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症状
艾滋病初期症状
部分患者在感染HIV初期无临床症状,但大部分HIV感染后6日至6周可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艾滋病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
1、持续广泛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腋和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直径1厘米左右,坚硬、不痛、可移动,时间超过三个月。
2、数周以来不明原因发热和盗汗。
3、数周以来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疲乏。
4、食欲下降,两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5、数周以来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呈水样,每日10次以上。
6、气促、干咳数周。
7、皮肤、口腔出现平坦或隆起的粉红、紫红色大斑点,不痛不痒。
8、咽、喉部出现白膜。男性阴部出现鳞屑性斑,痒;女性肛门瘙痒、阴道痒、白带多按妇科病治疗久治不愈。
9、头痛、视线模糊查不出其他病因。
当出现上面三个以上症状又有高危行为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艾滋病的关节症状有哪些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艾滋病症状。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艾滋病引起的盗汗,虚汗等艾滋病症状,都是由免疫下降,病毒性感染所致。此时应该增强体质,日光浴、冷水浴都可以缓解艾滋病症状。增强适应能力。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一、艾滋病急性期症状
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发生率50%左右,主要表现为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男性艾滋病感染者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
二、艾滋病潜伏期症状
大多数的人在潜伏期是没有症状的,但少部分成年男子在艾滋病潜伏期会有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头晕、抑郁、记忆力减退、行动和语言障碍、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等。淋巴结肿大也是潜伏期的标志性症状,在少数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感染整个周期中有发现。
三、艾滋病终末期机会性感染症状
可有明显的发热,疲乏、盗汗,出现不易控制的体重减轻(》10%),持续性腹泻,持续性发热(》38℃)3个月以上等临床表现;并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的临床表现,如细胞免疫反应迟缓,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且常有多种病原体引起感染和肿瘤并存。
成年男性的艾滋病症状表现主要是以上这些,如有问题可咨询本网专家,艾滋病症状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这是因为这些症状都不是特异的,不是艾滋病的独有症状,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因此卫生部门规定,艾滋病诊断只能依据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才能做出。
艾滋病初期症状
男性艾滋病感染占到我国艾滋病总感染人数的三分之二,有近70%的艾滋病感染者都是男性,主要是由于注射吸毒、男男性行为和嫖妓等不安全行为感染。下面艾滋病检测试纸网为大家介绍,成年男性初期的艾滋病三大症状表现:
成年男性初期的艾滋病三大症状表现:
一、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急性期症状
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发生率50%左右,主要表现为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男性艾滋病感染者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
二、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潜伏期症状
大多数的人在潜伏期是没有症状的,但少部分成年男子在艾滋病潜伏期会有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头晕、抑郁、记忆力减退、行动和语言障碍、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等。淋巴结肿大也是潜伏期的标志性症状,在少数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感染整个周期中有发现。
三、成年男性的艾滋病终末期机会性感染症状
可有明显的发热,疲乏、盗汗,出现不易控制的体重减轻(》10%),持续性腹泻,持续性发热(》38℃)3个月以上等临床表现;并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的临床表现,如细胞免疫反应迟缓,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且常有多种病原体引起感染和肿瘤并存。
成年男性的艾滋病症状表现主要是以上这些,如有问题可咨询本网专家,艾滋病症状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这是因为这些症状都不是特异的,不是艾滋病的独有症状,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因此卫生部门规定,艾滋病诊断只能依据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才能做出。
所有的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和不安全注射吸毒等高危行为的男性朋友,特别是男男性行为的人群,一定要及时检测艾滋病,经常有不安全行为要定期检测,三个月一次,最长不要超过六个月,偶尔有嫖妓或者一夜情的男性,要记得在2—6周的窗口期过后及时检测艾滋病抗体,可以选择到疾控中心的免费咨询检测点或者直接购买艾滋病试纸做家庭自测。
艾滋初期症状可从这几个方面了解
1.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皮肤损害
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出现。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
(2)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患者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出现的低热,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5~22公斤)、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且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
(3)急性感染期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在神经系统的损伤中约9%的病人可能出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上述症状持续2~3周后多可自行恢复。临床表现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引起的症状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
(4)急性感染期的淋巴结肿大
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其发生率为55%~100%。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常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
2.潜伏期
潜伏期又称无症状感染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潜伏期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1至7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这时用很敏感的方法检测艾滋病感染者浆中的病毒核醒量,可预测5年内发病的机率。
3.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之后,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也有人称之为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一般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发热(38摄氏度左右),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属真菌类)等各种感染。
4.典型艾滋病期
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艾滋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能及时的发现艾滋病初期症状,并树立正确的信心,艾滋病一定能得以很好的治疗的,前提当然是我们更加关注艾滋病,掌握艾滋病初期症状,并应用到实际中。
艾滋病症状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只有检测才能确诊你是否被感染。经过临床统计,许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艾滋病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艾滋病初期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艾滋病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病人便转入无艾滋病症状的潜伏期。
常见的艾滋病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性艾滋病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艾滋病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艾滋病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艾滋病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7.眼部: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和视力进行性下降。常见弓形体和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所以,艾滋病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仅通过疑似艾滋病初期症状的表现是很难判断出来的,最好到医院检查。
艾滋病的潜伏期有多久
艾滋病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人体感染艾滋病后需经过0.5~20年,平均7~10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艾滋病期。其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未发病者有的可长期甚至终生隐匿,成为艾滋病携带者。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的潜伏期
艾滋病潜伏期,是指人体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潜伏期多久?人体感染艾滋病后需经过平均6-8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艾滋病期。若不发病,患者将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虽无明显的艾滋病潜伏期症状,但是体液和脏器中均含有艾滋病病毒,且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未发病者有的可长期甚至终生隐匿,成为艾滋病携带者。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症状
1、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所以,艾滋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
艾滋病症状
1、抑郁症
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困难时,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会或是几天感觉很郁闷,甚至是垂头丧气。如果这种感觉持续超过两个星期,则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幸运的是,我们总能及时的找到开心的理由或是从困难中走出来,从而避免了患上抑郁症。不幸的是,艾滋病至今仍旧是世界性难题,据统计,抑郁症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伙伴。
2、疲劳
感染艾滋病毒后,患者经常会感觉到疲劳。要想治疗疲劳,必须先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疲劳。具体的原因可能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抑郁症,休息不足,贫血等。下面介绍一下方法,可以帮助你缓解疲劳。
3、恶心、呕吐
恶心和呕吐不仅使人感到不舒服,如果在这之前,你有高危行为,这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4、腹泻
腹泻是最恼人的艾滋病症状之一,因为腹泻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5、耳、鼻、喉部症状
由于30%—70%的艾滋病病人有耳鼻咽喉病变,我们应注意病人的五官症状,在耳鼻咽喉的表现则根据受侵部位或范围不同,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口腔及咽腔黏膜出现厚薄不一的白色斑块,界限模糊,微微隆起,表面似皱纸状,不能擦去。牙龈上有多发性疣状增生病变,亦有疼痛、易出血的紫红色赘生物,这是一种毛细血管的癌症,病理学称之为“卡波西肉瘤”,1/3艾滋病病人有此症状。
6、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感染艾滋病毒后常见的症状,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造成手、脚、嘴和嘴唇的感觉受到损伤,但这种损伤可能不仅仅是艾滋病毒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些艾滋病药物的副作用造成的。
7、鹅口疮
鹅口疮是最常见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疾病。又称雪口病、白念菌病。
8、体重快速下降
体重快速下降是感染艾滋病毒后常见的问题。除非你积极的减重,否则体重快速下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艾滋病早期舌头起泡吗
15-20%的艾滋病感染者在2-6周内可出现发热、发汗、疲乏、肌痛、关节痛、厌食、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艾滋病症状一般持续3-14天后进入无症状期。有的人感染HIV后并不出现任何急性症状,建议不要过多的关注艾滋病症状的信息,有无任何症状都是不能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 你的情况可能就是一般的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建议你在这次一夜情之后(最后一次高危行为)6周做下艾滋病检测,如果6周以后好HIV抗体艾滋病检测结果为阴行就可以排除你感染艾滋病的可能。
艾滋病初期症状、艾滋病早期症状本身没有特异性,都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降低免疫力,破坏免疫系统造成的。而免疫力下降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因此,不应当依据症状来直接判断是否艾滋病。
如果有过疑似艾滋病症状,或者有过不安全行为,应该及时到艾滋病检测机构或使用艾滋病试纸做艾滋病检测,以检测结果作为艾滋病诊断标准。
口腔溃疡是艾滋病症状吗
高危行为之后,出现口腔溃疡不能说明就是感染了艾滋病后出现的艾滋病症状,仅凭症状是不能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
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由于各种因素,使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反映,而引起组织的破坏而发病。其次是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我们常常看到,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那么,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另外,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常常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另外贫血,偏食,消化不良,腹泻,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等。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重叠就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也就造成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