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湿的中药有哪些 砂仁化湿开胃
化湿的中药有哪些 砂仁化湿开胃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打碎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者慎用。
红豆薏米参砂粉的区别
红豆薏米参砂粉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配方
红豆薏米粉成分:红豆,薏米。
红豆薏米参砂粉成分:砂仁、人参(人工种植)、红豆、薏米、茯苓、山药、莲子、红枣、桂圆、陈皮、甘草。
红豆薏米粉与红豆薏米参砂粉相比,配方相对精简,只有些许利水渗湿。相比之下,红豆薏米参砂粉的配方就比较全面一些,红豆薏米参砂粉比红豆薏米粉多保留了砂仁、人参(人工种植)、茯苓、山药、莲子、红枣、桂圆、陈皮、甘草。
湿气重是人多个部位出现了问题,主要是脾虚,气虚,胃弱,肾虚,肺弱,肠胃排泄都出了问题。红豆薏米参砂粉比红豆薏米粉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红豆薏米参砂粉是祛湿气最经典最有效的一个方子,中医说:湿气首责之于脾,却不局限于脾。所以红豆薏米参砂粉配料众多,对脾,胃,肺,肾,排泄都兼顾到了。是祛湿的一个集大成的方子。
红豆薏米参砂粉辅料原理
1)人参,解决气虚的问题。
2)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解决脾虚胃弱。
3)陈皮:宣肺,利咽,祛痰。解决肺弱,胸口闷的问题。
4)山药,莲子:滋阴 补 肾 。
5)红豆,薏米,茯苓:利水渗湿。
6)红枣、桂圆:滋阴补阳,调补气 血,红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7)甘草:调和诸药。
喝点砂仁粥有助缓解妊娠反应
砂仁粥
主料 粳米100克
辅料 砂仁5克
制作方法
1、先将砂仁磨成粉状备用;
2、取粳米淘净,以常法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砂仁细末,略煮5分钟即可。
食用方法 早、晚空腹食用。
适用人群 用于妊娠呕吐,也可用于脾胃虚寒、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者。
砂仁是一种常见的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中药,味辛,性温。有行气化湿、温脾、止泻、安胎等功效。从古至今,砂仁一直是治疗妊娠呕吐的首选药物。同时,砂仁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煮肉的时候常放。此外,非常有名的调味品十三香里也有砂仁,因此,砂仁是一味非常安全的药物。除了喝砂仁粥外,建议给孕妇炖肉的时候也可以放点砂仁。
香砂六君子汤的注意事项 行气止痛
砂仁入脾、胃、肾经,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在《景岳全书》记载了与木香、枳实同用,对于脾胃气滞者能有良好的理气止痛效果,本方是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的经典方剂,现代疾病中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化湿吃什么中成药 藿香化湿开胃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表解暑,化湿开胃,理气止呕。
应用:1.湿困脾胃,胸闷腹胀,泄泻苔腻等症常与紫苏,半夏,厚朴等配伍;2.湿浊引起的呕吐,若属寒湿内阻,脘脾呕吐,常与半夏,生姜等配伍,若属湿热呕吐,可与黄连,竹茹等配伍。
用量:5-10克,鲜品加倍。
注意事项:不宜久煎。
补脾的药材
有湿疹要祛湿 这4种健脾祛湿中药最常用
健脾祛湿中药一: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 八珍” 之 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健脾祛湿中药二: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有湿疹要祛湿 这4种健脾祛湿中药最常用
健脾祛湿中药三:木瓜
一说到木瓜,人们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虽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药的还是皱皮木瓜或者木瓜。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木瓜还能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 此外,木瓜还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健脾祛湿中药四: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重在温脾。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砂仁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对人体非常有益处。除此之外,砂仁的功效与作用还有以下几点:
1、砂仁辛温行散,芳香化湿,主入脾胃,为化湿和中醒脾要药,兼有安胎之功。凡中焦湿阻气滞,及胎动不安等症,均为常用之品。
2、砂仁对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胀胃痛有特效。平时经常食用则有养胃健脾,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
3、砂仁还可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多与陈皮、木香同用。此外,对妊娠呕吐、胎动不安亦有缓解的帮助,多与补气血、补肾药同用。
端午门上插的是艾叶和菖蒲吗 陈艾和菖蒲煎水能喝吗
可以一起煎水喝。
艾草是很常见的中药材,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具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而菖蒲味辛,性温,归心、胃经,具有祛痰开窍,化湿开胃、宁神益智的功效,两者在性味和功效作用上互不冲突,可以搭配煎水喝,还能起到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痰化湿、开胃助消化的作用。
食欲不振的原因 乌梅陈皮茶
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食欲减退怎么办
1、进食环境的选择
进食环境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在厨房闻多了鱼虾肉类的煎炸的饮食者是没有食欲的,所以进食之前应当避免接触油腻,如果不得已接触,不妨休息片刻再进食,同时用餐的环境应选择红色基调,这样有利于刺激本能的食欲发生,有条件播放一些优美音乐也是非常可人的。
2、治疗食欲不振的偏方
芡实山药糊。材料:芡实500克,山药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砂糖250克把芡实、山药碾成细粉,与糯米粉及白砂糖一起搅拌,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边加热边搅拌成糊状即可。早晚空腹食用,可开胃,治疗消化不良。
乌梅陈皮茶。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香砂的功效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另外说明的是香砂和砂仁不是一种东西,外形很相似,只是香砂大一点,外皮薄。而砂仁小,外皮厚、坚硬。两种东西都是香料、中药,气味不同。
去壳砂仁的注意事项 化湿开胃
去壳砂仁药性偏性温燥,味道辛辣刺激,入脾、胃二经,有化湿开胃的功效,对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饥的症状,用砂仁配健脾益气的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制成的香砂六君子汤,可有良好的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效果。
苦夏的食疗方
春砂仁鲫鱼汤
材料:春砂仁末3克,豆蔻1枚,活鲫鱼500克,葱、姜、黄酒及其他调料少许。
制法:将活鲫鱼宰杀处理洗净,煎至微黄,加入黄酒、葱姜等调料及适量水煮沸,再将豆蔻打碎制成粉与春砂仁末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同煮,鱼肉煮熟即可。
专家点评:砂仁化湿开胃消食,温脾胃止泻、止呕,并能行气宽中,配以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加强理脾胃之效。同时鲫鱼营养成分高,富含蛋白质并提供人体其他必需成分,能滋养脏腑,健脾胃。所以本品是一款调养脾胃、行气化湿的食疗方,味道鲜美,芳香诱人,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内盛、脘腹胀痛的人群可多食用,同时也可用于有妊娠反应的早期孕妇。
砂仁性温,阴虚有热、火热内炽者忌服。有些人口服时偶有过敏反应,也不适合使用。
选购要点
市面上以春砂仁为多见,当优选大个头、椭圆形或卵圆形、外表棕褐色并密生刺状突起,果身坚实、饱满,果皮薄而软、搓之不易脱落,闻之有浓烈的芳香气味,尝之味辛凉微苦之品。
香砂养胃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首先,看成分。香砂养胃丸作为典型中成药,主要成分有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实、豆蔻、厚朴、广藿香、甘草、木香、砂仁。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香附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其次,看主治。香砂养胃丸临床主要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那么,香砂养胃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说明书中仅仅对香砂养胃丸的用法用量作了规定,但对吃药时间却没有涉及,可见,香砂养胃丸饭前吃或者饭后吃都是可以的,患者可以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