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坐车的人都看看!夏季汽车夺命八招! 脑袋伸到天窗外乘凉:可能被夹伤或甩出车外
开车坐车的人都看看!夏季汽车夺命八招! 脑袋伸到天窗外乘凉:可能被夹伤或甩出车外
交警提醒,天窗是隐形“杀手”,把头伸出天窗,当车辆急刹车或是车辆遭到后车追撞时,整个人无法站稳,有可能被甩出车外。
另外,许多车型的天窗具有熄火自动闭合功能,万一熄火,极易被夹伤,严重者会致颈椎受伤或瘫痪。遇有硬物飞来、高空悬物时,也容易受伤。
别再将头探出汽车天窗乘凉了!也别让孩子在汽车天窗处玩耍!
晕车怎么办
不能空胃坐车,但坐车前不能吃太饱
一定不能空着胃去坐车,是最容易晕车的,所以坐车前要吃饱,但是不能吃太饱,不然肠胃蠕动消化,更容易产生晕车.
坐车前喝加温水的醋
坐车前喝下适量的醋加温水可以有效避免晕车.
保持愉快心情与人聊天
不要过于紧张,放松心情尽量跟别人聊聊天,排除坐车晕车的心里障碍.
调座位躺着睡觉
坐车时尽量把脑袋固定在座位上,不要晃来晃去,容易导致头晕的,如果可以的话,把座位调成倾斜可以躺着睡觉,比什么预防晕车都强.
束腰减轻晕车
要出门选择束腰的衣服穿,可以减轻内脏震荡减轻晕车感觉.如果没有束腰衣服的话,可以把外套脱下来绑在腰上.
买适合的晕车药
很多人不知道防晕车的一些小技巧,所以最普遍的就是买晕车药,但是要知道的是晕车药是不同的,晕车药的时效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自己坐车的时间来买适合的晕车药.
不玩手机不看报纸杂志
上车尽量不玩手机,不看报纸杂志等,这些都容易导致晕车的.(现在有很多汽车站,经常有人上车问要不要买报纸杂志的.都不要买,哪怕再无聊.当然,前提你不晕车.)
闻姜片橘皮味减轻晕车
有很多人都说,晕车的话,那就拿姜片闻一闻,或者橘皮闻一闻就能舒服很多,是能减轻晕车症状没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受用的。
坐车前可以在肚脐处贴上伤湿止痛膏,防止晕车效果明显.(也可以切片姜放在伤湿止痛膏上再贴在肚脐上,效果更佳.)
靠前座靠车窗坐
坐车时,最好坐靠窗口的,觉得晕车难受的话,还可以开窗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会觉得好很多,也可以坐靠前的,可以的话,最好坐在副驾座.但是靠窗的话,千万不要看车窗外飞逝的景色,会让你脑袋更晕眩的.
风油精防晕车
出门坐车一定要记得带上风油精,觉得晕车难受的时候,可以拿风油精闻一闻或者取少量风油精在太阳穴和风池穴擦一擦,可以有效减轻晕车.
大拇指掐穴位减轻晕车
晕车的时候可以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或者合谷穴的地方,可以有效减轻晕车哦。
口香糖加冰饮防晕车
在上车前先买盒口香糖(最好是薄荷味类比较清爽口味的)再加一瓶冰的饮料.口香糖的味道也可以掩盖汽车内难闻的味道,也能让人感觉气爽.(记得是薄荷的哦).但是嚼口香糖的话,难免会口渴,所以买了冰水一来解渴,二来冰水加上清爽口味的口香糖就更清爽了.整个人就舒服多了.但是别嚼太多,喝太多.)
哪种交通工具带宝宝出行最安全
私家车、公交车、自行车……无论你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带孩子出行,有一些安全细节都是必须牢记在心的。
一、自行车
丽丽最喜欢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面出去玩了。这天,妈妈像往常一样边蹬车边跟丽丽聊天,丽丽兴奋地指这指那让妈妈看。突然,自行车的车轮好像被什么东西别住了,蹬不动。这时,丽丽大声地哭叫起来!妈妈这才发现,丽丽的小脚被牢牢地卡在车轮里了!好不容易给弄出来,脚面上已经青紫一片。
你要注意的:
1、要选择一款适合宝宝年龄的、安全性能好的儿童座椅,最好选择有安全带、有脚蹬、有扶手的座椅,这样宝宝的手脚不会乱放。要经常检查座椅的各种螺丝是否牢固。尤其是不常用的自行车,使用前一定要检查一下。
2、骑车时速度不要太快,最好在靠近人行道的一侧骑行,即使有紧急情况摔倒,也不至于摔到机动车道上。不要边骑边扭头和孩子说话,要注意路面情况,以防摔倒。
3、自行车的车座高度要根据自己的身高适度调节,以双脚能很轻松地踩到地上为宜,这样你能较好地控制它,一旦出现意外,可以马上用脚支地,不容易摔倒。
4、最好在自行车的后轮处装上防止宝宝的脚伸到车轮里的安全装置,因为好动的宝宝也许会将脚伸到轮子里,一旦脚被自行车别住,伤势都会比较严重。
孩子要知道的:
要告诉宝宝,坐在椅子上后,不能站起来。脚要始终踩在脚踏板上,不要随便乱伸。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天气不好的时候,比如刮大风或下雨,最好选择其他的出行工具,以保证孩子的安全。
二、私家车
妈妈万万没想到,孩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自己家的车门给夹伤了。开车带着西西从郊外采摘回来,妈妈两只手都提满了东西,就让西西帮着关上车门。没想到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把西西的手夹得不轻。
你要注意的:
5、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孩子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夹伤孩子的手指。
6、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因有事临时停车,将孩子锁在密闭的车内,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孩子窒息。
7、不要让孩子在车里做剧烈活动。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纠缠自己,也为了全神贯注地开车,可能会让孩子在车内随意玩耍。而在车子行驶时,孩子肯定会随之东倒西歪,碰伤磕伤。
8、开车时不要与孩子说笑。有的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说笑,或者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会影响行车安全。
9、正确给孩子使用安全带。因为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安全带的系法要特殊一些。安全带斜角部分需从肩膀上跨过,靠近孩子的颈部。如果太靠近肩膀外缘反而更加危险。因为在交通事故中,孩子有可能从安全带中抛出去。安全带贴近孩子的颈部虽然看起来不太舒服,但实际上孩子并不会被它勒住脖子。因为,如果车突然停止,孩子的头会向前倾,安全带会更多地偏移到肩膀上。腿部安全带需从臀部侧面穿过大腿顶部,而且腿部安全带必须被正确固定在儿童安全坐垫两边的两个角上,否则就有可能滑向腹部,在交通事故中会造成内伤。此外,在给孩子系安全带时要记住系紧一些,两个部分的安全带都必须只留最小的缝隙,刚够放入一个手指即可。空隙越少,安全带就越能保护佩戴者。
孩子要知道的:
●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头或手伸出车窗/天窗外。
●不能碰驾驶室的各种仪表盘。
●车门的开关处绝对不能动。
●下车后,千万不能从车尾绕道走,万一司机倒车,会误撞上孩子。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坐在自己的怀里,用双臂保护着就安全了。其实即使在车速很慢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也起不到保护作用。因为当汽车在以每小时40 公里的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千克重的孩子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110千克。在此情况下,如果把孩子抱在怀中,孩子反而成了大人的安全气囊。因此,在一人开车时,最好有另一成人陪伴孩子并让孩子坐在安全座椅里。
三、公交车
星期天一大早,龙龙一家就坐上了开往动物园的公共汽车。车上人不多,龙龙就在座位旁边走来走去。售票员提醒他们这样很不安全,可妈妈想反正她拉着龙龙的手,不要紧。没想到一个紧急刹车,龙龙一下扑出去了!妈妈根本拉不住。等妈妈把哇哇大哭的龙龙抱起来,孩子的嘴已经磕出血了。
你要注意的:
10、在乘公交车时,如果有选择的余地,可选择中间偏前的座位或靠近下车门的位置。最好不要随身携带过多的东西,这样不方便照顾宝宝。
11、随身带的东西装在一个能背着的包里,在上车和下车之前,先把东西背在身上,这样可以腾出手来照顾宝宝,也好扶住扶手,以防摔倒。
12、公交车没有安全带,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宝宝。妈妈要让宝宝坐在身旁靠窗户的内侧座椅上,用手环绕住宝宝,同时要求宝宝抓住妈妈的手臂或衣服。请注意,不要让宝宝坐在妈妈腿上,以免因急刹车宝宝撞到前面的座椅而受伤。
13、上下公交车时,因为宝宝个子小,售票员有时看不到,容易被夹伤。因此上下车时最好让售票员注意到你,可以和售票员打声招呼,告诉他有小孩,慢一点。
14、等地铁和公交车时,一定要牵着宝宝的手,防止宝宝跑动。
孩子要知道的:
告诉宝宝在车厢内要抓好扶手,坐在座位上不要乱动,不能在车厢内玩耍等。等车时不能随便乱跑。如果是乘坐地铁,等车时不能越过黄色安全线。
年龄较小的宝宝,外出时间最好不要太长,否则孩子在公交车上睡着了,既容易着凉感冒,下车、回家也很不方便。避免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带宝宝坐公交车和地铁,这时车上人很多,路上也堵,孩子和你都会很难受。
开车坐车的人都看看!夏季汽车夺命八招! 车内线路老化车自燃:不幸丧身火海
夏季雨水较多,雨水易腐蚀汽车内的线路,时间久了在车辆行驶中,很容易发生短路起火。发动机油泥堆积,不及时清理,也会造成油污越积越厚,导致散热困难引起自燃。
夏天应加强对油路的常规检测,发现有漏油一定要及时维修。在停车时,要检查车底有无易燃物。不要在车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不要在汽车内吸烟。
汽车长时间行驶在高温下时,应该在中途多作休息,不要让车子长时间暴晒。
要按规定在车上配备灭火器,并且要定期检查罐内的干粉是否过期失效。如果发现车辆自燃,应迅速靠边停车。如果火势发展迅速,要尽快离开车子。
防止宝宝晕车的10个方法
宝宝晕车是因为大脑接收了有冲突的信号。眼睛向大脑发送的信息,和内耳中的精密平衡机制向大脑报告的信息有所不同。比方说,如果你在车里看书,你的眼睛看到的书本是不动的,但你体内的平衡机制则会认为你在移动。
如果宝宝晕车,他可能开始是觉得胃不舒服,然后是唾液增加导致流口水、发热、脸色苍白,最终则会呕吐。研究晕船现象的专家发现宝宝晕车时还会头晕、头疼、沮丧,甚至全身不舒服。
宝宝晕车怎么办?
这些晕车的症状并不总是由汽车的移动造成的,车内的气味、头部的频繁运动、弯道或者宝宝盯着路边的东西都可能导致晕车。如果你能了解造成晕车的因素,更周到地计划你们的旅行,那宝宝就会觉得更舒服。
【宝宝晕车有原因】
原因1:视觉引起
宝宝看到车外的东西的时候,由于车外静止的东西和车发生一个相对运动,则相对运动越快,宝宝发生晕车的机会就会越多。此晕车症状比较轻。
原因2:前庭平衡系统所导致
这是大多数宝宝晕车的主要原因。由于宝宝的前庭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够完善,如果行驶中的车辆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宝宝的前庭器官的兴奋性增高,引起宝宝晕车。一旦是这种原因所导致的晕车,一般来说,要比大人严重,也比较普遍。但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其前庭功能逐步完善,晕车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至消失。
【十一小长假 防止宝宝晕车的10个方法】
1. 选择宝宝睡着之后出发。
宝宝睡着的时候不太容易发生晕车的问题,因为他的眼睛是闭着的,不会接收任何信息。如果宝宝还没睡着就坐车,车一开他可能就会不舒服,也就更不可能睡着 了。如果可能,你应该尽量让宝宝在出发前睡着,然后带睡着的宝宝坐车。如果有条件,你也可以尽量选择宝宝午睡或晚上睡觉的时间坐车。事实上,有些孩子还会 一坐车就睡觉。
2. 出发前尽量别让宝宝吃太饱。
如果宝宝因晕车而呕吐,给他喝点白开水。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让他吃点饼干也会有用。
3. 让汽车保持凉爽和通风。
如果你们是坐长途汽车,可能会不太容易做到这一点。你可以试试带一个小风扇或扇子,不时地吹吹扇扇也会有用。另外,要根据时令给宝宝穿衣,不要给他穿得太多。
4. 别让宝宝玩玩具或看书。
玩具或图书会让宝宝的晕车症状加重。尽量让宝宝看前方远处的东西,比如树木、汽车、货车等。
5. 防止宝宝从侧方窗户向外看。
在宝宝一侧的窗户上放一个遮光板,这样既能让他向前看,也能防止太阳晒。
6. 注意车上的气味。
如果你们是开私家车,尽量避免车上有任何刺鼻的味道,不要抽烟,也不要使用味道大的香水。有些汽车清新剂的味道也很大,最好不用。如果你们是乘坐长途汽车,尽量选择干净卫生的新型汽车。
7. 稳住宝宝的脑袋。
不管宝宝是不是坐在儿童汽车座椅上,尽量用毛巾或其他物品稳住宝宝的脑袋,不要让他的头来回摆动。
8. 用音乐来分散注意力。
这么大的宝宝差不多都喜欢听音乐,如果是他们熟悉的曲子,那就更有可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不那么关注自己身体的不适。
9. 准备好塑料袋和毛巾。
如果你觉宝宝要呕吐,赶快把毛巾放在他的下巴下,撑好塑料袋,这样他的衣服和汽车都不会弄脏。同时,你最好还是给宝宝带一套备用的衣服、拿些湿巾和纸巾,以备善后所用。
10. 不要因为宝宝晕车而放弃带他一起旅行。
有专门针对成年人的研究表明,经常旅行能够减少晕车的次数。大多数孩子等年龄大一些,慢慢就会不晕车了,因为他们在觉得不舒服时,能告诉你他的感受。所以,在那个阶段来临之前,你还是要保持冷静,每次旅行前做好充分的计划,而不要因为宝宝晕车就不再带他出门。要知道带宝宝旅行,会给孩子大量的机会来体验 社会与自然,这些美好印象他们通常都会一生牢记的。
必知儿童乘车安全九大误区
随着汽车走入家庭和消费者购车观念的成熟,儿童与汽车安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实,在日常行车当中,对于儿童乘车存在不少误区,那么作为父母的应该关注哪些事项呢?
误区一:家长抱着孩子乘车
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
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误区二:孩子自己上下车
现象:家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外冲。
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误区三: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
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误区四: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中临时有事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
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误区五: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
现象: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
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
误区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
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
误区七:小孩绑成人安全带
现象: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
点评: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误区八:开车时与孩子说笑
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
点评: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误区九:车内堆砌装饰品
现象:家长在自己的爱车内堆砌了许多装饰品。
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开车坐车的人都看看!夏季汽车夺命八招! 开车不戴偏光墨镜: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夏季耀眼的阳光也是交通事故一大“杀手”。迎着太阳开车是一种折磨,眼睛睁不开,看不清楚前方路面的情况,还很容易感到炫目、疲劳,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在阳光下驾驶出行,司机最好戴偏光墨镜。下午2点到5点阳光格外刺眼,这个时段开车出行,要注意防范。
另外,连续开车3小时要休息一下,经过上下坡和路面宽阔、树木等遮蔽物较少的路段时,要适应光线强弱的变化,提前降低车速,小心慢行。
夏季汽车空调使用有什么技巧
汽车空调不光能让我们更加舒适,而且能降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提高行车安全性。但是,如果汽车空调使用不当,不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毛病,还会损害乘车人的身体健康。
一、夏季空调管道清洗很重要
常常听到车主们抱怨,“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加了冰种还是不行”,“空调刚刚打开,还没有制冷,就闻到一阵发霉的酸味”,出现这些问题意味着车子的空调管道要清洗了。夏季高频率地使用空调,许多污垢、灰尘、细菌都会在空调管道内滋长,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的哥、专业司机,他们长期在车厢内工作,必须要对空调管道进行定期的清洁。
车主可以自主使用专用空调清洗剂进行空调管道清洗。首先,在车子发动后,打开空调的进风口,把风量打到最大,温度调到最低,然后将空调的清洗剂从进风口打入内部管道,大约20分钟后,空调的污垢就可以从排污管排出来了。
二、先开窗再开空调
如果车在烈日下停放时间较长,车辆启动后不要立刻使用空调。应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启动外循环,把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车门、车窗打开,可以先使用风扇进行通风,等两三分钟热气排出后再坐进去发动汽车,且不要急于关上车窗,先打开空调外循环,等到车内外温度相近时,再关闭车窗,启用内循环。这样可以避免发动机启动时过大的负荷,同时空调压缩机也能很快进入到最佳工作状态,所以是最好的选择。
三、空调需要定期开大风量
许多朋友都认为空调开到最大挡,风扇的噪音既大,又很容易费油。但是你却不知道如果一直持续保持小风量的状态,长时间下去也会对健康不利。空调在使用的时候,会吸进很多灰尘,形成污垢,时间一长,发生霉变,通过空调散发至车内,在车上很容易吸入体内,这种对身体的危害可比PM2.5厉害多了。所以定期开大风能将空调风道内表面的浮尘吹出来,这是保持空调清洁的一种简单的方法。
四、温度调制25℃为最佳
人体最适宜的空调温度应该在24℃至27℃,最低不宜低于22℃,车内外温差不宜大于5℃。如果空调开得过大,车内温度过低,易引发关节炎、肩周炎、感冒、腹泻、发烧、精神不振等等。一般建议车内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为好。
夏天汽车油耗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因为空调过度使用。一些怕热的车主为了使车内更加凉爽,往往会将车载空调的温度调到很低,这时空调泵会不停地运转,鼓风机也会处于高挡风位,油耗量也会加大。另外,车内温差太大,人也容易感冒。所以,车载空调的温度一般设定在25℃是最省油、最环保的。
五、控制出风口方向
自认为物理知识丰富的我们,一定记得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别忘记要活学活用哦。汽车空调出风口原则:开冷气时将出风口向上,开暖气时将出风口向下。
六、切忌停车休息开空调
有的人为了缓解疲劳,或是停车等人,便把车停放在马路边上,紧闭门窗,打开空调,“享受”凉爽带来的舒适。更有甚者,有的人干脆开着空调躺在车座椅上睡起了大觉。专家提醒,汽车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
七、低速行驶时尽量不使用空调
有些人为了图凉快,不管是低速行驶,还是高速行驶,反正上车就开启空调。如果低速行驶时还使用空调,在行车中遇到交通堵塞,发动机会人为地以较高转速运转,这样做会降低发动机和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所以,低速行驶时最好不开空调。
八、切忌开启内循环一开到底
车主都知道,空调有一个“循环”按钮,按下这个按钮,车厢内的空气只作内部循环,当门窗全部关闭时空调制冷效率会全部“吸收”,可以节省能源。但时间长了,车厢内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混浊,甚至会有缺氧的感觉。
专家提醒,内循环系统可以开启,但不能长时间用,空调刚开时,最好先用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换至内循环,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特别是停车时,最好切换到“外循环”功能。
九、开启时间别太长
我们知道你“不差钱”,但还是鼓励你在行驶中适当关闭空调。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冷凝器压力过大,这会对制冷系统造成损耗。因此,如果车内温度已经让您怡然自得,不妨将空调关闭一会儿,让它也休息,休息一会儿。
十、出风口附近不要堆放杂物
有的人习惯在空调出风口附近放置一些小的装饰物或者香水瓶什么的,更有甚者把手机架和水瓶都置于出风口上,这种做法看似节省了空间或者装饰了整车,但是并不是一种合理的做法,因为此时的空调系统空气流通受阻。如果当您抱怨开着空调车却不凉快的时候,麻烦请先看一下是不是出风口被杂物挡住了。
十一、停车前5分钟关闭空调
不少车主常常在熄火之后才想到空调忘记关闭(包括我),这种做法对发动机是有损耗的,因为在车辆下次启动时,发动机会带着空调的负荷启动。因此,每次停车后应当先关闭空调再熄火。
最佳方案:在到达目的地停车前5-10分钟关掉冷气(A/C键),稍后开启自然风,在车辆熄火前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消除与外界的温差,从而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避免因潮湿造成大量霉菌的繁殖。空调异味的产生,大多是由于空调管道内冷凝水形成一个阴暗潮湿的环境,使得霉菌的繁衍而造成的。如果一停车就关掉空调,那么冷凝水可能淤积在空调管道内,形成污染。
十二、车内开空调尽量不要吸烟
当车内开空调时,乘员不要在车内吸烟。若吸烟,请将空调的通风控制调到外循环位置。另需注意的是,要切记不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内长时间休息或睡眠。由于车辆停驶时,开着空调的密闭车厢内通气性差,若此时开着空调休息或睡眠,很可能因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漏入车内引起人员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
十三、空调改装要慎重
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不提倡普通车主对车辆的空调进行改装,因为原装的空调与汽车的发动机都是相匹配的,不够技术含量的随意改装,会影响汽车的性能。
最后再次提醒,烈日下久放缓用空调。长时间在烈日下停放的车辆,车厢内温度很高,车内的用品容易挥发出有害气体。遇到这种情况,车辆着火后不要立刻使用空调,应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进行通风,把热气和废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变低后,再关闭车窗,打开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