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医能治胃炎吗
请问中医能治胃炎吗
中成药消导剂:消导剂成药一般分为消食导滞剂,消痞化积剂两大类。
消食导滞剂:适用于伤食停积,消化不良。因暴饮暴食,或小儿乳食不晓得我节制,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功能失调,造成食停胃脘,蓄积不化。症状可见不思饮食,胸脘痞闷,嗳气吞酸,腹疼腹泻等。常用化食中成药如神曲茶、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因食滞日久兼有脾虚,苔腻微黄,脉象虚弱,治宜消补兼施,健脾养胃,佐以导滞,如香砂养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平胃颗粒等。
消痞化积剂: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机壅阻所致的痞满等症。因饮食不节,积滞内停,阻塞胃肠气机,则生湿热,大肠传导不利,寒热痰食与气血相结。症状可见胸脘痞闷,两胁胀疼,腹中结块,体倦食少等,如木香顺气丸、养胃舒胶囊、六味安消散(胶囊)等。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伴有腹部疼疼可口服气滞胃疼冲剂、胃舒冲剂。
毋庸置疑,其实中医能治胃炎的。一旦有胃炎的问题的时候,那么其实可以进一步去吃一些香砂平胃颗粒的了。当然了,往往可以进一步去缓解不舒服的症状的。当然了,这个时候的话,其实需要进一步去治疗木香顺气丸的了。
中医能治汗管瘤吗
考虑是不能的,汗管瘤是一种附属器肿瘤,实质上为向小汗腺末端导管分化的一种错构瘤。于青春期、妊娠及月经期病情加重,故与内分泌有一定关系.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见于女性,青春期发病或加重。皮损好发于眼睑(尤其是下眼睑)及额部皮肤。
皮损为粟粒大、多发性、肤色淡褐色丘疹,稍稍高出皮肤表面。少数患者为发疹性汗管瘤,除面部汗管瘤外,还可见于胸、腹、四肢及女阴部广泛、对称性皮损。
为发生在眼睑周围的粟粒大小丘疹,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真皮浅层基底样细胞形成的囊腔样结构,腔内含无定形物质。最特征性表现是一端呈导管状,另一端为实体条索,形如逗号或蝌蚪状。治疗,为良性肿瘤,可不予治疗。若因美容需要,可试行电解治疗或CO2激光治疗。
中医能治肿瘤吗
癌症的起因首先是人体内阴阳平衡,组织细胞在不同的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细胞突变而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在组织细胞异常和过度的增生。其实癌组织也是人体的一部分,只有在人本阴阳平衡失调,五行生克乘侮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人体的免疫监控系统才会对其失去监控,任其发展。久而久之,癌细胞日益增殖,肿瘤队伍日益壮大,最后侵蚀周围正常组织,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造成机体逐渐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以中医整体辩证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理论、癌康诱导理论、免疫抗癌理论、物理医学理论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抗癌、保命与治本相结合和治疗方法。以改善肿瘤间质细胞功能而抗癌,(即:使本来对肿瘤间质细胞起支持和 营养作用的肿瘤间质转变成对肿瘤实质细胞起拮抗和抑制作用的间质细胞,癌细胞失去生存环境而灭亡);以调理气血、调整阴阳平衡、维持正常生命体征而保命;以培补正气、产生抗体,清理"毒源"而治本。
适合中医治疗肿瘤的患者:
1.早期肿瘤患者,未转移者。
2.不适于手术、放疗、化疗及患者不愿意西医治疗者
3.晚期癌痛西药无效者。
4.已经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的患者需要中医减轻并发症及辅助治疗。
对肿瘤患者来说,除了医学上的治疗以外,心理方面的调试和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促进疾病康复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要纠正患者一些错误观念,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肿瘤治疗病程缓慢,帮助患者做好长期与肿瘤作斗争的准备;
第三,注意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如颜面、乳腺等特殊部位的肿瘤影响外貌,会引发特别的心理问题;
最后,多参加专业的肿瘤防治机构的活动,多与人交流,患者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互相支持增加自身的信心和勇气。
中医能治胃癌吗
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病证、病理类型、病位的不同来制定治疗方案,做到个体化的治疗。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人体安全无毒,整体上调节患者身体状态,同时应用专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癌细胞的中药进行靶向治疗,相互协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胃癌患者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忌霉变、污染、坚硬、粗糙、多纤维、油腻、粘滞不易消化食物。忌煎、炸、烟熏、腌制、生拌食物。
宜多吃能增强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米、菱、金针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鸽蛋、牛奶、猪肝、沙虫、猴头菌、鲍鱼、针鱼、海参、牡蛎、乌贼、鲨鱼、老虎鱼、黄鱼鳔、海马、甲鱼。
中医能治疗肺癌吗
1)脾虚痰湿型。
主证:咳嗽痰多,清稀色白,神疲乏力,胸闷纳少,腹胀便溏,肢体浮胂,面色恍白,动则气促,舌胖,舌边有齿印,舌质淡,苔薄白腻,濡缓或濡滑。
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抗癌。
方药: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减,黄芪20g,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法半夏10g,猪苓15g,淮山药20g,薏苡仁20g,八月札15g,鱼腥草30g,铁树叶3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
痰多难咯者加海浮石、瓜蒌;多汗气短加麦冬、五味子,并加重党参用量;胸水难消,浮肿加葶苈子、龙葵、车前子;高热者加生石膏、知母、水牛角。
分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猪苓、薏苡仁健脾利湿;陈皮、鱼腥草化痰、散结、清肺;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肺脾之气,脾旺则肺气充沛;加之八月札、白花蛇舌草解毒抗癌;铁树叶活血化瘀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化瘀抗癌之功。
2)阴虚内热证。
主证:咳嗽无痰,或痰少难咯,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心烦口干,胸痛气急,潮热盗汗,尿短赤,形体消瘦,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佐以抗癌。
方药: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加减,百合、生地、熟地各10g,玄参12g,麦冬15g,当归5g,白芍10g,川贝10g,杏仁10g,桑白皮20g,瓜蒌壳20g,黄芩15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g。
气短乏力加黄芪、党参;胸痛加桃仁、红花、蜈蚣;痰中带血加蒲黄炭、藕节炭、仙鹤草、白芨或云南白药;低热加银柴胡、地骨皮、青蒿。
分析:肺金不生水,火炎水干,故以二地益肾滋水退热为君药,百合保肺安神,麦冬清热润燥,玄参助二地以生水,贝母散肺郁而除痰,当归、白芍养血兼以平肝,桔梗宣利肺气而止咳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再与半枝莲,蛇舌草等抗癌药合而用之,可使阴液渐充,虚火自清,病情得以控制。
3)气滞血瘀型。
主证:咳嗽咯痰不爽,咳嗽带血,胸闷胸痛如刺,痛有定处,大便秘结,唇甲紫暗,甚则肌肤甲错,皮肤浅静脉怒张暴露,舌质暗或瘀斑瘀点,苔薄腻或薄黄腻,脉细涩或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佐以抗癌。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柴胡6g,赤芍1Zg,枳壳1Zg,当归15g,生地15g,桃仁9g,丹参20g,瓜蒌12g,红花3g,生黄芪15g,青陈皮各5g,桔梗3g,白花蛇舌草30g,千蟾皮12g,石见穿15g。
分析:本方专为气机阻滞,瘀血在胸中而设,桃仁、红花、赤芍、当归、丹参活血化瘀而养血,柴胡、青陈皮、枳壳行气宽胸,桔梗开肺气,配合抗癌解毒之干蟾皮、自花蛇舌草、石见穿,全方有机组合,对于气滞血瘀肺癌之患者,颇为合拍。
4)气阴两虚证。
主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丝,或咯血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喘促,畏风自汗,胸闷纳呆,舌质淡红或偏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自或薄黄,脉沉细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解毒抗癌。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补肺汤(《永类钤方》),人参9g,麦冬15g,五味子9g,黄芪30g,桑白皮9g,熟地15g,川贝12g,半枝莲30g,鱼腥草15g,白花蛇舌草30g。
咳嗽重加款冬花、紫苑、前胡;痰黄加蛤壳、竹沥、黄芩、桑白皮;发热加金银花、连翘、羚羊角;咯血加白芨、仙鹤草、小蓟草、茜草。
分析:生脉散从久咳肺虚伤阴着眼,取人参甘平补肺,大挟元气为君药,麦冬甘寒养阴生津为臣,五味子酸收敛津。加之补肺汤中用黄芪补肺气,辅以紫菀、桑白皮止咳化痰,熟地补肾。更添蛇舌草、半枝莲、鱼腥草解毒抗癌,数药合用,取益气,生津敛肺,抗癌三法以求本图治,使气阴两复,肺润津生,癌毒得以控制。
5)肾阳亏虚证。
主证:咳嗽气急,动则喘促,耳鸣目眩,腰膝酸软,面青肢冷,畏寒神疲,舌质洪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温阳,佐以抗癌。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制附片12g,肉桂6g,熟地12g,山茱萸15g,淮山药20g,泽泻L2g,茯苓15g,胡桃肉15g,川牛膝15g·肉苁蓉15g,蚤休20g,白花蛇舌草30g。
咯血不止者加仙鹤草、藕节炭、蒲黄炭;胸痛加香附、郁金;纳差乏力者加砂仁、炒麦芽;有癌性胸水者加龙葵、葶苈子、大枣;阵发虚脱者加炙黄芪、红参或西洋参。
分析:肾阳虚是肺癌正虚的关键,故取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为主。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并以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三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方中丹皮、泽泻、茯苓清泻肝火,制水渗湿,与温补肾阳药相配,意在补中有泻,补而不腻,诚如景岳所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针对肺癌阳虚患者的病机而设,故本方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中医能治好脑瘤吗
中医中药治疗脑瘤副作用较少,能长期使用;经大量临床资料反复研究:鸦胆子油乳对脑瘤的治疗有很大功效。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是用现代高新技术,将中药制成的油制的口服乳剂,其主要成分为油酸,是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靶向性的纯中药抗癌制剂;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肿瘤及脑转移瘤有很好的疗效;它能够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及生长,阻断癌细胞的增殖,使癌细胞变性坏死;而且对正常细胞无损害。鸦胆子在治疗脑瘤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各期癌细胞均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在治疗脑瘤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病例中得到了明确的验证。
中药和中药制剂在治疗脑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在手术前后、放化疗后;中医中药治疗是脑瘤的最佳选择。
治疗脑瘤的药物还有化学药物如:替莫唑胺胶囊(蒂清)和司莫司汀胶囊(甲环亚硝脲)在治疗脑瘤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中医能治青光眼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光眼出现?
中医学认为,由肝胃虚寒,饮邪上逆。肝胆火邪亢盛,热极生风,风火攻目。情志过伤,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化火上逆。脾湿生痰,痰郁化热生风,肝风痰火,流窜经络,上扰清窍。劳神过度,真阴暗耗,水不制火,火炎于目,或水不涵木,肝阳失制,亢而生风,风阳上扰目窍等导致青光眼出现,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恶劣的影响,不只会出现头痛,恶心,眼胀,视力下降,还有可能会出现失明。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为什么选择中医?
1、眼病疾病病理上的突破:从眼部受损的病因入手,直接修复细胞平衡,激活细胞免疫,直接隔断病毒、废弃物质产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清热化毒,治疗彻底,康复效果稳定。
2、对症治疗上的突破:针对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眼底出血、黄斑疾病、视网膜疾病,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儿童、青年、成年还是老年眼部疾病患者都适应。
3、治疗效果上的突破:国内外对于眼部疾病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疗效满意度和无效率均占30%,有改善的为40%左右,而中医的疗效迅速,作用彻底,上万例患者康复证实,临床有效率达到97。52%以上,康复后跟踪观察,不复发、不反弹98%,不论病程长短及不同病因,治疗1-2个月就有效果。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青光眼的种种治疗方案中,显然还是中医的效果最好,可以直达病灶,彻彻底底根除眼病。在此,呼吁广大的青光眼等眼底病患者在求医问诊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医院的医资视力,科室特色,疗法疗效,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中医能治纤维瘤吗
一、有纤维瘤的病人通常有很强的抵抗力,能把体内的毒素以纤维瘤的形式排到体表,如果不是这样,那些纤维瘤都会是一个个癌变瘤在体内发展。
二、中医是可以治愈癌症的,那么治好纤维瘤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要被西医对瘤的分类所迷惑,各种瘤的道理基本差不多,发展慢甚至几乎不发展的是所谓的良性肿瘤,发展快而且无法排到体表的是恶性肿瘤,能够被人体用纤维包裹并排到体表的是纤维瘤。
三、当然,既然已经形成纤维瘤,想一下子治好是不现实的,除非用西医的手术切除,但切除的同时病人是要伤元气的,切除的瘤越大,伤害越重,而且无法阻止其他纤维瘤的继续成长,其实就是除不了根,如同割韭菜而已。
四、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用中药,先控制病情,然后清除病根,这样的话,体表的纤维瘤会自己慢慢软化,并最终消失。很多病人是这样治好的,不是什么医学奇迹,只是西医会大惊小怪吧。
中医能治疗脂肪瘤吗
近日,有患者打电话或通过网络向我们咨询“中医能治疗脂肪瘤吗?”脂肪瘤是体表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它是良性的,一般通过及时的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对于中医能不能治疗脂肪瘤,湖湘中医肿瘤医院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中医能治疗脂肪瘤吗
脂肪瘤有两种类型——单发性和多发性,可发生在有脂肪组织的任何结构中,但最多见的是体表和乳房,多发生于较肥胖的女性,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脂肪瘤一般呈多个较小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边界清晰,生长缓慢,极少发生恶变。体积较大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肘和臂处的脂肪瘤当写作和坐位时有被动的挤压疼痛等。
中医能治疗脂肪瘤吗?脂肪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手术要彻底,如果有残留的话,可能会造成复发。切除组织应送病理检查,以免合并其他肿瘤而漏诊。对于多发者(有的患者可达百余个),只能先选择影响大的、较疼痛的进行切除。近年来,有的采用吸脂术,在皮肤上作小切口,插入吸管,去除较大脂肪瘤或局部脂肪过多症,不会留下显著的瘢痕。这是一种局部治疗。
相关推荐:【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
中医能治疗脂肪瘤吗?除了手术切除以外,脂肪瘤是可以用中医治疗的,中医将其称之为“肉瘤”,认为其发病与脾脏有关。因脾的生理功能主肌肉,思虑过度,饮食劳倦,郁结伤脾,脾气不行,津液聚而为痰,痰气郁结而为肿;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伤脾气,脾失健运之职,痰湿内生,聚结于肌肉消薄之处而发病。
中医能治疗脂肪瘤吗?中医治疗脂肪瘤有哪些优势呢?首先,中医是一种整体治疗,实施辩证论治,对改善全身症状很有好处,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其次,中医可以弥补手术治疗的不足。手术虽然能切除肿瘤,但可能还留下残存的瘤体组织,脂肪瘤有可能再次复发。术后运用中医中药长期治疗,可以有效防止复发和转移;最后,运用中医药治疗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对于部分无法做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以上就是湖南省肿瘤医院——湖湘中医肿瘤医院专家对患者问题的回答。中医能治疗脂肪瘤吗?由此可见,中医是完全可以治疗脂肪瘤的,尤其是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医治疗也可以作为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
中医能治愈乙肝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有其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多靶位的作用,包括改善症状、肝功能,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以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等。因此中医药治疗可收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2。西医认为不宜或治疗失败的乙肝患者,如免疫耐受期的病毒携带者,抗病毒药治疗失败者或严重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等,采用中医药治疗能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3。 副作用相对很少如果用药得当可以忽略不计,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
4.医疗费用比起西药来很低。
哪些慢性乙肝患者适合中医治疗呢?
1。使用干扰素及核苷类抗病毒药依从性差不能长期坚持者;
2。 有使用禁忌症或使用后毒副作用大不能继续者;
3。 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且主诉有肝区痛,纳差,腹胀便稀,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暗红,面色晦暗的肝郁、脾虚、阴虚、血淤证,均可用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很多,包括辨证论治开药方、中成药、固定复方及单味药等。不论是何种方法治疗,其基本原则是要遵循辨证施治的中医理论,根据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和病位,针对不同的病情拟定处方或选用合适的中成药。
慢性乙肝最根本的治则是扶正祛邪,即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清除、抑制邪毒。常用的治法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淤、益气养阴、健脾化湿、补肾柔肝等。
在历代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治肝的记载。如《黄帝内经》所说的治肝三大法(即甘缓、辛散、酸敛)、清代医家李冠仙的治肝十法,以及清代医家王旭高治肝三十法,都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
中医能治弱视吗
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0.9者为弱视。弱视的治疗除对因治疗外,对中心注视性弱视传统遮盖法是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也可用压抑疗法和视刺激疗法。旁中心注视性弱视患者可用后像疗法和红色滤光片疗法、传统遮盖法、综合疗法。
中医认为弱视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导致精气不能上承濡养于目,阴阳失调,目失所养,神光发越无能,视力低下。治疗采用辨证论治等综合疗法。
肝肾不足 眼目干涩昏花,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健忘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方选四物五子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枸杞子、女贞子、车前子、菟丝子、五味子等。
气血亏损 视物昏朦,眼位偏斜,头晕神疲,少气乏力,食纳不佳,面色淡白,舌嫩苔薄白,脉沉细弱。治以补益气血,方选八珍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焦三仙等。
脾胃虚弱 视物不清或举睑无力,面色微黄无华,肌肉消瘦,食欲不振,身倦乏力,便溏,舌淡嫩苔薄白,脉缓弱。治以补气健脾和胃,方选参苓白术汤: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薏苡仁、砂仁、扁豆、焦三仙等。
气虚血瘀 视物不明,面色微白,身倦乏力,自汗,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治以补气活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当归、川芎、白芍、党参、黄芪、地龙、红花、桃仁等。
弱视治疗时间长,患者应配合医生治疗。小儿肺脾肾多不足,心肝多有余,固护肺脾肾将有积极作用;饮食应合理起居应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