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鼻塞艾灸哪里 大椎穴
感冒鼻塞艾灸哪里 大椎穴
颈部与背部的交界处,低头后,颈部正中隆起最高的脊椎骨下方凹陷处为大椎穴。
大椎穴有祛风散寒、清脑宁神的功效,并且能够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鼻塞等症状,因为寒气大都是从大椎穴入侵的,在平常生活中,经常按摩大椎穴还能够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达到预防感冒的效果。
感冒鼻塞艾灸哪里
感冒鼻塞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大椎穴
穴位位置
颈部与背部的交界处,低头后,颈部正中隆起最高的脊椎骨下方凹陷处为大椎穴。
主治功效
大椎穴有祛风散寒、清脑宁神的功效,并且能够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鼻塞等症状,因为寒气大都是从大椎穴入侵的,在平常生活中,经常按摩大椎穴还能够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达到预防感冒的效果。
风池穴
穴位位置
后头骨下方,颈部两侧凹陷处,与耳垂齐平的位置为风池穴。
主治功效
风池穴有疏风清热、开窍镇痛的功效,现代医学上通常用来治疗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或与五官科系统的疾病等,对感冒后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迎香穴
穴位位置
面部上鼻翼外缘的中点处,位于鼻唇沟中的穴位是迎香穴。
主治功效
迎香穴位于鼻旁,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之功效,,能够治疗感冒、鼻出血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和呼吸不畅等。对治疗鼻子的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儿童感冒鼻塞可以艾灸。艾灸是在人体特定的部位通过艾火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在艾火的刺激下,局部的皮肤逐渐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能力增强,同时,细胞组织的代谢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强,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在儿童感冒鼻塞时,可以使用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
脸上长痘痘艾灸哪里 大椎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大椎穴主要适用于热病,感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头痛项强,疟疾,癫狂,小儿惊风,阳危诸证,而脸上长痘痘属于热病,所以艾灸大椎穴对于祛痘有一定的作用。
喷嚏打不停怎么缓解
1、感冒打喷嚏
风寒感冒容易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因为寒气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身体,人产生打喷嚏、流鼻涕这些生理反应,是为了驱除寒气。
缓解搓搓大椎穴
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治疗风寒感冒,可以采取温热的刺激方法。
方法: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七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大椎穴,按压有酸胀感。最简便的是擦热,把两手掌心搓热,然后按在脖颈大椎的位置。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热敷,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对着大椎连续冲五六分钟。
2、过敏性鼻炎打喷嚏
春季空气中花粉、尘螨、植物碎屑等物质易随风而起,使过敏体质的人群诱发鼻炎,出现反复发作的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
缓解按按迎香穴
迎香穴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风邪,通利鼻窍的作用,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息肉等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病症者。
方法:迎香穴位于鼻翼旁开0.5寸处的鼻唇沟中,可每次按揉5到10分钟,每日2次。
舌苔厚白艾灸熏哪里 大椎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颈椎一共七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可作为舌苔厚白艾灸选穴。
艾炷灸大椎穴3-7壮;或艾条灸大椎穴5-15分钟。
流鼻涕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2、艾灸大椎穴
大椎穴在身后脊柱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引起的四肢发、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每晚灸一次,或隔日灸一次,每次10~15分钟。
3、艾灸风池穴
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处,左右各一。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灸之可解表散寒,治风寒感冒引起的头颈疼痛。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远些。每次10~15分钟。
风寒感冒了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疏风解表,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2、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3、艾灸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4、风府穴
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艾灸大椎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大椎的好处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为强壮保健的重要穴位,也是补足阳气的第一大要穴,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内的固摄根本,人体内阳气充足,外邪就不能侵入,因此,艾灸大椎穴,补足氧气,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能防治各种虚损和感冒等病症,还可清脑凝神,增强智力,调节大脑功能。
艾灸的常用穴位
1、灸身柱穴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
2、灸大椎穴
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3、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4、灸关元穴
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呓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
有烟艾灸好还是无烟艾灸好 小孩可以艾灸哪些地方
足三里穴和大椎穴。
生活中小孩适当进行艾灸,具有一定保健作用,艾灸可以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孩膝盖下的三寸处,可以帮助提高小孩脾胃功能。
其次小孩艾灸,还可以艾灸大椎穴,大椎穴位于儿童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适当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上焦的抗病能力。
孩子发烧艾灸哪个穴位
孩子发烧艾灸哪个穴位
艾灸大椎穴退热:
谈到小儿发烧,会有很多种,风寒发烧,内热发烧,病毒感染发烧。如果说用艾灸来退烧,当属于风寒发烧用艾灸较快退热,病毒性的次之。
方法:在大椎,身柱,肺俞和神阙给孩子艾灸,每穴大约5-10分钟。每天视情况艾灸1-2次。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艾灸大椎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属于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之会,艾灸本穴可祛风散寒,截疟止痫,益气通阳,清脑凝神,有固表平分之功效。
大椎穴为强壮保健的重要穴位,也是补足阳气的第一大要穴,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内的固摄根本,人体内阳气充足,外邪就不能侵入,因此,艾灸大椎穴,补足氧气,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能防治各种虚损和感冒等病症,还可清脑凝神,增强智力,调节大脑功能。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颈后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