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饭前还是饭后吃好 利尿剂类降压药
降压药饭前还是饭后吃好 利尿剂类降压药
利尿剂每日用药1次时,应该在早上服用,以免加重夜间小便次数增加,影响休息。吲达帕胺(寿比山)建议就餐后半小时服用;利尿剂氢氯噻嗪口服吸收,但不完全,进食能够增加吸收量,可能与药物在胃肠道滞留时间增加有关。
冬天血压为什么高 慎用利尿剂类降压药
因冬季气候相对干燥,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若大量使用利尿剂,人体内水分会大量流失,易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服药原则
一、单药治疗须适当
轻度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可使用单种降压药,选择药物时不仅需考虑降压疗效好,而且须关注药物对血糖、血脂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在六类降压药物中,糖尿病患者降压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这两类药物对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有益处,甚至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小剂量服用,使血压适度下降或不下降,均有益于预防并发症、改善代谢异常、保护心肾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二、宜选择联合用药
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服用单种降压药不能奏效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联合一种或多种降压药小剂量配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作为联合用药的基础,配合其他降压药物不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而且还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糖尿病患者降压单独使用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可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影响脂类代谢、引起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的丢失,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小剂量联合用药时,前者轻度的保钾作用,降低了利尿剂引起低钾的不良反应。
三、宜选择长效制剂
多数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宜选择一天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这不仅利于患者接受,而且其降压作用更持久、更平稳、更有利于保护心脑肾器官。例如短效的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可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面红、心悸、头疼、恶心等不良反应,不适宜糖尿病患者使用;但其长效制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不仅降压疗效好,而且对代谢几乎没有不良影响,还可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适宜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
四、慎用部分降压药
有些降压药不适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使用。例如糖尿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反而可诱发血压升高,长期大剂量使用可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糖输出,影响糖代谢,所以需慎用。糖尿病患者确因血压高、心率快而必须使用时,可小剂量使用β1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避免使用β2受体阻滞剂。又如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对糖尿病患者降压有益处,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葡萄糖耐量,轻度改善血脂,特别是对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可以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缓解排尿困难;但是由于其易发生首剂反应和耐药现象,所以仅适于短期使用。
哪些降压药会加重痛风呢
多数文献将降血压药为钙离子阻滞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降压剂、血管扩张剂和α-阻滞剂等6类。其中4类降压药可影响痛风。
钙离子阻滞剂和β-阻滞剂
这两类降压药都能通过阻碍肾脏排泄尿酸,升高血尿酸浓度,诱发或加重痛风。有人观察,这两类不同品种的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大小有很大差异。如前类药中的心痛定(硝苯地平)和后类药中的心得安(普萘洛尔),长期服用,升高血尿酸较显着;而前类药中的络活喜(氨氯地平)和后类中的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对尿酸影响极轻微。
利尿降压剂
几乎所有排钾利尿药都有阻止尿酸的排泄作用,例如噻嗪类利尿药、速尿、利尿酸等长期应用都可以升高血尿酸,诱发或加重痛风。目前不少复方降压药(复方降压片、降压0号、寿比山)中都含噻嗪类利尿剂。因为这些降压药相对廉价,降压效果好,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服用这些药。
有人报告,200例住院高尿酸血症病人,其中20%的是利尿药所致,而且绝大部分与使用噻嗪类利尿药有关。这类利尿药不但阻碍尿酸排泄,还影响嘌呤、糖、脂质代谢,所以高血压伴发痛风、糖尿病、脂质紊乱症等病的患者,尽量不要长期用含排钾利尿的药物。保钾利尿的螺内酯、氨苯喋啶、特利酸、茚酮利尿酸等均有降压、降尿酸的双重作用。乙酰唑胺有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出、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
目前这类降压药对尿酸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此类药有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可以促进尿酸排出,有降低血尿酸作用;也有人认为,这类药只扩张肾脏血管的某一部分,而不是血管的全部,肾脏的血流量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使尿酸排出量下降,引起血尿酸增高加重痛风。作者发现不少用这类药的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更换降压药后血尿酸恢复正常水平。
总之,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应尽量选择这几类药物中对血尿酸无负面影响或影响小的降压药,即使用同一种降压药,对血尿酸的影响也有个体差异。所以患者在长期用这些降压药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测血尿酸的浓度,如用某种降压药后血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应换药或增加降尿酸药的用量,使血尿酸保持正常水平,以防发生痛风。
高血压患者妊娠期不能随便停药
提前降压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可减少孕期发生危险,而且由于妊娠早期(前3个月)用药对胎儿的影响最大,致畸性最强,如果患者能够在受孕前将血压控制得比较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妊娠前3个月的降压药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暂时不用药,从而尽量减少药物对胎儿产生的副作用。
对于这部分特殊人群一般建议用络活喜等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此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有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对于妊娠期患者比较合适,而且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就可以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
而其他种类降压药对胎儿一般都有影响,比如β受体阻滞剂会抑制胎儿的心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会影响到胎儿肾上腺系统的正常发育,只有钙拮抗剂对胎儿的负面影响最小。
患高血压的女性在怀孕期间,除了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用降压药,还要特别注意定时监测血压。尽可能做到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压,并做好血压和异常情况的记录,每个月到心血管科医生处就诊时,提供给医生,以便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妊娠期是否可以服用倍他乐克片
倍他乐克片对于孕妇来说相对安全,但请您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服用。一般孕妇不宜使用的降压药一是 ACEI 类和 ARB 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和缬沙坦等),二是利尿剂。
高血压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高血压药吃多了会怎样
降压药物过量可根据降压药物的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如患者服用过多的利尿剂,可导致血压偏低,部分患者可导致入量相对不足,从而导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CCB类降压药物过量的患者,可以表现出心率过缓、心率骤停等情况。 对于使用ARB或ACEI过量的患者,可以导致低血压、肾功能急性加重、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是什么
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基本原则:1、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2、优先选择长效制剂;3、 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选择:
(1)轻度高血压:单用利尿剂。如心率较快,心排血量增多时可首选β受体阻滞剂。
(2)中度高血压: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亦可加血管扩张剂。
(3)中度以上高血压: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强作用的血管扩张剂,或利尿剂加ACEI;或ACEI加钙通道阻滞剂。
(4)高血压危象:宜静脉给予降压药,如硝普钠或二氮嚷。
由于血压下降过快可能会影响心、脑、肾等脏器的灌注,降压不宜过猛,一般情况下,在最初6小时内使血压下降大约总计划的1/3,其余部分在以后48~72小时使血压降至接近正常。在降压同时必须积极迅速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并注意心、肾功能,调节好水、电解质平衡。
如何正确选择利尿降压药
一、机制与分类利尿药的长期降压机制,是由于利尿使钠离子浓度降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节过程,小动脉壁平滑肌收缩力下降,血管舒张,导致血压下降,而心输出量不变。
利尿降压药分强效降压利尿剂(如袢利尿剂)、中效降压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和弱降压利尿剂(如保钾利尿剂)三类。临床上常用的保钾利尿药有安体舒通、氨苯喋啶,主要是与醛固酮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使醛固酮的作用减弱,起到排钠保钾作用。
二、如何使用利尿降压药①
如需要加服利尿降压药,首先应选用中效降压利尿剂,推荐噻嗪类为首选,无效或有慢性肾衰者宜选用强效降压利尿剂。
②剂量应从小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尤其老年患者用强效降压剂时,初始剂量应小,以免失钠过多、血压过低。
③用利尿降压药时不需限钠,但勿进高盐饮食。
④保钾利尿剂是弱降压药,单独应用效果不佳,常与其他利尿降压药合用,以防丢失钾,所以用该药时补钾量可适当减少。
⑤单独应用强效降压利尿剂时应补钾,而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时勿需补钾。
降压药的分类及其每类的代表药 利尿剂降压药
里鸟类降压药作为基础药物,常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常用于中、老年人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常用的利尿类降压药有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速尿以及等。其中吲达帕胺是一种具有该拮抗作用的利尿降压药,其药效作用时间长,且对糖、脂肪代谢没有不良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利尿降压药。
高血压药物
第二类降压药是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双氢克尼噻)及速尿、吲哒帕胺等,这些都是利尿剂,目前也是主要用于老年人,尤其老年收缩压比较高的人群,还有高血压同时有水肿患者。
第三类降压药是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博苏、康忻)都属于这一类降压药。这一类药物主要用于年轻人,舒张压较高者,或者高血压合并有冠心病人群。
第四类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最早的药物为开博通,还有福辛普利、培多普利等都是属于这一类药,目前主要用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人群,或有蛋白尿的高血压人群。
还有一类降压药物为α受体阻滞剂,男性病人同时合并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抗高血压治疗可以考虑这一类药物。以上几类为目前比较常用降压药。
长期吃降压药有啥影响 疲乏无力
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利尿降压药和β受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会出现四肢疲乏无力。长期食用会导致疲乏无力的降压药有:双氢克尿噻、心得安等。
什么药治疗高血压最好啊
目前高血压药物治疗还是传统的几大类药物,首先第一类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这一类药物最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的。大家比较熟悉的药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这些药物都是钙离子拮抗剂,这是目前常用的降压药。主要用于老年人的高血压,或者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这一类药物应用还是比较广泛。
第二类降压药是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双氢克尼噻)及速尿、吲哒帕胺等,这些都是利尿剂,目前也是主要用于老年人,尤其老年收缩压比较高的人群,还有高血压同时有水肿患者。
第三类降压药是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博苏、康忻)都属于这一类降压药。这一类药物主要用于年轻人,舒张压较高者,或者高血压合并有冠心病人群。
第四类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最早的药物为开博通,还有福辛普利、培多普利等都是属于这一类药,目前主要用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人群,或有蛋白尿的高血压人群。
还有一类降压药物为α受体阻滞剂,男性病人同时合并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抗高血压治疗可以考虑这一类药物。以上几类为目前比较常用降压药。
看舌头反应选择降压药
痰湿型
这类的人的舌质看起来比较淡红或淡白,舌苔看起来为白腻、白滑这样子,中医上讲叫做湿邪,这类患者就要吃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效果较好。
瘀血型
此型患者表现为全舌青紫色或局部有青紫色斑块、瘀点,中医辨证为气血不畅、瘀血凝滞。此型首选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钙通道阻滞剂,也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如果舌苔白腻或滑,可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如果舌苔黄或白而燥,则忌用利尿剂。
阴虚型
此型患者舌质呈现为鲜红,舌苔白干,薄黄而干或厚黄而干,中医认为出现此类舌质、舌苔是热入营血,耗伤营阴,血液浓缩所致。直白地讲就是“水”少了,所以这类病人使用利尿类降压药几乎无效,并易出现不适反应。
以上就是关于狗通过观察舌头选择降压药的介绍,可能你在生活当中都没有意识到这种问题,但是通过以上的了解希望大家在今后选择降压药的时候,都能够总是这样才能够科学地帮助自己治疗和解决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可以吃香蕉的吗
补钾能降压
高血压的典型特征是动脉壁增厚,但当给予足量的钾后,动脉壁便不再增厚。这说明,钾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动脉壁不受血压的机械性损伤。钾还能直接抑制心肌的兴奋,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收缩次教。
同时,钾对血管还有直接扩张的作用。因此,高血压病人在补充钾盐后,血压会有所下降。
研究证明,补钾对控制高血压与限钠一样有效。增加钾的摄入,一万而能促进钠的排泄(抑制钠的升压效应),另一方面,钾本身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补充钾的摄人对预防高血压确有效果。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适当增加钾的摄入是有益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高血压病人持续服用利尿剂类降压药(如速尿),由于排尿增多,钾的排出也随之增多,这类病人容易出现低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