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焦糖的基本简介

焦糖的基本简介

德文称为“卡拉麦几乳考”(karamelzucker)

焦糖 法文称为“苏克力、卡拉麦列西”(sucrecaramelise)

60年代,由于其环化物四-甲基咪唑的问题,曾一度被怀疑对人体有害而被各国政府禁用。后经科学家们的多年努力研究,证明它是无害的,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均已确认焦糖是安全的,但对其四-甲基咪唑作了限量的规定。由此,世界各国的焦糖工业加速了发展。据文献介绍、英、法、德各国年产量均在1.1万吨以上,美国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而我国的年产

量却未见有统计数字,笔者估计约有12~15万吨。我国的焦糖工业是非常落后,绝大部分产量是由作坊式的手工方法生产的,能够用比较科学的方法生产的厂家寥寥无几,而且仅能生产单一的在酱油中应用的耐盐焦糖,品质较差,卫生指标也很差。几年前还不能生产在可乐型饮料中应用的耐酸焦糖,需高价进口,至今也没有正式生产固体焦糖的厂家。所以,我国的焦糖工业亟待有志者去开发研究。

dha的基本简介

DHA是人的大脑发育、成长的重要物质之一。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营养物质,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因此,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DHA作为一种必需脂肪酸,其增强记忆与思维能力、提高智力等作用更为显著。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体内DHA含量高的人的心理承受力较强、智力发育指数也高。[1]

影响胎儿大脑发育

孕期, DHA 能优化胎儿大脑锥体细胞的磷脂的构成成分。尤其胎儿满 5 个月后,如人为地对胎儿的听觉、视觉、触觉进行刺激,会引起胎儿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神经元增长更多的树突,这就需要母体同时供给胎儿更多的 DHA 。

促进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

DHA 不仅对胎儿大脑发育有重要影响,而且对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有重要作用。孕妇在孕期可通过摄入富含a- 亚麻酸的食物来提高a- 亚麻酸的含量,利用母血中的 a- 亚麻酸合成 DHA ,然后输送到胎儿大脑和视网膜,使那里的神经细胞成熟度提高。

增进大脑细胞之发育

在大脑皮质中,DHA是神经传导细胞的主要成份,亦是细胞膜形成的主要成份,大部分的DHA不会被胃液所消化,而直接进入血液,被肝或脑等器官吸收,而EPA及次亚麻油酸却不被吸收,主要原因是由于DHA可经由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而同是属不饱和脂肪酸的EPA及次亚麻油酸却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被脑吸收。

用于癌症治疗

据一篇发表于《FASEB Journal》三月版的研究报告,瑞典科学家发现,深海鱼中所富含的ω-3脂肪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及其衍生物在机体中能够杀死神经母细胞瘤癌细胞。这项发现或许为多种癌症——如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在该研究中,科学家使DHA从神经系统中转移到髓母细胞瘤中,当DHA在细胞内代谢后,再对细胞中的副产物进行分析。随后科学家研究了DHA及其衍生物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HA杀死了所有的癌细胞,而且由DHA衍生物产生的毒性比DHA本身更能有效地杀死癌细胞。这表明,DHA或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或其他癌症的新药物。

FASEB杂志主编Gerald Weissmann称,这项研究对治疗癌症有重要意义,由于DHA在保护人体健康上的重要作用,未来可根据DHA及其衍生物研制一类新的抗癌药物。

抑制发炎

DHA会抑制发炎前驱物质的形成,所以具有消炎作用。

降低血脂肪、预防心脏血管疾病

DHA可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胆固醇及预防血栓的形成。

改善老人痴呆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脑中的DHA就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容易引起脑部功能的退化。事实上,脑细胞在二至三岁前会不断的成长,长大成人后,则会逐渐减少,根据调查,在二十至三十岁时,脑细胞会以十万个的比率逐渐减少,虽然如此,DHA仍具有使剩下的脑细胞活性化的力量,充分地提高记忆及学习能力。

鲱鱼的基本简介

别名:鲱鱼又叫做青鱼(按,一作鲭鱼,但据《辞海》,鲭鱼为鲐鱼之别名,而鲱鱼别名是青鱼,与淡水鱼青鱼不同)。鲱鱼头小,体呈流线形;色鲜艳,体侧银色闪光、背部深蓝金属色;成体长20~38公分(8~15吋)。是世界上数量多的鱼类之一。以桡足类、翼足类和其他浮游甲壳动物以及鱼类的幼体为食。成大群游动,自身又为体型更大的掠食动物,如鱈鱼、鲑鱼和金枪鱼等所捕食。鲱鱼可用流网、围网类(主要是旋曳网或拖网)捕捞。在欧洲,捕到的大部分鲱鱼或腌渍在桶内制成咸鱼,或用烟熏制成熏鱼,以供出售。在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供食用的鲱鱼大部分是幼鱼,是在沿岸水域以鱼籪或围网捕捞并制成沙丁鱼罐头。在太平洋捕到的大量鲱鱼用以制造鱼油和鱼粉,小部分用以腌渍或烟熏。

野山药的基本简介

【中文名】: 野山药

【英文名】:Japan Yam Rhizome

【拉丁名】: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别名】:穿龙薯蓣、穿山龙、串地龙、地龙骨、鸡骨头、龙萆。

【异名】:穿龙骨、穿地龙(《东北药植志》),狗山药(《河北药材》),山常山(《山东中药》),穿山骨(《中国药植图鉴》),火藤根(《陕西中草药》),粉萆薢、黄姜、土山薯(《中国经济植物志》),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龙骨、山花啦、金刚骨(《河北中药手册》),串山龙(《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野山药(5张)

【药物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片晒干。

【分布区域】: 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

野山药 【采制】:春、秋季采挖,挖取根茎,除去须根、外皮(栓皮),晒干。

【入药】: 根状茎

【性状】:根茎呈圆柱形、类圆柱形,稍弯曲,有指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3~1.5cm。表面棕色或黄色,两侧散生须状细根或细根断痕。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类白色,粉性。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主要含薯蓣皂甙(dioscin)等多种甾体皂甙。

【性味】:性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干品6-9g,鲜品30-4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羌活基本简介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茎粗壮,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暗棕色至棕红色,顶端有枯萎叶鞘,有特殊香气。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淡紫色,有纵直细条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柄由基部向两侧扩展成膜质叶鞘,抱茎;叶片为三出三回羽状复叶,小叶3-4对,末回裂片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卵形,长2-5cm,宽0.5-2cm,边缘缺刻状浅裂至羽深裂;茎上部叶简化成鞘状,近无柄 ,先端有羽状分裂的小叶片。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3-13cm,侧生者常不育,总苞片3-6,线形,早落;伞辐7-18(-39),长2-10cm;小伞形花序直径1-2cm,小总苞片6=10,线形,长3-5mm;花多数,萼齿卵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钝而内凹;雄蕊的花丝内弯,黄色;花柱2,很短,花柱基平压,稍隆起。分果长圆形,长4-6mm,宽约3mm,主棱均扩展为宽约1mm的翅,油管明显,每棱槽内3-4,合生面5-6,胚乳腹面内凹成沟槽状。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本种与羌活的区别点在于:植株高80-180cm。叶片大,三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末回裂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略带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脉上及叶缘有微毛;茎上部叶少数,叶片简化,仅有3小叶。复伞形花序有伞辐10-17(-23),花瓣淡黄色。分生果近圆形,长约5mm,宽4mm,每棱槽内有油管3-4,合生面有油管4。花期7-8月,果期8-9月。

韭菜子的基本简介

韭菜种子,分类为宽叶品种、中宽叶品种、细叶品种和农家品种等。

多年生草本,全草有异臭。鳞茎狭圆锥形。叶基生,扁平,狭线形,长15~750px,宽1.5~6mm。花茎长30~1250px,顶生伞形花序,具20~40朵花;总苞片膜状,宿存;花梗长为花被的2~4倍;花被基部稍合生,裂片6,白色,长圆状披针形,长5~7mm;雄蕊6;子房三棱形。蒴果倒卵形,有三棱。种子6,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 长 地】:生于田园,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河南产量较大。

【采 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化学成分】:含硫化物、甙类、维生素C等。

【性 味】:性温,味辛、甘。

【功能主治】: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

【附 注】: 韭菜的概述

韭菜又名韭,山韭,丰本,扁菜,草钟乳,起阳草,长生韭,懒人菜,现代人还称之为蔬菜中的"VIAGRA”,它以嫩叶和柔嫩的花茎,花,嫩籽等供人们食用.

韭菜原产于我国.据史书上面记载(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山海经》,"丹熏之山","北单之山"(今内蒙古),"崃山"(今四川),"鸡山"(今湖南或云南),"边春之山","视山"(未知),"其山多韭".至今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方仍有野韭菜分布.经有关部门考察,野生韭菜几乎遍及全国,在青藏高原还有 大面积的野韭菜地.韭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很悠久,在《诗经》中既有"献羔祭韭"的诗句,由此可以证明韭菜在我国已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

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提出利用温室生产韭菜的技术.到了北宋时期已有韭黄生产.300余年前,我国农民已掌握利用风障畦进行韭菜覆盖栽培技术,至今,我国韭菜的品种资源,栽培技术均居世界前列.

韭菜于9世纪传入日本,后逐渐传入东亚各国,北至库页岛,朝鲜,南至越南,泰国,柬埔寨,东至美国的夏威夷等均有栽培.欧洲等国栽培较少.韭菜在我国的栽培区域极广,东至沿海,西至西北高原,东南至台湾,北至黑龙江,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栽培.所以韭菜是中国栽培地域最广的蔬菜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占菜田总面积的5%~6%。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和蔬菜出口的发展,韭菜也正在走向国际市场。

韭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2~2.85克,脂肪0.2~0.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纤维素0.6~3.2克.还有大量的维生素,如胡萝卜素0.08~3.26毫克,核黄素0.05~0.8毫克,尼克酸0.3~1毫克,维生素C10~62.8毫克,韭菜含的矿质元素也较多,如钙10~86毫克,磷9~51毫克,铁0.6~2.4毫克,此外,韭菜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因此具有辛辣味,有促进食欲的作用.韭菜除做菜用外,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根味辛,入肝经,温中,行气,散瘀,叶味甘辛咸,性温,入胃,肝,肾经,温中行气,散瘀,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韭菜活血散瘀,理气降逆,温肾壮阳,韭汁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均有仰制作用.《本草纲目》中说:"韭籽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民间常用韭菜治疗身体虚弱,肺结核盗汗,噎嗝反胃,妇女产后血晕,吐清水及跌打刀伤肿痛,神经性和过敏性皮炎,新生小儿硬皮症等.韭菜是多年生蔬菜,从种植到换茬结束栽培一般需3年时间,有的长达10年。

记忆力的基本简介

记忆力是什么?科学家认为记忆力可分为短期记忆力、中期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而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比如怎么骑自行车就是长期记忆,即使已多年不骑了,仍能骑上车就跑。中期记忆是不牢固的细胞结构改变,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反复加以巩固,才会变成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一个人每天只将1%的记忆保留下来。

记忆力对于人生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老是遗忘事情,对他的生活与工作会出现很大的影响。想要了解记忆力,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下记忆力的形式,记忆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等,一般来说,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不同,那么他的记忆能力也会不同,有的人形象记忆很好,有的人情绪记忆很好,有的人运动记忆很好。

《辞海》中“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从现代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记忆的含义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处理

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

在记忆形成的步骤中,可分为下列三种资讯处理方式:

编码:获得资讯并加以处理和组合。

储存:将组合整理过的资讯做永久纪录

检索:将被储存的资讯取出,回应一些暗示和事件。

人类记忆的过程,目前认为和电脑处理信息存取的过程类似。对电脑数据进出的理解可以有助于简化和掌握人类记忆这个复杂的过程。

目前将记忆分为工作记忆,以前称之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但是有些记忆是在其他位置被储存的-如运动模式,走,游泳和骑自行车-它们可以被储存在小脑或脊柱。

人们在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与学习中需要记忆来学习和工作,但人的记忆却因人的个体差异不同其记忆的好坏也不同。

乌龟的基本简介

一般人将龟统称乌龟[1],龟是以甲壳为中心演化而来的爬行类动物。龟最早见于三叠纪初期,当时即有发展完全的甲壳。早期龟可能还不能够像今日一样将头部与四肢缩入壳中。龟已经在地球生存了几千万年,和恐龙系同时期的动物。简单的说,龟有三类,水龟,陆龟,半水栖龟。

而真正的乌龟是指草龟,这种龟的雄性成体会变成黑色,所以叫乌龟。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龟亚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我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

吊瓜子的基本简介

吊瓜子的基本简介

吊瓜子(白岘),本名栝楼籽,据《本草纲目》及各大中药辞典记载,具有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熟吊瓜子是经传统配方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其味独特,清香,是休闲品尝、赠送亲友的时尚礼品。

吊瓜,本是长兴白岘乡的农家在房前屋后种植的一种瓜果,其籽炒熟后常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吊瓜子作为一种产业在白岘蓬勃发展起来。

形状

样子有些像西瓜籽,大小形状都差不多,但是,比西瓜籽更饱满、颜色也更灰暗,最主要,就是吊瓜子两头那头是开 。

白岘吊瓜子,本名栝楼籽,据《本草纲目》及各大中药辞典记载,具有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熟吊瓜子是经传统配方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其味独特,清香,是休闲品尝、赠送亲友的时尚礼品。

吊瓜子炒熟后味道润绵、脆香特异、其外观褐色艳丽、籽仁饱满,被誉为“瓜子之王”,是食用瓜籽中的上品。

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吊瓜子含不饱和脂肪酸16.8%,蛋白质5.46%,并含17种氨基酸,三贴皂甙,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E含量丰富(100克吊瓜子含维生素E 249毫克),可以营养皮肤,消除皱纹,调理肌体,延缓衰老。食用吊瓜子,还能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抵抗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有辅助疗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

营养成份:

富含油脂,脂肪油含量约26%,又含多种氨基酸,以谷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

药理作用:泻下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作用、其他作用——栝楼子、仁均有扩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的作用。从栝楼种子中提纯出一植物凝聚素,不促进人体淋巴细胞有丝分裂。

手出汗的基本简介

手心出汗也称手汗症,是相当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因为人种的特异性,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年轻人,特别容易有此毛病。汗腺的分泌是经由交感神经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例如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至。调查显示,一般10到30岁的青年,约有0.3%的发生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而其家族史则高达13%(有家族遗传性)。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更严重。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汗之外,都健康正常,大多数还并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少数病人尚并有狐臭症。

手出汗与身体其他部分出汗不同。

其他部分出汗,是因为热,越热汗就越多。

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如果你同时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脚冰凉的话,应该就没错了吧。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泌尿系统的基本简介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类。

砂仁的基本简介

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完整的果实或种籽、或其干粉末,学名Elettaria cardamomum。

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在东方是菜肴调味品,特别是咖哩菜的佐料。在斯堪的那维亚则常用于面食品调味。

又名小豆蔻,多年生草本。

根茎粗壮,棕红色。叶两列,叶片狭长披针状,叶鞘具棕黄色柔毛。穗状花序由茎基部抽出。

花序显着伸长,花排列稀疏,花冠白色。果实长卯圆形,果皮质韧,不易开裂。种子团分3瓣,每瓣种子5~9枚,种子气味芳香而峻烈。

刮痧基本简介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

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相关推荐

葱的基本介绍

葱属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葱的茎与叶,上部为青色葱叶,下部为白色葱白。 原产于西伯利亚,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以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为重要产地。大葱耐寒抗热,适应性强,四季均可上市。普通大葱,原产我国,遍及南北各地。叶圆而中空,叶鞘基部抱合成“假茎”,幼嫩时叶和葱白都能食用。 根据葱白的长短又分为两个类型。大葱植株高大,葱白洁白而味甜,在北方栽培较多。 葱是日常厨房里的必备之物,北方以大葱为主,它不仅可作调味之品,而且能防治疫病,可谓佳蔬良药。大葱多用于煎炒烹炸;南方多产小葱,是一种常用调料,又

醋的基本介绍

醋,是由古代酿酒大师杜康的儿子黒塔发明而来,因黒塔学会酿酒技术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由此不经意酿成了“醋”。我国著名的醋有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保宁醋及红曲米醋。 醋有米醋、陈醋、香醋、麸醋、酒醋、白醋、各种果汁醋、蒜汁醋、姜汁醋、保健醋等。因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成品风味迥异。醋是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料。每100mL醋中的醋酸含量,普通醋为 3.5g以上,优级醋为5g以上。由于醋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作为饮食调料,需要量不断增长。 醋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中国传统的酿醋原料,长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

杏的基本介绍

杏属蔷薇科乔木,普遍栽培于世界温带地区。鲜果可生食,也可制成果酱、罐头、杏乾等。树大,树冠开展,叶阔心形,深绿色,直立著生於小枝上。花盛开时白色,自花授粉。短枝每节上生一个或两个果实,果圆形或长圆形,稍扁,形状似桃,但少毛或无毛。果肉豔黄或橙黄色。果核表面平滑,略似李核,但较宽而扁平,多有翅边。有的品种核仁甜,有的则有毒。 其果实色泽鲜艳、果肉多汁、风味甜美,在果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杏肉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及无机盐,营养价值很高,是滋补的佳品。除了鲜食,杏还有良好的医疗作用,在中

粪链球菌的基本简介

粪链球菌菌形圆或椭圆,可顺链的方向延长,直径0.5-1.0微米,大多数成双或短链状排列,通常不运动。在丰富培养基上菌落大而光滑,直径1-2mm,全缘,罕见色素。其营养要求低,在普通营养琼脂上也可生长。能在10℃或45℃ pH 9.6或含6.5%NaCl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并能耐65℃ 30分钟。它可利用精氨酸为能源,发酵山梨醇,不发酵阿拉伯糖。在简单的培养基上生长不需叶酸。 近年来,DNA-DNA杂交结果显示,肠球菌与链球菌属同源程度低,故有学者建议另立肠球菌属,与人类有关者为粪肠球菌(E.faecalis

三重卵磷脂的基本简介

产品品名:三重强效卵磷脂 主要原料:大豆软磷脂,磷脂胆碱,磷脂酰纤维糖等。 主要作用:维护细胞正常生长和发挥作用,降血压,降血脂,乳化脂肪,护肝保肝,功效相当于普通卵磷脂的3倍。 适宜人群:不限 产品规格:100s 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1-2粒,随餐或餐后服用。 生产企业:美国普瑞登公司

百合的基本介绍

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百多个品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全世界百合属植物约100种,其中中国原产55种。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 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以食用价值著称于世的我国兰州百合,最早记载在甘肃省平凉县志中,迄今已有450多年。目前兰州七里河等地区广泛栽种食用百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兰州百合个大、

石斛的基本介绍

石斛(shí hú),兰科石斛属的一种。附生植物,多生于树上或岩壁上。茎肥厚,成簇,圆柱形,上部稍扁,具节,节上生叶。叶扁平,近革质,花期有叶或无叶。石斛属约有1400种,主要产亚洲热带至大洋洲,其中约60种分布于中国南部,石斛便是较常见的种类之一。 中国产的同属植物中,有不少种类的茎均可加工成药材“石斛”,多于夏秋间采收,晒干,切段生用。主要的有重唇石斛、细茎石斛、束花石斛、罗河石斛、美花石斛、细叶石斛、钩状石斛、广东石斛、叠鞘石斛和黑节草等,制成的药材在商业上还有金钗石斛、耳环石斛、马鞭石斛及黄草石斛

冬瓜基本介绍

冬瓜(fatmelon; white fuzzy vegetable)。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目、葫芦科、冬瓜属 benincasa Savi 一年生草本植物。瓜形状如枕,又叫枕瓜,生产于夏季。为什么夏季所产的瓜,却取名为呢?这是因为瓜熟之际,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白瓜。 冬瓜喜温耐热,产量高,耐贮运,是夏秋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在调节蔬菜淡季中有重要作用,适宜市销、北运和出口。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摘。去皮,洗净,食用

藕的基本介绍

藕,又称莲藕,属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肥大,有节,中间有一些管状小孔,折断后有丝相连。可以吃,也可作中药。藕原产于印度,后来引入中国。在南北朝时代,藕的种植就已相当普遍,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藕在中国南方诸省均有栽培,藕的品种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苏省、浙江省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它的根茎粗壮,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人们均爱食它。莲的各部分名称不同,均可供药用,莲的柄名荷梗,叶名荷叶及荷叶蒂。荷花蕊名莲须,果壳名莲蓬;果实为莲肉或莲子,其中的胚芽名莲心,莲的地根茎名藕。

芦荟的基本介绍

芦荟属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荟中的“芦”字其中文意为"黑",而“荟“是聚集的意思。芦荟叶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黄褐色,遇空气氧化就变成了黑色,又凝为一体,所以称作“芦荟”。芦荟为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芦荟各个品种性质和形状差别很大有的象巨大的乔木,高达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