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胎儿颈部水囊瘤怎么回事

胎儿颈部水囊瘤怎么回事

最常见原因是颈部淋巴管与颈内静脉未能正常连接,从而导致颈部淋巴回流障碍,引起淋巴管极度囊状扩张,常合并皮肤水肿和浆膜腔水肿。

超声将水囊瘤分为有分隔和无分隔水囊瘤两种类型。

1.无分隔水囊瘤

主要表现为单房囊性包块,多位于颈前部两侧,体积多较小,易漏诊。

2.有分隔水囊瘤

此种类型水囊瘤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多房性肿块,内有明显的分隔光带,有时仅可见中央单一分隔光带将囊分为左、右两半。囊肿一般较大,最多见于颈背部,偶可见于颈前部、腋窝及纵膈内。

有分隔水囊瘤伴有胎儿水肿者,预后极差,其总的病死率高达80%-90%,单纯水囊瘤不伴其他异常、且染色体核型正常者,预后较好,可在新生儿期手术切除而治愈。如果水囊瘤发生时间较晚,在晚孕期才表现出来,则预后较好。

nt值看胎儿性别准吗

nt图看男女准确率

NT检查报告是不能看出胎儿性别的,NT是筛查胎儿颈部透明层的,这个是排除胎儿是否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的最早的检查。

NT检查是胎儿的颈部透明度检查,常用于产前筛查,可以早期诊断染色体疾病和早期发现多种原因造成的胎儿异常。如果超过3mm,常提示有不良胎儿结果,一般用BC检查的。

常规的产科B超检查主要关注胎儿的发育及大体结构,随着经阴道超声的开展和普及,从更深层次关注胎儿各组织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定量分析检测指标来预测胎儿是否存在某种缺陷,尤其染色体异常,如胎儿颈项透明层测定,正在成为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NT检查虽然是利用B超观察胎儿情况,但NT检查观察的重点在于观察颈后透明带的厚度,而判断生男生女需要医生用超声波仪器照到胎儿的生殖器才能看出,所以仅通过NT检查是无法判断胎儿性别的。

NT值是不是越小越好

NT(颈后透明带扫描)是评估胎儿是否可能有唐氏综合征的一个方法,这是一种筛查。与绒毛活检或羊水穿刺这样的诊断性检测不同,会有一个确定的诊断结果,即明确的染色体核型。NT的B超检查依赖于医生诊断的经验,B超机器的灵敏度,因此是一种筛查,所得结果可以提示孕妇进一步选择何种检查更为恰当。

颈后透明带B超扫描通常在孕11~13周+6天进行。11周之前扫描从技术上来讲很困难,因为胎儿太小,而过了14周,过多的液体可能被胎儿正在发育的淋巴系统吸收,结果不准确。这种筛查主要是通过超声扫描来做,通常在腹部做B超,但是也要看胎儿和子宫的位置,必要时,要通过阴道B超来进行,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

颈后透明带随着胎儿的生长而相应增长。B超医生认为正常胎儿颈部透明层增厚不超过2.5毫米,若颈后透明带大于3毫米为异常。颈后透明带越厚,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风险越高。如果厚度已经达到了6毫米,那就具有很高的唐氏综合征以及其他染色体、遗传综合症和心脏问题的风险。

所以,若孕妇在NT检查中检测出NT值超出正常范围,则应进一步进行排畸检查,可做羊水穿刺或绒毛活检,以判断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或其它疾病。

NT值正常范围

NT值(颈项透明层)是指胎儿颈后皮下组织液内液体积聚的厚度当颈项透明层大于或等于2.5毫米时,可判断为颈项透明层增厚,颈项透明层增厚程度与胎儿异常的关系十分密切。颈项透明层增厚越明显,胎儿异常机会就越高,异常程度也越严重。

如果反复测量都高于正常值,那么建议孕妈妈做羊水穿刺,查染色体。查唐氏实验,看有没有异常。以排除胎儿畸形。大部分增厚的NT在孕20周时会自然消失。一般检测NT值检查在孕11~13周做检查,一般来说B超检查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果NT值>0.3cm,那么就需要做羊水穿刺检查进一步排除胎儿畸形。

NT值是超声中测量妊娠10-14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凡测值<2.5mm时判断为正常,凡测值大于或等于2.5mm时,诊断为颈项透明层增厚。当发生极度增厚时,可形成胎儿颈部水囊瘤,这种胎儿是属于先天性疾病。

了解胎儿颈部水囊瘤

胎儿颈部水囊瘤又称淋巴水囊瘤,它是因为胎儿淋巴系统发育异常,淋巴回流障碍,导致颈部,上肢等局部水肿,也常出现全身水肿。常见的淋巴系统缺陷有常位于头,颈的背侧,表现为厚壁囊肿,其内部多有由颈部结缔组织构成的粗隔.此类异常多为染色体异常的综合表现之一。建议下次妊娠前,夫妻双方要做好优生优育的检查,如重点检查双方染色体的检查,另外血型和RH血型鉴定以及,乙肝,丙肝,梅毒抗体,需要进行检查的一些特殊病原体是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儿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这些特殊的病原体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造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的介绍,我们对于胎儿颈部水囊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实胎儿颈部水囊瘤它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虽然如果疾病真的来临我们是没办法抗拒的,但是在疾病来临之前我们完全可以去预防疾病,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对于疾病的预防有着很大的关系。

nt值偏高的原因

1.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颈部淋巴管与颈静脉窦在11-14周左右相通。相通之前,少量淋巴液积聚在颈部形成暂时性的NT增厚。正常胎儿在14周后应消退,如果颈部淋巴管与颈部静脉窦相通延迟,从而出现明显颈部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液过多地积聚在颈部,nt增厚明显,甚至到孕中期发展为淋巴水囊瘤。

2.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畸形时常出现NT增厚,可能与心功能衰竭有关。心功能衰竭时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颈静脉压升高,淋巴管内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过多积聚在颈部,形成nt增厚。

3.唐氏综合征胎儿颈部皮肤细胞外透明基质增加,细胞外液被大量吸附于透明基质的间隔内,使颈部皮肤发生海绵状改变,形成nt增厚。

4.先天性膈疝,因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使胸腔内压力升高,一侧肺内占位性病变,因该侧肺体积增大,造成纵膈移位静脉回流受阻,致死性骨骼畸形胸腔极度狭小胸腔内压力升高等都可使静脉回流受阻和静脉充血。当静脉血返流至颈部头部时,nt出现增厚现象。

淋巴管瘤的类型有哪些

1、毛细淋巴管瘤

又称单纯性淋巴管瘤,多发生在皮肤真皮的深层或皮下组织内。最常见于肢体近端,也可见于身体其他部位,常群集无规则排列,呈疣状或小结节状,如米粒般大小的囊肿,破溃后流出液体,多无明显临床表现。

2、海绵状淋巴管瘤

为淋巴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状似海绵,故名。好发于唇、舌、颊、颈等部,表现为界限不清,海绵状皮下组织肿块,表面皮肤颜色多正常,穿刺可抽出淡黄色透明液体。

3、囊状淋巴管瘤

又称囊状水瘤,因好发于颈部,故又有颈水囊瘤之称。此病多在出生时即已存在,多见于颈后三角部位,偶见于腹股沟、腋部等。包块大小不一,大者上达腮腺区,下达锁骨上或侵及纵隔内。表面皮肤多正常,有波动感,不能压缩。囊瘤内壁衬以单层扁平内皮细胞,其上可见胚芽生出,西方为结缔约组织基质。囊内除含有胆固醇结晶的囊液外,还可包含淋巴结、肌纤维等组织结构。

水囊性淋巴瘤的病因

由于胎儿淋巴系统发育缺陷所致,水囊状淋巴瘤属于常见型,多发生在胎儿头、颈及背侧。水囊状淋巴瘤的大小、结构有很大变异,其囊壁可以很厚,包绕在胎儿头、颈部及躯干上部,内有分隔,由胎儿颈部伸向囊内,囊的其余部分可为稀疏状分隔。

声像图特征:胎儿头、颈部或其他部位周围,围绕一较大厚壁囊肿,囊内有网状隔,可呈放射状排列,胎儿其他部位可水肿,亦可伴胸、腹水,可合并胎儿肢体短小。

若在查体中发现以上声像图特征者,则应考虑到这种少见先天性畸形的发生。

胎儿颈部透明带是什么

随着二胎政策放宽,很多妈妈都开始了二胎生育计划,面临二胎生育,很多妈妈心情非常纠结。多数妈妈都已经是三十多岁了,在怀孕很容易成为高危产妇,担心产检不过关。国健妇产医院产科专家介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孕妈,产检项目会有些区别,高龄孕妈的产检尤为注意,胎儿颈部透明带检查是孕期重要产检项目之一,也是高龄孕妈必须做的一项检查,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呢?不做不行吗?产检关系母婴健康安全,不能模棱两可,对此我们特别咨询了国健妇产医院的产科专家。

一般在孕妈妈11到14周时就要进行胎儿颈部透明带检测,这项检查主要是测量皮肤和软组织之间的最大空隙厚度,通过检测可以检查胎宝宝是否出现染色体异常。如果胎宝宝的颈部透明带厚度大于3.0毫米即为异常,这种情况下会加剧患有唐氏儿的风险,通过检测进一步确定染色体是否正常。如果出现问题,建议孕妈妈在10到12周时做绒毛膜取样检查,或在12~15周施行早期羊膜腔穿刺。有的医院也会要求在16~20周时做传统羊膜腔穿刺手术。

确诊为低危人群患者,34岁以上的孕妈要先接受羊膜腔穿刺检查,34岁以下的孕妈可以等到14~18周时再接受母血唐氏症筛查。

颈部淋巴水囊瘤超声诊断

1、无分隔水囊瘤(non-septated hygromas)主要表现为单房囊性包块,多位于颈前部两侧,体积多较小,易漏诊。

2、有分隔水囊瘤(septated cystic hygromas)此类水囊瘤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内有明显的分隔

光带,有时仅可见中央单一分隔光带将囊分为左、右两半。囊肿一般较大,最多见于颈背部,偶可位于颈前

部、腋窝及纵膈内。

有分隔水囊瘤常合并染色体畸形,心血管畸形及胎儿水肿。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形为Turner综合征

(占75%),其次为18-三体(占5%)及21-三体(占5%),其余15%的水囊瘤胎儿染色体正常。伴发的心血管畸形

主要为主动脉缩窄。伴发胎儿水肿时,可在68%以上Turner综合征中出现,有水囊瘤的染色体正常的胎儿

82%会发生水

肿。

3个月胎儿水囊肿该怎么办

概 述在怀孕期间一般有健康知识的孕妇都会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以防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马上采取措施。假如在胎儿第三个月的时候检查发现胎儿水囊肿,准确的说是胎儿淋巴水囊肿,许多孕妇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曾在医院妇产科实习过一段时间,这类的病例也经历过一些,下面我将自己经历过的告诉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步骤/方法:1这里取一个病例:怀孕十三周,宫腔内见一胎儿,双顶径约23MM,股骨长约8MM,探及心搏,胎儿颈后及头颅周围见液性暗区包绕最宽处约9MM,即胎儿淋巴水囊肿。是由于淋巴系统发育有缺陷引起,多发生在胎儿头颈及背侧。水囊壮淋巴管瘤的大小,结构均有很大差异,气囊壁可很厚包围抬头及上躯干。

2水囊肿可能是由于胎儿颈部两侧淋巴管扩张而成。此病常合并水肿,本病发病率虽仅占胎儿异常的2-3%,但在围产期中死亡率很高。

3这病一般与先天性染色体异常有关,如果医生诊断是这样的话,会建议孕妇流产。孕妇要保养好自己,及早听取医生的建议,相信会有好的结果的。祝您幸福!

你的NT值准确吗

1 首先在这里告诉大家,它的全名颈部半透明厚度通常情况下,这个检查是在女性朋友怀孕的中期,或者是晚期做检查,通过这个检查,我们可以得知胎儿有无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颈部水肿与染色体异常

2 大约在中孕期时,通常情况下,胎儿的NT可发展为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水囊状淋巴管瘤第二个方面水肿胎儿的早期症状对于胎儿水肿的原因是有非常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做这项检查,

3 最后目前在临床上,我们已经不再用颈部水肿或水囊状淋巴管瘤这些名称,而是采用mt值来表示这个结果通常情况下,在染色体正常组织中,大部分的增厚的NT大约在美金朋友怀孕二十周左右就会自动的消失,

NT值正常范围

NT值(颈项透明层)是指胎儿颈后皮下组织液内液体积聚的厚度当颈项透明层大于或等于2.5毫米时,可判断为颈项透明层增厚,颈项透明层增厚程度与胎儿异常的关系十分密切。颈项透明层增厚越明显,胎儿异常机会就越高,异常程度也越严重。

如果反复测量都高于正常值,那么建议孕妈妈做羊水穿刺,查染色体。查唐氏实验,看有没有异常。以排除胎儿畸形。大部分增厚的NT在孕20周时会自然消失。一般检测NT值检查在孕11~13周做检查,一般来说B超检查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果NT值>0.3cm,那么就需要做羊水穿刺检查进一步排除胎儿畸形。

NT值是超声中测量妊娠10-14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凡测值<2.5mm时判断为正常,凡测值大于或等于2.5mm时,诊断为颈项透明层增厚。当发生极度增厚时,可形成胎儿颈部水囊瘤,这种胎儿是属于先天性疾病。

产前检查发现胎儿畸形怎么办

连续的超声检查,对于确定和评估胎儿疾病和病情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的优势,在于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和获得性损伤。因此,它也是近年来用于确定胎儿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常需要终止妊娠的先天性畸形包括无脑儿、双侧肾脏发育不全、双侧多囊肾。

宫内可发现的胎儿发育缺陷,但需要近足月分娩后娇治的疾病包括消化道闭锁、单侧多囊肾、肾积水、良性囊肿(如卵巢、肠系膜、胆总管)等。可能需要实行剖宫产娩出的胎儿缺陷为连体胎儿、大型骶尾部畸胎瘤或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等。可能需要施行产时宫外治疗的胎儿缺陷为大型颈部肿瘤(如畸胎瘤)等。

对于这些可娇治的先天畸形,应请经过专门训练的小儿外科医生参与孕期的咨询和治疗方案的决策。孕妇最好到有小儿外科的妇产医院或三甲医院就诊,以利于能比较准确的了解胎儿发育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制定比较正确的解决方案。

颈部水囊瘤的用药治疗

水囊瘤虽属良性病变,但可向周围组织甚或主要器官浸润生长,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大多数水囊瘤均应积极治疗若病变较小,确无任何症状的患儿可随诊观察1~2年。

1.注射疗法 大的、深部的囊状淋巴管瘤,多有指状突起沿着筋膜间隙伸延至肌肉和大血管神经、重要器官之间。不易达到全部切除,因此应首选注射疗法。

博来霉素(1)博来霉素(bleomycin)瘤内注射:博来霉素可能是通过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作为化学刺激物使间质纤维化的双重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Orford等报告应用博来霉素注射法瘤体完全消失或显著缩小者达88%。临床应用表明,博来霉素对间质少的水囊瘤疗效较对间质多的单纯性和海绵状淋巴管瘤好。

博来霉素有水剂和乳剂两种。使用水剂时先配成1mg/ml的浓度,以每次0.2~O.3mg/kg的剂量注入瘤内,每周1次,3~10次为一疗程。使用乳剂则每次0.6mg/kg,每周1次,4~6周后重复,总剂量不超过5mg/kg,据报告乳剂比水剂效果更好,副作用较少。注射后1~2周局部有暂时性肿胀,然后瘤体渐缩小、变硬,进而消失。多见不良反应为注射当天或次日有38℃低热,偶有腹泻、呕吐,最严重的为肺纤维化。

(2)OK-432瘤内注射:OK-432是一种经青霉素G钾盐处理,失去溶血性链球菌S-产物性能而取得的人源性A族链球菌Ⅲ型,低毒Su菌株的干培养混合物。Ogita用此法治疗水囊瘤,完全消失或显著缩小者高达92%。

用法:0.1mg OK-432溶于10ml生理盐水。抽出水囊瘤中的淋巴液后再注入等量的OK-432溶液,总量不超过0.2mg(20ml)当囊瘤有皱缩尚未完全消失时,可在3~5周后重复注射。如效果不佳,可用浓缩液0.15~O.2mg OK-432溶于10ml生理盐水,每次总量不超过0.3mg。

(3)沙培林瘤内注射:我国生产的沙培林与OK-432是同类药物,效果也同样良好。用此药注射治疗38例小儿淋巴管瘤总有效率为92.1%。

用法:1个临床单位沙培林稀释于l0ml生理盐水,一次注射不超过2个临床单位,注射前抽出等量淋巴液。

此类药品治疗淋巴管瘤,无博来霉素治疗引起的腹泻、呕吐和发热等不良反应,亦无肺纤维化和免疫抑制的危险,且其有效率高。最大缺点是受青霉素过敏的限制。

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 在不具备注射治疗,或注射无效、复发者仍应手术治疗对有气管和纵隔受压者应作紧急手术。

手术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切口应够大能充分暴露视野解剖分离应细致,勿损伤颈部重要血管和神经。对单房性囊肿应紧贴囊壁剥离,对广泛浸润的多房性囊肿不强求完整切除,而应将囊腔逐一剖开,逐步切除,以利于重要结构的显露与保护。切除气管食管沟的囊瘤时务必注意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宁可残留部分囊肿使其敞开形成大囊腔,囊壁涂擦2%碘酊,切不可强求“彻底”清除。为了避免术中术后喉头水肿、气管软化造成呼吸窘迫,术中可行气管切开,术后对呼吸严加监护,常规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及抗生素加以预防。

如囊肿特大,解剖分离难度极大者,可考虑分期手术亦可采用博来霉素或OK-432等同类药物注射残留囊肿。感染病例,宜先控制感染,再行择期手术颈部合并上纵隔囊瘤者,在切除颈部囊肿后再择期作上纵隔手术。倘若颈部囊瘤切除后仍未解除呼吸困难时则应继续开胸切除上纵隔淋巴管瘤。

相关推荐

胎儿脐带绕颈时该选择哪种分娩方式

胎儿在子宫内活动于羊水中,脐带缠绕胎儿颈部或躯体是常见的事。接生时,发现脐带缠绕胎儿颈部者可达半数或更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脐带绕颈的胎儿可以安全分娩。然而也有极少数病例是由于脐带缠绕而发生胎死宫内,或在分娩过程中发生问题,包括死产、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 脐带绕颈是否导致胎儿窘迫或分娩过程发生问题,主要取决于有效的脐带长度(脐带总长度减去绕颈的部分)、绕颈的周数及缠绕的松紧度。孕期尚无法测量有效脐带长度,只能在下推胎头时观察胎心变化,或临产后子宫收缩胎头下降时观察胎心的变化,以间接推测是否存在有效脐带过

高龄产妇产检外必做的检查

Check1:胎儿颈部透明带 名词解释胎儿颈部透明带是指胎儿颈部后方皮下积水的空隙,其在超声波扫描时会呈现透明带状。 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带就是测量皮肤和软组织之间的最大空隙厚度。绝大多数正常胎儿都可看到此透明带,但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其颈部透明带会明显增厚。 检查时机:怀孕11~14周 检查目的:检查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特别是唐氏症 检查敏感度:70% 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带的厚度是否小于2。2~3。0毫米 检查风险:无 检查报告:立刻知道 检查结果:如果结果显示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大于3。0

出现淋巴管瘤的病因及种类都有哪些

淋巴管瘤发生原因目前并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畸形或者某些原因,如外伤、炎症、寄生虫等引起发病部位淋巴液排出障碍,造成淋巴液潴留,导致淋巴管扩张、增生而形成的。小儿淋巴管瘤多因为先天发育畸形,外伤等多见于成人。有学者在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病因研究中发现,62 %的患病胎儿伴有染色体异常,说明淋巴管瘤的发生有可能与病人染色体数目或其亚型异常有关。 一、淋巴管瘤的病因: 1、先天性因素:胚胎时,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交接处膨大,形成一囊腔,名为颈囊。部分淋巴系统由颈囊发育而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若

肚子里的宝宝竟然长了小水泡

超声波中的水泡 目前多数医院普遍应用的超声波是平面影像,而且都是灰阶成像的,当医师告知准妈妈胎儿的某些地方可能是水瘤时,准妈妈看到的多为某个部位有黑黑的一圈,除非通过医师解释,否则实在难以明白究竟是什么问题,所以本刊帮准妈妈们整理了各类水泡的情况,让准妈妈们对此可以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水泡的种类 从超声波上看到的胎儿各部位的黑圈圈很可能是不同情况所产生的肿瘤,妇产科主治医师赖宗炫指出,可将此类肿瘤大致分为两类。 水瘤:形成的原因不明,追踪一段时间后有时候会发现其自然消失了。 囊性肿瘤内容物除了水之外还有其

大排畸检查内容

大排畸检查主要是对胎儿体表及内脏的大体结构进行系统的观察。可产前诊断的畸形有严重颅脑畸形(无脑儿、重度脑积水、水脑症、严重脑膨出、无叶型前脑无裂畸形)、严重淋巴水囊瘤、单腔心、严重胸腹壁缺失内脏外翻、严重脐膨出、直径超过5cm畸胎瘤、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以及股骨、胫骨、腓骨、肱骨、耻骨、桡骨的严重缺失等。 出来上述内容之外,大排畸的检查内容还包括a、头颅:颅骨结构、骨化程度等。脑内结构包括大脑、大脑镰、侧脑室、第三脑室、丘脑、小脑、小脑蚓部、后颅窝池、第4脑室等结构,必要时显示脑部冠状切

出现淋巴管瘤的病因及种类都有哪些

淋巴管瘤发生原因目前并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畸形或者某些原因,如外伤、炎症、寄生虫等引起发病部位淋巴液排出障碍,造成淋巴液潴留,导致淋巴管扩张、增生而形成的。小儿淋巴管瘤多因为先天发育畸形,外伤等多见于成人。有学者在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病因研究中发现,62%的患病胎儿伴有染色体异常,说明淋巴管瘤的发生有可能与病人染色体数目或其亚型异常有关。 一、淋巴管瘤的病因: 1、先天性因素:胚胎时,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交接处膨大,形成一囊腔,名为颈囊。部分淋巴系统由颈囊发育而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若有

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治疗方式

水囊瘤虽属良性病变,但可向周围组织甚或主要器官浸润生长,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大多数水囊瘤均应积极治疗。若病变较小,确无任何症状的患儿可随诊观察1~2年。1.注射疗法大的、深部的囊状淋巴管瘤,多有指状突起沿着筋膜间隙伸延至肌肉和大血管、神经、重要器官之间。不易达到全部切除,因此应首选注射疗法。2.手术治疗在不具备注射治疗,或注射无效、复发者仍应手术治疗。对有气管和纵隔受压者应作紧急手术。原则上应尽早手术切除,并力求彻底。但由于肿瘤壁菲薄如纸,往往累及邻近血管、神经及周围组织,故术中出血

NT值是不是越小越好

NT,即颈后透明带,是指胎儿颈椎水平矢状切面皮肤至皮下软组织之间的最大厚度。颈后透明带扫描是通过B超手段检测胎儿颈部后面皮肤厚度,用于评估胎儿是否有可能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一种方法。那么NT值怎么看,NT值是越小越好吗? NT(颈后透明带扫描)是评估胎儿是否可能有唐氏综合征的一个方法,这是一种筛查。与绒毛活检或羊水穿刺这样的诊断性检测不同,会有一个确定的诊断结果,即明确的染色体核型。NT的B超检查依赖于医生诊断的经验,B超机器的灵敏度,因此是一种筛查,所得结果可以提示孕妇进一步选择何种检查更为恰当。 颈后透明

NT检查能判断婴儿性别么

T检查报告是不能看出胎儿性别的,NT是筛查胎儿颈部透明层的,这个是排除胎儿是否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的最早的检查。 NT检查是胎儿的颈部透明度检查,常用于产前筛查,可以早期诊断染色体疾病和早期发现多种原因造成的胎儿异常。如果超过3mm,常提示有不良胎儿结果,一般用BC检查的。 常规的产科B超检查主要关注胎儿的发育及大体结构,随着经阴道超声的开展和普及,从更深层次关注胎儿各组织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定量分析检测指标来预测胎儿是否存在某种缺陷,尤其染色体异常,如胎儿颈项透明层测定,正在成为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

分娩小心四种危险胎位

第1种:枕后位: 胎头枕骨位在产妇骨盆的后半部,胎脸朝上,由于胎头无法适当地嵌入子宫下段,产程将会拉长。 第2种:颜面位: 胎儿的先露部是颏部(下巴),因为胎头完全仰伸,使胎头后枕骨往胎儿背部靠拢,阴道内诊时可以摸到胎儿的嘴、颏、鼻、眼等脸部器官,其发生率约为0.2~0.3%。颜面位常发生于过小的胎儿,或胎儿过大与产妇骨盆大小不成比例时,以致胎头无法适当屈曲;有时胎儿颈部有异样如长瘤时,也容易发生。 第3种:额位: 当胎头呈不完全仰伸姿势时,额头部位将成为胎儿的先露部。其发生率约占0.02~0.03%,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