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绝经前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前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前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因此需要补充钙元素,多吃钙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平时也要多运动,多运动能促进骨骼的健康,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绝经前的女性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并且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
为什么女性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对于女性,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在绝经后特别是更年期期间,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骨吸收过程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使患者易患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第一个 10 年骨丢失最严重。另外某些女性在妊娠哺乳期间由于钙质摄入不足,活动较少也可导致短期的骨质疏松症,但可恢复。
更年期女性绝经应该要知道哪些知识
人到中年,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女性都渐渐的衰老,就会出现绝经的症状。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绝经会引起很多症状表现会困扰女性的身心。那么,更年期女性绝经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一些更年期女性绝经的常识。
1.女性绝经年龄差别较大
绝大多数女性绝经在50岁出头,但也有些人可能30多岁就绝经了,而有些女性很可能到了60岁才出现。
2.绝经症状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
因为这是一个自然过程,它可能只会稍稍影响你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来克服。
3.即便你仍有月经,也会经历一些绝经期才有的症状。
通常在绝经期到来的前几年,你可能就会经历绝经期的症状,这一阶段被称为围绝经期,一般发生在绝经的前几年以及绝经之后的第一年。
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激素水平会出现很大波动。因此,女性在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潮热以及月经周期发生改变的现象。月经量可能一下子会比原来多很多,也可能会比原来少;月经周期可能会变短也可能会变长,或者在某些月份出现没有月经的情况。虽然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生育能力会下降,但仍可以怀孕。
4.绝经前就可能出现“潮热”症状。
虽然不是每一位女性都会在绝经期前后经历“潮热”症状,但据估计,大约80%—85%的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后,会经历“潮热”。每个人“潮热”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是不同的。体质指数(BMI)较高和绝经较早的女性,出现“潮热”和“盗汗”现象的频率较高。
这里推荐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减轻这种不适:穿衣厚度要适当,避免饮酒及吃辛辣食物,吃大豆类食物或黑芝麻提取物,将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5.绝经后,警惕骨密度的快速下降
在绝经后的前几年,骨量流失速度是最快的,当骨量流失速度快于正常的骨骼重塑速度时,就会出现骨质疏松。
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强壮。此外,为了避免骨质疏松,还应该补充钙和维生素D。饮食中要包含足够的乳制品,以及富含钙的食物。
以上是小编向大家介绍的更年期女性绝经有哪些症状,通过详细的介绍大家一定都知道一些常识了吧!另外,更年期女性一定要注意多保养自己的身体。
女性更应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数据显示,中老年女性总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65.6%,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则高达80.8%,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50~59岁组骨密度值开始下降明显,60~69岁组骨密度值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改变,而此时正为女性绝经后5~10年阶段,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
女性进入老年初期的累积骨丢失量约占终生骨量丢失的72%,女性50岁以上大多数已绝经。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转换增高,骨量丢失加速,结果导致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骨量减少在女性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较高,分别为41.4%和37.5%,随着年龄增长迅速下降,骨质疏松患病率迅速增高,因此,女性应注意早期进行50岁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测定筛查工作,积极防治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
更年期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架和骨质量比女性大
骨质疏松更加“青睐”女性,与女性绝经后快速丢失相比,男性骨量丢失过程缓慢。又因男性的骨架和骨质量比女性大,横截面积也比女性大25%-30%左右,所以,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发生骨折的几率低于女性。但是,男性骨质疏松的危害性一点也不比女性低。
绝经期女性要防骨关节病
绝经女性应警惕骨质增生绝经后骨折疏松是指女性绝经以后出现的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骨折及由于骨折引起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大大增加。因此如何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雌激素不足影响骨生成
为什么围绝经期的女性最易出现骨质量疏松呢?这是因为绝经就代表卵巢功能走向衰竭,卵巢功能衰竭造成雌激素不足。雌激素是妇女一生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对骨生成起到直接作用。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下降,就会使其重建过程不平衡,骨吸收大于新骨形成骨量,造成骨质疏松。因此,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往往与年龄成正比。事实上,绝经后骨质疏松也已成为危害绝经后妇女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出现骨折须追根溯源
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的临床不适,因而常不被患者重视。一旦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则会出现骨骼压缩、身材变矮、骨折(常见部位为桡骨远端、股骨颈、锥体等)。
相关数据显示,绝经后女性大多缺乏及时预防的意识,致使出现一系列骨相关事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而事实上,对患者髋部骨折后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使其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减少一半。因此,当出现骨折后不妨追根溯源,及早施加干预手段。饮食、运动、检查,这三大方面的干预措施对于绝经后的妇女而言尤为重要。
骨质疏松症患者检查骨密度有什么意义
骨质疏松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疼痛等症状,骨密度检查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因此,更年期后的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腰背疼痛的人,都应及时做骨密度检查,以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骨密度能够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妇女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当骨密度低于相应的年龄标准时,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会上升。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如何呢,女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年纪多在51—70岁,通常大都发生在绝经后5—15年,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腰背痛苦。因此,这个事情,女性的骨质疏松问题也是困扰广大患者的一个重要疾病。
由于压缩性脊椎骨折或腰背肌痉孪引起的腰背痛,其中局限性腰背痛占67%,腰背痛,四肢放散痛占9%,腰背痛t麻木占4%,四肢麻木、屈伸腰背时出 现肋间神经痛、无力感占10%o疼痛表现为久坐、久站等长时间固定姿势时加剧,日常活动中如用手持物品、绊倒、用力开窗等加剧,胸、腰椎出现新鲜压缩性骨 折时腰背疼剧烈。
骨折时主要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和挠骨远端骨折为主,脊柱骨折最多见于胸、腰段,因为此时以骨小梁丢失为主,即使在无任何暴力的情况下,提重物或轻微撞 击均可发生骨折;桡骨远端的骨折最多见于骨折,骨折后会出现腕关节上方明显肿胀、疼痛,多发年龄段在50—65岁之间,65岁以后发病率不再增加或减少。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如何呢,一起还常随同身高缩短、驼背,身高与年轻时比较可缩短5—10公分或更多。因为紧缩性骨折可构成脊柱前倾,背曲加剧,构成驼背,骨质疏松程度的加剧,驼背的方位变低,驼背曲度会增加。
大豆异黄酮的功效与作用 预防潮热症和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一系列以潮热出汗为特征的更年期症状。骨质持续丢失是衰老的自然过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男性高,其中主要原因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从而加速骨质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