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6禽流感症状 家禽接触史
H5N6禽流感症状 家禽接触史
H5N6禽流感主要是通过动物进行传播,受感人员一般都有过家禽接触史,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人传人的报道。
冬春季是禽流感的高发期
最近我国北京、山西、山东等省市连续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国家流感中心主任、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舒跃龙研究员解释:虽然我国连续出现了几起病例,但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的风险并没有增加,我国人禽流感病例呈高度散发,但目前尚无大面积暴发的迹象。病例增多的原因在于,冬春季节正是禽流感高发时段。
统计显示,我国人禽流感病例70%以上的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11月至3月),在地域上以南方省份为主,农村多于城市。大多数病例在发病前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病死禽接触史,或者是发病前去过活禽市场,迄今只有一例病例感染来源不明。
基于不断完善的监测系统,自2005年以来,我国共发现并确诊人禽流感病毒a(h5n1)病例32例,死亡20例。我国人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70%以上的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11月至3月),除2例南京病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外,其余病例散发(30个病例分布在14个省区市,30个县区),且以南方省份为主(27例);农村病例(18例)多于城市病例(12例)。
“现在来看,禽流感病毒h5n1在传播途径上仍以禽传人为主,直接接触病死禽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食用未经深加工的禽类制品也有潜在危险,对于很多病例而言,访问活禽市场是唯一发现的危险因素。”舒跃龙说。
为此,他提醒公众,尽量不要接触病死禽,不要食用病死禽,减少与活禽接触的机会;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生熟食分开处理等。
H5N6禽流感最新消息 人感染H5N6后的症状
人感染H5N6禽流感后的表现症状与其它类禽流感症状雷同,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症状。起病急、早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5-7天可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等相关症状。部分患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
H5N6会人传人吗 H5N6禽流感最新消息
自4月19日湖南省某医院接收一例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经多次采样检测分析,在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经国家疾控中心复核确诊为人感染H5N6病例。经过治疗,目前病人清理转好,与患者接触人群均未发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现阶段病毒传播风险较低。
过节饮食要当心禽流感
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病媒,气候变化可能改变它们的迁徙和栖息地,增加它们与家禽、人类的接触机会。低温、大雪等极端天气事件也容易给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温床”。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日前发布了一个名为“12种致命疾病”的报告,警告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禽流感、霍乱、瘟疫等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在许多新的地区爆发。过年饮食一定要注意预防禽流感。
冰冻天气有利病毒存活
有专家认为,冰雪天气恰恰给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近期全国的低温、大雪、冰冻天气有来势汹汹。因为禽流感病毒在低温下能够正常存活。而天寒、饥饿容易导致动物抵抗力下降,感染病毒。冰冻还使得大量禽畜冻死病死,冰雪融化后容易造成病原散播。此外,大批越冬候鸟由于饥饿进入村庄觅食,与家禽接触后也容易造成疫情在候鸟和家禽间传播。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禽流感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因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对温度比较敏感,一般在10℃以下的低温中存活。温度越低,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越长,传播的机会也就越大。不过他同时指出,自H5N1禽流感1997年首次在香港爆发以来,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科学界对于这一疾病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影响疾病爆发有多种因素,对于气候变化与禽流感之间的具体关联,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
H5N6禽流感症状 高热
H5N6禽流感发病后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H5N6禽流感的症状 初期症状
作为一种新型的在人禽之间传播的流感,目前医学领域仍在对该类疾病进行研究观察。但其症状和其它禽流感雷同。人感染后感染后可出现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等。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深圳2015年12月29号报告的一例H5N6流感病例患者,因抢救无效,已于12月30号下午死亡。据疾控专家介绍,经基因测序分析,目前深圳活禽市场外环境存在H5N6流感病毒。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有:
1、呼吸道传播
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病者与正常人接触后,在交流时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人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机率越高。感染疾病后,若不被隔离,在密集人群中工作,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周围人,导致发病区域进一步扩大。
2、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
人在不经意时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若水被病毒污染,就会患病。患病者被隔离开来,医务人员又没查出病因。那么,其他人再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禽流感。如此循环,发病者越来越多,疾病不受控制地大范围出现。
3、接触感染的禽类
菜市场是感染疾病的重要区域。很多宰杀禽类的档主接触病禽后,很容易得病。但并非所有的禽类都患病,只是部分一两只患病,但宰杀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只。若不做好防护措施,突然发病的情况会出现。为防治疾病,宰杀禽类的档主应到专业医院注射抗病毒疫苗,增强自身抵抗力。
那么日常生活中要怎样预防禽流感呢?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H5N6会人传人吗 H5N6不会人传人
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并不高,至于目前发现的H5N6禽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病毒来源是禽类,导致人感染和传播的风险较低,还不能够人传人,因此H5N6随然有传染性,但不会造成人传人的广泛流传,大家不需恐慌。
怎样区分普通感冒和禽流感
老人多注意要远离活禽
你知道吗?至今为止,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异,病毒特性没有改变,且不具备人传人的能力。预防H7N9禽流感,关键要尽量少接触活禽,尤其是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果无法避免和活禽接触,事后应该尽快洗手,做好卫生防护措施。
禽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看看禽流感和普通的感冒有什么区别吧。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患者一开始表现出流感的症状,体温大多持续在39度,出现高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等不适应症,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禽流感重症发展迅速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胸腔积液、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禽流感症状较为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禽流感症状一般比较重,而普通感冒则较轻;另外,禽流感病情发展迅速,而普通感冒的进展比较慢,一般一周左右便可痊愈,存在一定的自限性。如果患者出现重症感冒的症状,就要考虑近期是否接触过活禽,因为感冒是人传人,而禽流感是禽类传给人类。
放松心情积极预防
养生网专家提醒大家无需过分紧张,因为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禽类传播病毒的,只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主要个人卫生,就能有效避免。由于H7N9禽流感症状开始像感冒,在有效时间如得不到针对性治疗,容易导致死亡。所以,患者出现流感的症状,要及时就医,病告知医生是否近期有接触过禽类。
冬春季是禽流感的高发期
统计显示,我国人禽流感病例70%以上的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11月至3月),在地域上以南方省份为主,农村多于城市。大多数病例在发病前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病死禽接触史,或者是发病前去过活禽市场,迄今只有一例病例感染来源不明。
基于不断完善的监测系统,自2005年以来,我国共发现并确诊人禽流感病毒a(h5n1)病例32例,死亡20例。我国人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70%以上的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11月至3月),除2例南京病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外,其余病例散发(30个病例分布在14个省区市,30个县区),且以南方省份为主(27例);农村病例(18例)多于城市病例(12例)。
“现在来看,禽流感病毒h5n1在传播途径上仍以禽传人为主,直接接触病死禽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食用未经深加工的禽类制品也有潜在危险,对于很多病例而言,访问活禽市场是唯一发现的危险因素。”舒跃龙说。
为此,提醒公众,尽量不要接触病死禽,不要食用病死禽,减少与活禽接触的机会;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生熟食分开处理等。
禽流感诊断
1流行病学: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鹌鹑和雉鸡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其中以鸡和火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危害最为严重,而在鸭中分离到的病毒比其他禽类多。带毒的飞鸟或水禽常常成为传染源,引起家禽大批发病和死亡。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与患禽包括与患禽接触的器具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
2病理变化:禽流感的病理变化因感染毒株毒力的强弱、病程长短和禽种的不同而变化不一。主要表现为头肿,肉髯、冠出血,小腿和趾部皮下出血,腺胃乳头出血及输卵管炎等。3病原学诊断:病毒分离需由国家规定的实验室完成。
禽流感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诊断
1、流行病学: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鹌鹑和雉鸡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其中以鸡和火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危害最为严重,而在鸭中分离到的病毒比其他禽类多,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与患禽包括与患禽接触的器具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此外,带毒的飞鸟或水禽常常成为传染源,引起家禽大批发病和死亡。
2、临床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3天不等,潜伏期的长短依赖于感染病毒病毒【译】: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的毒力和剂量,感染途径,被感染禽的种别和禽体的状态,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呼吸道症状,下痢,后期出现神经症状,伴随大量死亡。
3、病理变化:禽流感的病理变化因感染毒株毒力的强弱,病程长短和禽种的不同而变化不一,主要表现为头肿,肉髯,冠出血,小腿和趾部皮下出血,腺胃乳头出血及输卵管炎等。
4、病原学诊断:病毒分离需由国家规定的实验室完成。
5、血清学诊断:目前用于禽流感检测的方法有禽流感病毒分离技术,琼脂扩散AGP试验,血凝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 NI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毒中和试验SN,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荧光技术IF及核酸探针技术,其 中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是OIE推荐使用的方法。
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
2、普通感冒
是一组呼吸道急性自限性常见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为散发。急性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感冒。感冒大部分由病毒引起,鼻病毒是引起感冒的主要病原体,占50%,15%~20%由冠状病毒、15%~20%由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余由腙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引起。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在人之间的手一鼻一手途径,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感冒病毒也可以通过喷嚏的微粒传播。
温馨提示:如果所在区域已发现疫情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避免接触染病的禽类,如鸡、鸭;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经煮熟的鸡鸭,特别是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