忽视,最后延误治疗。
胆囊息肉跟遗传的关系
现代人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缺乏锻炼,引发了多中消化系统相关疾病,胆囊息肉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是引起胆囊息肉的主要原因,胆囊息肉是不会遗传的。
胆囊息肉症状表现与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比较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假如伴有结石时,会有可能出现胆绞痛。但是有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只要在健康体检或诊断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在我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病变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尽癌症的发生。
由于胆囊息肉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出现治疗不及时,如果平时常有右上腹不适、并有消化不好的表现,可到正规的医院行B超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微小病灶,及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胆囊息肉症状
很多人虽然听说过胆囊息肉,但是对它的临床症状却一点都不了解,这也是很多人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胆囊息肉的主要原因。既然这么多人都不了解它的一些症状,我们就请胆囊疾病方面的权威人士给大家做深入的剖析,大家可得认真看。
胆囊息肉的临床症状有一下三点:
1、胆囊息肉一般没有症状,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被检查出患有本病。并且在检查中,3毫米以下的胆囊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很难被发现,所以很容易被漏诊。在此建议大家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如果身体出现什么异样以便能尽早进行治疗。
2、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胆囊息肉患者并无症状,只有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3、胆囊息肉隐匿性强,常给人们造成不痛不痒、身无百病的假象。正是由于胆囊息肉早期毫无症状的表现,容易使患者忽视它的存在,而延误治疗。当胆囊息肉症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往往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
从上面文章我们可以看出胆囊息肉的症状不是那么的明显,需要大家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不然是有一定的隐蔽性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大家平时定期体检,发现异常之后可以立即处理,这样也可以早点发现胆囊息肉,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
胆囊多发息肉如何治疗
对于多发性胆囊息肉而言,有的人觉得可以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进行,所谓的保守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消炎利胆的处理同时配合以清淡的饮食来对胆囊息肉进行调理治疗,一般治疗期间做到三个月左右复查一次,经过保守治疗确实有部分患者的胆囊息肉变小了。
多发性胆囊息肉通过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之后如果在半年左右的时间还是没有康复,或者是通过检查发现息肉还是没有缩小的迹象则说明保守治疗可能无效,这个时候就不必再花冤枉钱做保守治疗了,而是应该寻求积极的治疗方法。
所谓积极的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是指的通过手术的方式处理,一般手术针对于大于十厘米的胆囊息肉有非常不错的作用。在我们国家之力啊胆囊息肉其实是很过火的治疗方式,其实不一定有胆囊息肉就非得做胆囊切除。
注意事项
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其实当出现胆囊息肉之后寻求手术做胆囊切除其根本原因是害怕息肉癌变,根据一些统计来说胆囊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现在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已被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发生变化。对于大的胆囊息肉则提示恶性病变。
(2)年龄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青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手术;对于年青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且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保守治疗。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2.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临床上LC治疗胆囊息肉会面临发现隐匿性胆囊癌(T1、T2)的问题。其中肿瘤的分期对于隐匿性胆囊癌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对T1期的胆囊癌的治疗是有效的,但对于T2期肿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即是否需要再次行局部淋巴结清扫及邻近组织的切除。
胆囊有息肉要紧吗
胆囊息肉给身体造成的危害
胆囊息肉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但是它造成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胆囊息肉要紧吗?胆囊息肉是一种高发性的疾病,主要是和饮食习惯是有着直接关系的。而它发生癌变的几率也是比较高,因为胆囊息肉的形成的性质不同,所以发生癌变的,几率也会非常的高,当患者出现胆囊息肉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造成癌变的发生,它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在没有发觉的情况之下,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假象。
胆囊息肉的治疗
广告胆囊息肉它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所以在早期出现的囊息肉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快的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它会发生癌变。在治疗胆囊息肉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它的大小,如果是比较小的息肉,绝大多数还是良性的病变,我们可以随时的进行观察,一旦息肉比较大,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通过手术去进行治疗。而是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能够将息肉直接的切除,术后我们也需要去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