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关节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银屑病关节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前一段的时间听朋友说得了银屑病关节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去了几个医院去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病因也没有具体,而且朋友还提醒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出现这种病情,同时,他也把自己的治疗过程跟我们分享了一下,也是以便我们有不时之需吧,希望对大家也有帮助:
1局部治疗法:关节腔注射长效皮质激素类药物,一般在急性单关节或者少关节炎类型可考虑用,但也要遵医嘱使用,因为本药一般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而且避开皮损处。
2朋友介绍说,生活中也有常见的治疗方法,如湿化治疗通过保持皮肤湿润能减少感染和瘙痒发生率,还可以使皮肤更柔韧并增加防御性。并且简单易操作。
3患病期间,一般症状不同,处理和治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只是相同的就是患者都需要好好的休息,还要避免过度疲劳以及关节损伤,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银屑病关节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怎么治疗
得了银屑病关节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这一类的疾病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得了这样的疾病必须要认真的治疗才行的,这类的疾病一般都会造成很多的病症,会使皮肤病变,出现牛皮癣,还会使关节病变,眼部病变,都是对正常的生活影响很大的,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的一些方法吧。
1如果出现了牛皮癣的症状,可以用一下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减轻一些症状、促进皮肤的病变消退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也是很容易复发的。
2如果是前葡萄膜炎的症状,一般都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消炎药滴眼剂点眼的方法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是急性严重的一些炎症,可以用一下地塞米松多点几次眼睛,或者使用普拉洛芬或者双氯芬酸钠滴眼剂点一下眼睛,再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应的调整一下点眼的次数就行了。
3如果是出现了黄斑囊样的水肿的病人,可以用一下地塞米松或者是氟羟泼尼松龙进行注射,或者使用一些短期泼尼松吃一下,有不错的效果。
怎样治疗关节型银屑病
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应兼顾皮肤和关节两方面,其治疗目的为抑制炎症,维持和改善关节功能。早期和急性期应适当休息,给予精神安慰和鼓励,配合适当的理疗,可有助于减轻症状,继而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和肌肉的锻炼。应重视对皮肤损害的治疗。值得注童的是,皮肤损害消失时候,关节症状不一定有相应的改善,但有相当一部分的病人,关节症状和皮肤损害常同时好转甚至消失。
药物方面,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具有航炎及镇痛作用,是治疗轻型银屑病关节炎最常用的药物。常用的有双氯酚酸钠(扶他林)、怡美力、莫比可、乐松、优妥、萘普生、萘普酮等。它们对减轻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均有一定作用。
使用泼尼松(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银屑病关节炎有明显疗效,尤其用于病情活动,伴有关节红肿、发热、血沉增快,而一般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病人。但由于在减药过程中病情可反复,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而且有些病人在停用激素后银屑病皮损可加重,甚至形成红皮病。因此,选用激素治疗要慎重,一般不宜轻易应用。如果早期仅1—2个关节受累,可用醋酸曲安奈德、利美达松、得宝松等关节腔内注射。
对于多关节进行性加重的银屑病关节炎病人,应及早应用慢作用药物治疗,如抗疟药、金制剂、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等。
氯喹对银屑病关节炎有呷定疗效,而且应用过程中引起银屑病皮肤损害加重的反应也不太明显,可以作为选择性用药。每日0.25—0.5克。其主要的副作用是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因此,在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眼底,羟氯喹较氯喹疗效好,副作用小,其剂量为每日0.2—0.4克。
甲氨喋呤被确定为银屑病关节炎的有效治疗药已近40年,它可使皮肤和关节病变均得到改善,在治疗2-8周,病人疗效可达42%~90%。其用法有下列两种:
①甲氨喋呤每周1次,初次剂量5毫克,每周以2.5毫克递增,直至每周服15—25毫克。待病情好转后逐渐递减至最小有效量维持。
②甲氨喋呤10毫克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周1次,若病情较重,又无不良反应者,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周20—25毫克,待病情控制后再逐渐减量至每周5—10毫克维持。
甲氨喋呤疗程一般3—5个月或更长,口服和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疗效相当。其副作用为肝毒性、白细胞减少或口腔炎。有肝病者不宜应用。治疗期间,应定期做有关检查,并应戒烟、忌酗酒。
金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已有30余年历史,有一定疗效。目前多采用口服金制剂瑞得,每次3毫克,每日2次。
近年来临床试验证明,柳氮磺吡啶对银屑病关节炎有效。每次0.5—1克,每日3次。副作用有恶心、腹泻及药物过敏。
维甲酸对该病有效,以芳香性维甲酸(商品名银屑灵)效果较好。以每日每千克体重0.5毫克服用。其主要副作用有皮肤黏膜干燥及口唇干裂,也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及可逆性血清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升高。本药有致畸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口服8-甲氧补骨脂素,两小时后照射长波紫外线,对银屑病关节炎有一定疗效。
中药雷公藤对银屑病关节炎有效。常用雷公藤多苷片,每次10毫克,每日3次。有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闭经等副作用。 银屑病关节炎的病程缓慢,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据研究,40%-57%病人有畸形性破坏性关节炎,17%的病人有5个或更多的关节畸形,11%-19%的病人有明显残疾。
银屑病关节炎饮食
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有银屑病皮疹并伴有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有关节强直。约75%的患者皮疹出现在关节炎之前,同时出现者约15%,皮疹出现在关节炎后的患者约10%。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30~50岁,无性别差异,但脊柱受累以男性较多。
积极的参见户外休闲运动,合理的掌握运动力度可以增加患者的体质,加快患者体内血液的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银屑病的康复;但是运动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宜过于劳累。经常运动可以锻炼自己的体魄,增强抵抗力,如太极拳锻炼,气功疗法等。大家对于银屑病的治疗还是要学习一下的,一定要加强头部的清洁卫生,恢复表皮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可利于银屑病的治疗及预防。
为解决牛皮癣久治不愈、反复复发的医学难题,河北三甲牛皮癣医院自三十多年前就建立的牛皮癣专科专项研究小组,通过对古今中外多种治疗方式优劣势对比,毅然将中医中药作为治疗牛皮癣最理想的方式进行临床研究,成功创立中医扶阳灭癣疗法。
抗肿瘤药甲氨蝶昤,对妊娠期妇女有哪些不良作用
甲氨蝶呤(又名氨甲基叶酸)为常用抗肿瘤药,调整剂量后也可作为免疫抑制剂。除抗肿瘤外还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多肌炎及皮肌炎等。妊娠早期使用会造成无脑儿、胎儿脑积水、腭裂、流产。
银屑病关节炎治疗
银屑病关节炎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银屑病性关节炎多由风湿痹阻、肝肾不足所致。
1、风湿痹阻:以关节肿痛为主,病程相对较短。
【治则】 :祛湿清热,解毒通络。
【方剂】 :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秦艽、防风、桑枝、独活、威灵仙、白癣皮、土茯苓、当归、赤芍、鸡血藤、牛膝。
上肢症状为主加姜黄、海风藤;下肢症状为主加防已。
2、肝肾不足:以关节变形、活动受限为主,病程较长。
【治则】 :健步虎潜丸化裁。药用:熟地、山萸肉、当归、丹皮、杜仲、续断、木瓜、狗脊、龟板、虎骨、乌蛇、土茯苓、签草、伸筋等。
3、中成药
①雷公藤片:系醋酸乙酯提取物,含雷公藤甲素,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每次2片,每日3次。亦可用雷公藤多甙片每日1~1.5mg/kg,分3次服用。
②昆明山海棠片:每片含昆明山海棠乙醇膏粉0.5mg(折含生药2g),每次3~6片,每日3次。一次量不超过18片。
银屑病和关节炎有什么关系
银屑病伴发关节病变,早在;19世纪初已有报道。但临床上多数银屑病病人并不发生关节病变。银屑病关节炎究竟属于偶然的关节病变与皮肤病变的合并,还是—种独立类型的疾病,对此,有关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论。1860年,有学者根据银屑病中的关节病变,主要发生在末端指趾关节的特点,正式提出了银屑病关节炎这一名称。根据本病的临床、血清学及关节X线的表现。近年来已比较明确,银屑病伴发关节病变,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生率,女性稍多于男性,发病的年龄多在20-50岁。关于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病情况:各报告不一。1984年,我国对24省市600万人口银屑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银屑病总的发病率是1.23‰,银屑病关节炎仅占银屑病韵0.69%。而欧美国家银屑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我国,约为1%~3%,其中7%—47%可发生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的真正发病率不详。
本病的病因不明。其家族性发病率高,表明与遗传有着一定关系。关于本病的遗传方式迄今尚无定论,多数认为是多因素性遗传。另外,免疫异常、代谢异常、细菌抗原可能与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病相关。精神因素、外伤、季节变化、内分泌改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某些药物,如(心得宁)均可诱发或使本病加重。
银屑病关节炎有什么表现
一、关节表现
Moll等及Andrews根据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表现特点,将该病分为五种临床类型:
1、少数指(趾)型:最多见,约占70%,为1个或数个指关节受累,非对称性,伴关节肿胀和腱鞘炎,使指(趾)呈肠膨状。
2、类风湿关节炎样型:占15%,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伴爪状手,病人可表现出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出现晨僵,对称性受累,近端指关节梭形肿胀,晚期向尺侧偏斜,偶有类风湿结节或类风湿因子阳性,有人诊断,这类病例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银屑病的重叠。
3、不对称性远端指(趾)间关节型:占5%,主要累及远端(趾)间关节,表现为红肿,畸形,常从足趾开始,以后累及其他关节,指骨无尺侧偏斜,疼痛较类风湿性关节炎轻,常伴指甲营养不良,男性较多见。
4、残毁性关节炎型:占5%,为严重关节破坏型,多侵犯手,足多个关节和骶髂关节,特征为进行性关节旁侵蚀,以致骨质溶解,伴或不伴骨质性关节强硬,酷似神经病性关节病,为无痛性,此型的皮肤银屑病常广泛而严重,为脓疱型或红皮病型。
5、强直性脊椎炎型:占5%,表现为单纯性脊椎炎或脊椎炎与外周关节炎重叠,脊椎病变为非边缘性韧带骨赘,尤多见于胸椎和腰椎,骨突关节间隙狭窄和硬化,椎间盘连接处侵蚀和椎体前缘骨性增生,主要发生于颈椎下部,周围关节炎累及远端指(趾)关节,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或单侧不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炎症除发生在滑膜,还可沿肌腱附着点进入骨骼区域,部分病人骶髂关节可受累,本型的临床特点为脊椎僵硬,发生静脉状态后和在早晨,持续30分钟以上。
二、指(趾)甲变化
据统计PA患者中80%伴甲异常,甲受累,可提供早期诊断线索,因为甲床和指骨有着共同的供血来源,爪甲的慢性银屑病性损害会引起血管改变,最终影响其下的关节,已发现骨改变的程度与指甲变化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并且两者常发生于同一指(趾),常见的甲变化有:点状凹陷,横断,纵嵴,变色,甲下角化过度,甲剥离等。
三、皮肤表现
皮肤损害好发于头皮和四肢伸侧,尤其肘,膝部位,呈散在或泛发性分布,损害为丘疹和斑块,圆形或不规则形,表现覆以丰富的银白色磷屑,鳞屑去除后显露发亮的薄膜,却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这三大特征具有诊断意义。
四、其它表现
在银屑病性关节炎中,可伴发其它系统损害,常见的有:急性前葡萄膜炎,结膜炎,巩膜炎,干燥性角膜炎;炎性肠病和胃肠道淀粉样变性病;脊椎炎性心脏病,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持久性传导阻滞,原因不明的心脏肥大为特征,还可有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银屑病关节炎应如何选择药物
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应兼顾皮肤和关节两方面,其治疗目的为抑制炎症,维持和改善关节功能。
早期和急性期应适当休息,给予精神安慰和鼓励,配合适当的理疗,可有助于减轻症状,继而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和肌肉的锻炼。药物方面,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具有航炎及镇痛作用,是治疗轻型银屑病关节炎最常用的药物。常用的有双氯酚酸钠(扶他林)、怡美力、莫比可、乐松、优妥、萘普生、萘普酮等。它们对减轻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均有一定作用。
使用泼尼松(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银屑病关节炎有明显疗效,尤其用于病情活动,伴有关节红肿、发热、血沉增快,而一般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病人。但由于在减药过程中病情可反复,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而且有些病人在停用激素后银屑病皮损可加重,甚至形成红皮病。因此,选用激素治疗要慎重,一般不宜轻易应用。如果早期仅1—2个关节受累,可用醋酸曲安奈德、利美达松、得宝松等关节腔内注射。
对于多关节进行性加重的银屑病关节炎病人,应及早应用慢作用药物治疗,如抗疟药、金制剂、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等。
氯喹对银屑病关节炎有呷定疗效,而且应用过程中引起银屑病皮肤损害加重的反应也不太明显,可以作为选择性用药。每日0.25—0.5克。其主要的副作用是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因此,在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眼底,羟氯喹较氯喹疗效好,副作用小,其剂量为每日0.2—0.4克。
甲氨喋呤被确定为银屑病关节炎的有效治疗药已近40年,它可使皮肤和关节病变均得到改善,在治疗2-8周,病人疗效可达42%~90%。其用法有下列两种:
①甲氨喋呤每周1次,初次剂量5毫克,每周以2.5毫克递增,直至每周服15—25毫克。待病情好转后逐渐递减至最小有效量维持。
②甲氨喋呤10毫克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周1次,若病情较重,又无不良反应者,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周20—25毫克,待病情控制后再逐渐减量至每周5—10毫克维持。
甲氨喋呤疗程一般3—5个月或更长,口服和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疗效相当。其副作用为肝毒性、白细胞减少或口腔炎。有肝病者不宜应用。治疗期间,应定期做有关检查,并应戒烟、忌酗酒。
金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已有30余年历史,有一定疗效。目前多采用口服金制剂瑞得,每次3毫克,每日2次。
近年来临床试验证明,柳氮磺吡啶对银屑病关节炎有效。每次0.5—1克,每日3次。副作用有恶心、腹泻及药物过敏。
关节病型银屑病有哪些表现
本病起病隐匿,约1/3呈急性发作,起病前常无诱因。关节症状多种多样,依据临床特点,关节炎可分为5种类型,类型间60%可相互转化或合并存在。
1.PsA的关节表现
(1)远端指(趾)间关节炎型:此型为典型的PsA,通常与银屑病指甲病变有关,仅占PsA的5%-10%。
(2)破坏型(残毁型)关节炎型:此型约占5%,是PsA的最严重类型。好发于20~30岁,受侵犯的骨质(多为指、趾骨)可发展为严重的骨溶解。指节常呈“杯中铅笔”(pencil-in-cup)征及严重的指、趾缩短畸形,即所谓的“望远镜”征。病变关节亦可发生强直、畸形。常伴发热和骶髂关节炎,皮肤病变严重。
(3)对称性多关节炎型:受侵犯的关节数目多且对称,与RA极为相似,甚至难以区别,关节畸形或破坏程度常比RA轻。某些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则更难与RA区别,但远端指间关节的受累以及伴随的腊肠指改变常有助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如无其他银屑病关节炎特征性的改变,仅有银屑病皮疹和RA一致的关节表现和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则应考虑为银屑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合并存在。
(4)单关节炎或少关节炎型:此型最具诊断特异性,占70%。通常只累及2~3个关节,以手和足的远端或近端指(趾)间关节及跖趾关节多见。膝、髋、踝和腕关节亦可受累。由于伴发腱鞘炎,受累的指或趾可呈典型的腊肠指(趾),此型1/3~1/2患者可演变为多关节炎类型。
(5)脊柱关节炎型:以脊柱和骶髂关节病变为主(常为单侧),骶髂关节受累见于20%~40%的PsA患者,但下背痛或胸壁痛等症状可缺如或很轻。脊柱炎表现为韧带骨赘形成,严重时可引起脊柱融合,骶髂关节模糊,关节间隙狭窄甚至融合,可影响颈椎导致寰椎和轴下不全脱位,无骶髂关节炎者可发生韧带骨赘,并可累及脊柱的任何部分。
2.其他临床表现
PsA可有指(趾)炎、腱鞘滑膜炎和肌腱端炎。指(趾)炎见于30%以上的患者,以伴有远端、近端指(趾)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的全指(趾)弥漫肿胀为特点。足跟疼痛是一种肌腱端炎的表现,可以是严重的和致残性的,PsA患者出现弥漫的上肢肿胀亦有报道。
少数患者关节外的表现还有发热、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多数PsA患者有典型的银屑病鳞屑型皮肤损害。也有与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相关的报道。皮肤损害的严重性与关节的炎症程度并无相关,只有35%的患者关节和皮肤疼痛有关联。在每一个研究中,确有15%~20%的患者关节疼痛先于皮肤表现。指甲损害包括甲面小坑、纵嵴和甲碎裂,是唯一与PsA发生明显相关的银屑病皮肤的临床表现。约80%PsA患者有指(趾)甲病变,而无关节炎的银屑病患者指(趾)甲病变仅占20%。有炎症的远端指(趾)间关节出现顶针样凹陷是PsA的特征性变化。其他表现有指甲脱离,甲下角化过度、增厚、横嵴及变色。
慢性关节炎主因
在由慢性关节炎引起的眼部病变中,以前葡萄膜炎的危害最为明显。前葡萄膜炎是虹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的总称。其症状为眼痛、畏光、流泪。在急性期,会出现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在慢性期,会出现晶状体或玻璃体混浊现象。而这些病变均可影响患儿视力。
在合并全身性疾病的前葡萄膜炎患儿中,儿童慢性关节炎占 81.5%~97.6%,多数发生在出现关节炎症状之后。部分患儿发病隐匿,无明显眼部症状,直到有合并症(如白内障、青光眼和带状角膜变性)时,前葡萄膜炎才会得到诊断。
患儿应每 3~6 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儿童慢性关节炎可分为全身型、少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阴性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阳性多关节型、银屑病型、与附着点炎症相关型和未分化型等七种类型。患儿表现为关节肿胀、积液,或存在活动受限、关节触痛、活动时关节疼痛、关节表面皮温增高,部分患儿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胸膜炎,以及眼部、心、肺、肝、血液病变。
儿童慢性关节炎的眼部病变发生率以少关节型最高,附着点炎症相关关节炎和多关节型其次,全身型则很少发生。多关节型关节炎是指发病最初 6 个月时受累关节≥5 个,受累关节呈对称性分布为主,可同时累及大小关节的关节炎。
少关节型关节炎发病高峰在 6 岁之前,多发生于女童。在发病最初 6 个月内有 1~4 个关节受累。膝、踝、肘或腕等大关节为好发部位,常为非对称性。少关节型关节炎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为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发生率为 20%~30%,占儿童慢性关节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 74%~91%,特别是抗核抗体阳性的患儿。
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以 8~15 岁起病多见,多发生于男童,且有家族易感性。其发病特点为与肌腱、韧带及骨骼的连接点处存在炎症,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非对称分布为主。5%~10%的此类患儿可并发急性前葡萄膜炎。
在此特别提醒家长,即便患儿没有任何眼部症状,都应每 3~6 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银屑病关节炎有哪些表现
PA通常起病隐袭,疼痛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轻,偶尔呈急性痛风样起病,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之间,13岁以下儿童较少发生,关节症状与皮肤症状可同时加重或减轻;变可在银屑病多次反复加重后出现关节症状;亦或与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关节症状,Gladman分析PA220例,68%初患银屑病患者,平均经12.8年后出现关节炎;15%患者在1年内发生银屑病和关节炎;17%患者发生关节炎,平均经7.4年出现银屑病。
1.关节表现: Moll等及Andrews根据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表现特点,将该病分为五种临床类型:
⑴少数指(趾)型:最多见,约占70%,为1个或数个指关节受累,非对称性,伴关节肿胀和腱鞘炎,使指(趾)呈肠膨状。
⑵类风湿关节炎样型:占15%,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伴爪状手,病人可表现出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出现晨僵,对称性受累,近端指关节梭形肿胀,晚期向尺侧偏斜,偶有类风湿结节或类风湿因子阳性,有人诊断,这类病例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银屑病的重叠。
⑶不对称性远端指(趾)间关节型:占5%,主要累及远端(趾)间关节,表现为红肿,畸形,常从足趾开始,以后累及其他关节,指骨无尺侧偏斜,疼痛较类风湿性关节炎轻,常伴指甲营养不良,男性较多见。
⑷残毁性关节炎型:占5%,为严重关节破坏型,多侵犯手,足多个关节和骶髂关节,特征为进行性关节旁侵蚀,以致骨质溶解,伴或不伴骨质性关节强硬,酷似神经病性关节病,为无痛性,此型的皮肤银屑病常广泛而严重,为脓疱型或红皮病型。
⑸强直性脊椎炎型:占5%,表现为单纯性脊椎炎或脊椎炎与外周关节炎重叠,脊椎病变为非边缘性韧带骨赘,尤多见于胸椎和腰椎,骨突关节间隙狭窄和硬化,椎间盘连接处侵蚀和椎体前缘骨性增生,主要发生于颈椎下部,周围关节炎累及远端指(趾)关节,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或单侧不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炎症除发生在滑膜,还可沿肌腱附着点进入骨骼区域,部分病人骶髂关节可受累,本型的临床特点为脊椎僵硬,发生静脉状态后和在早晨,持续30分钟以上。
2.指(趾)甲变化: 据统计PA患者中80%伴甲异常,甲受累,可提供早期诊断线索,因为甲床和指骨有着共同的供血来源,爪甲的慢性银屑病性损害会引起血管改变,最终影响其下的关节,已发现骨改变的程度与指甲变化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并且两者常发生于同一指(趾),常见的甲变化有:点状凹陷,横断,纵嵴,变色,甲下角化过度,甲剥离等。
3.皮肤表现 :皮肤损害好发于头皮和四肢伸侧,尤其肘,膝部位,呈散在或泛发性分布,损害为丘疹和斑块,圆形或不规则形,表现覆以丰富的银白色磷屑,鳞屑去除后显露发亮的薄膜,却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这三大特征具有诊断意义。
4.其它表现 :在银屑病性关节炎中,可伴发其它系统损害,常见的有:急性前葡萄膜炎,结膜炎,巩膜炎,干燥性角膜炎;炎性肠病和胃肠道淀粉样变性病;脊椎炎性心脏病,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持久性传导阻滞,原因不明的心脏肥大为特征,还可有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单关节炎:
急性单关节炎指非常迅速(几秒或几分钟)发作的,或急性发作的(几小时至一周内)单个关节疼痛、肿胀和(或)功能障碍,常见的疾病有以下数种。
(1)创伤性:如骨折、关节腔积血或游离体。对该类病人可以询问病史,关节腔穿刺或x线片检查做出诊断。
(2)感染性关节炎:病变关节表现为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比小关节多见,常伴随发热、白细胞增高和C-反应蛋白增高。常见病原体有葡萄球菌、淋球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等。关节穿刺液混浊,白细胞增高,及细菌学检查阳性可确立诊断。
(3)痛风性关节炎:通常以急性关节炎发病,75%的患者以拇指,跖趾关节为首发部位具有特征性。病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表现红、肿、热和剧痛拒按,常被误认为其他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呈自限性和复发性。滑液检出尿酸盐结晶有确诊价值。
(4)炎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和其他反应性关节炎有时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并限于个别关节,如在膝关节可有大量炎性液体而无细菌。患者发病前的肠道或泌尿感染,伴发发热、结膜炎、尿道炎、龟头炎和溢脓性皮肤角化病等可做出诊断。
(5)骨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突发一侧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滑液呈正常或轻度炎症反应,x线片有骨赘、硬化和关节间隙狭窄可成立骨关节炎诊断。
2、慢性单关节炎:
呈缓慢发病,病程持续1个月或更长。和该类关节炎有关的原因很多,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种疾病。
(1)结核性关节炎:诊断该关节炎要连续关节x线片,结核菌素试验, 甚至滑膜活检证据。
(2)强直性脊柱炎:该病为中轴关节疾病。可是,几乎全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和部分成人患者是以外周关节炎作为首发部位,表现为某个关节炎,如膝或踝。骶髂关节x线片或CT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3)银屑病关节炎:遇见难以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单关节炎,应注意询问患者的银屑病史,详细检查尚未被患者发现的银屑疹,如头皮、脐或肛周。有典型银屑病并发的关节炎可诊断银屑病关节炎。
(4)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该病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滑膜病变,有人认为属于肿瘤性质,为由很多绒毛和结节状突起粘着而成的肿块。关节穿刺常为深色血清血性滑液,可提示诊断。
(5)骨关节炎:该病可表现为缓慢发病,长期限于单个关节的疼痛和(或)肿胀,如在膝、髋关节。滑液正常或呈轻度炎性反应,X线片有增生表现,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不快均为其特点。
3、急性或慢性多关节
受累关节超过4个称为多关节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类风湿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该病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性、炎症性和破坏性外周关节疾病。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尤其多发于近端指(趾)间、掌指(跖趾)、腕、肘、肩、膝和踝关节,及颞颌关节。早期关节肿胀、疼痛和发僵,晚期关节变形和残废,皮下结节和贫血等关节外表现常见。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异常增高,滑液呈炎性改变,以及x线片表现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为诊断的依据。
(2)、银屑病关节炎:5%-42%的银屑病患者并发关节炎,其中15%为多关节型,和类风湿关节炎不易区别。但是,银屑病的多关节受累不及类风湿关节炎广泛,关节破坏程度不如类风湿严重,加之有银屑疹和类风湿因子阴性,都有助于和类风湿关节炎区别。
(3)、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该病患者反复发作,可由少关节或单关节受累,转变为多关节,甚至在四肢关节呈对称性分布。然而,这类患者常在病变关节处或其他部位,出现痛风结节,有的破溃流出白色石灰样物质。在滑液或痛风结节查出尿酸盐结晶为确诊依据。不能将血尿酸增高和痛风性关节炎等同看待。
(4)、成人still病:高热、皮疹和关节痛(炎)为该病的三大特点。许多患者伴发咽痛、肌痛、淋巴结大、肝脾大,以及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不难和其他关节炎区别。
(5)、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受累:该病许多患者在发病初期出现多关节炎(病),尤其在手的小关节,如缺少皮疹如蝶斑,易误认为类风湿……然而,该病典型的关节炎表现为疼痛剧烈,间断发作,和较少引起畸形。另外,对患者进行全身观察和有关血清抗核抗体谱检查,不难将该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区别。
(6)骨关节炎:骨关节患者出现手、髋和膝等关节受累时,易误认为类风湿。然而,前者的手为骨性隆起,称为Heberden结节和Buchard结节,而类风湿是滑膜炎;骨关节炎的疼痛在使用过多时出现,休息后消失,而类风湿症状呈持续性;晨僵在骨关节炎不超过30分钟。在类风湿多超过1小时;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在骨关节炎为正常,而在类风湿多为异常;及X线片在骨关节炎为增生性改变,在类风湿则为破坏性改变。值得注意的是,骨关节炎患者可惟患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可引起继发性骨关节炎。因此,同时患以上二种疾病的患者并不少见。
(7)其他: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多动脉炎、白塞病、炎性肠病、结节病、及细菌或病毒感染等疾病患者均可伴发多关节炎(痛)。由于以上各个疾病都有其特有临床表现,关节只是全身表现的一部分,一般不会造成误诊。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方法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当出现上述某个症状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到医院检查确诊,以防延误病情,给你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虹膜炎是如何引起的
疱疹病毒感染(20%):
如果你脸上出现带状疱疹,尤其是前额或颊部,可能会引起虹膜炎。其他感染性疾病,如弓形虫感染、组织胞浆菌病、结核、梅毒等,可能与其他类型的虹膜炎有关。
遗传易感性(5%):
那些携带 HLA-B27 基因的人群,由于这种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特定基因发生了改变,致使他们更容易罹患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莱特尔综合征、炎症性肠病、银屑病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可并发急性虹膜炎。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15%):
患有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儿童可能出现慢性虹膜炎。对于那些病情较轻、只有几个关节受累的患儿,虹膜炎可能可以作为预示该病的最初信号之一。由于这两个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儿,医生往往会常规筛查虹膜炎或其他类型的葡萄膜炎。
眼部外伤(25%):
眼部钝伤、穿透伤或烧伤 (包括化学烧伤或热烧伤) 都可引起急性虹膜炎。
后葡萄膜炎(20%):
即发生于眼球后部的炎症,它可能会波及眼球前部,导致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