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胃痛常用推拿穴位位置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胃痛常用推拿穴位位置
气海: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向外1寸处,沿胫骨向上摸,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位置,旁边1寸为此穴。
脾俞: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胃俞: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脐与胸骨剑突连线中点。
天枢: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
胃疼推拿哪个部位
推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推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推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推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
胃疼推拿部位
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宝宝胃疼怎么推拿
宝宝胃疼可以采用以下推拿手法:消导摩腹法
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用双手掌微屈,紧贴小儿腹壁,先沿正中任脉及两侧足阳明胃经,连推带摩由上腹推摩至丹田部,每次均由上向下进行,用力宜稍沉,但勿使过重,每日进行2遍,每遍上下推摩20次。
作用: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开胃之功效。适宜于脾胃运化不健,食积而致之胃疼,腹胀诸症,亦可用于通导大便。
温通摩腹法
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双手合掌,互相摩擦,然后用右手掌紧贴患儿腹壁,左手按于右手被上,以掌心着力,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每次40-50圈,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日可进行1-2次。
作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脾胃久病,阳虚寒盛之脘腹冷痛,泄泻等。
穴位按摩
1.取穴:中脘,下脘,梁门,内关,公孙,足三里。
推拿方法: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上腹部作轻推,重点推中脘,约5分钟;然后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摩运5分钟,再移至中下腹部摩运3分钟,再点按中脘,梁门,下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通络止痛,适用于各种胃痛。
2.取穴: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夹脊。
推拿方法: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沿患儿脊柱及其两旁做滚法按摩5-10分钟,然后点按膈俞,肝俞,脾俞,胃俞或上背部出现的压痛点,再沿脊柱及其两侧做掌推法按摩。
作用: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适宜于肝胃不和之胃疼。
3.取穴:至阳,脾俞,胃俞,足三里。
推拿方法:在督脉至阳穴上下找压痛点,找到压痛后,用拇指按压压点3-5分钟,以患儿能忍受为度;然后用重手法弹拨左侧膀胱经第一侧线脾俞至胃俞穴端5分钟;再用㨰法按摩压痛点及双侧脾俞,胃俞2-3,最后弹拨足三里2-3分钟。
作用:通经络,止疼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胃疼,止痛效果较好。
捏脊法
推拿方法: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两手掌贴附于脊柱两侧, 以大鱼际肌部为着力,由大椎穴两侧沿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而下连推带按揉至腰骶部,重复10遍,以腰背部肌肉放松无紧张感为宜;然后从骶部沿脊柱两侧捏脊至大椎穴,重复10遍。接着推拿者右手虚掌,运动手腕关节,由上而下拍打胸腰部和腰骶部10遍,每日进行1次即可。
作用:有健运脾胃,增进食欲,调畅气机之功效,适宜于脾胃虚弱之脘腹胀满疼痛,久泻久痢,食欲减退等病症;长期采用此法亦有健身防病之作用,尤其对预防感冒有良好的效果。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推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推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推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推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
可以采取以下推拿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小儿推拿安全吗 给宝宝推拿的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时手法要轻,不要过重,而且在推拿前应逗小孩开心,以便其配合进行推拿。
儿童身体抵抗力弱,病情发展迅速、病症诱因复杂,寒、热、积、滞,不同成因,区别疗法。家长最好在专业推拿师的指导下给孩子做推拿。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根据孩子的症状,在手、小臂、躯干、头部特定穴位,轻柔地用不同的手法按摩推拿。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无论用推拿来进行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需假以时日,才能逐渐显出效果。所以给宝宝做推拿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每次推拿以10-20分钟为宜。在施以推拿术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做推拿。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给宝宝推拿。
宝宝一岁多了不爱吃饭怎么办 推拿按摩
位置:小儿推拿中脾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功效作用: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位置: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
推拿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腹着力,按揉大鱼际处50次。
功效作用:按摩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对小儿厌食、食欲不振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推拿方法:使小儿掌心向上,用拇指桡侧缘从食、中、无名、小指根横纹逐个掐按,然后用拇指在四指根部横纹处左右来回横擦,反复3-5次。
功效作用: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可以调理小儿脾胃,增强食欲。
位置:中脘穴位于肚脐直上约4寸处(小儿肚脐与剑突下端连线的中点),为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操作方法:将小儿平躺在舒适的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小儿的腹部中脘穴处做环形揉动50次。
功效作用:主要可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小儿厌食、食欲不振可通过揉中脘穴来健脾和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位置:小儿腹部脐周位置。
推拿方法:在按摩时用手指的掌面在小儿的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摸约5分钟。
功效作用:摩腹即按摩小儿的腹部,通过对小儿腹部的按摩刺激能够更好地健脾和胃,理气。
位置:足三里位为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
推拿方法:以拇指螺纹面着力,按揉小儿双侧足三里穴左右各50次。
功效作用:按摩此处可以健脾化湿,生发胃气,调整小儿肠胃功能,促进消化。
位置:小儿背部脊柱所成的一条直线上,起于尾骨,终于大椎穴。
推拿方法:小儿推拿中捏脊手法比较特殊,是特定部位的特殊推拿手法。操作时需要将儿童俯卧,用是双手的拇指指腹顶住皮肤,然后在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同时将皮肤用力捏拿,双手交替由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向上推至大椎穴。每次推3-5遍即可。同时为了增强刺激,可在每向推移3次时向上用力提拿一次。
功效作用:捏脊疗法可以调整小儿脾胃功能,使其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小儿的食积、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就自然消失了。
肠胃感冒呕吐怎么办 肠胃感冒呕吐推拿治疗
推拿部位:中脘穴在腹部,位居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操作手法:两手掌心相对,顺时针揉按该穴位,力度可大些,坚持五分钟作用,推拿进行时,可能会出现酸痛的情况,甚至打嗝的现象,那是正常的。
功效:推揉中脘穴,可健脾和胃,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可适用于脾胃虚寒、呕吐的肠胃感冒患者。
推拿部位:天柱骨位于颈后,后发际中点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腹自上向下用力直推,待该部位有酸胀感即可。
功效:揉按该穴位有和胃降逆,驱寒止呕,对肠胃感冒呕吐的症状有相应的治疗效果。
胃疼推拿哪个部位 胃痛推拿注意事项
1.溃疡出血期的病人,禁止使用推拿治疗。
2.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暴饮暴食, 饥饱不匀,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饮烈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胃部推拿按摩,应于饭后1小时进行。
4.胃痛较严重者,应配合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法。
宝宝鼻塞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对宝宝鼻塞的好处
宝宝鼻塞进行穴位推拿,有疏风解表,宣肺,通鼻窍的作用。鼻炎病程较长,单纯用药物难以根治,家长配合使用推拿疗法,能改善宝宝鼻塞,头晕,头痛等不适,在季节交替前,每天坚持推拿,还可以预防鼻炎复发。
推拿可以治疗什么病 推拿治病的作用
推拿具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的体表穴位,痛点,并通过经络的连属与传导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按揉脾俞,胃俞穴可调理脾胃,缓解肠胃痉挛,止腹痛。一指禅推法在肺俞穴,肩中俞上操作能调理肺气,止咳平喘。
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可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期的作用,并通过经络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肢节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百脉疏通,五脏安和,使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如搓摩胁肋可疏肝理气而使胁肋胀痛缓解;掐按合谷穴可止牙痛;按揉角孙穴可治疗头痛。
推拿通过手法刺激可调节与加强脾胃功能,即健运脾胃,可引起胃运动的增强,促进脾的运化功能,进而增强脾胃的升降,有利于气血的化生;其次疏通经络和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促进气机的调畅。再则推拿可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推动气血运行,活血化瘀。手法在体表经穴,部位的直接刺激,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肌肉血管痉挛缓解或消除,经脉通畅,血液循环加快,瘀血消除等。
推拿手法对改善损伤,关节疼痛,促进恢复,均有很好的效果,如肌腱,韧带部分断裂者可使用适当的按,揉,推,擦等手法理筋,将断裂的组织抚顺理直,然后适当加以固定,这样可减轻疼痛并有利于断端的生长吻合;腰间盘突出患者运用适当的推拿手法,可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从而接触或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消除无菌性炎症,减轻或消除疼痛。
胃疼推拿哪个部位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推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推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推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推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