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和茯苓能一起煮吗 石斛和茯苓一起吃的功效
石斛和茯苓能一起煮吗 石斛和茯苓一起吃的功效
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被誉为“九大仙草”之一,含有石斛碱、多糖、石斛酚和豆甾醇等有效成分,有保肝护肝的功效,茯苓含有茯苓多糖等成分,对于肝脏也有一定作用。
茯苓多为乳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有利水渗湿的功效,为利水消肿要药,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镇静、抗菌作用。石斛补肾益肝,与茯苓同服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状。
石斛干品枫斗为养阴要药,有滋阴生津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阴虚津亏等症。茯苓健脾除湿,与石斛一起食用,能够养胃生津,滋阴清热。
石斛所含有效成分能够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可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症状。石斛煎液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胃的排空能力,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茯苓含有的茯苓多糖、茯苓酸等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胃酸的分泌,对胃溃疡有一定作用,两者同服,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石斛里面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免疫功能。茯苓里面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多聚糖类等有效成分,能增强免疫力,两者同食,药效更佳。
石斛含有多糖、生物碱等有效成分,有促进胃液分泌、抗衰防老、调节免疫、降血糖、解热镇痛等作用,是较好的保健养生食疗,茯苓有利尿、镇静、护肝、增强心肌收缩力等作用,两者同食,药效广泛,能抗衰防老。
石斛和茯苓一起的效果
石斛性味甘、微寒,归胃、肾经,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等病症。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用,可以同时起到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利水渗湿以及健脾宁心的效果。
石斛和茯苓能一起煮吗 石斛和茯苓怎样一起吃
石斛茯苓茶
1.准备石斛5克,茯苓8克;
2.将茯苓捣碎成粉末,放入杯中;
3.冲入沸水,加入石斛;
4.盖闷5分钟,一日两次饮用即可。
牙齿松动中医治疗怎么治
1)石斛绿茶饮(《食补与食疗》):对肾气不足引起的牙齿松动有效。
食材:石斛4g,绿茶2g。
制法:把石斛剪碎,与绿茶同放在茶杯内,用沸水浸泡,频频饮用,对水再饮。也可用此饮料饭后含漱。
牙齿松动怎么治疗 中医妙方轻松应对
功效:此方清热、滋阴、固齿,用于肾阴亏损、胃阴不足之牙龄溃烂、牙齿松动。
2)固齿蛋糕(《家庭保健食疗菜谱》):用于肾亏造成的牙齿松动。
食材:鸡蛋500g,白糖450g,山荣英30g,面粉400g,骨碎补60g,茯苓30g,泽泻(盐炒)12g,熟地30g,丹皮(酒炒)20g。
石斛和茯苓一起吃的不良反应
没有不良反应。
石斛和茯苓之间没有配伍禁忌,并且放在一起用,还可以起到一定协同和辅助作用,增强药效,所以石斛和茯苓一起吃一般是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的。
但任何药物,要是服用不当,或者不对症服用,都有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所以石斛和茯苓在用的时候,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石斛和茯苓能一起煮吗 吃石斛要注意什么
石斛有敛邪的作用,感冒属于外感风邪,伴有发热、发烧的症状,食用石斛可能会导致邪气无法散出体外,加重病情。身体患有温热性质的疾病,都不宜食用石斛,以免加重病情。
铁皮石斛性寒,有养胃生津的功效,有一定的助湿作用。湿温体质者表现为身热不扬、身重痠痛,食用石斛可能会加重病情。
石斛有养胃生津的功效,含有石斛碱、石斛胺、多糖等有效成分,能促进胃酸的分泌,石斛药性寒,胃寒者食用可能会造成胃肠不适,加重胃寒症状。
萝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萝卜也有破气的功效,服用石斛之后马上食用萝卜,会影响石斛在肠胃的停留时间,影响小肠对于石斛药效的吸收。
重阳节菊花酒怎么酿
材料:
1、菊花、杜仲,各500克;
2、防风、附子、黄蓍、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200克;
3、紫英石、肉苁蓉,各250克;
4、萆薢、独活、钟乳粉,各400克;
5、茯苓150克。
做法:以酒七斗,浸五日。
功效:去风冷,补不足。
石斛和茯苓能一起煮吗
能一起煮。
石斛性微寒、味甘,有强阴益精、益气除热的作用,常用于热病津伤、胃阴不足、筋骨痿软等症状。茯苓为利水消肿要药,其性平、味甘淡,有健脾除湿的功效。茯苓和石斛没有配伍禁忌和药效冲突,同食还能增强药效,所以能一起煮。
秋季怎么喝茶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师设计以下4道中药茶饮、男女皆可喝,做法皆是将材料装进滤纸袋,加入800c.c.水,先以大火煮沸转小火续煮5份钟,放温后再加1小汤匙、约3-5c.c.蜂蜜调味,即可饮用。每天皆可喝,喝完后可用热水回冲2-3次。
1.白蒺藜纾肝袪斑
适用对象:肝血虚,如两颊有斑、常熬夜、压力大等。
材料:白蒺藜、生地和茯苓各2钱,若口舌生疮再加洛神花1.5钱。
功效:白蒺藜止痒袪斑;生地滋阴;茯苓健脾润肤;洛神花清热解毒、凉血。
提醒:生地另有助排便作用,腹泻者不宜饮用。
2.天门冬补肺润燥
适用对象:肺阴虚者,如皮肤干、喉咙干渴、干咳、气管过敏等。
材料:天门冬3钱、意以仁2钱、薄何1.5钱。
功效:天门冬养阴润燥;意以仁白润肤;薄何疏散风热、除口臭、使口气芬芳。
提醒:若咳嗽有痰,就不宜再喝,以免刺激痰变多。
3.石斛清胃热生津
适用对象:胃阴虚、胃火旺者,如常便秘、鼻长痘等。
材料:石斛和杏仁各2钱、土茯苓1.5钱。
功效:石斛清胃热生津;杏仁润肠通便;土茯苓解毒、有助改善皮肤红痒发炎。
提醒:脾虚者不宜,如肠胃虚弱、易腹泻,若正值肠胃炎、拉肚子更应停用。
4.菟丝子补肾防老化
适用对象:肾阴虚者,皮肤老化、有皱纹的更年期妇女。
材料:菟丝子3钱、地肤子和山药各2钱。
功效:菟丝子可促进内份泌、预防皮肤老化;地肤子清湿热和湿痒;山药滋颜。
提醒:此道有促进内份泌作用,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或月经量大妇女不宜。
多喝温热开水
秋天皮肤较易干燥、发痒、紧绷等,同时易口干,这是因体内津液缺乏,可多喝温热开水,每天约2000c.c.,不宜喝比体温还低的开水,以免循环变差。
少吃燥热食物
少吃燥热食物,如烧烤、辛辣等,会使体内更上火,有损体内津液;此外,有些食物会助长发炎,如荔枝、芒果、螃蟹等,如果皮肤过敏最好先不要吃。
避免熬夜压力
熬夜晚睡、心情郁闷,中医认为会产生肝热、肝血虚,进而使肝气郁结,表现在外就是两颊易长斑、肌肤黯沉,日常应排解压力,尽量在晚上10点前就寝。
医师说秋天加强保湿
可再加强外在保湿,如选霜状取代液状的保湿产品,并避免过度去角质,最多1周1次。