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检查有哪些步骤
高血压的检查有哪些步骤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过以上的资料,相信患者们了解了高血压的检查步骤了,希望大家可以对于高血压有更深的认识,做好保健工作,远离高血压,拥有健康的人生。
血压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血压检查最普遍的自然是用血压计来检测,但是如果怀疑患上高血压或低血压则需去医院进行深入检查,一起来看看血压检查的项目包括哪些!
低血压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 有无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有无ST-T的改变,有无病理性Q波。
2、心脏B超及外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源性低血压的诊断。
3、心导管检查及血管造影 可明确外周血管疾病及心脏疾病。
4、X线检查 通过透视胸片检查,观察有无肿块压迫外周大血管。
5、脊髓造影 了解有无脊髓空洞等脊髓病变。
6、化验检查 对怀疑由内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压,应做相应的内分泌功能及激素检测。血常规化验如有红、白细胞的改变亦有助于诊断。
高血压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
确定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功能状况,并判断是否有心脏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合并冠心病等。
2、血液生化检查
包括尿素氮、肌队电解质、血脂、血糖、血尿酸、血粘度等,帮助明确高血压是否由肾脏疾病引起,判断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3、眼底检查
了解小动脉病损情况,以便对高血压病患 者分级。例如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视网膜出血或渗血,或发生视乳头水肿,表示血管损伤程度严重。总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反映周身小血管病变的损伤程度,眼底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都有帮助。
4、尿常规检查
了解有无早期肾脏损害,高血压是否由肾脏疾患引起,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若尿中有大量尿蛋 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则应考虑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若仅有少量尿蛋白、少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若发现尿糖,则需进一步查血糖,以判断是否患糖尿病。为了避免误差,留取尿液标本应使用清洁容器,取清晨第一次尿液并及时送检;女患者应避开月经期并留中段尿做尿液检查。
高血压检查肾功能吗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测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粘度增加,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塞)和左心室肥大。
2、尿常规: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3、肾功能: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μ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μmol/L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4、胸部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尤其是升,弓部迂曲延长,其升,弓或降部可扩张,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增大,有左心衰竭时左室增大更明显,全心衰竭时则可左右心室都增大,并有肺淤血征象,肺水肿时则见肺间明显充血,呈蝴蝶形模糊阴影,应常规摄片检查,以便前后检查时比较。
5、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大或兼有劳损,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假阴性为68%~77%,假阳性4%~6%,可见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不很高,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房舒张期负荷增加,心电图可出现P波增宽,切凹,Pv1的终末电势负值增大等,上述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之前,可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
当我们了解文章内容介绍后发现,患者所提出的问题高血压检查肾功能吗?可得到准确的回答。高血压患者必须做肾功能的检查,初患或是有病史的患者都要做这项检查,检查后可发现肾的异常,确诊为高血压疾病后要及时调整血压,患者可使用药物控制血压,日常的饮食、身体锻炼对血压的控制也非常有利。
老年人高血压检查有什么意义
高血压老人病人需做如下检查:
(1)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有无左心室肥厚和心律紊乱。
(2)X线及其他检查(必要时行血管造影、CT检查定位诊断),判断有无主动脉扩张、延长或缩窄。
(3)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检查尿蛋白、尿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尿酸水平。
(4)年轻高血压病人应做肾上腺B超检查。
(5)血糖、血脂及血钙水平检查。
(6)有条件者在治疗前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7)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程度。
对怀疑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人应做静脉肾盂造影、肾动脉造影、肾图及肾静脉血肾素水平和活性的测定。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他如血、尿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的测定对于鉴别内分泌性高血压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类型很多,致病的原因也有多种,针对不同类型高血压需做的检查是不一样的:
1、怀疑嗜铬细胞瘤
测定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必要时还可以做CT扫描、核磁共振显象、B超、间碘苄胍闪烁扫描及经静脉导管,选择顺序多处采血测定儿茶酚胺。
2、怀疑皮质醇增多症
测定血、17-羟皮质类固醇、尿皮质醇及尿、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
3、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检查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测定醛固酮,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还可以做肾上腺CT、肾上腺核磁共振显象、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照相或扫描、B超、及肾上腺静脉造影。
高血压检查诊断
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
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5、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准备怀孕体检检查什么
1、血压检查:高血压在初期症状不明显,如果在不知情中贸然孕育宝宝,会使血压升的更高,引起胎儿和产妇死亡。尤其是现在三十多岁才计划孕育宝宝的女性很多,这些女性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更高,尤其要注意血压检查;
2、妇科检查:一个简单的子宫颈刮片(TCT)检查就可以让准妈妈们在怀孕时更安心,毕竟一个好的子宫才能孕育出健康的胎儿来。准妈妈的疾病如果没有在孕前诊断治疗,等到怀孕时才发现,不但对胎儿健康有损,更会危及母体。尤其是冬季易发妇科疾病。因此,在孕前体检要注意妇科检查;
3、优生五项检查:妊娠初期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宝宝患上先天性心脏病。这些一定要做,其他的看情况而定吧。
老年人高血压检查有什么意义
高血压是老人健康的一大不稳定因素,那么高血压老人需要做体检吗?高血压老人做体检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高血压老人病人需做如下检查:
(1)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有无左心室肥厚和心律紊乱。
(2)X线及其他检查(必要时行血管造影、CT检查定位诊断),判断有无主动脉扩张、延长或缩窄。
(3)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检查尿蛋白、尿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尿酸水平。
(4)年轻高血压病人应做肾上腺B超检查。
(5)血糖、血脂及血钙水平检查。
(6)有条件者在治疗前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7)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程度。
对怀疑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人应做静脉肾盂造影、肾动脉造影、肾图及肾静脉血肾素水平和活性的测定。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他如血、尿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的测定对于鉴别内分泌性高血压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类型很多,致病的原因也有多种,针对不同类型高血压需做的检查是不一样的:
1、怀疑嗜铬细胞瘤
测定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必要时还可以做CT扫描、核磁共振显象、B超、间碘苄胍闪烁扫描及经静脉导管,选择顺序多处采血测定儿茶酚胺。
2、怀疑皮质醇增多症
测定血、17-羟皮质类固醇、尿皮质醇及尿、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
3、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检查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测定醛固酮,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还可以做肾上腺CT、肾上腺核磁共振显象、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照相或扫描、B超、及肾上腺静脉造影。
高血压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如果出现贫血、血尿、蛋白质等,应考虑为肾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病导致了严重的肾功能损伤。
2、血生化。如血钾、血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血钾低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血糖血脂的检测可以了解有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3、心电图。有利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有无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1.注意环境气候变化,保暖防寒,衣服、鞋子要选择好。
2.场地、线路也要挑选好,避免与车辆相撞。
3.运动时不可空腹或过饱。
4.社区里如有拔河等运动不要参加,因为不适合老年人。
5.运动时适当交谈,不可过度兴奋。
6.运动后如有无力、恶心感,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调节。
7.运动疗法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会见效,所以一定要长期坚持。
8.完善自我管理,经常自测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值范围。
血压检查有什么用
血压检查目的:血压是衡量准妈妈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基础数据。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可以获知准妈妈的身体健康状态,从而做到及早发现异常,及早治疗,达到降低患上妊高症、子痫等孕期疾病风险的目的。
血压检查必要性:在怀孕3个月内做第一次产检检查的结果至关重要。因为这可使医生掌握了准妈妈健康的基础情况。
在之后某次检查中如发现有血压上升的趋势,可及时引起重视,在医生的帮助下寻找原因,查看是心理压力、睡眠不好或是工作太紧张导致的,还是已经有患上妊高征的征兆。
如果血压变低,那么也要排查降低的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因为长期低血压可致使准妈妈休克或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综合征。
血压检查有什么用
血压检查的结果无外乎低血压、正常血压和高血压。血压是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血压检查有什么用呢?一起来看看!
1、鉴别疾病。如注射药物后病人晕倒,测量血压,正常的是晕针患者,低或测量不到就是过敏性休克。
2、诊断疾病。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患者,通过测量血压就可以诊断。
3、指导用药。如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通过测量血压,低者就不能再使用降血压的药物,而血压高的头晕就需要用降压药治疗。
通过测量血压,可以清楚自己的血压情况,对起居,饮食,用药,保健等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若是低血压,动脉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但无明显症状的状态,这种人偶有眩晕等不适感。若是高血压,静息时动脉血压长期超出正常变动范围特别是舒张压长期超过90毫米汞柱就可以认为是高血压,属于病理范畴。
现今,高血压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甚至有的朋友是没有一丝症状,而有些人会稍微会有一点症状,但这也并不能准确判断是高血压疾病,要准确的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疾病,是必须通过科学检测手段,才能最终确诊。
孕期检查项目
孕期检查项目很多,而且十分不同时期的,一般主要的项目有:身高、体重、测量血压、腹围、妇科内诊、乳房检查、骨盆外测量、血型、贫血检查、心电图、梅毒血清反应检查等。由于各个阶段孕妇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水平都不同,因此在怀孕的不同阶段,检查项目也是有区别的。
在孕前早期,也就是妊娠第1周-第12周,要做的检查有B超、宫内感染检查、筛查肝炎病毒、血尿常规检查等。在孕中期,也就是妊娠第13周-第27周,有彩色B超检查、妊娠糖尿病检查、妊娠高血压检查、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形)筛查等。在孕晚期,也就是妊娠第28周到生产,有胎儿监护仪检查、脐血流检查、B超检查、血型、凝血四项、肾功和复查肝功的检查,为最后的分娩做准备。
原发性高血压检查项目
1.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简称偶测血压)是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是目前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应相隔2min重复测量,以2次读数平均值为准,如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超过5mmhg,应再次测量,并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2.自测血压
采用经国际标准(bhs和aami)考核的上臂式半自动或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在家中或其他环境中患者给自己测量血压,称为自测血压或家庭测压。自测血压通常稍低于偶测血压,其正常上限参考值为l35/85mmhg。自测血压可在接近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获得多次测量值,从而可提供日常状态下有价值的血压信息,在评价血压水平和指导降压治疗上已成为偶测血压的重要补充,在诊断单纯性诊所高血压和改善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均极其有益。
3.动态血压监测
一般监测的时间为24h,测压时间间隔为15-30min,白天和夜间的测压时间间隔宜相同。如仅作诊断评价亦可仅监测白天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h中白天和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可较为客观和敏感地反映患者的实际血压水平,且可了解血压的变异性和昼夜变化节律性,估计靶器官损害与预后,比偶测血压更为准确。
动态血压监测的参考标准正常值为:24h均值低于130/80mmhg,白天低于135/85mmhg,夜间低于125/75mmhg.夜间血压均值一般较白天均值低10%-20%。正常血压波动曲线状如长柄勺,夜间2~3时处于低谷,凌晨迅速上升,上午6~8时和下午4~6时出现两个高峰,尔后缓慢下降。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曲线亦类似,但水平较高,波动幅度较大。(
血压检查是什么
血压检查是体检常规检查项目,测量出的血压值是衡量人体健康情况的一个重要基础性指标。
血压的波动能够实时地反应人体健康状况。如果血压异常升高,应注意是否有高血压综合征的可能,若女性孕期患高血压,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如果数值为血压降低,则要分辨降低的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非正常情况下的长期低血压可致使人体休克或可造成孕后胎儿宫内窘迫综合征。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女性在平时就已经有头晕头痛、胸闷或明显乏力水肿、体重短时间内明显增加等症状时,应及早进行血压检查,查明原因。如是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则需就诊。
高血压检查诊断
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5、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产后检查有哪些项目 血压检查
血压的变化会对新妈妈的身体产生多方面严重影响,新妈妈血压长时间升高容易导致全身血管痉挛,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缺血和携氧量的降低则可能危害到全身器官组织,一旦威胁到心脏,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病理,生理变化都可能导致抽搐,昏迷,脑水肿,脑溢血等,严重的甚至还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