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清虚热的中药有哪些 胡黄连

清虚热的中药有哪些 胡黄连

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薄片或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滋阴清热的中药

在为大家详细介绍滋阴清热的中药之前,相信大家又必要了解一下滋阴清热的相关症状,一般来讲,打算滋阴清热的人士大多是由于自身阴虚火旺而致,因此,通过滋阴清热来对身体进行调理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滋阴降火常用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滋阴清热多指热病后期或久热不退的虚热证等,常用中成药有青篙鳖甲汤丸等。

二者大致一样 滋阴清热的意思是:使用补阴(如鳖甲、生地)和清虚热(如青蒿、丹皮)的药物,治疗阴虚发热。滋阴降火的意思是:使用补阴(如鳖甲、生地)和清热(如知母、黄柏)的药物,治疗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基本一样滋阴降火 可以说 主补阴 使阴阳平衡 六味地黄丸 滋阴清热 主 补阴 + 清热 杞菊地黄丸(可以说是 滋阴清热它+枸杞 菊花)

通过本文关于滋阴清热的中药的相关描述,相信那些打算补阴降火的人士对于滋阴清热的重要的种类及区别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希望大家能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多加关注,及时的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进行调整及治疗,以便早日拥有一个十分健康的身体。

蛀牙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针刺治疗实火痛,上齿取下关、内庭,下齿痛取颊车、合谷,均宜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虚火痛者,在上方基础上加补太溪穴、泻行间穴一定要分清虚实,不可混淆。

二、中药治疗

1、若齿龈红肿热痛或有寒热,口有秽臭,或齿孔出脓,苔黄腻,脉弦数者,为风热实火,治以清泄阳明实热。方用:生石膏30克、竹叶6克、生山栀9克、银花16克、连翘15克、赤芍10克、胡黄连9克、黄芩9克,水煎服。

2、若齿龈不肿,其痛日轻夜重,徽寒不热,口无秽臭,齿根龋齿易于动摇,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为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生地25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柏6克、川牛膝9克、金石斜10克、肉桂3克,水煎服。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消积杀虫

银柴胡能清虚热,消疳热,故用治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焦枯等症,常与胡黄连、鸡内金、使君子等药同用,以共奏消积杀虫,健脾疗疳之效;亦可与栀子、人参、薄荷等同用,如柴胡清肝汤(《证治准绳》)。凡小儿疳积,日久化热,症见烦渴燥急者,多与栀子、黄芩、连翘等合用。

清虚热的中药有哪些 青蒿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花将开时采摘,除去老茎,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湿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

寒热,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的功效

【性味】苦,寒。

《唐本草》:"大寒。"

《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胃三经。"

《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燥湿。治疳疾,惊痫,泻痢,劳热骨蒸,自汗,盗汗,吐血,衄血,火眼,痔瘘,疮疡。

《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丹溪心法》:"去果子积。"

《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

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

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临床应用

用於骨蒸潮热

胡黄连性寒,入心肝二经血份,有退虚热,除骨蒸,凉血清热之功。治阴虚劳热骨蒸,常与银柴胡、地骨皮等同用,如清骨散。

用於小儿疳热

胡黄连既能除小儿疳热,又能清胃肠湿热,故可用於小儿疳积发热,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低热不退等症,常与党叁、白术、山楂等同用,如肥儿丸。

用於湿热泻痢、痔疮肿痛

胡黄连苦寒沉降,功似黄连,善除胃肠湿热及下焦湿火蕴结,为治疗湿热泻痢及痔疮肿痛的良药。

胡黄连的作用

保肝利胆作用

胡黄连苦苷I等体外对补体介导的原代培养小鼠肝细胞毒性有抑制作用。胡黄连苦苷Ⅱ及其有关苷类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大鼠有利胆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胡黄连根和根茎水提物对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对游走抑制因子的产生则有兴奋作用。

抗溃疡

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抑制胃酸分泌

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 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保护胃粘膜

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抗炎镇痛

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抑菌

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其他作用

胡黄连中的糖苷部分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豚鼠过敏性气管痉挛严重程度。胡黄连水浸液体外对英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中医中药积极调理发低烧

一般来说,对于阴虚内热型低热儿童的调理可选用沙参麦冬粥作为食疗方。选取沙参、麦冬各15克,加水煎汤,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对于讷呆少食、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型低热儿童可选用黄芪首乌粥作为食疗方。选取黄芪、首乌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正确对待长期低热

建议家长在带患儿就诊前应详细记录小儿的体温,一般每4-6小时记录一次体温,最好在早、中午起床前及睡觉时各测一次,并持续记录1周以上。

此外,家长还应观察小儿低热外伴随的其他症状,如食欲改变,有无乏力、盗汗、面部潮红、手足心热、咳嗽、尿频、尿痛、关节疼痛、便秘、神萎等等。要督促低热患儿多注意休息,为其营造安静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低热小儿应多饮水,饮食宜清淡,饮食以营养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食物为主,不吃油腻食品。以下是不同低热类型的调理方案,供家长参考。

1、伤食低热

可用调理脾胃、消称除滞法。常用中药有胡黄连、山楂、槟榔、陈皮、茯苓、连翘、莱菔子、白术、山药等。

2、暑热症

可用清热养阴消暑法,常用中药有水牛角、芦根、藿香、玄参、地骨皮等。

3、病后低热

可用调气补虚、养阴退热法,常用中药有太子参、白术、黄芪、葛根、黄芩、知母等。

清虚热的中药有哪些 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初春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树皮,晒干,切段入药。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胡黄连附方

1、胡黄连治骨蒸潮热:胡黄连性寒,入心肝二经血分,有退虚热,除骨蒸,凉血清热之功。胡黄连治阴虚劳热骨蒸,常与银柴胡、地骨皮等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2、胡黄连治肥疳热:川黄连五钱,胡黄连五饯,朱砂一钱(另研)。上二物为细末,入朱砂末,都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铫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一分,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食后。(《小儿药证直诀》胡黄连丸)

3、胡黄连治小儿疳热:胡黄连既能除小儿疳热,又能清退虚热,故可用于小儿疳积发热,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低热不退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楂等同用,如肥儿丸(《万病回春》)。

4、胡黄连治杨梅疮毒:胡黄连、猪胰同煮服。(《本草求原》)

5、胡黄连治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胡黄连五钱,灵脂一两。为末,雄猪胆汁和丸绿豆大。米饮服,每服一、二十丸。(《全幼心鉴》)

6、胡黄连治痈疳疮肿,已溃未溃者皆可用之:胡黄连、穿山甲(烧存性)等分为末。以茶或鸡子清调涂。(《简易方论》)

7、胡黄连治痢血: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为末。腊茶清调下,食前、空腹温服。(《苏沈良方》三物散)

8、胡黄连治痔漏成管:胡黄连(净末)一两,穿山甲(麻油内煮黄色)、石决明(煅)、槐花(微炒)各末五钱。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清米汤送下,早、晚日进二服,至重者四十日而愈。此方不用针刀挂线,不受苦楚。如漏之四边有硬肉突起者,加蚕茧二十个炒末,和入药中,比及遍身诸漏皆效。(《外科正宗》黄连闭管丸)

9、胡黄连治热痢腹痛:胡黄连末,饭丸梧子大。每米汤下三十丸。(《鲜于枢钩玄》)

10、胡黄连治痔疮疼肿,不可忍者:胡黄连末,鹅胆汁调涂之.(《孙天仁集效方》)

11、胡黄连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捣罗为末,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漫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卧再服。(《本草图经》)

12、胡黄连治婴儿赤目:茶调胡黄连末,涂手足心。(《济急仙方》)

13、胡黄连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胡黄连,柴胡等分。罗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中用酒少许化开,更入水五分,重汤煮三二十沸,放温,食后和滓服。(孙用和)

14、胡黄连能清大肠湿火蕴结,还可用治痔疮肿痛、痔漏成管,胡黄连常配刺猬皮、麝香为丸,如胡连追毒丸(《外科正宗》)。

15、胡黄连治吐血、衄血:生地黄、胡黄连各等分。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煎茅花汤送下。(《普济方》胡黄连散)

16、胡黄连治湿热泻痢:胡黄连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尤善除胃肠湿热,胡黄连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常与黄芩、黄柏、白头翁等同用。

肺阴亏耗症的各种表现及医治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咳声短促,口燥咽干,低热以午后为重,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肺阴亏虚,肺失濡润,故见干咳;虚火灼津为痰,故见痰少;虚火损伤肺络故见痰中带血丝;虚火耗伤阴液,故见无痰、口燥咽干;阴虚火旺,故午后低热、五心烦热;虚热逼津外泄,故见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疗方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剂药物】沙参麦冬汤。

北沙参、麦冬各15克,玉竹、天花粉、桑叶各10克,扁豆1 2克,甘草6克。

【方药解释】方中以沙参、麦冬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玉竹养阴润燥;天花粉清肺润燥,养胃生津;扁豆甘平,培土生金;桑叶轻清宣透,以散燥热;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加减】肺中燥热甚者,加地骨皮10克以泻肺清热;咳而气促者,加五味子12克以敛肺气;低热,酌加功劳叶15克,银柴胡、胡黄连各10克,青蒿30克以清虚热;盗汗,加乌梅9克,浮小麦30克以敛汗;咳剧,加川贝母6克,百部10克润肺止咳;痰中带血,加白及10克,藕节15克,丹皮12克清热凉血止血。

【服用方法】每日1剂,纳诸药同煎,头煎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二煎加水200毫升,煎取1OO毫升,合并2次煎液,分2次饭后温服。

【注意事项】注意防止感冒,多饮水,忌食辛辣之品。

青蒿鳖甲汤清骨散之比较

两方均是清虚热之方剂,均有养阴 清热之作用。

青蒿蹩甲汤由养阴凉血之知母、生 地、鳖甲、丹皮与清热透络之青蒿组成, 其滋阴作用较强,多用于温病后期、阴液 已伤,邪留阴分,证见夜热早凉、热退无 汗,舌红苔少。形瘦脉细者。而清骨散除 用青蒿、知母、鳖甲养阴清热外,又配伍 了清虚热的银柴胡、地骨皮、胡黄连、秦 艽、勺药,其清虚热作用较强,而滋阴之 力较弱,主治虚劳骨蒸,证见唇红颧赤、 形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红数,为退骨蒸 劳热之方剂。由此可见:两方均有清热养 阴作用,都能洽阴虚发热之证,但一以养 阴为主,一以清热为主,一是 治外感热病后期伤阴,邪热 深伏阴分为主,一为治骨蒸 劳热的专用方。

柴胡的介绍

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图,以及《本草纲目》的竹叶柴胡图,《救荒本草》的柴胡图,均为柴胡属植物。

治疗湿热的中药方 柴胡黄连茶清热燥湿,敛汗止汗

原料:柴胡10克,黄连6克,蜂蜜适量。

做法:柴胡和黄连一同研成粗末,装入双层纱布袋中制成茶包,放入茶壶或保温瓶中。冲入600毫升左右沸水,加盖闷20分钟左右,饮用前调入蜂蜜。每天1剂,代茶频饮,1天之内饮完。

柴胡是清虚热的中药,除了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和寒热交替症状,还可以帮助清除体热,减少出汗,黄连以“苦” 著称,苦能泻火,同时又有很好的燥湿功能,常被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呕吐等治疗,两者配伍用,可清热出汗,燥湿止汗,适宜于潮热盗汗,骨蒸心烦等症。能有效去除患者体内湿热,起到止汗敛汗的作用。

相关推荐

黄莲的功效

黄连属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为中药要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俗语云“哑巴吃黄连,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胡黄连的营养价值 胡黄连的营养成分

胡黄连根中含D-甘露醇、香草酸、茶叶花宁、胡黄连甙、6-阿魏酰基梓醇、婆婆纳甙、米内甙、支杉甙、盾叶荚生桃甙、已乙酰基-6′-桂皮酰基梓醇、六乙酰基梓醇等成分。

冬季慢性便秘患者应该怎么办

一、血虚型慢性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方药:润肠丸。方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火麻仁、桃仁润畅通便;枳壳引气下行。可以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血虚内热,可加知母、胡黄连等以清虚热;若阴血已复,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 治法:养血润燥。 二、气虚型慢性便秘 症状:粪质并不干硬,虽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方药:黄芪汤。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

胡黄连食用方法

胡黄连汤 组成:胡黄连 柴胡(去苗) 鳖甲(去裙襕,醋炙) 甘草(炙,锉) 白蒺藜(炒) 黄耆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15克 威灵仙(去土)30克 用法: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童便、酒共80毫升,乌梅1枚打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主治:虚劳,寒热心悸,骨节酸疼。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胡黄连丸 组成:川黄连15克 胡黄连15克 朱砂3克(另研) 用法:上药前二味为细末,入朱砂末,共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

症状性帕金森病能治愈吗

1、处方:半夏、桑叶、胆南星、竹茹、川贝母、枳实、橘红、黄芩各10克,水牛角、菊花、茯苓各15克,钩藤18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加减:若痰湿内聚,症见胸闷恶心,咯吐痰涎,苔厚腻,脉滑者,加煨皂角、白芥子以燥湿豁痰,震颤较重,加珍珠母、生石决明、全蝎,这种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也较为常见。 2、用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前方祛痰行气,后方清热平肝熄风,二方合用清热化痰,平肝熄风,适用于痰热内蕴,扰动肝风之证。半夏、胆南星、竹茹、川贝母、黄芩清热化痰,水牛角、桑叶、钩藤、菊花平肝熄风止颤,这是一种帕

胡黄连药理作用

1.保肝利胆作用 胡黄连的根提取物利胆作用。胡黄连苷Ⅱ对四抓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害保护作用,对大鼠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胡黄连提取物对大鼠体外肝中毒均抗肝损伤作用。从胡黄连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香荚兰乙酮对麻醉犬显著的利胆作用。 2.抗皮肤真菌作用 胡黄连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董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茵等多种皮肤真菌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 香荚兰乙酮对家兔回肠和大鼠子宫收缩作用,对各种痉挛

石斛去湿气吗

这样的功效。 石斛是常见的具滋补作用的中药材,在石斛的营养功效中并没去湿气的作用,石斛的主要功效是疏清虚热、补益脾胃、强壮筋骨,服用石斛具调养体质、增加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等功效,利于身体健康。

便秘如何缓解

1、气虚型便秘 症状:粪质并不干硬,虽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气润肠。黄芪汤。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若气虚较甚,可加人参、白术;若气虚下陷脱肛者,用补中益气扬;若肺气不足者,可加用生脉散;若日久肾气不足者,可用大补元煎。 2、血虚型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润肠丸。方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火麻仁、桃仁润畅通便;枳壳引气下行。可

红芪的功效与作用 美容养颜

红芪是一种温热中药抗衰老的功能,还美容生肌之功效,红芪深得女士喜爱,红芪富含的二十一种氨基酸,都是对肌肤益的微量元素。

石斛粉和灵芝粉怎么吃 石斛粉什么时候吃最好

空腹食用效果最好。 石斛粉是用中药材石斛研磨而成的粉末,石斛粉中含丰富的矿物质、石斛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适量服用清虚热、补益脾胃的功效,空腹状态下,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是最好的,此时食用石斛粉可以起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