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摄入并非越多越好
纤维摄入并非越多越好
专家们研究发现,高纤维含量的食物会干扰胃肠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比如炒大豆中的蛋白质消化率只有50%~60%,如果把大豆做成豆浆或者豆腐,由于加工过程中去除了纤维素,豆浆中的蛋白质消化率能上升到90%。这是因为食物中的纤维素在肠道内包裹了食物蛋白质,使肠道与蛋白质接触不好,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便减少了。同样,食物中的无机盐、微量元素的吸收也与纤维素形成的植物酸盐浓度有关,食物中的盐与植物酸形成不溶性盐类,会影响无机盐、微量元素的吸收。
另外,少女也不宜过多摄入食物纤维。近年来,国外科学家们曾对30个国家和地区的女孩子月经初潮作了观察与分析,发现饮食能够影响少女月经初潮的年龄,特别是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例如,饮食中纤维素较少的伦敦女孩,其月经初潮年龄平均为13岁,而饮食中纤维素较多的新几内亚女孩,月经初潮年龄平均为17岁。这是因为,卵巢功能的发育,以及女性激素的分泌,均需要有足够的胆固醇。食物中的胆固醇吸收,与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有关,如果纤维素含量较多,会造成食物中的胆固醇通过大便排出肠道,从而减少胆固醇吸收,也会导致女孩体内女性激素合成的减少。女性激素合成减少,会影响子宫等生殖器发育,使少女月经初潮年龄推迟。
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每天摄入10克左右食物纤维素较为适宜,摄入过多,物极必反。尤其是在一些生活水平不高的农村,应适当控制食物纤维素的摄入,以做到平衡饮食,增进健康。
伤肾的食物有哪些 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长期高蛋白饮食会使肾脏处于“超负荷”状态。肉类和豆腐是动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和修复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参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但是,蛋白质虽好,也不能长期过多食用。
因为,蛋白质在体内分解的含氮废物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若进食的膳食蛋白质过多,随尿排出的氮也会增多,加重了肾脏负担,不利于肾脏健康。
吃水果并非越多越好
食用时间
一般不把水果作为膳食的必要组成成分,甚至可以看成零食,想吃就吃,随意性较大,我们习惯饭后进食,也很合适,并无不妥。食物到了胃里,搅和成食糜,经胃酸和酶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消化,不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变化。
食量有度
考虑到一天膳食的总量,每天进食水果以不超过500克为宜,食用过多,可能要影响食欲,特别是含糖量高的水果。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膳食指导方针中,把水果作为蔬菜一部分,提出每天的食用量推荐,可供参考:美国农业部的食物消费金字塔:水果2至4份,每份100克;日本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的健康饮食指针:水果2客,每客相当于1只桔子或半只苹果;我国台湾的膳食指南:水果3份额,每份额100克。
准妈妈并非营养越多越好
准妈妈吃得多,肚子里的宝宝就一定健康吗?一项针对孕妇生活习惯的调查结果今天上午公布,在700份有效问卷中,超过六成的准妈妈承认自己大补特补,半数以上孕妇自认缺乏孕期营养知识,渴望获得权威指导。
准妈妈孕期营养并非越多越好
在今天举行的“分享孕期感动一刻”主题活动上,一份最新“孕期生活习惯”网络调查结果公布,超过66%的孕妇承认自己营养太充足,一位准妈妈说,为保证维生素摄入量,她一天要吃两只苹果、一根香蕉、一只猕猴桃、一只橙子。
对此,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沈月华教授提醒,孕期营养并非越多越好,“孕期多种并发症,如孕期糖尿病、妊高症、高血脂等,均与饮食不当有关。 ”沈月华建议,孕期饮食每天最好达到“九个一”标准,即1-2杯合适的奶制品(500ml,孕妇配方奶优选)、1份粗细搭配的主粮(250g-300g,一半是粗粮)、1斤蔬菜(250g绿叶)、1-2个水果(150g300g)、100克豆制品、100克肉类、1只鸡蛋、一定量的调味品 (如油20g-25g、盐6g、不用或少用糖)和2000毫升的饮水量。
伤肾的行为 盐和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长期高蛋白饮食会使肾脏处于“超负荷”状态。另外,饮食过咸也对肾不利。中医讲“咸入肾经”,适量盐可补肾强骨,但盐分过多会导致血压增高,使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疾病。
孕妇营养并非越多越好
据了解,现在准妈妈和家属大多怀有一种在怀孕期多吃多补的心理。不论高级白领还是普通工薪族,很多准妈妈都认为,只要是对胎儿有帮助的东西,不论多贵只要经济上能承受,她们都会买来吃。蛋白粉、叶酸、鱼肝油、铁、锌和钙等微量元素统统买来,而且不少购买的全是进口、知名品牌。根据随机统计,怀孕期间营养品的费用少则4000到5000元,多则高达上万元。
水果过量可能得糖尿病
不少准妈妈喜欢吃水果,甚至还把水果当蔬菜吃。有的为了生个健康、漂亮、皮肤白净的宝宝,就在产前拼命吃水果,她们认为这样既可以充分地补充维生素,将来出生的宝宝还能皮肤好。营养专家指出,这种想法是片面、不科学的。
虽然水果和蔬菜都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水果中的纤维素成分并不高,但是蔬菜里的纤维素成分却很高。过多地摄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减少了孕妇纤维素摄入量。并且有的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孕期饮食糖分含量过高,还可能引发孕妇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所以,专家建议,孕妇应该有选择地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均衡营养。
准妈妈不是准病人
专家指出,就是因为准妈妈吃得太多、太好,而且运动又太少,造成摄入和消耗不均衡,导致超重。而准妈妈超重带来的后果却是不可轻视的,不仅在孕期会造成孕妇并发症增高,不利于胎儿成长,在分娩时,也会有困难。产后还会使孕妇难以恢复,体形过肥。专家建议,超重的准妈妈应及时咨询营养医生,调整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营养调配。
大多数的准妈妈都是健康的,她们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所需的食物和营养即可。有的准妈妈一旦怀孕后,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病人,认为自己缺这少那,于是只要有营养就补。其实对那些身体健康的孕妇来说,她们什么都不缺,最好的就是食补。而对那些身体欠佳的准妈妈来说,也不要盲目乱补,应在医生指导下,缺什么补什么。另外,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每天都怀有一份健康、愉快的心情,相信自己会拥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宝宝,这才是最有效的。
伤害肾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长期高蛋白饮食会使肾脏处于“超负荷”状态。肉类和豆腐是动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蛋白质在体内分解的含氮废物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若进食过多的膳食蛋白质,随尿排出的氮也会增多,加重了肾脏负担,不利于肾脏健康。
女性喝胶原蛋白的禁忌 忌多喝
胶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通常30岁的女性建议每日补充3-6克的胶原蛋白即可满足需求,而往上年龄更大的女性,则需要补充6-10克每日的量才能维持身体胶原蛋白的需求量,但并非越多越好,因为过量摄入胶原蛋白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肠胃不适现象,还会影响身体对胶原蛋白的吸收率,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