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八个误区 女性正确吃零食
纠正八个误区 女性正确吃零食
阿胶枣
食疗功效:阿胶枣就是添加了阿胶的红枣。阿胶和红枣都有滋阴、养血、补血的作用,很受女性朋友的喜爱。专家说,阿胶枣的确有补益的作用,对于气虚或血虚的人有一定好处,能改善面色苍白、浑身没劲、经常犯困等症状。
食用禁忌:阿胶枣不太好消化,每天不要多于10颗,另外,蜜枣滋腻不好消化,多吃还容易上火。而且阿胶枣偏温性,对体内有湿热的人不适合。如果舌苔厚、腻、黄,大便干燥,爱上火,那就应少吃阿胶枣。
酸梅汤
食疗功效:酸梅汤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饮料之一,它能很好地补充人体由于出汗而丧失的水分和盐分,同时,酸梅汤也是很好的开胃食品,能促进消化,降血糖、降血脂可谓好处多多。
食用禁忌:酸梅汤有一个很显著的作用就是收敛。所以需要发汗的外感病人,以及呼吸道有痰的咳嗽病人都不宜多喝。另外,有胃溃疡的人群和生病正在用药的人群也不适合酸梅汤。有胃溃疡的人喝了可能会导致胃出血,即便是溃疡已经愈合了,也不能大量饮用。
枸杞
食疗功效:枸杞同茯苓一样既好处多多,又性平温适合的人群很广,也有很显著的保健作用。所以很多人把枸杞当成零食每天抓几颗来吃。枸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煲汤,与菊花搭配泡茶,还可以煮粥。具有清肝明目、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食用禁忌:中药零食枸杞虽好,也不宜多吃。一方面是经期的女性,因为枸杞也具有补血的作用,有可能会增加月经量,另外,枸杞吃多了也会导致消化不良。
茯苓饼
食疗功效:别小看茯苓饼,它可是很好的健脾食品,经常吃点茯苓饼,有助于提高食欲、帮助消化,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预防感冒、咳嗽。对于肾虚所致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茯苓饼也有一定的食疗价值。适应爱挑食的儿童、体质虚弱的老人。茯苓可以止泻,经常拉肚子的人可以适量食用。
食用禁忌:但一些茯苓饼中有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导致其中含糖量较高。因此,血糖偏高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消化不良者也不要多吃。
凉茶
食疗功效:凉茶的主要成分是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具有清热除湿、滋阴去火的作用。适应经常面红目赤、急躁多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不通畅,喜欢喝冷水吃冷食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有热性症状的适量饮用也可降燥。
食用禁忌:凉茶不宜喝太多,更不能拿来当水喝,过量喝凉茶会损耗人体的阳气。每天喝200~400毫升,不宜再多。但是寒凉体质的人尽量不要喝凉茶。寒凉体质的人通常面色偏白、气短懒言、容易疲劳、手脚冰凉、大便较稀。
薄荷糖
食疗功效:薄荷糖中的薄荷,土名叫“银丹草”,广泛用于驱风、防腐、消炎、镇痛、止痒、健胃等药品中。正宗的薄荷糖里含有少量的薄荷提取物质,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有助于缓解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无汗、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疝痛、下痢及瘰疬等病症。
食用禁忌: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比如《本经逢原》中说,多服久服(薄荷),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本草从新》中说:(薄荷)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
黑芝麻糊
食疗功效:中医中药理论认为,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是很多爱美女性的最爱。黑芝麻糊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维生素E、维生素B1的作用参与下,能加速人体的代谢功能;黑芝麻含有的铁和维生素E是预防贫血、活化脑细胞、消除血管胆固醇的重要成分;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食用禁忌: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需忌食。
陈皮
食疗功效:陈皮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对于保护心血管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陈皮还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一些病人在服药期间可能会口干,吃一些陈皮可以很有效地缓解,生津止渴。
食用禁忌:经过加工的蜜饯陈皮,特别是九制陈皮由于其加工工艺和方法,使得其中含盐量较高,肾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都要注意,不要过量食用导致钠盐摄入过多。陈皮每天食用量不超过30g,没有经过加工的药用陈皮用来泡水喝效果更好。
备孕饮食注意事项 少吃高热量食物
许多人都认为要怀宝宝了,要多给自身补充一些营养,结果就导致了一大批胖妈妈的诞生。这里其实有一个误区,女性要补充营养并不是说要多吃高热量的食物,而是要保持营养均衡,多补充蛋白质等物质,而不是脂肪。
另外,女性在备孕期间也可以适量的补充一些叶酸,以便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
怎么避孕最安全 小便避孕方法
很多男女认为同房后,女人用小便方法冲洗阴道就能避孕,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女性阴道与尿道是截然不同的,男女同房后小便是不可能将精液排出体外的。
纠正丰胸的几个误区
丰胸时间越短越好?
业内专家指出:这其实上对丰胸的一种误解。谁都希望丰胸产品见效快,但实际上对于丰胸来说,胸部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胸部增大不回缩。
因此一个真正符合人体自然再发育的丰胸产品一定是从女性根基部———卵巢功能调节起,让妇性在身体平衡状态中促进胸部第二次再发育,在这种调理与促进再发育中经历修复卵巢功能→促进乳房发育→胸部丰挺饱满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是从女孩发育到成熟女人,胸部从无到丰满就历经了十几年的发育时间,由此可见,其过程是一定需要时间的,而经历了这个过程而发育出来的胸部才是真正自己再次发育的胸部,才能真正不会回缩的美胸。
丰胸产品只能用在胸部?
业内专家指出:这是一种对丰胸产品的曲解。
许多人误以为“发育=增大”,其实“发育”和“增大”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举个例子说明:女孩从8-9岁时开始发育,慢慢的月经来了,胸部增大了,声音变细了,腰肢纤细了,到了23-25岁,女孩子成熟了,越来越有女人味了,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发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并没有因为发育而导致全身上下都和胸部发育一样集体“增大”,这是因为全身上下所有器官的结构不同,而发育的表现就自然都不会相同的,那么怎么可能一个令女性胸部发育的丰胸产品,涂到身体的其它部份就会引起所涂部位和胸部一样“发育”并“大”起来呢?
因此,一个真正令胸部发育的丰胸产品是能够涂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孩子吃零食的危害 孩子正确吃零食方法
主要有蛋类、水果、牛奶、酸奶、坚果、豆类、果汁、全麦饼干和麦片等。
营养提示:这类零食属于低脂、低盐、低糖类,孩子可以每天食用。
注意:吃零食与吃正餐之间至少相隔2小时左右,且量不宜过多,以不影响正餐食欲和食量为原则。
小蛋糕、巧克力、冰激凌、罐头、乳酸饮料、果汁、果干、牛肉干、火腿等。
营养提示:这类零食的脂肪、盐、糖类的含量属于中等,含有孩子身体所需的部分元素,如铁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但是吃多了会导致孩子肥胖、体内的钙等身体物质流失。每周吃1~2次为宜。
碳酸饮料、高糖饮料、油炸或膨化食品、糖果、快餐、各类夹心饼干等。
营养提示:这类零食属于高糖、高盐、高脂肪类,有害成分远远大于健康成分,每月食用最好不超过1次。
阴道炎的六个治疗误区
阴道炎的六个治疗误区里的第一个误区就是得了阴道炎一定是卫生工作没做好,其实并不全是这样的,有的女性是因为频繁的清洗外阴,尤其是用一些洗涤剂是会破坏阴道环境,导致阴道炎的
而第二个误区是再次得阴道炎,可以不用检查继续使用之前的药物,其实这是错误的,阴道炎的类型是有很多的,引起炎症的病原体也不一样,要确定病因后再用正确的药物治疗。
第三个误区就是阴道炎只是女性得的病,跟配偶没关系,其实阴道炎不只跟女性有关,如果男性有病菌,也会导致女性感染上的,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夫妻共同治疗的
第四个误区就是盲目的根据虚假的广告买药,其实这些广告都是扩大其次的,并没有说的那么好的效果的,阴道炎的女性盲目的用药是会加重病情的。
而第五个误区是治疗必须要靠抗生素,其实这并不全是正确的,如果过多的使用抗生素的话,是会让病菌产生耐药性的,会破坏阴道菌群间的平衡的,会让真菌生长旺盛,让治疗的周期更加长的
还有第六个治疗误区就是在症状好了以后就可以停药,其实这是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疗程用药,在定期复查发现没有病原体以后才可以停药的。
纠正十大减肥误区
谬误一 不吃饭只吃菜就可以减肥
大错特错,这是最常见的谬论,虽然一碗白饭跟三两肉的热量相等,但是三两肉含15克脂肪质,相反白饭却几乎没有脂肪,而且在烹煮肉类时大多会使用油,所以三两肉的脂肪质15克,白饭则主要是淀粉,可被分解成糖分,为身体提供能量,比肉类更容易被运用。至于有人指出在同一餐内不要同时吃饭和肉类,便可以有效减肥,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营养师认为这种论调,只是外面制造gimmick,根本没有实际理论,基本上不论午餐净吃肉或晚餐净吃饭,最终一天内所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也是同等,所以没有必要每餐规定自己饮食习惯。
谬误二 吃肉可以减肥
错!营养师指出这方法极不均匀,因戒吃碳水化合物通常会缺乏纤维及一些矿物质,容易导致便秘及营养不良。而且吃肉减肥法等高蛋白质饮食。通常含过多的脂肪及胆固醇,可影响心血管健康。而且最坏的副作用是会令身体大量产生酮酸,会引致反应迟钝、头疼、作闷及口臭等情况,长期会影响肾脏,甚至造成永久伤害。吃肉减肥法只会令身体失去水分,并非去除脂肪,减重只是假象,体重很快就会回升。营养师指减肥时是要避免吃肥肉,但是也要吃适量瘦肉,因为肉类含对身体有益的蛋白质,而台湾的一位营养师指出蛋白质是DIT较高的食物,吃进后消化时所需消耗的热量,较吃脂肪及糖类食物更多。
谬误三 蔬菜热量低,减肥时可以大量代替饭和肉,又饱又不怕胖
错!很多人都以蔬菜餐或蔬菜汤在减肥时作主要粮食,认为不会胖又可以吃饱。但营养师指这是一个极为不健康的减肥法,纵然蔬菜热量低,但是大量进食,不但会让营养失去平衡,更会导致胃口变大,而胃口一旦变大,就很难再恢复,当日后停止以蔬菜做主餐时,就很容易感到肚饿,继而找别的食物代替,最终导致体重回升,所以营养师认为减肥,最重要是控制胃口,而不是以其他低卡里路食物代替。
谬误四 俗语说“饭后果”,饭后吃水果可快速带走餐中所吸收的油分
错!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其实饭前吃水果比饭后吃水果更好,医学家指出,食物进入胃部需要长达1到2小时的淆惑过程,才慢慢进入小肠,而饭后吃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相反饭前吃水果,维他命c可在肠中帮助消化肉类的铁质,又可使胃口略减,相对正餐也可吃少一些。
谬误五 吃粟米油及芥花子油不会长胖
错!一般人认为芥花子油和粟米油取自植物,就会比花生油和牛油卡里路低,适合在减肥的时候作烹饪用,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念,因为在营养师角度,100g动物油和同重量的植物油同样含有900多卡里路,只有植物油的胆固醇较低,对健康比较有益,所以减肥时,还是减少以油制品烹饪食物,如煎炸等,应改为蒸灼等方法。
谬误六 戒烟会发胖
错!很多人认为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有助于热量快速燃烧,所以一旦戒烟就会发胖,但是其实这是心理作用,一般人在戒烟之后之所以会胖,是由于吸引令人味觉敏感减低,对食物兴趣相对减少,但戒烟后食欲和嗅觉都会恢复正常,对食物产生兴趣,胃口变好,再加上习惯问题,长时间有烟在手,一旦没有烟抽了,很自然就会找零食代替,自然就会发胖,所以戒烟后若新瘾难除,可以嚼口香糖,一样可以满足口瘾。
谬误七 喝咖啡可以减肥
一般正确,营养师指咖啡因的确可以加速脂肪分解,令脂肪酸由脂肪组织游离入血液中,但其实还要靠肌肉运动才能将这些脂肪燃烧,否则的话,会返回脂肪组织中,让脂肪重新聚集,所以喝咖啡后还需要加上运动才能真正发挥减肥功效,而一项研究发现,要达到以上效果,平均每天需要喝八杯咖啡,如果每天喝这个多咖啡,一定会令人长期失眠,体重自然下降,加上咖啡有利尿作用,过量饮用会导致身体缺水,机能必定大打折扣。
谬误八 喝醋和吃西柚有助消脂
很多减肥人士都误以为西柚及醋的酸味具有消脂功效,但直至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证实,反而营养师指出,过量进食会使胃部不适,尤其是醋,千万不要乱试,而且一个西柚含80卡里路,相等于三分之碗饭,多吃一样会胖。
谬误九 做运动可以有效减肥
错!其实运动消耗的热量有限,比如游泳,每小时每公斤体重只可消耗10kcal,相对地少吃一块肥肉,比运动一小时更有效果,开始减肥时哟啊有效减重,必须控制饮食,待体重减轻速度变慢时,就要靠运动来加速减肥效果,所以运动的成效是比较后期。
谬误十 不吃早餐或晚餐可以减肥
这是一个比较取巧的问题,营养师指其实一个人每天只要所吸收的能量比身体所消耗的少就可以减重,相反,若一天只吃早餐或者晚餐,两餐相隔时间过久,容易造成饿过饥的情况,反而令晚餐吃得能多。台湾有营养师在其著作中要大家遵守一个原则就是“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便可以有效减肥。
无论怎么减肥健康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减肥坏了身体,这样可不值得哦!
面瘫必须纠正的4个误区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受损伤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的一种疾病,又称“吊角风”“口眼歪斜”。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发病后,病人连最基本的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进食时,食物常停留在病侧齿颊之间,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病情一般在起病后48小时内达到高峰,以后大多可逐渐恢复正常,积极、正确的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临床上,因对面瘫的起因、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存在认识误区而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的患者不在少数,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误区1:面瘫是因为“吹风”引起的
正确认识:面瘫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瘫通常发生在季节变换或温度变化明显的时候。近些年,空调、电扇的普及,造成室内外温差明显,开车。坐车人多了,对着窗户吹风或睡觉,都会导致面瘫的发生。可能有人会问:“同样吹风、忽冷忽热,为什么有人没事,有人却发病呢?”实际上,个人的身体状态对发病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疲劳。睡眠不佳、情绪低落或激动,以及女性在妊娠或月经期等,都是易发病因素。因此,要预防面瘫,不仅要避免风寒邪气对面部的直接袭击,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平和心态,多锻炼(如散步、慢跑、做体操,放风筝、打球、爬山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误区2:把面瘫当“中风”
正确认识:“中风”可以出现面瘫,但面瘫不一定是“中风”
有的患者发现自己“不能闭眼、不能皱眉、嘴歪眼斜、直流口水”后,—下子就懵了,以为自己患了“中风”,就此背上很大的精神包袱。其实,绝大部分面瘫患者都是普通的“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与大脑病变(“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的发病原因不一样,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也不同。后者常伴有“中风”的其他症状,如头痛、呕吐、偏瘫、失语、半侧肢体麻木、大小便失禁等。虽然两者都有面部异常的表现,但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必要时,可通过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误区3:不能过早做针灸
治疗正确认识:针灸介入越早越好
一旦发现自己面瘫了,患者也不必过于焦急、害怕,应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因为合理的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早一天治疗就能早一天痊愈。急性期面瘫患者可通过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和b族维生素,以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不能闭眼的患者可用眼罩、眼药水和眼膏加以防护。
同时,患者还应尽早对着镜子进行功能训练,辅以面部肌肉按摩,以促进恢复。过去,不少医生和患者都认为,面瘫患者在急性期(起病后1周内)不宜做针灸,以免过早,过强的刺激加重面神经局部的水肿。不过,现已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介入的时机越早越好,因为针刺可有效控制面神经的炎症发展,有利于面瘫病情的好转。
误区4:面瘫不治疗也会很快康复
正确认识:大多数患者需要正规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的再生速度为每天2毫米,因此,面瘫从起病到恢复一般需要4~6周。虽然面瘫有一定的自愈性,少部分体质较好、症状较轻的患者,即使不治疗也能慢慢恢复,但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及时、系统的治疗还是必需的。
特别是那些重症患者,若起病早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另外,由于面瘫存在一定的复发倾向,故即使已经治愈的面瘫患者,在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预防病情复发。
必须纠正的面瘫4个误区
误区1:面瘫是因为“吹风”引起的正确认识:面瘫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瘫通常发生在季节变换或温度变化明显的时候。近些年,空调、电扇的普及,造成室内外温差明显,开车。坐车人多了,对着窗户吹风或睡觉,都会导致面瘫的发生。可能有人会问:“同样吹风、忽冷忽热,为什么有人没事,有人却发病呢?”实际上,个人的身体状态对发病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疲劳。睡眠不佳、情绪低落或激动,以及女性在妊娠或月经期等,都是易发病因素。因此,要预防面瘫,不仅要避免风寒邪气对面部的直接袭击,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平和心态,多锻炼(如散步、慢跑、做体操,放风筝、打球、爬山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误区2把面瘫当“中风” 正确认识:“中风”可以出现面瘫,但面瘫不一定是“中风” 有的患者发现自己“不能闭眼、不能皱眉、嘴歪眼斜、直流口水”后,—下子就懵了,以为自己患了“中风”,就此背上很大的精神包袱。其实,绝大部分面瘫患者都是普通的“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与大脑病变(“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的发病原因不一样,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也不同。后者常伴有“中风”的其他症状,如头痛、呕吐、偏瘫、失语、半侧肢体麻木、大小便失禁等。虽然两者都有面部异常的表现,但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必要时,可通过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误区3不能过早做针灸治疗正确认识:针灸介入越早越好一旦发现自己面瘫了,患者也不必过于焦急、害怕,应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因为合理的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早一天治疗就能早一天痊愈。急性期面瘫患者可通过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和B族维生素,以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不能闭眼的患者可用眼罩、眼药水和眼膏加以防护。
同时,患者还应尽早对着镜子进行功能训练,辅以面部肌肉按摩,以促进恢复。过去,不少医生和患者都认为,面瘫患者在急性期(起病后1周内)不宜做针灸,以免过早,过强的刺激加重面神经局部的水肿。不过,现已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介入的时机越早越好,因为针刺可有效控制面神经的炎症发展,有利于面瘫病情的好转。
误区4:面瘫不治疗也会很快康复正确认识:大多数患者需要正规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的再生速度为每天2毫米,因此,面瘫从起病到恢复一般需要4~6周。虽然面瘫有一定的自愈性,少部分体质较好、症状较轻的患者,即使不治疗也能慢慢恢复,但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及时、系统的治疗还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