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诱发乳癌的饮食有哪些
可诱发乳癌的饮食有哪些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乳癌的死亡率与该地区的人均年脂肪消耗量呈正相关。动物实验也证实,给动物饲养高脂饮食,不管这些动物原先有无乳癌,都使乳腺肿瘤发病率增加。增加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有相应的效应。这种变化与饮食中的其他成分和总热量无关。研究发现:脂肪可以强化雌激素E1的转化过程,增加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一项对比性调查研究发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饮食构成中脂肪总消耗量高的国家,乳癌发病率亦高。
另外饮酒对那些绝经后的妇女,饮酒量每日≥15g,或者是曾用雌激素的妇女,均有增加乳癌危险性的报道。咖啡饮料与乳癌有无关联研究的结论不一,多数研究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关联。
究竟是体重影响乳癌危险性,还是脂肪过量影响乳癌危险性,现在还不十分清楚。但是老年妇女适当控制体重,少食肉类、煎蛋、黄油、奶酪和动物脂肪,总是有益无害的。
通过对乳癌低发地区的人群饮食构成的研究发现,其中鱼类蛋白、维生素D可能对乳癌有保护作用。Lscovicl 等运用病例对照的方法专门研究整个食谱对乳癌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的种类很多,有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等。结果证明食物中有肉类、煎蛋、黄油、奶酪、谷物、甜食、动物脂肪可增加乳癌危险性;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奶制品可减少乳癌危险性。
防癌饮食有讲究
生活方式的进步,让“吃”成了一把双刃剑。癌症就是吃出来的疾病之一。3月23日,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两位权威专家李佩文教授和万冬桂教授就在本院,为患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的饮食防癌讲座。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到:“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癌症病因研究中,有人估计饮食约占35%,吸烟占30%。如果饮食安排合理,癌症危险可减少55%。50年前,美国胃癌死亡率很高,日本是世界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现在都明显下降,饮食控制是其中重要因素。上海近30年肉蛋摄入明显上升,脂肪占总热量比例由20.1%上升至28%,肿瘤死因由第7位上升至第1位。因此,预防癌症,在饮食上要遵循3个原则。
第一,不要过咸。如果减少食盐、盐腌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那么胃癌发病率就会下降。亚硝酸盐是导致肿瘤的第一杀手。不新鲜的蔬菜、腌制的火腿、泡菜都含有这种致癌物。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只有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体内又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如果吃的过咸,会破坏胃黏膜,促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第二,不要过细。现代人吃的粮食过于精细,使得纤维素的摄入量大大降低。纤维素能吸附大量水分,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粗粮、麦片、芹菜、木耳等都是富含纤维素食品。但过量摄入纤维素会影响诸多营养素的吸收,使体力下降,故每天10-30克为宜。
第三,不要过油。调查显示,如果油、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增加,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高温煎炸食物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类化合物和丙烯酰胺,与妇女肺腺癌可能相关,而水煮及微波炉蒸则不发生。
乳腺增生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1、保持情绪稳定。情绪变化易导致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孕激素水平比例的改变,从而诱发乳腺增生,乳腺疼痛。
2、一些食物可诱发乳腺增生,如咖啡、巧克力等,因为此类食物买较多的黄嘌呤,后者可诱发乳腺增生,所以此类食物不宜过多食用。此外,鸡肉、蜂王浆等也不宜过多食用,因含雌激素过多,含脂肪较多的食物也不宜多食,脂肪在体内可转化为雌激素。
3、保健及所谓丰乳的产品,要注意其所含成份,如有雌二醇等激素成份,建议还是不要使用为妙!
4、适宜的体育锻炼能缓解或减少乳腺增生。
女人做到9件事有效预防乳腺癌
1.重视查体,才能早发现早治疗。几乎每个重视职工身体健康的单位,在每年进行的查体中都能查出这样或那样的癌症 (专题访谈咨询),其中乳腺癌首当其冲。值得欣慰的是乳腺癌是一种“行为较好”的癌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病人照样能长寿。仅有一年一次的查体是不够的,要学会乳房自查技巧,在沐浴时仔细自查(每半月到一月自查一次)。
2.管住嘴,防止癌从口入。根据一项涉及欧洲10个国家的调查得出的初步结论,1/3癌症的起因与饮食不当有关,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们患癌症的危险性显著降低,其中,改变膳食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75%的胃癌和75%的结直肠癌。饮食不节制、体重超标会增加患乳癌的几率,因为人体内过多的脂肪能转化为类雌激素,从而刺激乳腺组织增生,诱发乳腺癌。因此,专家建议选择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膳食应占饭菜的2/3以上),例如蔬菜、水果、谷类、豆类(如黄豆、蚕豆、豌豆),主食如面条、米饭、面包等。西方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我国,与其高脂饮食有密切关系。
3.盲目补充雌激素,得不偿失。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现代女性40岁左右就绝经,随之而来的是皮肤衰老出现老年斑、骨质疏松、冠心病等老年病的症状,为留住健康与美丽,她们有的常年补充雌激素来延缓衰老。但是,补充雌激素的副作用之一便是诱发乳腺癌。因此,奉劝这些女性朋友一定要在医学专家的指导下权衡利弊,正确服用雌激素,以免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4.科学佩戴胸罩,为乳房“减压”。美国科学家对5000多名妇女调查后得出结论,戴胸罩尤其是长时间佩戴者会大大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每天戴胸罩12小时以上者,比短时间或根本不戴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高21倍,晚上也不除下胸罩者则高出125倍。特别是那些无背带、卡紧胸部的胸罩,影响乳房部位淋巴液的正常流通,使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清除,久之易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5.反复人工流产可诱发乳腺癌。妇女多次人工流产,其妊娠被多次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迫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甚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6.夫妻间性生活不和谐,可诱发乳癌。近年来,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良、恶性肿瘤(专题访谈咨询)的发病率迅速上升,而调查发现,患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中,80%性生活从未达到性高潮,她们因此经常感到身体极度不适,未能释放的性张力很容易演变成痉挛和疼痛,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及病理上的郁结,导致乳腺组织病变。
7.适时婚育及哺乳,降低乳癌发病率。25岁以前有第一胎足月生产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仅为30岁后生第一胎且足月生产者的1/3左右。分娩后正确哺乳能使乳腺通畅,对乳腺癌的发生有预防作用,而分娩后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易导致乳房积乳,增加患乳癌危险。独身、40岁以后未婚更是乳癌的高危人群。
8.有乳癌家族史,更要保持身心健康。有乳癌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母亲或姐妹)中有人患过乳腺癌者,是乳癌的高危人群,她们更应该认真查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情放松,健康生活,才能远离乳癌。
9.月经初潮早和绝经晚,都与乳癌有关。有研究报告,初潮年龄早于12岁者,患乳癌的危险是初潮年龄大于17岁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的危险增加一倍左右。因此,家长应该科学育儿,避免孩子出现性早熟,为孩子的健康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女人容易患乳癌的原因
女人容易患乳癌的原因
长期受女性荷尔蒙刺激较易得乳癌
哪些人会得乳癌?专家指出,“女性荷尔蒙”是最大关键之一,如果长期受到女性荷尔蒙,也就是雌激素的刺激,较易得乳癌。像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病人,皆与女性荷尔蒙有关,而易再罹患乳癌。过去更年期妇女为了减缓不适,会补充女性荷尔蒙,结果发现长期使用,不但会刺激女性荷尔蒙,也会增加罹患乳癌的机率。
女人容易患乳癌的原因
乳癌年轻化爱吃高热量食物是推手
台湾乳癌患者约有一半是在停经前发生,而美国刚好相反,2/3都发生在停经后。长庚医院台北分院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主任、也是台湾乳房医学会理事长陈训彻说明,乳癌患者平均年龄应该会愈来愈老,台湾也有此趋势,但年轻族群罹患乳癌的机率仍比美国高。台湾乳癌患者中,小于40岁者约占15%,小于50岁约占50%。
女人容易患乳癌的原因
停经后变胖乳癌机率增加1.5倍
大规模的实验报告发现,女性停经后只要增胖10%,罹患乳癌的机率上升1.5倍。原因在于肥胖导致高脂肪,使得很多雌激素累积在脂肪里。医师同时也劝告停经后的女性,饮食时要注意脂肪含量,少摄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类食物可能累积较多雌激素,进而提高乳癌发生率。
女人容易患乳癌的原因
夜猫族作息不正常罹癌机率高
坊间盛传,熬夜会增加乳癌风险。专家说,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夜颠倒,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提高罹患任何癌症的机率。以乳癌为例,研究发现,女性空服员因作息不正常,加上处于高空可能接触到辐射,罹癌机率相对较高。
女人容易患乳癌的原因
塑胶制品充斥生活当心环境荷尔蒙诱发乳癌
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台湾人很爱使用塑胶制品,但塑胶制品释放的环境荷尔蒙可能会增加乳癌机率。像用塑胶袋盛热汤,饮食中吃下塑胶遇热溶出的化学分子,也许会转化成女性荷尔蒙,诱发乳癌发生。
至于有人担心电磁波强的卤素灯、床头音响、充电器等,会不会释放有害物质,提高乳癌风险,目前尚无文献报告证实会致癌。
哺乳少受雌激素刺激降低乳癌风险
有研究指出,哺乳的女性受雌激素刺激的时间变少,相对不易罹患乳癌。专家提醒,“哺乳期间,雌激素的确没有作用,但如果只哺乳几天或1、2个月,效果不大,想预防乳癌,最好哺乳半年以上。”
什么样的乳头容易的乳腺癌
乳房致密而较坚实者
最近发现,发生乳癌的危险随乳房之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因此,乳房过于坚实尤其是有某种硬块的妇女,应尽早求助于医生或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乳头溢液的乳房
非乳汁性乳头溢液,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年龄较大(40岁以上)的妇女乳房发生溢液,尤其是血性或浆液性溢液,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男性乳头溢液不论何种性质,都应警惕乳癌。
多次人工流产者
孕妇人工流产后,妊娠突然中止,体内激素水平突然下降,迫使刚刚发育的乳房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甚至消失,乳腺复原。然而这种复原通常是并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并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又可成为乳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很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乳房
妇女分娩后正确的哺乳能保持乳腺的畅通,有预防乳癌的作用。相反,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临床发现,在乳腺癌患者人群中,高龄未婚、已婚未育、已婚未哺、丧偶孀居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哺乳对乳房有保护作用。乳腺导管上皮在代谢中常有细胞脱落。日积月累即有可能诱发乳腺癌。产后正常哺乳,乳汁经常冲洗掉脱落细胞,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会降低。从哺乳习惯看,妇女惯用右乳,经过几代人遗传形成右乳肥大,左乳缩小,故乳癌80%发生在左侧,说明少喂奶一侧的乳腺癌发病率高。
乳腺小叶增生的乳房
某女46岁,因和丈夫不和而离异。一年多来,每逢月经来前感到乳房发胀疼痛。一次洗澡时触摸乳房发现皮下疙疙瘩瘩,还有压痛。她非常害怕,忙去就医,医生说这是乳腺囊性增生病,也叫乳腺小叶增生。精神刺激导致的抑郁寡欢,孤独焦虑是引起乳腺小叶增生的主要原因。此病好发于40岁左右的妇女,表现为乳腺细胞异常增生,呈囊性样改变,属乳腺结构不良的一个晚期阶段,常为双侧发病,有癌变可能,其癌变率为2~4%,比正常人高2~3倍,应高度重视。
什么样的乳房容易得乳腺癌
乳房致密而较坚实者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特拉斯对678例妇女进行为期5年的研究后,最近发现,发生乳癌的危险随乳房之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因此,乳房过于坚实尤其是有某种硬块的妇女,应尽早求助于医生或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乳头溢液的乳房
非乳汁性乳头溢液,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年龄较大(40岁以上)的妇女乳房发生溢液,尤其是血性或浆液性溢液,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男性乳头溢液不论何种性质,都应警惕乳癌。
多次人工流产者
孕妇人工流产后,妊娠突然中止,体内激素水平突然下降,迫使刚刚发育的乳房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甚至消失,乳腺复原。然而这种复原通常是并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并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又可成为乳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很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乳房
妇女分娩后正确的哺乳能保持乳腺的畅通,有预防乳癌的作用。相反,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乳腺癌是怎么来的
电离辐射诱发乳腺癌
电离辐射是诱发乳腺癌的一大诱因。放射线目前无所不在。上班工作有低频辐射,打手机有电磁辐射,烹调煮饭微波炉也有电磁辐射,开车车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有辐射,听音乐MP3有辐射,现代社会辐射无处不在。虽然每一种产品的辐射都限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当这所有的辐射都累积起来的时候,长期地、过量地接触电磁辐射对身体肯定是有害无益。女性的乳腺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而且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乳癌的几率明显上升,乳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强的关系。有些公司职员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准,饮食上发生了改变,人们的饮食都主要以肉类和海鲜类产品为主,逐渐形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酸性体质。人们大多都形成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结果导致乳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过于肥胖诱发乳腺癌
肥胖是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原因。脂肪中所含的类固醇可以在人体内转变成雌激素。人体内所含的雌激素过多,则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形成。所以人体内积聚的脂肪越多,得乳腺癌的几率就越高。因此,肥胖的人,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高于体重正常的人。而肥胖与饮食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也是“癌从口入”。
这4种乳房易患上乳腺癌
1、乳房致密而较坚实者最近发现,发生乳癌的危险随乳房之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因此,乳房过于坚实尤其是有某种硬块的妇女,应尽早求助于医生或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乳头溢液的乳房非乳汁性乳头溢液,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年龄较大(40岁以上)的妇女乳房发生溢液,尤其是血性或浆液性溢液,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男性乳头溢液不论何种性质,都应警惕乳癌。
3、多次人工流产者的乳房孕妇人工流产后,妊娠突然中止,体内激素水平突然下降,迫使刚刚发育的乳房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甚至消失,乳腺复原。然而这种复原通常是并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并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又可成为乳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4、很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乳房妇女分娩后正确的哺乳能保持乳腺的畅通,有预防乳癌的作用。相反,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女性乳房过于坚实要当心乳腺癌
据有关资料,其发病率在女性为23/10万人口。乳腺癌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或绝经前后的妇女,尤其是以45~49岁和60~64岁间发病率最高。虽说乳腺癌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最近国外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以下四种乳房易患癌。
1、乳房致密而较坚实者
最近发现,发生乳癌的危险随乳房之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因此,乳房过于坚实尤其是有某种硬块的妇女,应尽早求助于医生或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乳头溢液的乳房
非乳汁性乳头溢液,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年龄较大(40岁以上)的妇女乳房发生溢液,尤其是血性或浆液性溢液,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男性乳头溢液不论何种性质,都应警惕乳癌。
3、多次人工流产者的乳房
孕妇人工流产后,妊娠突然中止,体内激素水平突然下降,迫使刚刚发育的乳房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甚至消失,乳腺复原。然而这种复原通常是并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并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又可成为乳癌的重要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