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肝脓肿的日常护理
阿米巴肝脓肿的日常护理
阿米巴肝脓肿的日常护理
阿米巴肝脓肿饮食原则:饮食低脂肪,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主要是注意低脂肪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等等。养肝的首选的食物为谷类,如糯米、黑米、高梁、黍米;其次为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还有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等也对肝有保健作用 。
开展卫生运动: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使人人了解阿米巴病的危害性及防治原则和方法。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和饮水的管理,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饮水卫生:若饮用河水,应保证上游无人粪便的污染;若是井水,则应加井栏及盖;自来水也应注意有无管道破损并被污染的现象。无论何种情况都应饮用煮沸过的水,这是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阿米巴肝脓肿并发症
并发症
肺脓肿腹膜炎心包炎
阿米巴肝脓肿的主要并发症为继发细菌感染及脓肿向周围组织突破,继发细菌感染时寒战,高热较明显,毒血症加重,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多,脓液呈黄绿色,或有臭味,镜检有大量脓细胞,但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阿米巴肝脓肿蝗向周围器官穿破,如穿过膈肌形成脓胸或肺脓肿,穿破至支气管造成胸膜-肺-支气管瘘,穿破至心包或腹腔引起心包炎或腹膜炎,穿破至胃,大肠,下腔静脉,总胆管,右侧肾盂等处,造成各脏器的阿米巴病,除穿破至胃肠道或形成肝-支气管瘘外,预后大多恶劣。
阿米巴肝脓肿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饮用开水,生食蔬菜瓜果必须洗干净,并作适当消毒处理,如用食醋或高锰酸钾浸泡。加强身体锻炼,改善饮食结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已发现患有阿米巴痢疾的患者应尽早诊治,服用有抗虫作用的药物,如甲硝唑和盐酸吐根硷等,预防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生。中药鸦胆子和白头翁对急慢性阿米巴肠病也有防治效果。
为什么会发生肝脓肿
肝脓肿主要分为两类,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两类肝脓肿发生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1)细菌性肝脓肿
1)胆道感染: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如胆道蛔虫、胆管结石等并发化脓性胆管炎。
2)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化脓性骨髓炎、中耳炎、细菌性痢疾等,这些部位的细菌都可能随血液「跑到」肝脏,引起肝脏感染、化脓。
3)使肝脏暴露的外伤:直接被细菌感染。
(2)阿米巴肝脓肿,继发于肠道阿米巴(一种寄生虫)感染,是消化道传染导致。
肝脓肿是怎么引起的
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此外,在开放性肝损伤时,细菌可随致伤异物或从创口直接侵入引起肝脓肿;细菌也可来自破裂的小胆管。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脓肿,称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有关。这种隐匿病变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在肝内繁殖,发生肝脓肿。有人指出隐源性肝脓肿中25%伴有糖尿病。
阿米巴肝脓肿有哪些症状
阿米巴肝脓肿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不定,一般比较长,常发生在阿米巴感染的1-2个月之后。急性阿米巴肝炎期较短暂,如不及时治疗,继之为较长时期的慢性期。其发病可在肠阿米巴发病数周至数年后,甚至可长达30年后才出现阿米巴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病者中约有60%以上有脓血便等痢疾病史。
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期 在肠阿米巴过程中,可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压痛明显,体温升高(体温持续在38~39℃)、脉速和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如能及时正确治疗,炎症可得到控制,避免脓肿形成。
2、肝脓肿期 临床表现取决于脓肿的大小、部位、病程长短及有无并发症等,但大多数病人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此期间主要表现为发热、肝区疼痛、肝脏肿大等。发热以持续发热弛张热或间歇热居多,体温在38~39℃,慢性患者或无继发细菌感染者发热可不明显。肝区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症状,呈持续性疼痛,偶有刺痛或剧烈疼痛,疼痛可随深呼吸、咳嗽或体位变动而加剧。肝脏往往呈弥漫性肿大,病变所在部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及叩击痛。肿大的肝脏在右肋缘下扪及,肝脏下缘钝圆有充实感,质中,触痛明显,且多伴腹肌紧张。有些病人可出现右侧胸腔积液。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或腹泻,少数出现恶心、呕吐,特别在急性阿米巴肝脓肿多见。此外,因脓肿压迫或炎症刺激右膈肌及右下肺可导致右下肺炎、胸膜炎,患者出现发热、疼痛、气急、咳嗽及肺底湿啰音等。
慢性期 病发可延迟数月甚至1~2年。病人呈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甚至胸腹水;上腹可扪及肿大坚硬的包块,易误诊为肝癌。慢性脓肿继发感染的机会较大。
诊断
凡成年男子患有持续或间歇的发热,食欲不佳,体质虚弱,并有肝脏肿大,且具触痛者,应即疑有肝脓肿之可能,如上述现象发生在阿米巴痢疾之急性时期,或患者过去有痢疾史者,阿米巴性肝脓肿之诊断即可初步成立。但无痢疾史并不作为否定阿米巴脓肿的诊断依据。阿米巴肝脓肿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较高,为了明确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检查指标综合分析。
阿米巴肝脓肿的饮食
包括休息,高蛋白和高热量饮食,供给足够的维生素C和B族,输血或血浆、白蛋白及复方氨基酸。肝脓肿也是肝脏疾病的其中一种,因此,养肝、护肝也是保健措施之一。养肝的首选的食物为谷类,如糯米、黑米、高梁、黍米;其次为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还有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等也对肝有保健作用。
1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2海鲜类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不受病毒侵犯。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会食物中毒,蒸煮应在100度加热半小时以上。若对海鲜过敏则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3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之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4含钾丰富的食物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
5可食动物的肝、瘦肉、鱼虾、鸡鸭、蛋类等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饮食。
6新鲜的蔬菜、水果及金针菜、大枣、芝麻、山楂等。
7绿茶对肝脏有好处,有抗凝、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减轻白细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但饮茶应适时适量,清晨可泡一杯不宜太浓,每天茶水总量不超过1000~1500毫升。在饭前一小时暂停以免茶水冲淡胃酸,防碍食物吸收。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
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较多变化,常有迁延现象,即病程延长,症状隐显无常。
按WHO建议的临床分型可分为无症状的带虫感染和有症状的侵袭性感染。前者占90%以上,绝大多数系复合体中非侵袭种的感染。后者又分肠阿炎巴病(包括阿米巴痢疾、肠炎,阿米巴肿,阿米巴性阑尾炎等)和肠外阿米巴病(包括阿米巴肝、肺、脑脓肿及皮肤阿米巴病等)两类。
典型的阿米巴痢疾以常伴有腹绞痛及里急后重、含脓血糖液便的急性腹型的痢疾已不多见,大多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迁延性肠炎,可伴有腹胀、消瘦、贫血等。肠外阿米巴病以阿米巴肝脓肿最多见,系血行播散,好发于肝右叶,常伴肠阿米巴病史,大多起病缓慢,有弛张热、肝肿大、肝区痛及进行性消瘦、贫血和营养性水肿等。
阿米巴肺脓肿较少见,有肝源性和肠源性。前者多由阿米巴肝脓肿直接穿破所致;后 纱血路传播,病灶不限于右下叶。极少数情况下,肝脓肿可穿入心包、穿破腹壁。
肠道阿米巴也可进入肛周、阴道、尿道等引起相应部位的脓肿或炎症。常见并发症有肠炎、阿米巴肿、阿米巴性阑尾炎等。
肝脓肿是怎么引起的 肝脓肿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明显可达(20~30)×10/L,阿米巴肝脓肿粪中偶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中抗阿米巴抗体,可帮助确定脓肿的性质,阳性率为85%~95%。
2.肝穿刺
阿米巴肝脓肿可抽出巧克力色脓液;细菌性可抽出黄绿色或黄白色脓液,培养可获得致病菌。脓液应做AFP测定,以除外肝癌液化。
3.卡松尼皮试
可除外肝包虫病。
4.X线检查
可见右侧膈肌抬高,活动度受限,有时可见胸膜反应或积液。
5.B型超声波检查
对诊断及确定脓肿部位有较肯定的价值,早期脓肿液化不全时需与肝癌鉴别。
6.CT检查
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界限清楚、密度不均的低密区,内可见气泡。增强扫描脓腔密度无变化,腔壁有密度不规则增高的强化,称为“环月征”或“日晕征”。
阿米巴肝脓肿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阿米巴肝脓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可行反复多次穿刺抽脓多数病人可取得良好疗效。
1.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1)甲硝唑 成人每日3次口服,每次0.4~0.8g,5~10日为一疗程。
(2)吐根碱 成人每日1mg/kg,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连用6日。如未愈,30天后再用第二疗程。因吐根碱毒性太大,且在体内排泄缓慢,多先用甲硝唑等毒性较小的药物,无效病例才考虑使用吐根碱。
(3)磷酸氯化喹啉 对肝脓肿有特殊疗效,副作用比吐根碱小,对一般体弱者尤为适用。成人开始2日每日0.5g,以后每日0.25g,连用14~20日。儿童开始2日每日20~30mg/kg,分2~3次口服,以后按每日10mg/kg,分1~2次口服,连用14~20日。
2.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既可作为诊断手段,又可作为治疗手段,它可以确定脓肿的存在,确定有无细菌混合感染,并根据脓液的性质,鉴别是否为阿米巴肝脓肿,并可排除脓液的异物刺激作用,促进退热及改善全身状况,预防脓肿向附近器官或空腔穿破或扩展。对于脓腔较大、经抗阿米巴治疗脓腔无明显缩小、全身症状明显或怀疑合并细菌感染者均应行脓腔穿刺引流术。穿刺最好于抗阿米巴药物治疗2~4天后进行。穿刺部位多选右前腋线第8或第9肋间,或右中腑线上第九或十肋间或肝区隆起、压痛最明显处,最好在超声波探查定位下进行。穿刺次数视病情需要而寂静,每次穿刺应尽量将脓液抽净,脓液量在200ml以上者常需在3~5天后重复抽吸。脓腔大者经抽吸可加速康复。近年出现的介入性治疗,经导针引导作持续闭合引流,可免去反复穿刺、继发性感染之缺点,有条件者采用。
二、手术治疗
1.腹腔镜引流适用于位置较表浅的脓肿:①巨大肝脓肿。②肝左叶脓肿,肝右叶前下方脓肿。③药物及穿刺引流效果不佳者。
2.肝脓肿切开引流适应证如下:①反复抽吸未能抽出脓液,但有脓肿存在的征候,且全身症状明显;②穿刺容易损伤附近器官者;③多发性脓肿;④脓肿有出血;⑤脓肿穿破附近器官者。
3、肝部分切除术适应证为:①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死腔形成;②创口长期不愈及窦道形成;③脓肿穿破肝内胆管,单手术引流可遗留经久不愈的胆瘘;④脓肿支气管瘘;⑤左肝巨大慢性脓肿,肝周围组织萎缩者。
肝脓肿是什么病严重吗?
肝脓肿
【概述】
肝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诊断】
病史及症状
不规则的脓毒性发热,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更显著。肝区持续性疼痛,随深呼吸及体位移动而增剧。由于脓肿所在部位不同可以产生相应的呼吸系统、腹部症状。常有腹泻病史。因此,应详细讯问既往病史,尤其发热、腹泻史,发病缓急、腹痛部位,伴随症状,诊治经过及疗效。
体检发现
肝脏多有肿大,(肝脏触痛与脓肿位置有关),多数在肋间承隙相当于脓肿处有局限性水肿及明显压痛。部份病人可出现黄疸。如有脓肿穿破至胸腔即出现脓胸,肺脓肿或穿破至腹腔发生腹膜炎。
辅助检查
白血球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明显可达20-30×109/L,阿米巴肝脓肿粪中偶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中抗阿米巴抗体,可帮助确定脓肿的性质,阳性率为85-95%。肝穿刺阿米巴肝脓肿可抽出巧克力色脓液;细菌性可抽出黄绿色或黄白色脓液,培养可获得致病菌。脓液应作AFP测定,以除外肝癌液化。卡松尼皮试可除外肝包虫病。
X线检查 可见右侧膈肌抬高,活动度受限,有时可见胸膜反应或积液。
B型超声波检查 对诊断及确定脓肿部位有较肯定的价值,早期脓肿液化不全时,需与肝癌鉴别。
CT检查 可见单个或多个园形或卵园形界限清楚、密度不均的低密区,内可见气泡。增强扫描脓腔密度无变化,腔壁有密度不规则增高的强化,称为"环月征"或"日晕征"。
【治疗措施】
肝脓肿诊断明确,应收住院根据其性质分别采取不同治疗。病情较轻的阿米巴肝脓肿可门诊服用甲硝唑或甲硝达唑0.4-0.8g。口服3/d,疗程5-10 天,或静脉点滴1.5-2.0g/d。哺乳期妇女,妊娠3个月内孕妇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氯喹:成人第一、二天1g/d,第三天以后0.5g/d,疗程2-3周。细菌性肝脓肿必须住院治疗。
阿米巴肝脓肿
【概述】
阿米巴肝脓肿是(amebic liver abscess)阿米巴肠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长期发热、右上腹或右下胸痛、全身消耗及肝脏肿大压痛、血白细胞增多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易导致胸部并发症。
【诊断】
肝脏肿的临床诊断基本要点为:①右上腹痛、发热、肝脏肿大和压痛;②X线检查右侧膈肌抬高、运动减弱;③超声波检查显示肝区液平段。若肝穿刺获得典型的脓液,或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对特异性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良好效应即可确诊为阿米巴性肝脓肿。
【治疗措施】
一内科治疗
1.抗阿米巴治疗 选用组织内杀阿米巴药为主,辅以肠内杀阿米巴药以根治(见“阿米巴肠病”)。目前大多首选甲硝唑,剂量1.2g/天,疗程10~30天,治愈率90%以上。无并发症者服药后72小时内肝痛、发热等临床情况明显改善,体温于6~9天内消退,肝肿大、压痛、白细胞增多等在治疗后2周左右恢复,脓腔吸收则迟至 4个月左右。第二代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抗虫活力、药代动力学特点与甲硝唑相同,但半衰期长得脓肿疗效优于阿米巴肠病。东南亚地区采用短程(1~3天)治疗,并可取代甲湖唑。少数单硝唑疗效不佳者可换用氯喹或依米丁,但应注意前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后者有较多心血管和胃肠道反应。治疗后期常规加用一疗程肠内抗阿米巴药,以根除复方之可能。
2.肝穿刺引流 早期选用有效药物治疗,不少肝脓肿已无穿刺的必要。对恰当的药物治疗5~7天、临床情况无明显改善,或肝局部隆起显著、压痛明显,有穿破危险者采用穿刺引流。穿刺最好于抗阿米巴药物治疗2~4天后进行。穿刺部位多选右前腋线第8或第9肋间,或右中腑线上第九或十肋间或肝区隆起、压痛最明显处,最好在超声波探查定位下进行。穿刺次数视病情需要而寂静,每次穿刺应尽量将脓液抽净,脓液量在200ml以上者常需在3~5天后重复抽吸。脓腔大者经抽吸可加速康复。近年出现的介入性治疗,经导针引导作持续闭合引流,可免去反复穿刺、继发性感染之缺点,有条件者采用。
3.抗生素治疗 有混合感染时,视细菌种类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全身应用。
二外科治疗 紧锣密鼓肝脓肿需手术引流者一般<5%。其适应证为①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失败者;②脓肿位置特殊,贴近肝门、大血管或位置过深(>8cm),穿刺易伤及邻近器官者;③脓肿穿破入腹腔或邻近内脏而引流不畅者;④脓肿中有继发细菌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⑤多发性脓肿,使穿刺引流困难或失败者;⑥左叶肝脓肿易向心包穿破,穿刺易污染腹腔,也应考虑手术。
肝脓肿的治愈标准尚不一致,一般以症状及体征消失为临床治愈,肝脓肿的充盈缺损大多在6个月内完全吸收,而10%可持续导演至一年。少数病灶较大者可残留肝囊肿。血沉也可作为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