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结石中药处方大全

肾结石中药处方大全

温阳利水方:

熟附子6克(先煎2小时),肉桂(桂枝9克)、川椒各3克,补骨脂、川断各9克,女贞子、泽泻、车前子、车前草各30克,黄精10克。水煎2次,每日1剂,取汁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有温阳利水排石的功效。

化淤排石汤:

三棱、莪术、赤芍、车前子各15克,穿山甲、皂角刺、桃仁、川牛膝、青皮、白芷、枳壳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生薏苡仁各6克,金钱草30克。水煎成200毫升,每日1剂,2次分服。有活血化淤、行气散结、利尿排石的功效。

补肾消石汤:

金钱草100克,石韦、王不留行、鸡内金、芒硝、琥珀各30克,川断、杜仲、滑石各20克,延胡索、牛膝各15克,石榴树根、木香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有清热利尿、行气活血的功效。尤适宜治疗肾结石。

惊厥的偏方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一。

【组成】蝉衣6克钩藤8克甘草3克珍珠母10克炒枣仁10克栀子4克黄连3克防风3克杭芍8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剂,连服7剂。第2、3、4周隔天1剂,连用3周,共调理4周,可预防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主治】防止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二。

【组成】当归3~5克桃仁3~5克红花3~5克生地3~5克赤芍3~5克钩藤3~5克羚羊角3~5克白茅根3~5克。

【用法】鼻饲、滴管、灌肠给药。

【治法】清热活血,平肝熄风。

【主治】新生儿惊厥属瘀血阻络者,症见初生1~2日突然尖声叫,抽搐阵阵发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现。惊风属微型或阵挛型,两眼大睁,凝视,眼球震动,囱门饱满,呕吐拒食,指纹青紫,舌质紫或暗红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阳衰气脱,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子宫1内膜异位症方剂一。

【组成】柴胡10克花粉15克当归9克炮山甲15克桃仁(打)15克川红花6克大黄(酒洗,后下)9克甘草3克台乌15克琥珀末(冲)1.5克黄糖(自加)适量。

【用法】自加鸡蛋1只,与药同煎,清水3碗煎至1碗(鸡蛋去壳)后纳黄糖,空腹服药。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养阴除痛。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病痛。

【加减】经痛剧烈,经中夹血块者,酌加延胡15克,九香虫12克,以理气化瘀除痛;肿块大者,酌加山楂、三棱各12克,丹参15克,以破瘀消症;高热,经红稠者,酌加银花藤,或大黄加量或加黄岑12克;低热者加丹皮、毛冬青各15克,以清热凉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者,加北芪15克,以补气摄血,配合当归,养血不留瘀;口渴心烦,舌上少苔者,酌加太子参、淮山药、麦冬各15克,养阴生津;里急不甚,大便无异常,可去大黄。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方剂二。

【组成】云茯苓12克桂枝4.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皂角刺20克鬼箭羽20克石见穿15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活血化瘀退热。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经前发热。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子宫>

肾结石能喝茶吗

肾结石病人是不能喝茶的。因为茶和水毕竟是不同的,茶中含有水所没有的物质,会对肾结石患者形成一定的影响。茶凉了后含大量草酸盐,会形成小结石,阻塞输尿管,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对此,专家解释,尿道结石中约八成属草酸钙结晶,结石患者要少喝茶、多喝水。

小儿多动症偏方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一。

【组成】当归身15克柏子仁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20克生龙骨10克黄连3克甘草1.5克。

【用法】间断服药。先取3剂,煎汤分服。停5~10天,继服3剂。2~3个月为1疗程。

【治法】养心安神,益脾缓中。

【主治】心脾不足型儿童多动症。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心神不定,多动不安,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脉缓而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二。

【组成】女贞子15克枸杞子12克白芍10克生牡蛎(先煎)12克珍珠母(先煎)10克夜交藤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服。

【治法】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

【主治】小儿多动症。

【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者熟地10克,阿胶(烊化)12克;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多动症>

小儿猩红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猩红热方剂一。

【组成】板蓝根10克生石膏18克竹叶3克赤芍5克丹皮3克芦根10克生地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清热解毒,泻热滋阴。

【主治】猩红热。毒疹已出,仍高热,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可见腐物附着,时或谵语,舌质红或绛有芒刺、中心老黄苔,脉洪数。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猩红热方剂二。

【组成】连翘15克双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痧透热解。

【治法】清热解毒透痧。

【主治】烂喉丹痧。其疹点颗粒界限不清,融合成片,以胸背为甚,唯口唇四周呈灰白色而无疹点。伴随疹点的出现,症见高热神昏,谵语,耳聋狂躁,干呕不眠,口干喜冷饮,脉象洪数,舌起芒刺,舌苔赭腻,黑干如胶皮。

【加减】丹痧未透不宜攻下,如大便严重秘结者,可加大黄10克,服药后大便得通,即减去大黄。若配合牛黄安宫丸1~2丸,以凉黄酒调化,随汤药同服,效果更显。

【备注】烂喉丹痧又称时疫喉痧,沿门阖境,传变迅速;此乃天时寒暖不定,秽霉浊气发为温毒,从口鼻内侵肺胃之气分,肺胃热毒上攻而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猩红热>

泌尿系结石如何预防

生活预防

1、注意膳食结构,尿石的生成和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注意调整膳食结构能够预防结石复发。根据尿石成分的不同,饮食调理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案。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宜少食草酸钙含量高的食品,如菠菜、西红柿、马铃薯、草莓等。

2、治疗引起泌尿系结石的某些原发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腺癌或增生性变化等)会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诱发磷酸钙结石。这样,就需要先治疗甲状旁腺患。尿路上的梗阻性因素,如肿瘤、前列腺增生以及尿道狭窄等会造成尿液蓄积,引起尿液“老化”现象。尿中的有机物沉积“老化”后,就可能增大而变成非晶体的微结石。所以,治疗引起泌尿系结石的某些原发病对于预防结石复发也非常重要。

3、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是尿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并直接关系到尿石症的防治效果。

4、服用中药每隔一定时间,用中药金钱草和海金沙泡水服,有利于排出体内细小的结石。如果条件允许,也可找中医师根据自己的病情开一张简洁的中药处方泡服。

5、多饮水。应该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以增加尿量,称为“内洗涤”,有利于体内多种盐类、矿物质的排除。当然,应该注意饮水卫生,注意水质,避免饮用含钙过高的水。

6、多活动。平时要多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体力好的时候还可以原地跳跃,同样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

饮食预防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和膀胱结石。肾结石是由草酸钙组成的化学物质,可引起肾绞痛。目前,医生建议采用减少饮食中钙摄入量的方法来预防肾结石的复发。

根据结石的成分调节饮食结构,决定预防结石的饮食。

1、尿酸结石应采用低嘌呤饮食,膀胱酸结石应采用低蛋氨酸饮食。水果、蔬菜能使尿液转为碱性,对防止尿酸和胱氨酸结石较好,肉类食物使尿呈酸性,对防止感染结石较好。

2、对磷酸结石采用低钙、低磷饮食,含钙肾结石宜避免高钙、高盐、高草酸、高动物蛋白、高动物脂肪及高糖饮食。

3、采用高纤维饮食,一般认为患者有肾结石的病人最好能少吃盐和动物性蛋白,坚持大量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3000毫升/天,这样不但起到预防肾结石复发的作用,还能保证钙摄入量,对身体其它方面都有好处。

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偏方

小儿多动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一。

【组成】当归身15克柏子仁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20克生龙骨10克黄连3克甘草1.5克。

【用法】间断服药。先取3剂,煎汤分服。停5~10天,继服3剂。2~3个月为1疗程。

【治法】养心安神,益脾缓中。

【主治】心脾不足型儿童多动症。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心神不定,多动不安,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脉缓而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二。

【组成】女贞子15克枸杞子12克白芍10克生牡蛎(先煎)12克珍珠母(先煎)10克夜交藤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服。

【治法】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

【主治】小儿多动症。

【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者熟地10克,阿胶(烊化)12克;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多动症>

双肾结石或是肾结石都是可治的

在临床上来显示,男性双肾中出现结石这种现象是比较少见的,不少人怀疑,双肾结石的病症是不是更严重一些。其实,不管怎样,无论是双肾结石还是肾结石,只要及时治疗、有效治疗,就一定能够治愈肾结石。

我们知道,肾结石在尿路结石中都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发病都是有增加的趋势。任何部位的结石都始发于肾脏。结石常始发在下肾盏和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多为单个或多发。

对于双肾结石的治疗,临床上方法有很多,如药物排石、手术开刀取术,以及目前大家所熟悉的非手术碎石。但是那都是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想快速有效治疗肾结石、双肾结石,患者在配合好专家的相关治疗外,在日常饮食中还要做到:

忌吃一切补、发、热气的中药。注意全身阴阳,不吃不利前列腺康复的食物。可以吃的肉类有瘦肉,鸭肉、小鸡或母鸡的鸡肉、蛋类、鹌鹑,鸽子,牛奶等。

专家温馨提示,治疗结石病,选择方法是关键,只有对症治疗才能达到治愈效果。

治疗小儿惊厥的偏方

小儿惊厥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一。

【组成】蝉衣6克钩藤8克甘草3克珍珠母10克炒枣仁10克栀子4克黄连3克防风3克杭芍8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剂,连服7剂。第2、3、4周隔天1剂,连用3周,共调理4周,可预防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主治】防止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二。

【组成】当归3~5克桃仁3~5克红花3~5克生地3~5克赤芍3~5克钩藤3~5克羚羊角3~5克白茅根3~5克。

【用法】鼻饲、滴管、灌肠给药。

【治法】清热活血,平肝熄风。

【主治】新生儿惊厥属瘀血阻络者,症见初生1~2日突然尖声叫,抽搐阵阵发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现。惊风属微型或阵挛型,两眼大睁,凝视,眼球震动,囱门饱满,呕吐拒食,指纹青紫,舌质紫或暗红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阳衰气脱,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加减】高热加石膏、大青叶、丹皮,黄疸加茵陈、栀子、黄芩,痰壅屏息加竹沥、苇根、化红,昏迷加石菖蒲、草决明、麝香敷脐。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惊厥>

备注:此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肾结石中药偏方

1.蜂蜜二汁饮组成:首先需要准备空心菜200克,荸荠200克,还需要准备蜂蜜适量。用法:将空心菜和荸荠洗净后,切得细碎一点,放入容器当中捣烂取汁,调入适量的蜂蜜后就可以服用。服用的次数是每日2次。此偏方的主要功效:通淋排石。在临床当中主治:属虚实夹杂型肾结石,病久砂石不去,同时患者还伴有腰腹隐隐作痛,腰膝酸软。

2.桃仁冰糖糊组成:首先我们需要准备胡桃仁200克,麻油200克,还需要准备冰糖200克。 用法:首先我们需要用麻油将胡桃仁炸酥,然后放入容器当中研细末,与准备好的冰糖调成乳状。服用方法是每日1剂,分3次服。功效和作用是通淋排石。在临床当中主治:属实证型肾结石,尿中时挟砂石,同时患者感觉到小便艰涩,少腹拘急,尿中带血,有时腰部绞痛者。

3.黑木耳汤组成:首先需要准备黑木耳50克,水2碗。用法:泡发的黑木耳洗净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入锅中煮熟后放调料,患者就可以喝汤食黑木耳,每日2次。 功效和作用是:通淋排石。在临床当中主治:属实证型肾结石,尿中时挟砂石,同时患者存在小便艰涩,少腹拘急,腰部绞痛者。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肾结石的中药偏方了,患者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平时生活当中一定要多喝水,多吃一些含草酸少的蔬菜和水果,同时也需要注意进行适当的锻炼,比如跳绳就是一项有助于排石的运动,建议患者多进行此项锻炼。

女性子宫肌瘤的中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寒凝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养血益气,软坚散结,温经通络。

【方名】加味生化汤。

【组成】当归24克,川芎15克,炙草3克,炮姜3克,桃仁3克,益母草30克,炒芥穗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肿瘤良方大全》。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

【治法】益气健脾,祛瘀通络。

【方名】四君子汤加味。

【组成】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广盛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瘀滞胞宫,结而为患。

【治法】活血化瘀,消瘕散结。

【方名】桂枝茯苓丸。

【组成】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去皮尖)15克,丹皮15克,芍药15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饭前服用10克。

【出处】言庚孚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胞宫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方名】生化汤。

【组成】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研)14粒,黑姜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用黄酒、童便各半煎,去滓温服。

【出处】《傅青主女科·产后篇》卷上。

中药处方(五)

【辨证】干血内结。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消症。

【方名】大黄 虫丸。

【组成】蒸大黄7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200克,杏仁200克,芍药120克,干漆30克,干地黄300克,虻虫200克,水蛭100克,蛴螬200克, 虫100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酒送下,每日2次。

【出处】《金匮要略》卷上。

中药处方(六)

【辨证】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

【治法】益气健脾,祛瘀通络。

【方名】加味四君子汤。

【组成】党参30克,白术2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广盛方

相关推荐

盆腔积水的中药处方

盆腔炎发病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发病部位可能在两侧、一侧或中间。中医学将该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类论治。前者分为感染邪毒及毒热炽盛两型,后者分为湿热、寒湿及气滞血瘀三型。 急性盆腔炎可能伴有发热症状,而慢性盆腔炎则常合并痛经及白带量多等。急性盆腔炎发病原因常与经期或产后过早性生活等有关,通常以感染为主;而慢性盆腔炎则与排卵、长时间站立、操劳过度及血液循环不良等有关系。 急性盆腔炎感染邪毒者常用金银花、当归、赤芍、连翘、红藤、败酱草、红花、桃仁、枳壳、甘草等治疗;如果是毒热炽盛者,则用丹参、黄连、麦冬、丹皮、赤芍、生

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有什么区别呢

1肾结石根据结石发生沉积的部位可以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其中上尿路结石就包括有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则包括膀胱和尿道结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输尿管结石属于大的肾结石中的一种。 2输尿管结石由于位置的原因,一般来说会有明显的绞痛感觉,容易被察觉,然而肾结石的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大多不会有感觉,多是当肾结石从肾脏位置掉落到输尿管时造成输尿管梗阻才会有所察觉。 3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必须要弄清楚结石的原发位置就是输尿管或者是肾脏部位掉落的,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结石的病症。因此,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必

宫颈糜烂中药处方

1、宫颈糜烂中药处方 敷药疗法 处方:苦参、黄柏、儿茶各25克,枯矾20克,冰片5克。 用法:药研细末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用带线棉球浸药蘸药糊塞入宫颈处。3日换1次,10次为1疗程。 疗效:敷药1疗程,有效率达100%。宫颈糜烂中药处方 非药物疗法 处方:猪苦胆10个,石榴皮60克 用法:将苦胆吹干,共研细末,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用桉树叶50克,水煎取液,清洗阴道后,再用带线棉球蘸药糊塞入宫颈处。日换1次 疗效:中、轻度施治2-5次,重度10-20次,有效率达96.4% 药油疗法 处方:紫草200克,香

妇科炎症的中药处方

妇科炎症给很多女性在生活中造成了困扰,应积极治疗。除手术外可以采用中药处方进行治疗。患者应该坚持完成治疗疗程,然后到医院复查症状。 ①白鲜皮30克 黄柏30克 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 冰片3克 将药物用白布包好,煎煮取汁2000毫升,乘热熏蒸外阴,待药液偏凉后坐浴20分钟,每日1~2次。熏洗前将药包取出晾干,可再使用1次。7天为1疗程。泡洗后阴道纳入克霉唑栓或达克宁栓1粒,外阴涂抹上述药膏。 处方②《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 丁香12克藿香30克 黄连15克 大黄30克龙胆草20克 枯矾15克 薄荷15克

肾结石的病因是什么

结石是由于机体内胶体和晶体代谢平衡失调所致,与感染、营养代谢紊乱、泌尿系统异物、尿郁积以及地理气候等因素有关。男性比女性容易患此症。年过30岁的人比年轻人更易患此病。儿童发生此病比较罕见。 肾结石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肾结石可分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及嘌呤结石六类。大多数结石可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各种结石的特点如下: (1)草酸钙结石占结石中80%~84%,常呈黄褐或石铜色,表面平滑(单水草酸钙)、粗糙(双水草酸钙),男性发病为多见,多有家庭

肾结石的分类有哪些

肾结石的分类有哪些? (1)草酸钙结石占结石中80%~84%,常呈黄褐或石铜色,表面平滑(单水草酸钙)、粗糙(双水草酸钙),男性发病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尿沉渣内常有草酸钙结晶。 (2)磷酸钙结石:占结石中6%~9%,结石为白色,表面粗糙,常呈鹿角状,质地较硬。常在碱性尿中形成。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 (3)尿酸(尿酸盐)结石:占结石中6%10%,表面光滑,常呈鹿角形,色黄或棕褐色,质地较硬,在X线片上模糊不清或不能出现。以男性多见,尤以痛风病人更常见,通常

治疗肾结石可用哪些中西药物

可治疗肾结石的西药 1、解痉止痛的药物 解痉止痛的药物包括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黄体酮、钙离子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以上药物在治肾结石的时候均能很好的缓解痉挛症状,起到止痛的作用。其中黄体酮还具有一定的排石作用,钙离子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则对肾绞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消除血尿的药物 治疗肾结石可用哪些中西药物?在肾结石治疗中血尿情况也是常有的,当发现该症状的时候建议采用羟基苄胺、氨甲环酸等药物来治疗肾结石,可很好的缓解血尿的症状。 3、碱性药物 碱性药物是临床上在治肾结石时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主要适用

中药妙方解决经期提前的问题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郁血热。 治法养血和营,疏肝健脾,兼清郁热。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3克,牡丹皮1.5克,炒山栀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内科摘要》卷下。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平补脾肾,调经固冲。 方名安冲调经汤。 组成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肉9克,川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中

白带黄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

【方名】黄带方剂一。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夹有赤色,或色白质稠,多有腥臭,或伴有腰酸腹痛,眩晕头痛,肢倦乏力,身热口渴,外阴瘙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中药处方(二) 【方名】黄带方剂二。 【组成】生地9克玄参12克当归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芩9克赤芍6克丹皮9克茯苓皮9克甘草3克。 【用法】用上药100

顽固性结肠炎能治好吗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薏苡仁,党参,获苓,血余炭,赤石脂,白芍,白术炭,陈皮炭,柴胡,厚朴,黄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白术,炮姜,炙甘草,茯苓,防风,焦神曲,焦山楂,陈皮,白芍,秦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